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皇孙殿下竟然再次进献祥瑞,就不怕陛下生气吗?

  若是换做其他臣子的话,朱元璋必定会龙颜大怒。

  但自己面前的人是谁?

  自己的宝贝大孙,大明的皇孙殿下。

  更是深得神仙的眷恋,大明最英明神武的接班人。

  想到此处,朱元璋自然不可能会动怒。

  而是笑呵呵的开口道:“大孙,这就是咱大明如今产量最高的粮种吗?”

  在自己大孙的治理下,如今大明的粮食产量,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只是听说,从未主动去观看过这个粮种。

  当然,主要是他不想被大臣们见到自己失态的样子,更加不想让臣子们说闲话。

  大明如今拥有的好东西,都是大孙鼓捣出来的。

  拍着胸脯说,自己除了将这个皇位给他外,还真的没有什么其他赏赐,可以用来弥补大孙的功劳。

  伸手拿起一株稻穗,然后轻轻将里面的米粒掰出来。

  望着颗颗饱满的米粒,朱元璋流露出几分的惊讶之色。

  朱元璋与其他皇帝不同,他不是不懂农事的皇帝,更加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帝。

  这种粮种意味着什么,他的心中很清楚。

  以往大明的粮食,根本就不可能这般饱满。

  生怕自己的大孙为了哄骗自己高兴,所以挑选出来一些极品过来糊弄自己。

  要知道每一株稻穗都不可能生长成同一个样子。

  所以朱元璋装模作样的又抽出一根来。

  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动手将米粒剥出来,而是仔细打量着面前这株稻穗。

  似乎在辨认面前这一株稻穗上面,生长的是否规则,是否有残缺的部分。

  只可惜最终的检查结果都是一样的,极品就是极品,很难想象自己的大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索性将稻穗放回锦囊中,赞叹道:“大孙,咱大明的祥瑞可不是这东西,而是你!”

  见到陛下恢复如常,并没有因为皇孙殿下的举动而动怒,陪同的太监与宫女们,这才松了口气。

  赶忙将自己的脑袋垂下,恭敬的站在一旁,随时等待着听候命令。

  对于这种没有丝毫作用的屁话,朱雄英自然不会将之放在心上。

  反正自己送皇爷爷的礼物就是它了,喜不喜欢都无所谓,仅仅是代表自己的心意而已。

  然后直接拉住皇爷爷的手开口道:“皇爷爷,咱们走吧,孙儿还要去看望奶奶呢!不然的话,等下奶奶怪罪下来,孙儿就说,是皇爷爷不我去拜年!”

  听到这样的话语,朱元璋顿时哭笑不得。

  急忙起身,任由大孙拉着自己去见妹子。

  很快,年夜饭结束。

  朱雄英声称自己为奶奶准备了心念礼物。

  虽说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却是他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

  当朱雄英用火折子将烟花的引信点燃后,便堵住自己的耳朵,跑到奶奶的身边,抬头望着天空。

  随着爆炸声的传出。

  整个皇宫的上方,顿时爆出绚丽多彩的光芒,将整个皇宫映照的通明。

  随着最后一道爆炸声响起,天空中的烟花也慢慢消散,却留下四个金黄的大字“福寿安康”,最终彻底消散在天空之中。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忍不住开口叫好。

  烟花自己不是没有见到过,但如此绚丽多彩,最终还会有这种表现的烟花,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用问,朱元璋也能够猜到,这种别致的烟花,必然是自己大孙搞出来的。

  随着皇宫上空的烟花结束后,皇城中的百姓们,也开始纷纷在自家门口燃放烟花。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四海升平。

  百姓们的手中也富裕了起来,所以在新年的时候,都会买上不少的烟花爆竹回去庆祝。

  感受着皇城内的爆竹轰鸣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朱元璋流露出满足的神情。

  深情的拉起皇后的手,轻声道:“妹子,你身子骨弱,咱们还是进屋吧!”

  至于太子朱标不是不想过来,而是朱元璋直接下令,不许他过来。

  因为朱允炆的事情,朱标被禁足,闭门思过,即便是过年,朱元璋依旧没有松口的意思。

  对此,朱雄英也对皇爷爷古怪的脾气久久无语,朱允炆的事情,明明与朱标没有半点的关系,却被牵连,受到惩罚。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耳朵边上没有人嘟囔自己,没有人劝导自己要仁慈。

  在皇爷爷那里离开后,朱雄英便来到东宫,去探望被禁足的父亲。

  直到开衙的日子到了,朱标这才放过朱雄英,让他回去继续处理朝政大事。

  因为新年放假的缘故,所以各地积攒下来不少的政务。

  数量虽多,却没有什么要紧的大事,耗费了些许的时间,就全部被处理掉了。

  而江南之地,因为江南商会的覆灭,

  所以皇家商会理所当然的将江南商会的事物与项目,顺理成章的接掌过来。

  并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运作,实力更是得到巨大的提升。

  下一步,便有向海外蔓延的趋势。

  而皇家银行也不甘落后,一步一步向海外走去。

  第一家皇家商行,便在占城成立。

  所有出海经商的海商们,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欣喜若狂。

  有了皇家银行的存在,日后他们出海经商的时候,便再也无须携带大量的白银,只需要一张小小的票据,那就足够了。

  无论是出海,还是回归大明,凭借这一张票据,便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即便是海外的分行,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需要克扣些许的手续费。

  但与自己的利润相比,那一点点的手续费,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商人因此与银行斤斤计较。

  而大明的海商们,越发希望朝廷能够在个多的海外国家中成立皇家银行。

  皇城中。

  之前那些海外赶来的那些弗朗机人,因为海盗的缘故,所以依旧逗留在皇城。

  同时,因为新年的缘故,想要好好体验一下中原的风土人情。

  结果却让这些外国友人的内心深深的震撼了一把。

  如今百姓们的生活,早已经脱离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也开始享受美好的生活。

  自从秋收完事后,入冬开始之际。

  整个皇城便开始热闹起来,数之不尽的物资从四面八方运送至皇城,依旧有着供不应求的趋势。

  虽说这些西方人也有着属于自己国家的节日。

  到日子的时候,也会举行庆祝。

  比如说尊贵的国王,也会在节日的时候,吃一些平日之中舍不得吃的美食。

  领主大人们也会躲在自己的城堡里,美美的享受一顿烤肉。

  至于普通的百姓们,也会吃一点平日之中舍不得吃的面包。

  哪里会像大明帝国这般,举国同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