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将,我们这么一路询问,也不是办法啊!
衍圣公就算逃出曲阜,也不可能这么快进入济南,还是进入兖州地界再寻找吧!”
青年百户一脸郁闷的提议道。
作为接应部队,刚出济南城,就开启了寻人模式。
短短两天时间,就搞得人尽皆知。
不用敌军派出探子,就知道朝廷派出一支骑兵,专门接应衍圣公。
一旦被敌人利用,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笨蛋!
让你派人去询问,就老老实实的执行。
这些问题,你都能够想到,难道本参将就想不到么?”
舒忠义没好气的训斥道。
这次接应行动,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能不能找到衍圣公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所有都知道,他们派兵出来接应了。
官场上很多形式主义,看似没有任何意义,可到了关键时刻却能推卸责任。
搜救衍圣公,对勤王大军来说,重要性只能算一般。
可对山东巡抚衙门来说,却是政治意义重大。
下面的各路地方军,一个个都被北虏吓破了胆。
前面的救援任务,大家都敷衍了事,接应衍圣公更是扯淡。
就算一线将领,愿意执行命令,地方上的官员士绅,也会想办法把部队留下。
北虏来势汹汹,战争会打到哪一步,谁也说不清楚。
为了自家的安全着想,肯定是优先自保。
至于得罪巡抚衙门,那是次要的。
封建体制发展到现在,制度上已经几近完善。
权力制衡,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地方知府衙门虽然受巡抚布政使节制,可同样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上层衙门官员,对下层衙门官员,早就没有了生杀大权。
巡抚想要搞掉一名县令,都要按照政治游戏规则来,而不是影视剧中随便下令就能拿人。
对一些不符合规则的政令,下级官府有权力拒绝执行。
当然,这么干也是存在政治风险的。
否决上面的政令,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应对朝廷的追责。
即便是一切顺利,也会被打上“不懂规矩”的标签,影响未来的仕途。
正常情况下,面对巡抚衙门的命令,各级官府都会执行。
可一旦涉及到了身家性命,那就情况不一样了。
前面巡抚衙门下令,让青州、莱州、登州等地官员驰援兖州,地方衙门就选择了敷衍。
多地一起不听命令,这种事情在大虞历史上,都非常的少见。
按照惯例,只要发生了这种变故,官场就要进行大换血。
巡抚肯定会丢官去职,无法管好下面的人,那就是妥妥的丢分。
拒绝执行命令的一众知府,集体调整岗位。
同知、通判,也会陆续遭到调整。
人事调整完成后,才是秋后算账,慢慢追究责任。
只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大家都忙着应付北虏,暂时没有精力搞这些。
山东巡抚注定倒台,现在已经进入养病状态,布政使及其他省里高官,却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花大代价请勤王大军出动,就是他们的一次自救行动。
作为演员,收了人家的钱,肯定要办事。
能不能救回衍圣公是其次,最少要让大家都知道,山东省为了拯救衍圣公,做出的努力。
小插曲结束,大军继续前行,很快就进入了兖州地界。
“参将大人,前方五十里发现北虏骑兵,他们似乎在追捕着什么人。”
收到探马传回来的消息,舒忠义暗骂自己倒霉。
内心深处,他在不断祈祷,千万别遇上衍圣公。
名义上过来接应衍圣公的,架不住自己大人,不想看到活着的衍圣公。
遇上这种脏活,只能算他倒霉。
没有李牧的支持,他还是一名备受排挤的小千户,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爬上参将的位置。
未来的前途,也同李牧紧密绑定。
不执行命令,现在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执行命令,又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稍微走漏一丝风声出去,他这个执行者就死定了。
文官集团的集体反扑,没有谁能够扛得住。
“继续再探,先搞清楚敌军的兵力再说。
我们的踪迹已经暴露,很有可能是敌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必须要小心谨慎。
传令下去,大军下马休息半个时辰。”
舒忠义当即下令道。
以往的时候,他都希望敌人越弱越好,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北虏更强一些。
最好能够干脆利落的把衍圣公斩杀,然后他再带着队伍,抢回几名圣人后裔回去交差。
甚至不需要圣人嫡系后裔,只要能扯上关系,甭管血脉有多远都无所谓。
……
一路的逃亡,原本的大队人马,早就所剩无几。
携带大量财宝的车辆,更是早早沦为敌人的战利品。
就连乘坐的马匹,也在高强度的逃亡中倒下了。
“不行了,本公实在是走不动了。
先找个村庄暂避,北虏未必能够找到我们。”
孔胤植气喘吁吁的说道。
想想他就觉得悲催,自家花费重金养活的家丁,居然是一群样子货。
看上去一个个人高马大的,遇到北虏骑兵之后,就成了纸糊的。
除了略微拖延一下追兵外,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作用。
如果不是他反应快,果断舍弃了携带的财宝,恐怕早就落入敌军之手。
“衍圣公,不行啊!
