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四四二章 前往澳洲

小说: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虚 更新时间:2025-02-14 07:00:1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在佛罗里达的最南端,海湖县的新建成区的庄园里面,十五个皇子们聚在一起讨论现在的情况。

  “难道父皇准备让我们以后留在美洲?”

  “按照行程表,过年之后启航,过美洲运河,先去澳洲参观,然后前往顺天府……”

  “然后美洲的这些人肯定要回来的,关键是我们。”

  “以前,都是在年底之前,就会把下一阶段的实训去向发下来了,年后就可以直接出发了。”

  “这一次没有。”

  “应该等咱们回到顺天府,父皇当面亲自安排吧。”

  “问题就在这里啊,父皇已经要求我们自己出钱组织海湖开发公司了,我们如果接下来马上去其他地方实训的话,为什么还要继续管着海湖开发?”

  “所以要让我们年后再回来?”

  “关键问题是……我们已经全部淘汰了吗……”

  皇子们大多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皇子们倒是并不特别排斥这个地方,当然也不介意组织一个开发公司当股东,关键问题是他们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如果是直接从继承人竞争中淘汰出局,那根本就不值得有一瞬间的考虑啊。

  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

  反而是最初期待最低的大皇子最为淡定,同时也有与其他人稍微不太一样的思考角度:

  “大家不要想太多,这个公司也许这只是给我们的奖赏。

  “如果是的话,那不但说明你们没有被淘汰,反而可能说明父皇对你们非常满意。”

  九皇子愣了一下:

  “还能这样考虑,大哥你觉得真的有这种可能?”

  大皇子微笑着解释说:

  “父皇这次专门做了安排,让我们带着全美洲的精英,一起到这里来过年。

  “我们还带了报社的记者和摄影师们。

  “无论如何,等他们再次回到美洲的时候,这里的知名度都会大幅度增长。

  “这里已经有了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如果有钱的美洲人都来这里买地建房子,冬天都来这里度假游玩。

  “那海湖公司的盈利肯定是非常可观的。

  “甚至于,让我们这些皇子,直接组织海湖公司,拥有这个公司的产权,也是一种吸引人的手段。

  “我们这些皇子都盯上这里了,其他人肯定对这里更加的向往啊。

  “所以你们不用太多担心……”

  其他的皇子觉得老大说的有道理,但是却都不敢贸然直接相信,毕竟是关心则乱的问题。

  “真的是这样吗?”

  “只是让我们用皇子的身份,来做一些宣传引导作用?”

  “关键……关键还是看明年的安排吧。”

  “对对对,等回京之后肯定要见到父皇,看父皇怎么安排我们未来的去向吧。”

  皇子们当然没有完全接受大皇子的说法,那也只是一种揣测性质的判断,但是基本上接受了他的这个思路。

  皇子们的思维角度,也不再往一个死胡同里面钻了,情绪也明显振奋了许多。

  大皇子看效果还不错,就跟着表示了赞同:

  “对啊,最起码,我们应该回到顺天府,直接见过父皇之后再做判断。

  “现在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是要怎么去组建这个海湖公司,后续又应该怎么经营。

  “无论此后的结果如何,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利益。”

  经过又一轮的提醒,皇子们终于转过弯了。

  在大皇子这个主持人要求下,迅速转换了话题,开始讨论海湖公司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大皇子把海湖县令再次叫过来,把皇子们讨论出来的最终决定告诉了他。

  让海湖县令去回应那些咨询的美洲贵族和富商,不落户就只能租赁土地,租期最长为五十年。

  不过相应的具体租赁事务,由即将专门成立的海湖土地公司负责,让他们等待内阁直接给出的消息。

  并且额外告诉他们,这个海湖公司将由皇子们直接组织,皇子们自己也会在这里建设庄园,各种生活设施。

  县令觉得当然不敢有什么意见,虽然海湖县本地没有得到最直接的利益,但好处同样很多。

  皇子们专门设立公司直接管辖,皇子们也在这里建设度假庄园,都会有非常好的宣传作用,那这里一定会迅速热闹起来的。

  只要来了更多的人,这里的早期移民就都能受益。

  而且最麻烦的事情还不需要本地管理,皇子们直接把事情接过去了。

  海湖县令听完之后,小心翼翼的领命告辞,然后去给此前咨询的贵族和富商们发通知。

  询问这件事情的人本来不是特别多,当事人也有很多是兴之所至,对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特别上心。

