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常
太微十三年。
大夏国都,西京城。
太和殿内载歌载舞,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诸人皆是红光满面,一脸喜气洋洋。大殿中央,十多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正翩翩起舞,一颦一笑间万般风情绽放。
却唯独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面上时而闪过焦虑的表情,很是坐立不安,此人便是执掌天下兵马的太尉宋丛戎。
太微帝高坐龙椅之上,轻咳一声,望着阶下左手边,不疾不徐道:“宋太尉此次出征,斩西胡骑兵十万之众,荡平大小胡部十余个,一举安定了西疆万里河山,可谓是劳苦功高,今日这廷宴也是为庆太尉之功而设。只是朕看太尉面色不宁,是否身体有恙?”
听到太微帝的话,有些坐立不安的宋丛戎神色一震,连忙起身参拜:“回禀陛下,臣身体无恙,只是臣入宫前,拙荆已有临盆之兆,此刻怕是在渡那鬼门关,故而心中不宁,使得殿上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哦,竟有这事?”
太微帝微微诧异:“这倒是朕的不是了,若爱卿早些奏明,朕取消这廷宴也罢。既如此,那便散了吧,太尉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同时,太微帝对着身边陪侍的大监道:“传朕旨意,让那几个通晓妇人病理的太医都去太尉府侍候,宫中的药材任意取用。”
大监领命而去,宋丛戎连忙拜谢,高呼着君恩似海之类的言辞。
很快,大监去而复返,同时还带着一名内侍,内侍行礼参拜后小心翼翼开口道:“启禀陛下,太尉府传来消息,太尉夫人成功诞下一女,母女平安,以安太尉之心。”
闻言,宋丛戎高声大笑三声,欣喜若狂,抓起桌上的酒壶,全然不顾礼法,仰头狠狠地灌了一大口,紧接着又开怀大笑了起来。
良久,宋丛戎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宫廷,驾前如此丑态百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铿”地一声拜倒在地。
还不等宋丛戎开口,太微帝摆摆手道:“宋太尉喜得千金,如此激动也属人之常情,免去殿前失仪之罪。”
不等宋丛戎拜谢,太微帝继续道:“宋太尉此次征西有功,朕本就觉得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恰逢宋太尉喜得千金,依朕看,不若你我君臣二人今日结个亲,让她做个太子妃如何?”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露出吃惊之色,宋丛戎更是张皇失措:“陛下,小女才出生,日后长成什么样也尚未可知,若陛下真有此意,不若待小女及笄后再行定夺便是。”
“这像什么话,我大夏太子还能以色视人否?左右不过一女子,便是再离经叛道也出格不到哪里去。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金口一言,成命难收。”太微帝肃然道,“你先回去看看夫人和爱女,待令爱满月之时,旨意便会送到太尉府。”
廷宴就此作罢,宋丛戎随着人流朝着宫外走去。
沿途,文武百官纷纷朝他道喜。今夜,他喜得千金,又与陛下结为亲家,本该是高兴的时候,但他却偏偏高兴不起来,只能干笑着拱手一一道谢,朝着太尉府赶去。
…………
就在廷宴结束,太微帝回到御书房没多久,一人甚至顾不得通传,匆匆闯入大殿。
来人戴着束发嵌宝紫爵冠,齐眉勒着二星联动抹额,穿一件宝紫色穿花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紫底小朝靴。
此人赫然是司天监监正闻恣意。
此刻的闻恣意赫然没有了往日的风轻云淡,也顾不得殿前失仪,就这般衣衫不整地贸然闯了进来,看到太微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大叫道:“陛下,出事了,劫云笼罩太微垣,红光乍现,太子……太子恐有性命之忧……”
“什么!”
太微帝大吃一惊,“噌”地从椅榻上站起,目睁滚圆地看着闻恣意:“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会出现此等异象?”
