归藏 第一部夺藏 第2章杀之

小说:归藏 作者:沐小婧 更新时间:2024-09-27 16:22:2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我是谁?”男人露出温和的笑容。

  一个月前,他是现代才35岁就评上了副教授的历史老师,莫名其妙来到了163年前的英国。

  至于身份……

  没有。

  连囫囵带枣的穿越,原来什么样子穿到这就什么样子,连衣服都是现代的。

  落地1860年,且下个月英法侵华破京,火烧圆明园,而接下来的四五十年,欧洲和美国包括俄罗斯都迎来了科技大发展。

  唯独大清国,进入了一直被打、被抢、被割地赔偿的耻辱中。

  至于新中国成立,算算年头,活不到。

  能在35岁就评上副教授的人,脑子拎得清,明白当下的境况不可能改变历史,也不可能回到未来。

  来都来了,对吧。

  总要做点什么的。

  身上的大衣是用劳动换来的,头上的辫子是假的,兜里的糖是与死了老公多年的经营轻歌舞馆的贵妇调情顺走的。

  至于这把枪……

  那就是由几条人命组成的有趣又有点黑暗的小故事了。

  “约翰劳伯的翻译。”男人语调慵懒,笑容松弛,从衣服里掏出几根草烟,丢给这几名保卫,动作潇洒。

  几名保卫伸手接住,用桔梗做的草烟外壳很是少见,价格自然不菲,相互看了眼,举起的枪往往侧了侧。

  约翰劳伯,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古董买卖商人,这是男人这段日子打听出来的。

  可当地颇有名气的古董买卖商人很多,为何选约翰劳伯呢?

  历史书上偏隅一角提过半笔,1900年,在英国有一位古董买卖商人名约翰劳伯,捐赠大量古董给温莎城堡。

  “哪个约翰劳伯?”保卫有些谨慎,问道。

  男人左右看看,微微侧身,手指头勾了下,那保卫立刻伏头过来:“与维多利亚女王沾亲带故的那个。”

  保卫脸色大变。

  在现代,温莎城堡里的文物足以媲美整个故宫所藏,能在捐赠名单上留下浓墨一笔,那他手里头的东西定是极为精美。

  1900年的大英帝国之霸权并非儿戏,连沙俄的最高领导人也是英国人的亲戚: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婿,还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表亲。

  那么合理地推断,1860年的约翰劳伯,定然也与维多利亚女王沾亲带故,才能在四十年后家族鼎盛。

  果然,话音刚落,保卫们枪与那章老爷的腰肢一般,立刻软了下去。

  “请问,有帖子吗?”一名保卫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堆起笑容,“先生,见谅,我们的规矩是得有帖子才能带枪而入的。”

  “没。”男人掸了掸烟灰。

  ……

  几名保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了主意。

  这个男人说‘没’的时候,太理所当然了,松弛到让你不敢去怀疑他的身份。

  他看了看不远处的钟表,又扫了眼长长的队伍,露出了些许不耐烦:“科登中尉引荐了个姓章的,而刘翻译官突然病了,所以临时改派我,毕竟是要献给馆长的东西,马虎不得。”

  这说的不就是刚刚进去那个猪猡吗?

  信息对上了。

  但,枪……

  好在这个男人似乎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未等他们再开口,便从肩头将枪取了下来:“按你们的规矩,枪就不带了。”

  几名保卫大松口气,连忙接过。

  他递过来的时候,枪托对着几名保卫,上头“约翰劳伯”这行字刻得极为清晰。

  当时贵族都配枪,且枪托上会刻下家族名,这是标志。

  保卫们神情愈发地放松。

  男人指了指远处苍穹圆顶的阅览室,“馆长起了吗?”

  虽说大英博物馆的历代馆长们都住在博物馆内,但知道这件事的猪猡,可不多。

  几名保卫窃窃私语,所有疑虑尽消,侧门打开:“请。”

  男人紧了紧大衣,打着哈欠阔步离开。

  “他叫什么都没登记呢。”

  “登记约翰劳伯翻译官就是。”

  保卫们刷刷几笔登记上册,虽然这几年屡屡有文物被盗,但他们不过是打工的,流程不错就行。

  “让让!”马道上,一辆马匹进入,马夫朝着男人吼了句,“这是马道!不长眼啊?让开!”

  男人压低着帽檐,微笑着回头,不但没恼,还从兜里掏出一根草烟,丢给马夫。

  “不好意思,第一次来,要搭把手吗?”他问道。

  马夫见这人礼貌又敦厚,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接过烟后看了眼,好烟啊!咋了咋舌后用下巴指了指东边,“阅览室的门在那,喽,那边站着的那人的地方,就那抱着箱子的人。”

  站在阅览室门口的章老爷,正点头哈腰地跟门口工作人员说着什么。

  “东西挺多啊,够您忙活的。”男人摒了眼,眼底依旧笑着,随口问道,“怎么称呼?”

  “佐罗。”马夫将草烟放到腰间的包里,指了指高高隆起的油皮,“好多书呢,光今年我就拉了上百趟,这得马上卸完。”

  “回见,佐罗。”男人挥了挥手。

  “回见。”马夫嘀咕着,“大清国的人礼数真周全,回见什么?”