  但是收到通知之后,得知皇子们的安排之后,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了。

  正如皇子们自己判断的那样,他们的选择和安排就是方向,他们也对这里感兴趣,那说明这里前途无量。

  有了这样的消息,那他们就不只是想要租地建房,过年来度假这么简单了。

  对于商业经营而言,只能租赁的限制其实无所谓,五十年租期已经足够漫长了,所有的产业都能正常经营。

  到期的问题是下一代人考虑的,而且租期五十年未必只能租一次,后续应该有机会续租。

  他们都可以考虑开公司建房出租,可以考虑建设专门的度假娱乐设施,给钱不是很多的中产阶级租赁使用。

  朱简烜想到的事情,他们这些美洲贵族和富商也能想得到。

  所有人都开始关注皇子们的动向,等待那个所谓的海湖土地公司的新消息。

  皇子们直接办事也很利索,在年前就拍电报联系纽约和太平府,把注册的事情办了下来。

  直接开始了开始海湖县和周边土地的总体建设规划,迅速搞了个最简单粗暴的早期暂定方案出来。

  不过只是放了个暂定计划,没有马上开始土地租赁交易手续,只是搞了个意向登记。

  声称根据这段时间的登记的数量和具体诉求,拟定最终的规划方案。

  反正现在当事人都要去大明,不能马上决定这里的事情,正式的规划可以稍微拖延一些时间。

  这些消息放出来之后,海湖公司项目热度很快就上来了,到处都有人在讨论。

  就算是本身没有足够资金的官吏和管理层代表,也觉得自己似乎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忍不住想办法参与进去。

  比如说合伙集资,准备找银行借贷,或者只是单纯量力而行,租到自己能租到的土地。

  也有少数人考虑,可以找家人和亲戚,直接在这里落户。

  反正无论如何,众人在海湖县的这个年关,过的也是非常的热闹。

  过年之后,天工三十一年正月初七。

  载着皇子和美洲代表的船队,再次从海湖县的外的泊位启航,继续向南驶入墨西哥湾,再穿过加勒比海。

  经巴拿马美洲运河进入太平洋,在巴拿马城补给休整之后,直接横穿太平洋前往澳洲。

  船队最终在天工三十一年二月三日抵达了澳洲的首府吴都府。

  船队在这里将做正式的修整。

  船上的乘客们也都要这里上岸进城,他们可以在这里休息游玩几天。

  然后等待通知开始在澳洲的集体参观活动。

  美洲这些精英代表们,虽然已经见识过了纽约的繁荣,但是他们进入吴都府的城区的时候,也再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美洲的纽约府城,已经是他们曾经见过的最庞大、繁荣、发达、富裕的宛如梦幻的城市了。

  结果澳洲的吴都府明显比纽约更加的庞大、繁荣和富裕。

  朱简烜知道澳洲的环境脆弱,所以在澳洲人口超过一千万之后,就没有再主动向澳洲大规模移民。

  但朱简烜没有禁止民间的自发移民,所以澳洲的人口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现在整个澳洲的总人口已经直奔两千万去了。

  澳洲作为朱简烜的发家地,朱简烜当初为了快速积攒力量,把人口尽可能往王都周围聚集。

  当初都是王都实在装不下了,才会往其他地方分流。

  因为澳洲实在太大了,就算是有几千万人,如果完全均匀的撒到这块大陆上,也发挥不出什么实际的力量的。

  所以要集中力量建设一片区域。

  结果就是曾经的吴国王都,现在的吴都府的人口迅速飙升,迅速超过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

  现在吴王都辖区总人口已经超过五百万了。

  整个澳洲的总人口也还不到两千万,吴都府辖区人口直接占了四分之一还多。

  现在的吴都府周围的繁荣程度,已经可以与大明本土的环渤海地区、江南地区、珠三角地区相提并论了。

  美洲精英们稍作参观之后,就发现吴都府的城市的氛围跟美洲的纽约完全不同。

  只要置身其中,很快就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差异。

  可能是因最初是欧洲人建设起来的,大明接管纽约之后仍然不断有欧洲新移民迁入。

  这几十万欧洲移民,为纽约的社会文化融入了欧洲的成分。

  城市中经常能看到欧式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堂以及传统形式的欧洲庄园,还有欧洲式的歌剧院。