闻恣意跪在地上,嘴唇颤抖,颤颤巍巍地说道:“异象来之汹涌,此前并未有任何征兆,臣暂时无从判断。”
“那还不赶紧去查!”太微帝怒吼道,“另外,传令下去,加强东宫守卫,务必确保太子安危,调影卫过去,暗中护卫太子周全。”
“是……”
闻恣意和一旁的大监连忙领命而去。
这一夜,太微帝彻夜难眠。
太微帝登基二十余载,膝下公主一大堆,皇子却极少,只得区区两位。太子为大皇子,时年七岁,那二皇子却也只是满虚岁而已。虽说太微帝正值壮年,龙马精神,却也因为生公主太多而担心日后再无所出。
所以,为了保证大夏国祚,太微帝对两个皇子的安危格外重视。此刻乍一听太子有性命之危,还不又急又怒。
这一夜,难眠的可不止内宫。
太尉府也是骚乱一片。
本来生产顺利的太尉夫人忽然间气息斗转直下,精气神顷刻间消散一空,不消片刻便已至弥留之际,太医院的几位太医完全束手无策,太尉府快马加鞭从西京城各地绑了多位名医回来亦是无计可施,最终撒手人寰。
短时间,太尉府经历了大喜,又陷入了大悲之中。
与此同时,内宫传来钟声。
金钟二十八响。
太子薨。
天下缟素,朝野震动。
内廷更是旨意频发。
敕,已故太子元吉为建安皇太子,入太庙,享万民香火。
敕,建安皇太子妃为天星郡主。
敕,太尉宋丛戎任黄泉营营主,即刻前往北疆,固守黄泉关,家眷同往,无旨不得归。
敕,大夏百年内不再设太子之位。
……
朝野震动,天下震动,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这一道道旨意之间潜在的联系。
很多人都看得出,太子的薨逝似乎与宋太尉府脱不了干系,否则也不会将宋太尉全家送往黄泉关那般的苦寒之地。
而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最后一道旨意,百年内不再设太子之位,这让无数人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其中的所以然。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太子薨逝的种种也逐渐浮出了水面,而原因竟然当日廷宴上太微帝随口一道旨意。
而终其因,却是因为宋太尉新出生的女儿竟然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天煞者,克也;孤星者,孤也。隔角星叠加,阴阳差错,刑克利害。
若是以往,众人对这天煞孤星的说法更多只是嗤之以鼻。可是现在,宋府主母新丧,太子更是一道赐婚旨意薨逝,不由地,所有人都对命格之说抱有敬畏之心。
一时间,有解命之能的道观、佛寺之地更是人满为患,香火长久不衰,这都是后话。
…………
岁月,是抚平所有伤痛的良药。
随着时间缓缓推移,风起云涌的西京城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太子薨逝,宋府迁离,天煞孤星的传闻也逐渐消弭在街头巷尾。
另一边,等同于流放的宋府众人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车马劳顿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黄泉关。
说是众人,实际上不过宋丛戎父女二人以及几百名愿意跟随他的亲兵而已。
宋家在京城并非高门望族,却也不是小门小户,只不过太微帝的目标是太尉府,而宋丛戎又洁身自好,太尉府的主人本只有夫妻二人,如今换成了父女二人。
黄泉关,关如其名,一入此关,便算是踏入了九幽黄泉之地,死亡,是黄泉关的代名词。
这里,是大夏疆域的境北,是拦截在大陆北方的雪原与中原之间的一道天堑,是将北原雪域中人与北方狼族拒之门外的屏障。
这里,是传闻中的绞肉机,修罗场。哪怕是中原那些穷凶极恶的山匪流寇,也是宁死也不愿被流放而来的地方。
而此时,丝毫不受女儿命格影响的宋丛戎怀抱着尚未满月的幼女,望着伤痕累累的黄泉关,一时间怅然若失。
谁能想到,前一刻还打的胡人节节败退、退居深山的他下一刻却被流放到黄泉关这种苦寒之地来,功名利禄,王侯将相,皆如雾里看花,终归过眼云烟。
浮华数十载,戎马半生功,一切,终究只剩下两个字,活着。
“入关!”