  -----

  男人隐在阅览室门口。

  钢砖结构构建的阅览室,如同苍穹的圆顶无比恢宏,四百多张桌子很有秩序地沿着窗户摆开。

  章老爷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到其中一张桌子上,整了整自己黑色的马甲,又拂了拂里头的长袍。

  “真大啊,这怎么建的啊?”章老爷昂起头,感叹不已后,目光落到了桌子上。

  每张桌子上都有放置墨水的架子,凳子上的挂钩则方便读者挂帽子。

  又弯下腰看了底下,有一些管道有序地蔓延,伸出手摸了摸,“呦,热的,这干嘛使的?”

  这是冬日里,为了让前来阅读的人不冻脚而设置的,采取的热水内循环系统。

  现代,管这叫暖气。

  此时的阅览室还没电灯这种物件,浓雾之下,不亮,但章老爷的黑马褂油光水亮的,可见其奢华。

  只是在那放置了上百万书籍的如同蛟龙的书架前,穿着再华丽的衣服,章老爷的身子也是团缩着,像探出头的乌龟,难掩自卑。

  可下一秒,他咋了咋嘴。

  “这么多书,居然让贱民随随便便就能进来借阅,还弄得这么舒服,都分不清谁是主子,谁是奴才了,真是没规矩。”

  头又抻了抻,双手背于身后,露出主子的神色来。

  外头,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大门快开了,身后传来了脚步声,章老爷回头一看,见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男人打着哈欠走过来。

  “你就是那个来献宝的,姓章那个?”男人似乎刚醒,有点不耐烦。

  “是,正是在下。”章老爷并未过多怀疑,毕竟大门未开,想来是工作人员,背于身后的手立刻拱到胸前,“请问您是……”

  “馆长翻译。”男人惜字如金,指了指箱子,“打开。”

  眼前这个男人一副小鬼难缠的样子,章老爷是个老道人,不多问,立刻打开了箱子。

  满满当当一箱子的档案,记录着圆明园几大院内每间房里陈列的珍品是什么、从何而来、放在何处,并非用纸书写,而是通过绣娘将字绣在绢帛上,用的细如发的金丝,哪怕在这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流光溢彩。

  男人脸部肌肉控制不住抽了抽,呼吸急促了起来。

  章老爷见状,眼底闪过得意,“这里头,是圆明园里所有历代珍宝的所有档案。”

  “所有?”

  “对,所有。圆明园三个园里收藏的历朝历代的珍品记录,全在这了。”

  章老爷嘿嘿笑着,摸着下巴须摇头晃脑,哐哐,手轻轻地在这紫檀木的箱子边敲了敲,“这可是好东西。”

  的确是好东西。

  英法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连个原始地图都没留下,而这箱子里,居然有完整到每一件物品都在册的档案。

  这何止是国家级文物,这是世界级文物,是英法掳走和破坏的整整150万件文物的铁证。

  章老爷抖了抖袖子,耸着肩靠近男人。

  “这不快打仗了吗,有这箱子档案,洋大人们先在档案里挑选好,这样,进入圆明园后不至于摸瞎嘛,能赶紧着抢到最中意的东西。”

  这卖国贼,还挺会卖。

  远处,人声越发鼎沸,听着,大门已经开了。

  “馆长刚起,跟我来。”男人转身领路。

  章老爷连忙合上箱子跟在后头,沿着长长的书架往后院大门走去。

  出了大门,左右有10米宽的狭长空隙。

  “这……这通往……”章老爷抱着箱子站住,内心不安了起来。

  为了预防让阅览室上百万本藏书免于有可能的火劫,建筑设计师在阅览室高墙与院子之间留了10米宽的空隙,围绕一圈。

  这黑漆漆的空隙长廊,冷飕飕的,怎么看都不像是待客之所的通道,

  远远地,传来了民众朝着阅览室奔跑的鼎沸,400张桌子,得占座。

  男人听到了章老爷的疑虑,却不回答,而是止步转头问道,“你姓什么来着?”

  “姓章。”

  “吃糖吗?”

  “糖?呃,鄙人牙口不好。”章老爷虽这么说,但毕恭毕敬接过了糖,长廊的阴风吹得人发毛,心想着,这出门的时候,街角的白猫朝着自己叫唤了几声,不吉利。

  “您、您、您贵姓?”冷风中,章老爷打了个颤,问道。

  男人停下脚步,将糖带着糖纸丢进了嘴里,扭过头时,脸上微笑着,“我也姓章。”

  “哎呦,咱俩本家呀。”不对劲,章老爷隐隐觉得不对劲,边说着边下意识往后退。

  可已经晚了。

  一根捆书的麻绳,不长,伴随着男人的猛然靠近,瞬间勒住了章老爷的脖子。

  砰的一声。

  箱子落到了地上,灰尘扑了起来。

  下个月,圆明园就将被烧,烧了整整三天三夜,而杀死一个人就不需要那么久了。

  勒晕,只需要30秒。

  勒死,死得透透的,3分钟足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归藏,归藏最新章节,归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