  这些设施不只是欧洲人建设的,有些甚至是大明人建设出来当景物的。

  异国风物经常能引起人的特殊兴趣。

  街上经常会有穿着欧洲服装的大明人,当然也有更多的穿着大明服装的欧洲人。

  虽然大部分欧洲人都会学汉语,但是纽约的很多大明人,也大多都会几句常用的英文或者法语,特别是那些骂人的话。

  这种文化层面的交融是移民混居地区无法避免的现象。

  而吴都府的移民则几乎全部都来自大明本土,只有极少数从美国跑过来的二次移民,来了之后也完全融入了当地。

  吴都府几乎没有欧洲文化的痕迹。

  与此同时,吴都府本地的产业门类和层级,也跟纽约那边的情况明显不一样。

  朱简烜虽然把纽约当成了美洲东部的核心城市,但纽约终究不是省份而是自治领,关键是远在美洲而且靠近欧洲。

  纽约的本地的民间产业比例也很高,有大量自由邦甚至欧洲商人的投资。

  朱简烜对宁天的产业规划并没有完全放开。

  现在大明最前沿的技术,通常不会直接在纽约落地,就算是在美洲落地也会优先考虑太平府和美洲府。

  而澳洲的吴都府,不但是大明朝廷直辖的地方,还是朱简烜曾经的龙兴之地。

  同时孤立于两大洋之间,不受大明之外的力量影响。

  甚至就算是大明本土的民间力量,也能够被方便的隔绝在大洋之外。

  皇室和朝廷可以完全控制澳洲这块地,官营产业始终占据着各种产业的绝大部分份额。

  所以吴都府不但可以放开限制,还是大明很多新技术产业的实验场。

  所以纽约是受到了欧洲影响的传统型工商业城市,吴都府是纯大明文化氛围下的现代化高新城市。

  纯粹的大明文化范围下的城市,对于美洲精英而言也是很好的体验方向。

  他们在吴都府游玩了几天之后,又发现了吴都府与纽约之间的另一种差异,吴都府的居民似乎没有阶层之分。

  纽约城虽然繁荣和富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富裕。

  城市中有贵族、富商、官员,也有工厂和商行的管事和普通工人,还有比较贫困的居民以及最底层的流浪汉和乞丐。

  不同阶层的人群之间,做着装和形象以及活动范围都会有差异,工人几乎不会穿绸缎衣服。

  流浪汉和乞丐就更加不用说了,始终都是最狼狈的样子。

  但吴都府城中的主要街道上,却根本看不到乞丐和流浪汉的踪迹,也很少能看到典型的美洲工人的装扮。

  绝大部分居民形象和着装都很得体,放在纽约都会被当做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

  好像根本就没有穷人,似乎人人都穿得起绸缎衣服。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简烜对工资标准做了限制,而吴都府又有大量的官营产业,总体工资水平很高。

  而石油化工产业成熟之后,人造丝能以很廉价的成本,达到昂贵的丝绸效果。

  所以一眼看上去,吴都府人人都能穿绸缎衣服。

  所有人都很富裕,就显得整个城市更加的富裕,至少比有低端工人的纽约富裕。

  这些欧洲精英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但却本能的觉得大明人和大明的制度都是最为优秀的。

  一定是欧洲人不行,有欧洲人的纽约,就不如纯大明人组成的吴都府富裕。

  访问船队在吴都府休整了半个月,然后又在吴都府做了连续十天的开放活动,让吴都府各界人士登舰参观。

  一直到三月初的时候,美洲来的精英们才再次被集中起来,跟着船队离开了吴都府。

  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参观,按照行程表上的说明,是位于澳洲内陆的澳南铀矿,以及更加内陆的原子能武器试验场。

  还要在那里作为观众,参加一次原子能武器实验。

  这些代表们也没有想太多,觉得大约就是去看看某种新型武器装备,知道这大概也是一种威慑。

  他们在随行的这支舰队上,已经感受到了足够多的震撼了。

  指哪打哪儿的巡航导弹,载重量八吨的大型战斗机,用无线电发现目标的探测设施,每秒计算速度几十万的计算机……

  他们已经受到了太多的冲击了,在这方面的事情上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不革命,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大明不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