北虏残暴,屠村是常态。
这一路上,我们遇上的无人村,已经不是一个两个。
万一他们一上来就屠村,岂不是自投罗网!”
护卫统领蒋义峰,急忙劝说道。
不同于其他家丁,蒋义峰是天元年间的武进士。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他应该进入军中服役,为国效力。
怎奈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高中进士不久,就被锦衣卫盯上了。
对一名草根武进士来说,能进入锦衣卫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名声不怎么好听,但天元年间的锦衣卫,那是真有实权。
身份地位,并不比文官低。
可惜锦衣卫招揽他,只是作为秘谍使用,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朝廷派到了孔家,保护衍圣公的安全。
名义上是为了体现朝廷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天元帝,对衍圣公不放心。
圣人后裔的特殊身份,如果想要搞事情,那就是大事件。
没有哪位强势的皇帝,能够容忍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人,行为上不受控制。
在保护监视衍圣公的同时,他肩负着随时送走衍圣公的重任。
倘若哪天皇帝觉得衍圣公威胁太大,他就有义务制造一起意外,替皇帝解决心腹大患。
废立锦衣卫的风波中,锦衣卫不少高层遭到清算,他这枚隐藏的暗子,就同上面失去了联系。
作为皇帝指派给衍圣公的保镖,自然不是普通的保镖,除了朝廷发放的俸禄外,孔家也给准备了一份。
日常生活中的待遇,更是给予了足够的礼遇。
舒服的小日子过着,又能够摆脱锦衣卫,本该是一件欣喜的事。
可惜北虏突然杀了过来,尚未反应过来,敌军就攻破了曲阜。
作为护卫统领,蒋义峰不得不发挥作用,带着衍圣公逃亡。
哪怕在逃命,孔家人的傲气,也丝毫不见减少。
一路上,就没少闹出幺蛾子。
皇帝指派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蒋义峰果断舍弃了众多累赘,只带着少数孔家嫡系,一路逃亡到现在。
“要不然我们山中暂避,躲过敌人的追兵后再出来。
马匹昨天都死光了,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继续这么跑,不等逃到安全地区,本公就先累死了。”
孔胤植再次提议道。
他真心是不想跑了。
以他的身份,就算落入北虏手中,大概率也会受到优待。
“公爷,您就甭开玩笑了。
附近的山,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就算敌人不追过来,我们也会因为缺乏食物、水源,困死饿死在上面。
您出逃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朝廷肯定派来了接应人马。
没准明天,我们就和他们遇上了。”
蒋义峰一脸无语的说道。
如果可以进山,在出城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逃入了山中。
怎奈兖州被开发的时间早,到了永宁年间,附近的山头都被砍伐一空。
现在这个时节,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小麦的绿色外,四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就连孔家盖房子,所需要的木材,都只能从外界采购。
山东地界上,也就几座大山里面,还有少量的大树。
这种状况,要一直持续到工业时代,煤炭被大量启用后。
且不说距离问题,即便是真能进山,蒋义峰也不认为自己这一行人能够在里面生存。
随便一个感冒,都能带走这群养尊处优的老爷们。
在两人对话的同时,北虏骑兵也杀了过来。
“嗖、嗖、嗖……”
一阵箭雨飞来,尚未反应过来的众人,瞬间死伤一片。
倒霉的孔胤植,大腿上不幸中了一箭,当即发出一声惨叫。
“快住手,这是衍圣公!”