宋丛戎高喝一声,策马朝着黄泉关徐徐而行。
他的身畔,大夏国旗,宋家军旗,以及黄泉营军旗依次排列,数百亲兵拱卫着车驾,有序前行。
马蹄声声震,山河激荡,黄泉号起。边关雪簌簌,零落铁骨铮铮,绞盘咿咿作响,风乍裂,雪微光,寒鸦凄嚎染沉香。
婴啼破天罔,旌旗猎猎,金戈铿锵。九幽风疾吼,远山暗影浮动,狼啸回荡四方,剑前指,弓微张,战意叠涌扫风霜。
------题外话------
大女主故事,写着玩玩。
太微十三年。
大夏国都,西京城。
太和殿内载歌载舞,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诸人皆是红光满面,一脸喜气洋洋。大殿中央,十多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正翩翩起舞,一颦一笑间万般风情绽放。
却唯独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面上时而闪过焦虑的表情,很是坐立不安,此人便是执掌天下兵马的太尉宋丛戎。
太微帝高坐龙椅之上,轻咳一声,望着阶下左手边,不疾不徐道:“宋太尉此次出征,斩西胡骑兵十万之众,荡平大小胡部十余个,一举安定了西疆万里河山,可谓是劳苦功高,今日这廷宴也是为庆太尉之功而设。只是朕看太尉面色不宁,是否身体有恙?”
听到太微帝的话,有些坐立不安的宋丛戎神色一震,连忙起身参拜:“回禀陛下,臣身体无恙,只是臣入宫前,拙荆已有临盆之兆,此刻怕是在渡那鬼门关,故而心中不宁,使得殿上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哦,竟有这事?”
太微帝微微诧异:“这倒是朕的不是了,若爱卿早些奏明,朕取消这廷宴也罢。既如此,那便散了吧,太尉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同时,太微帝对着身边陪侍的大监道:“传朕旨意,让那几个通晓妇人病理的太医都去太尉府侍候,宫中的药材任意取用。”
大监领命而去,宋丛戎连忙拜谢,高呼着君恩似海之类的言辞。
很快,大监去而复返,同时还带着一名内侍,内侍行礼参拜后小心翼翼开口道:“启禀陛下,太尉府传来消息,太尉夫人成功诞下一女,母女平安,以安太尉之心。”
闻言,宋丛戎高声大笑三声,欣喜若狂,抓起桌上的酒壶,全然不顾礼法,仰头狠狠地灌了一大口,紧接着又开怀大笑了起来。
良久,宋丛戎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宫廷,驾前如此丑态百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铿”地一声拜倒在地。
还不等宋丛戎开口,太微帝摆摆手道:“宋太尉喜得千金,如此激动也属人之常情,免去殿前失仪之罪。”
不等宋丛戎拜谢,太微帝继续道:“宋太尉此次征西有功,朕本就觉得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恰逢宋太尉喜得千金,依朕看,不若你我君臣二人今日结个亲,让她做个太子妃如何?”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露出吃惊之色,宋丛戎更是张皇失措:“陛下,小女才出生,日后长成什么样也尚未可知,若陛下真有此意,不若待小女及笄后再行定夺便是。”
“这像什么话,我大夏太子还能以色视人否?左右不过一女子,便是再离经叛道也出格不到哪里去。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金口一言,成命难收。”太微帝肃然道,“你先回去看看夫人和爱女,待令爱满月之时,旨意便会送到太尉府。”
廷宴就此作罢,宋丛戎随着人流朝着宫外走去。
沿途,文武百官纷纷朝他道喜。今夜,他喜得千金,又与陛下结为亲家,本该是高兴的时候,但他却偏偏高兴不起来,只能干笑着拱手一一道谢,朝着太尉府赶去。
…………
就在廷宴结束,太微帝回到御书房没多久,一人甚至顾不得通传,匆匆闯入大殿。
来人戴着束发嵌宝紫爵冠,齐眉勒着二星联动抹额,穿一件宝紫色穿花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紫底小朝靴。
此人赫然是司天监监正闻恣意。
此刻的闻恣意赫然没有了往日的风轻云淡,也顾不得殿前失仪,就这般衣衫不整地贸然闯了进来,看到太微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大叫道:“陛下,出事了,劫云笼罩太微垣,红光乍现,太子……太子恐有性命之忧……”
“什么!”
太微帝大吃一惊,“噌”地从椅榻上站起,目睁滚圆地看着闻恣意:“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会出现此等异象?”
