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全集) 第5章

小说:大明王朝1566(全集) 作者:刘和平 更新时间:2024-08-18 14:40:34 源网站:顶点小说
  第5章

  “圣明天纵无过皇上!”这回是严世蕃抢着颂圣了,“这样一来,浙江的百姓定然会踊跃种桑。有了丝源,浙江和应天各增几千张织机不成问题。”

  “好!好!”嘉靖竟然从座位上下来了,一边轻轻鼓着掌,一边顾自踱了起来,“吵架好。一吵就吵出了好办法。这件事就让司礼监和工部去办,当然还有户部,多赚的钱都要在户部入账。如何入手,内阁这就回去详细议个方略出来,然后给胡宗宪下急递。这事还得靠胡宗宪去办。”

  严嵩和吕芳几乎同时大声答道:“是。”

  嘉靖似乎十分兴奋,踱到了殿门边竟自己伸手要去开殿门,司礼监两个太监慌忙奔了过去,将殿门打开。

  一阵雪风吹了进来,嘉靖的宽袍大袖立刻向后飘了起来。

  “哎哟!我的主子,当心着凉!”吕芳连忙奔过去,就要关门。

  “朕不像你们,没有那么娇嫩。”嘉靖手一扬,阻住了吕芳。

  殿门外大雪飘飘,而满挂的灯笼又在雪幕里点点红亮,一片祥瑞景象。

  突然,嘉靖发现就在玉熙宫台阶前面的雪地里跪着几个太监。

  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身上,最前面那个太监手里高举着一个托盘,虽然飘了雪,还能看出托盘里金黄色的缎面上摆着一只大大的玉璋!

  嘉靖的眼睛一亮:“是裕王妃诞子了吗?”

  那个举着托盘的太监大声回道:“皇上大喜!老天爷给我大明朝喜降了皇孙!”

  吕芳大步走了过去,接过那个托盘,又大步回到嘉靖面前跪了下来,高举着托盘:“主子大喜!”

  另外四个司礼监大太监紧接着跪了下来:“主子大喜!”

  严嵩和所有的内阁阁员们也相继跪了下来:“臣等恭贺皇上!”

  无论是真心欢喜还是装出欢喜,毕竟这是嘉靖帝添的第一个孙子,是大明朝第一大喜事,平时不敢正视嘉靖目光的所有的眼睛这时都迎望向嘉靖,此名之为“迎喜”。

  嘉靖的脸上也报之以喜,不是那种惊喜,好像早已胜算在心的那种得意之喜:“吕芳,把托盘举高些。”

  “是呢。”吕芳将跪捧的托盘双手高举。

  嘉靖的右手伸进了左手的袍袖中,竟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婴儿拳头般大的冬枣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都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又把左手伸进了右手的袍袖中,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也有婴儿拳头般大的栗子又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更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望着那一双双惊异的眼,笑着问道:“朕预备的这两样东西,民间是怎么个说法?”

  吕芳双手高举着托盘见不着托盘里的东西,这就该首席秉笔太监陈洪回话了:“回主子,百姓家称作‘早立子’。奴才们服了,主子万岁爷怎么就知道今天会有这么个天大的喜事。”

  所有跪着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须接着这个话茬颂圣了,却又知道这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足以颂圣,包括耄耋之年的严嵩,全露出又惊又喜的目光只是望着嘉靖。

  嘉靖淡淡笑着:“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所有的人全趴了下去:“皇上天纵圣明!”

  嘉靖过了这把神出鬼没的瘾,收了笑容,望向跪在面前的吕芳:“吕芳。”

  吕芳答道:“奴婢在。”

  嘉靖答:“这冬枣栗子是上天赐给朕,朕赐给孙子的。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赐?”

  吕芳回道:“回主子,这是主子第一个皇孙,宫里除了照例要赏赐喜庆宝物之外,还要调派二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过去伺候。”

  嘉靖道:“那就立刻去办。”

  “是!”吕芳这一声应得十分响亮!