见到这一幕后,被吓懵了的孔家人,急忙自爆家门。
或许是圣人的光环发挥作用,追捕他们的鬼方骑兵中,恰好有一人能听懂大虞语言。
原本的猎杀游戏,一下子变成了抓活的。
眼前这一幕,恰好被远方的探马看到,立即将消息传递了回去。
“传令下去,全军上马救出衍圣公!”
收到消息后,舒忠义一脸不爽的下令道。
暗地里下黑手无所谓,可明面上,他还是来救援衍圣公的。
不能发现了衍圣公的踪迹,还没有任何作为。
在官场上混,他非常清楚衍圣公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
一旦让当代衍圣公落入北虏之手,造成的政治影响将极其恶劣。
为了大局考虑,也必须把人控制在自己手中。
眨眼的功夫,大队骑兵就赶赴现场。
沦为俘虏,正接受北虏士兵救治的孔胤植,再次悲剧。
两军忙着厮杀,直接忽略了他这个伤员。
其他俘虏,一个个被困的和粽子一样,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在精神上,为他加油打气外,大家更关注战场局势。
能够留在大虞,没人想给北虏当俘虏。
他们不是衍圣公,没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不值得人家礼遇。
一旦被掠到了草原上,就是为奴为婢的命运。
运气不好的话,搞不好在半路上,就先一步丢了小命。
官军骑兵数量更多,又有犀利的火器在手,身上还套着棉甲。
对阵甲胄全无的鬼方骑兵,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眼瞅着大胜在即,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喜色,突然一枚流矢再次命中孔胤植。
“啊!”
剧烈的惨叫声,为大战画上了句号。
“衍圣公在哪里?”
作为主导这一切的舒忠义,故作焦虑的问道。
事实上,抵达战场的第一眼,他就认出了衍圣公。
没别的原因,光从不同的待遇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正常情况,遇上大虞伤员,北虏都是一刀送走。
如果不是身份特殊,根本不可能进行救治。
“将军,我……”
疼痛难忍的孔胤植,急忙自报身份。
“敌军跑了几个,追兵马上就要过来,此地不宜久留。
公爷,您且先忍忍。
军中没有郎中,到了安全地方,立即给您治疗。”
一边说着,舒忠义一边安排人放开俘虏,同时把孔胤植抬上提前准备好的马车。
说是马车,实际上就是套着马的板车,没有任何减震设施。
“将军,你就让公爷坐这破车?”
一名孔家子弟不爽的说道。
面对北虏骑兵,他不敢开口,可遇上官军,瞬间就恢复了傲气。
“这里是战场,如果不是运气好,连这种车都没有。
你要是有意见,就找更好的马车来。
敌人马上就要杀过来,公爷正等着救治,你此时跳出来捣乱是何居心?”
舒忠义冷漠的质问道。
说话间,他故意看了一眼孔胤植,仿佛把主导权送了过去。
“住嘴!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想要盼着本公死,好继承衍圣公爵位,没这么容易!”
不等青年男子继续辩解,疼痛难忍的孔胤植就抢先训斥道。
利益面前,自家的族人也不可信。
并非他多想,在逃亡路上他的儿子失散,血脉最近的就是眼前这位青年男子。
倘若他的儿子,没能活着回来。
按照大虞的继承法,眼前这位侄子,就是衍圣公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男子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让人多想。
看似在为他争取待遇,可战场上条件根本不允许。
事情被挑明了之后,怎么看都像在阻碍大军带他离开。
衍圣公就算逃出曲阜,也不可能这么快进入济南,还是进入兖州地界再寻找吧!”