闻恣意跪在地上,嘴唇颤抖,颤颤巍巍地说道:“异象来之汹涌,此前并未有任何征兆,臣暂时无从判断。”
“那还不赶紧去查!”太微帝怒吼道,“另外,传令下去,加强东宫守卫,务必确保太子安危,调影卫过去,暗中护卫太子周全。”
“是……”
闻恣意和一旁的大监连忙领命而去。
这一夜,太微帝彻夜难眠。
太微帝登基二十余载,膝下公主一大堆,皇子却极少,只得区区两位。太子为大皇子,时年七岁,那二皇子却也只是满虚岁而已。虽说太微帝正值壮年,龙马精神,却也因为生公主太多而担心日后再无所出。
所以,为了保证大夏国祚,太微帝对两个皇子的安危格外重视。此刻乍一听太子有性命之危,还不又急又怒。
这一夜,难眠的可不止内宫。
太尉府也是骚乱一片。
本来生产顺利的太尉夫人忽然间气息斗转直下,精气神顷刻间消散一空,不消片刻便已至弥留之际,太医院的几位太医完全束手无策,太尉府快马加鞭从西京城各地绑了多位名医回来亦是无计可施,最终撒手人寰。
短时间,太尉府经历了大喜,又陷入了大悲之中。
与此同时,内宫传来钟声。
金钟二十八响。
太子薨。
天下缟素,朝野震动。
内廷更是旨意频发。
敕,已故太子元吉为建安皇太子,入太庙,享万民香火。
敕,建安皇太子妃为天星郡主。
敕,太尉宋丛戎任黄泉营营主,即刻前往北疆,固守黄泉关,家眷同往,无旨不得归。
敕,大夏百年内不再设太子之位。
……
朝野震动,天下震动,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这一道道旨意之间潜在的联系。
很多人都看得出,太子的薨逝似乎与宋太尉府脱不了干系,否则也不会将宋太尉全家送往黄泉关那般的苦寒之地。
而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最后一道旨意,百年内不再设太子之位,这让无数人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其中的所以然。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太子薨逝的种种也逐渐浮出了水面,而原因竟然当日廷宴上太微帝随口一道旨意。
而终其因,却是因为宋太尉新出生的女儿竟然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天煞者,克也;孤星者,孤也。隔角星叠加,阴阳差错,刑克利害。
若是以往,众人对这天煞孤星的说法更多只是嗤之以鼻。可是现在,宋府主母新丧,太子更是一道赐婚旨意薨逝,不由地,所有人都对命格之说抱有敬畏之心。
一时间,有解命之能的道观、佛寺之地更是人满为患,香火长久不衰,这都是后话。
…………
岁月,是抚平所有伤痛的良药。
随着时间缓缓推移,风起云涌的西京城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太子薨逝,宋府迁离,天煞孤星的传闻也逐渐消弭在街头巷尾。
另一边,等同于流放的宋府众人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车马劳顿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黄泉关。
说是众人,实际上不过宋丛戎父女二人以及几百名愿意跟随他的亲兵而已。
宋家在京城并非高门望族,却也不是小门小户,只不过太微帝的目标是太尉府,而宋丛戎又洁身自好,太尉府的主人本只有夫妻二人,如今换成了父女二人。
黄泉关,关如其名,一入此关,便算是踏入了九幽黄泉之地,死亡,是黄泉关的代名词。
这里,是大夏疆域的境北,是拦截在大陆北方的雪原与中原之间的一道天堑,是将北原雪域中人与北方狼族拒之门外的屏障。
这里,是传闻中的绞肉机,修罗场。哪怕是中原那些穷凶极恶的山匪流寇,也是宁死也不愿被流放而来的地方。
而此时,丝毫不受女儿命格影响的宋丛戎怀抱着尚未满月的幼女,望着伤痕累累的黄泉关,一时间怅然若失。
谁能想到,前一刻还打的胡人节节败退、退居深山的他下一刻却被流放到黄泉关这种苦寒之地来,功名利禄,王侯将相,皆如雾里看花,终归过眼云烟。
浮华数十载,戎马半生功,一切,终究只剩下两个字,活着。
“入关!”
宋丛戎高喝一声,策马朝着黄泉关徐徐而行。
他的身畔,大夏国旗,宋家军旗,以及黄泉营军旗依次排列,数百亲兵拱卫着车驾,有序前行。
马蹄声声震,山河激荡,黄泉号起。边关雪簌簌,零落铁骨铮铮,绞盘咿咿作响,风乍裂,雪微光,寒鸦凄嚎染沉香。
婴啼破天罔,旌旗猎猎,金戈铿锵。九幽风疾吼,远山暗影浮动,狼啸回荡四方,剑前指,弓微张,战意叠涌扫风霜。
------题外话------
大女主故事,写着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