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王府后,已是深夜了!

  赵与芮没有去打扰杨铁心父女休息。

  直到次日,才将官家答应审理此案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杨铁心闻言,自是对赵与芮千恩万谢,感激不已。

  赵与芮也不好意思给他们画大饼,表示以他在朝中的势力,想要调查这桩陈年旧案,难免会遭到奸相一党的百般刁难,更何况此案还关系到了临安屯驻军的一位指挥使。

  所以希望他们能耐心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杨铁心这十六年都等来了,自然不会急于这一时,当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安抚好杨铁心后,赵与芮正想离开时,忽然又注意到了一旁的穆念慈,语气微微一滞,随后笑道:

  “穆姑娘不必有心理压力,既然是比武招亲,本王就算从此刻开始练武,那也是来得及的,定不会坏了规矩!”

  穆念慈一听,莫名感到一丝紧张,但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的想到:

  我爹爹既然选择了信你,便是打算把我托付给你了,又何须再比武招亲?

  不过这些话,她自然是羞于说出口的,只是她若不说,对方又未必明白。

  “殿下身份尊贵,倒也不必如此。”

  穆念慈委婉的表示道。

  然而赵与芮听后,却是摇了摇头。

  如果换做以前,他肯定不会傻到去没苦硬吃,然后定下什么只有打赢对方,才能迎娶对方的约定。

  但得知这是个武侠世界后,赵与芮就彻底悟了!

  在这个世界,除了要打磨筋骨,勤练招式的外功之外,还有更加神奇,能让人一飞冲天的内家武功。

  这也是赵与芮为何会让金豹去打听少林寺,是否有一位觉远小和尚的原因,为的就是想得到《九阳真经》。

  毕竟这个时期的《九阴真经》太过分散了,上卷在老顽童周伯通的身上,对方如今正被囚禁在桃花岛上,一个五绝,一个仅次于五绝的武林高手,根本就不是他能染指的。

  而下卷则在铁尸梅超风身上,此时应该在大金的赵王府内,同样也不是能轻易得到的。

  再者就是终南山古墓密室中的九阴真经残篇,无论是获取条件,还是实际作用,都不如《九阳真经》来的性价比高,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而射雕的武侠世界中,内功是远远大于武功招式的,就比如郭靖在学习降龙十八掌的时候,便是因为学会了全真教的玄门内功,才能精进迅速。

  如果没有马钰教他内功心法,估计郭靖连江南七怪的武功都学不明白,更别提降龙十八掌了。

  所以赵与芮对练武一事压根就不担心,反正有捷径可走,还怕赢不了穆念慈吗?

  毕竟像是穆念慈这样的江湖儿女,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江湖情结,赵与芮并不想挟恩图报,也不想以势压人,强迫对方嫁给自己,反正有比武招亲的规矩在这,那就按规矩来好了。

  至于杨铁心的恩情,自己另有他用。

  “本王绝不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穆姑娘但请放心,本王定会堂堂正正的将你打败,然后按照比武招亲的规矩,娶你为妻!”

  虽说这话听着让人有点感动,更有一股说不出的正气扑面而来,但不知为何,穆念慈却总感觉哪里有点怪。

  就连杨铁心听了,也不禁嘴角抽搐的想道:

  这荣王该不会是缺心眼吧?

  ……

  转眼三日过去。

  靠着万通商会的金钱开道,赵与芮已经查到了不少有关十六年前,牛家村惨案的卷宗。

  不过卷宗所录,自然是与杨铁心口述的案情大相径庭。

  而究其原由,是因为丘处机杀了一个名叫王道乾的贪官,破坏了大金阴结宋朝官员的计划,而大金当时负责贿赂大宋官员的人正是赵王完颜洪烈。

  完颜洪烈得知王道乾被杀后,因担心自己的阴谋被丘处机察觉,便带同亲随,由临安府的捕快兵役领路,亲自追杀丘处机。

  却不料丘处机武功高强,一人一剑就将他带来的兵役随从杀得干干净净,而他自己也被对方随手投出的箭矢刺中了肩头,失血过多。

  如果不是意外被包惜弱所救的话,恐怕堂堂的大金六王爷,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在这一处小山村了。

  估计也是自那次遭遇险境之后,完颜洪烈才意识到了这些武林高手的可怕之处,于是才不惜以重金招揽了彭连虎、沙通天等一众高手。

  言归正传,说到底,也正是因为包惜弱救了完颜洪烈,这才导致了后来郭杨两家的悲剧。

  不过这一连串的事件中,都有大金的赵王完颜洪烈参与其中,而有了方向,想要调查起来就简单多了。

  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就算段天德如今不在临安了,但当年参与此事的人却不在少数,总会留下什么把柄。

  再说了,如果段天德行事当真是滴水不漏的话,又岂会放着从五品的指挥使不做,而跑到太湖去做盗匪呢?

  其中虽有畏惧丘处机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担心自己与金人勾结的事情暴露,这才不得不罢官潜逃。

  不然凭借他从五品的军职,就算丘处机想要杀他,也绝非易事。

  因此在了解到当初有哪些人参与后,赵与芮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提前派人将他们给控制住了。

  在经过一番威逼利诱后,这些整日里尸位素餐,蝇营狗苟的驻府军官就全招了,

  看着这些人的供词,赵与芮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虽然有了确凿的证据,但眼下却不是发难的时候。

  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

  次日寅时过半,天色未亮之际。

  赵与芮在下人的伺候下早早起身,坐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皇宫垂拱殿外,文武百官均已到场,正拢着袖子互相寒暄。

  当看到赵与芮出现后,所有文官纷纷停止了交谈,并主动退让。

  整个过程中,也没有人来给他行礼,就仿佛没看到他一般。

  就连许多武将也装作好似假寐的样子,对赵与芮的到来置若罔闻。

  对此,赵与芮早已习惯了,只是淡淡一笑,与相熟之人眼神示意后,便老神在在的站在角落。

  直到某一人的出现,才打破了殿外的沉寂。

  赵与芮见状,也如往常一般的来到那人面前,躬身行礼道:“见过相爷!”

  史弥远此刻正被百官簇拥着来到殿外,看到赵与芮后,脸上也是露出一丝笑容道:“荣王真是折煞老臣了!”

  “荣王如今贵为千岁,便是面见官家都可不拜,又怎能来拜我?”

  赵与芮心中不起波澜,脸上却是声情并茂道:“相爷于我恩同再造,便如同亚父一般,怎可不拜?”

  “这不仅是本王的意思,亦是官家恩许,相爷当之无愧啊!”

  史弥远闻言,脸上虽是笑容不减,但心里却是腹诽不已。

  这兄弟俩就没一个好东西!

  尤其是这个赵与芮,现在更是连演都不演了。

  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两兄弟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自己能矫诏拥立赵昀为帝,自然也能废帝重立,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人选,而赵昀又登基不过两年,不便频繁更迭帝位罢了。

  不然他岂能容忍赵与芮一直在自己眼前蹦跶?

  就在双方气氛逐渐紧张时。

  忽听朝鼓响起,文武百官立时按照品级和职位排列整齐。

  文官从东门进入,武官则从西门而入,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最新章节,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