青年百户一脸郁闷的提议道。
作为接应部队,刚出济南城,就开启了寻人模式。
短短两天时间,就搞得人尽皆知。
不用敌军派出探子,就知道朝廷派出一支骑兵,专门接应衍圣公。
一旦被敌人利用,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笨蛋!
让你派人去询问,就老老实实的执行。
这些问题,你都能够想到,难道本参将就想不到么?”
舒忠义没好气的训斥道。
这次接应行动,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能不能找到衍圣公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所有都知道,他们派兵出来接应了。
官场上很多形式主义,看似没有任何意义,可到了关键时刻却能推卸责任。
搜救衍圣公,对勤王大军来说,重要性只能算一般。
可对山东巡抚衙门来说,却是政治意义重大。
下面的各路地方军,一个个都被北虏吓破了胆。
前面的救援任务,大家都敷衍了事,接应衍圣公更是扯淡。
就算一线将领,愿意执行命令,地方上的官员士绅,也会想办法把部队留下。
北虏来势汹汹,战争会打到哪一步,谁也说不清楚。
为了自家的安全着想,肯定是优先自保。
至于得罪巡抚衙门,那是次要的。
封建体制发展到现在,制度上已经几近完善。
权力制衡,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地方知府衙门虽然受巡抚布政使节制,可同样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上层衙门官员,对下层衙门官员,早就没有了生杀大权。
巡抚想要搞掉一名县令,都要按照政治游戏规则来,而不是影视剧中随便下令就能拿人。
对一些不符合规则的政令,下级官府有权力拒绝执行。
当然,这么干也是存在政治风险的。
否决上面的政令,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应对朝廷的追责。
即便是一切顺利,也会被打上“不懂规矩”的标签,影响未来的仕途。
正常情况下,面对巡抚衙门的命令,各级官府都会执行。
可一旦涉及到了身家性命,那就情况不一样了。
前面巡抚衙门下令,让青州、莱州、登州等地官员驰援兖州,地方衙门就选择了敷衍。
多地一起不听命令,这种事情在大虞历史上,都非常的少见。
按照惯例,只要发生了这种变故,官场就要进行大换血。
巡抚肯定会丢官去职,无法管好下面的人,那就是妥妥的丢分。
拒绝执行命令的一众知府,集体调整岗位。
同知、通判,也会陆续遭到调整。
人事调整完成后,才是秋后算账,慢慢追究责任。
只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大家都忙着应付北虏,暂时没有精力搞这些。
山东巡抚注定倒台,现在已经进入养病状态,布政使及其他省里高官,却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花大代价请勤王大军出动,就是他们的一次自救行动。
作为演员,收了人家的钱,肯定要办事。
能不能救回衍圣公是其次,最少要让大家都知道,山东省为了拯救衍圣公,做出的努力。
小插曲结束,大军继续前行,很快就进入了兖州地界。
“参将大人,前方五十里发现北虏骑兵,他们似乎在追捕着什么人。”
收到探马传回来的消息,舒忠义暗骂自己倒霉。
内心深处,他在不断祈祷,千万别遇上衍圣公。
名义上过来接应衍圣公的,架不住自己大人,不想看到活着的衍圣公。
遇上这种脏活,只能算他倒霉。
没有李牧的支持,他还是一名备受排挤的小千户,根本不可能这么快爬上参将的位置。
未来的前途,也同李牧紧密绑定。
不执行命令,现在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执行命令,又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稍微走漏一丝风声出去,他这个执行者就死定了。
文官集团的集体反扑,没有谁能够扛得住。
“继续再探,先搞清楚敌军的兵力再说。
我们的踪迹已经暴露,很有可能是敌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必须要小心谨慎。
传令下去,大军下马休息半个时辰。”
舒忠义当即下令道。
以往的时候,他都希望敌人越弱越好,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希望北虏更强一些。
最好能够干脆利落的把衍圣公斩杀,然后他再带着队伍,抢回几名圣人后裔回去交差。
甚至不需要圣人嫡系后裔,只要能扯上关系,甭管血脉有多远都无所谓。
……
一路的逃亡,原本的大队人马,早就所剩无几。
携带大量财宝的车辆,更是早早沦为敌人的战利品。
就连乘坐的马匹,也在高强度的逃亡中倒下了。
“不行了,本公实在是走不动了。
先找个村庄暂避,北虏未必能够找到我们。”
孔胤植气喘吁吁的说道。
想想他就觉得悲催,自家花费重金养活的家丁,居然是一群样子货。
看上去一个个人高马大的,遇到北虏骑兵之后,就成了纸糊的。
除了略微拖延一下追兵外,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作用。
如果不是他反应快,果断舍弃了携带的财宝,恐怕早就落入敌军之手。
“衍圣公,不行啊!