  嘉靖转望向徐阶、高拱、张居正:“徐阶、高拱、张居正。”

  徐阶、高拱、张居正:“微臣在。”

  嘉靖的声音这时透着慈祥:“你们都是裕王的师傅和侍读,有了这个喜事,朕就不留你们吃元宵了。你们都去裕王那儿贺个喜吧。”

  “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一声回得也十分响亮。

  两拨人都叩了头,起身分别奔了出去。

  这里只剩下了严嵩和严世蕃还跪在那里。

  嘉靖望着大雪中逐渐消失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的背影,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严嵩和严世蕃:“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严阁老,现在就剩你们父子在了,你们说,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严世蕃倏地抬起了头,严嵩制止的目光立刻望向了他。

  嘉靖慢慢转过头,望向跪在地上的严氏父子:“今天是元宵节,你们就在这里陪朕吃个元宵吧。”

  “是!”严世蕃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激动,似乎又透着些许委屈。

  离开的两拨人,裕王府远,司礼监近,吕芳在前,四大太监在后,随侍太监随着,这一大帮子很快回到了司礼监值房。

  值房门外两个当值的太监立刻跪了下来。

  还没走到值房的台阶,吕芳站住了。

  后面的人都跟着停住了。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台阶下面雪地上一个跪着的“雪人”。

  “谁?”吕芳问那两个当值太监。

  跪在台阶左边的当值太监:“回老祖宗的话,是冯公公。”

  吕芳眼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又望向了跪在地上成了雪人的冯保。

  四大秉笔太监的目光也互相碰了一下。

  吕芳转对四大秉笔太监:“今儿元宵,你们也各自回去过个节吧。”

  陈洪显然明白了吕芳的用意,知他是想支开众人,暗中从轻发落冯保,心有不甘,可也不敢明里说出来,绕着问道:“那当值呢?”

  吕芳:“我来吧。”

  其他三大秉笔太监也看出了些端倪,望着吕芳:“干爹……”

  吕芳手一扬:“去吧。”

  “是。”四大秉笔太监只好回转身,慢慢走出了月门。

  还有一帮随侍太监站在院中。

  吕芳对他们:“两个当值的留在这里,你们都吃元宵去。”

  “是!”一大帮人都退了出去。

  院子里只剩下了吕芳、冯保和那两个跪在门外的当值太监。

  吕芳对着冯保:“起来吧。”

  没有反应。

  吕芳又说了一句:“起来。”

  还是没有反应。

  吕芳知道有些不对了,对那两个当值太监:“看看。”

  两个当值太监连忙站起奔到冯保身边,弯下身来:“冯公公,冯公公,老祖宗叫你起来呢。”

  一边说,一边就去搀他——竟然搀不起来。

  “冯公公冻僵了!”一个太监失惊地叫了出来。

  吕芳没有任何表情:“抬进去。”

  两个当值太监使劲将冻僵的冯保抬起,费力地抬进值房,安置在一把圈椅上,脱下冯保的衣服,立马转身出去用铜盆盛了两盆雪进来。

  大云铜盆的火旺旺地烧着,过了这一阵子,冯保的眼睛虽仍是闭着,牙齿却已经在上下打颤。

  一个太监捞起一把雪在轻轻地擦着他的手臂,一个太监拿起一把雪在擦着他的腿脚。

  吕芳坐在靠窗的那把椅子前微闭着眼睛。

  “哎哟。”冯保终于发出了一声呻吟。

  吕芳的眼睛睁开了,望向冯保:“抬到炕上去,给他喂姜汤。”

  两个太监一个抱上身,一个抱下身,把他抬到炕上。几口姜汤灌下去,冯保咳嗽了两声,缓了过来。虽然十分虚弱,但他还是挣扎着在枕上叩了个头,“干爹……儿子错了……”说着便呜呜地哭了起来。

  吕芳站在炕前:“你们都出去。”

  两个当值太监:“是。”接着退了出去。

  吕芳在炕边坐了下来:“跟了我这么多年,天天教着,牛教三遍也会撇绳了。瞧你那嚣张气,为了急着往上爬,二十九打死了周云逸,今天又抢着去报祥瑞。我不计较你,宫里这么多人不记恨?还有周云逸那么多同僚,还有裕王!要找死,也不是你这个找法。”冯保一连声地答道:“孩儿知错了,孩儿往后改。”

  吕芳也不说话了,只是柔和地盯着冯保看。这目光让冯保心里一阵发毛。

  “要改,要好好改。”良久,吕芳开口了,“明天起,你就到裕王府上去当差。”

  冯保先是愕然了一会,咂摸明白吕芳的话后,哭喊着挣扎从炕上滚了下来,跪在地上抱住吕芳的腿:“干爹!干爹!你老就在这儿把儿子杀了吧!儿子死也不到裕王府去。”

  “起来。”吕芳又露出了威严。

  “干爹……”冯保哆嗦着攀着炕沿爬了起来。

  吕芳道:“我再教你两句话,你记住!”

  冯保怔怔地望着吕芳。

  吕芳说道:“一句是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冯保声调发着颤音:“干爹教导得对……可叫儿子到裕王府去当差,那还不是把儿子往绝路上送吗?”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王朝1566(全集),大明王朝1566(全集)最新章节,大明王朝1566(全集)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