北虏残暴,屠村是常态。
这一路上,我们遇上的无人村,已经不是一个两个。
万一他们一上来就屠村,岂不是自投罗网!”
护卫统领蒋义峰,急忙劝说道。
不同于其他家丁,蒋义峰是天元年间的武进士。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他应该进入军中服役,为国效力。
怎奈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高中进士不久,就被锦衣卫盯上了。
对一名草根武进士来说,能进入锦衣卫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名声不怎么好听,但天元年间的锦衣卫,那是真有实权。
身份地位,并不比文官低。
可惜锦衣卫招揽他,只是作为秘谍使用,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朝廷派到了孔家,保护衍圣公的安全。
名义上是为了体现朝廷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天元帝,对衍圣公不放心。
圣人后裔的特殊身份,如果想要搞事情,那就是大事件。
没有哪位强势的皇帝,能够容忍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人,行为上不受控制。
在保护监视衍圣公的同时,他肩负着随时送走衍圣公的重任。
倘若哪天皇帝觉得衍圣公威胁太大,他就有义务制造一起意外,替皇帝解决心腹大患。
废立锦衣卫的风波中,锦衣卫不少高层遭到清算,他这枚隐藏的暗子,就同上面失去了联系。
作为皇帝指派给衍圣公的保镖,自然不是普通的保镖,除了朝廷发放的俸禄外,孔家也给准备了一份。
日常生活中的待遇,更是给予了足够的礼遇。
舒服的小日子过着,又能够摆脱锦衣卫,本该是一件欣喜的事。
可惜北虏突然杀了过来,尚未反应过来,敌军就攻破了曲阜。
作为护卫统领,蒋义峰不得不发挥作用,带着衍圣公逃亡。
哪怕在逃命,孔家人的傲气,也丝毫不见减少。
一路上,就没少闹出幺蛾子。
皇帝指派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蒋义峰果断舍弃了众多累赘,只带着少数孔家嫡系,一路逃亡到现在。
“要不然我们山中暂避,躲过敌人的追兵后再出来。
马匹昨天都死光了,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继续这么跑,不等逃到安全地区,本公就先累死了。”
孔胤植再次提议道。
他真心是不想跑了。
以他的身份,就算落入北虏手中,大概率也会受到优待。
“公爷,您就甭开玩笑了。
附近的山,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就算敌人不追过来,我们也会因为缺乏食物、水源,困死饿死在上面。
您出逃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朝廷肯定派来了接应人马。
没准明天,我们就和他们遇上了。”
蒋义峰一脸无语的说道。
如果可以进山,在出城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逃入了山中。
怎奈兖州被开发的时间早,到了永宁年间,附近的山头都被砍伐一空。
现在这个时节,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小麦的绿色外,四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就连孔家盖房子,所需要的木材,都只能从外界采购。
山东地界上,也就几座大山里面,还有少量的大树。
这种状况,要一直持续到工业时代,煤炭被大量启用后。
且不说距离问题,即便是真能进山,蒋义峰也不认为自己这一行人能够在里面生存。
随便一个感冒,都能带走这群养尊处优的老爷们。
在两人对话的同时,北虏骑兵也杀了过来。
“嗖、嗖、嗖……”
一阵箭雨飞来,尚未反应过来的众人,瞬间死伤一片。
倒霉的孔胤植,大腿上不幸中了一箭,当即发出一声惨叫。
“快住手,这是衍圣公!”
见到这一幕后,被吓懵了的孔家人,急忙自爆家门。
或许是圣人的光环发挥作用,追捕他们的鬼方骑兵中,恰好有一人能听懂大虞语言。
原本的猎杀游戏,一下子变成了抓活的。
眼前这一幕,恰好被远方的探马看到,立即将消息传递了回去。
“传令下去,全军上马救出衍圣公!”
收到消息后,舒忠义一脸不爽的下令道。
暗地里下黑手无所谓,可明面上,他还是来救援衍圣公的。
不能发现了衍圣公的踪迹,还没有任何作为。
在官场上混,他非常清楚衍圣公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
一旦让当代衍圣公落入北虏之手,造成的政治影响将极其恶劣。
为了大局考虑,也必须把人控制在自己手中。
眨眼的功夫,大队骑兵就赶赴现场。
沦为俘虏,正接受北虏士兵救治的孔胤植,再次悲剧。
两军忙着厮杀,直接忽略了他这个伤员。
其他俘虏,一个个被困的和粽子一样,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在精神上,为他加油打气外,大家更关注战场局势。
能够留在大虞,没人想给北虏当俘虏。
他们不是衍圣公,没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不值得人家礼遇。
一旦被掠到了草原上,就是为奴为婢的命运。
运气不好的话,搞不好在半路上,就先一步丢了小命。
官军骑兵数量更多,又有犀利的火器在手,身上还套着棉甲。
对阵甲胄全无的鬼方骑兵,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眼瞅着大胜在即,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喜色,突然一枚流矢再次命中孔胤植。
“啊!”
剧烈的惨叫声,为大战画上了句号。
“衍圣公在哪里?”
作为主导这一切的舒忠义,故作焦虑的问道。
事实上,抵达战场的第一眼,他就认出了衍圣公。
没别的原因,光从不同的待遇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正常情况,遇上大虞伤员,北虏都是一刀送走。
如果不是身份特殊,根本不可能进行救治。
“将军,我……”
疼痛难忍的孔胤植,急忙自报身份。
“敌军跑了几个,追兵马上就要过来,此地不宜久留。
公爷,您且先忍忍。
军中没有郎中,到了安全地方,立即给您治疗。”
一边说着,舒忠义一边安排人放开俘虏,同时把孔胤植抬上提前准备好的马车。
说是马车,实际上就是套着马的板车,没有任何减震设施。
“将军,你就让公爷坐这破车?”
一名孔家子弟不爽的说道。
面对北虏骑兵,他不敢开口,可遇上官军,瞬间就恢复了傲气。
“这里是战场,如果不是运气好,连这种车都没有。
你要是有意见,就找更好的马车来。
敌人马上就要杀过来,公爷正等着救治,你此时跳出来捣乱是何居心?”
舒忠义冷漠的质问道。
说话间,他故意看了一眼孔胤植,仿佛把主导权送了过去。
“住嘴!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想要盼着本公死,好继承衍圣公爵位,没这么容易!”
不等青年男子继续辩解,疼痛难忍的孔胤植就抢先训斥道。
利益面前,自家的族人也不可信。
并非他多想,在逃亡路上他的儿子失散,血脉最近的就是眼前这位青年男子。
倘若他的儿子,没能活着回来。
按照大虞的继承法,眼前这位侄子,就是衍圣公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男子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让人多想。
看似在为他争取待遇,可战场上条件根本不允许。
事情被挑明了之后,怎么看都像在阻碍大军带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