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蓝眼镜的副院长手里捧着厚厚的卷宗,一边翻动一边念叨着:“奥加辽夫的案子我已经审视过了,不得不说,这案子很怪,叫人看不明白。不过嘛……”
“这是彼得堡高等刑事法庭的特别授权令。”副院长从抽屉取出盖着双头鹰火漆的文件:“根据《预防性羁押条例》第47款,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司法审查权由宪兵司令部代行。”
亚瑟的食指在雕花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当年在苏格兰场审讯室养成的习惯。壁炉火光将副院长花白的鬓角染成暗红色,让他想起了当年伦敦老贝利法院经常打交道的那位老法官。
“也就是说……”亚瑟的俄语带着优雅又古怪的顿挫:“即便宪兵超期羁押,法院也无权过问?”
副院长毕恭毕敬地微微点头,旋即又将目光抛向了亚瑟身边的赫尔岑:“这位是?”
亚瑟轻轻摆手道:“一位为了蒙冤入狱的朋友四处奔走的年轻人,热心的年轻人。”
副院长的蓝眼镜片后闪过微光,手指摩挲着卷宗边缘发脆的纸张:“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
赫尔岑没想到副院长会直接道破他的名字,他愣愣的点了点头:“正是。”
副院长吩咐办事员给两人沏了一壶茶,他似乎并不急于聊奥加辽夫的案子,他先是礼貌的冲着亚瑟微笑了一下,旋即与赫尔岑拉起了家常:“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雅科夫列夫是你的父亲吧?”
镶铜包角的橡木门突然被推开,寒风裹着雪粒卷入房间。
六个披着熊皮大氅的仆从剑鱼般分立两侧,从仆从之中钻出个表情阴沉的老贵族,金线刺绣的袖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是唯有担任过御前侍从官的沙皇亲信才有的标志。
伊万·雅科夫列夫的手杖叩击着大理石地面,杖头镶嵌的琥珀里封着一片双头鹰纹章。他的貂皮领子上还沾着克里姆林宫墙头的积雪,显然是直接从莫斯科总督戈利岑公爵的办公地赶来的。
“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老贵族的声音像冻硬的伏尔加河:“犬子给您添麻烦了。”
赫尔岑的膝盖开始发抖,就连牙齿也禁不住的打颤。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副院长起身热情的与他拥抱,一不小心就连蓝眼镜都滑到了鼻尖:“我们正说到令郎的善举呢……”
“善举?”老贵族用银柄手杖挑起赫尔岑的外套下摆,露出国土衙门制服的铜纽扣:“穿着国家发的衣裳掺和政治犯的案子,这就是你在枢密院档案室学的规矩?”
亚瑟的指尖在袖口轻叩三下——这是他在苏格兰场审讯时提醒同僚注意肢体语言的暗号。
他注意到副院长办公桌下方有个暗格,方才取授权令时老人曾用膝盖顶住那里,那暗格现在因为站起而半开着,露出了半截印着宪兵徽记的信封。
“跟我回家!”雅科夫列夫甩出张盖着双头鹰火漆的通行证,用手杖敲在赫尔岑的肩膀上:“拿上!你的调职令,明天起去梁赞省核查农奴税册。”
说到这里,老人突然又改用德语,听起来就像是司令官在发号施令:“以后再敢和这些波兰渣滓搅在一起,我就把你母亲葬进路德宗的墓地!”
雅科夫列夫的眼睛就像是鹰,他紧紧盯着赫尔岑,直到看见儿子垂下脑袋向他表达顺从,并按照他的要求走出副院长办公室后,眼中的怒气才稍稍平息。
他将目光转向亚瑟,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不少:“亚瑟·黑斯廷斯爵士?”
亚瑟脱下手套,向他伸出了手:“初次见面,雅科夫列夫先生。”
雅科夫列夫并没有握住亚瑟的手,他只是认真的打量着这个差点把他儿子拖入险境的英国爵士,旋即握着手杖用力地杵了杵地板,边摇头边说:“您不该和年轻人一起胡闹的,至少您这样稳重的年轻人不该这么做。虽然年轻人是喜欢玩闹,但是,这次明显越界了。”
语罢,雅科夫列夫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办公室,走廊上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他低声咒骂赫尔岑的声音。
那是一种夹杂了俄语、法语和德语的古怪腔调,或许只有亲近的朋友和家人才能听懂老头子在骂什么。
但不幸的是,亚瑟也听明白了。
“你以为那个英国佬是救世主?他袖扣里藏的砒霜足够毒死整个唱诗班!”
亚瑟的指尖在雕花椅扶手上顿住,他无奈的笑了一声,随后从容起身,黑呢大衣下摆扫过炉边铜栏,似乎是想活动两下,又似乎是想要避免尴尬。
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做件好事,结果却立马被别人当成了鼓动他儿子犯上作乱的怪人。
虽然从俄国的现实来看,人家这么说确实也没错就是了。
副院长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擦拭镜片。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分钟,直到他看见赫尔岑的家庭戏剧谢幕,这才慢悠悠的恭维道:“您的声名这段时间传遍了莫斯科,大伙儿都说您是个了不起的学者,而且还是学者中最了解俄国的那一个。德米特里·戈利岑公爵逢人就要夸您,说您简直可以把卡拉姆津的《俄罗斯国家史》倒背如流。”
亚瑟笑着摇了摇头,少了赫尔岑,他也没了替奥加辽夫翻案的动力。不过今天时间还早,与这位莫斯科司法界排的上号的人物聊聊天,拓展拓展关系总归是好的。
“我确实读过那本书,不过说我可以倒背如流,那实在是过誉了。”
“您最喜欢其中的哪句话呢?”
“名言嘛?我喜欢的其实有很多,但如果硬要挑,大概是那句吧——它在北方的深处,在亚洲和欧洲诸国之间,抬起了头,它的民间形象体现出两个世界的特质:混合着东方诸族、前往欧洲的斯拉夫人。”
亚瑟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顿了一下。
因为实际上,他从来不会偏爱这种定论式的总结。
比起这些枯燥无味的总结,诸如‘莫斯科公国之强盛应当归因于蒙古的金帐汗国。假若没有蒙古人的介入,就不会有后来强大的俄罗斯帝国’‘蒙古统治对俄罗斯政治转型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拔都的入侵彻底颠覆了俄罗斯的统治,此后在破坏中找到了善因,显现出整体的优势,进一步促使了俄罗斯专制制度的形成’这些看起来既有道理又能同时让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跳脚的言论看起来更有乐子一点。
总体上来说,亚瑟对卡拉姆津这类历史学家的兴趣,显然没有对梯也尔这类历史学家的兴趣大。
虽然梯也尔关于拿破仑战争的著述屡屡被战争亲历者威灵顿公爵批评为不严谨和异想天开,但是这并不妨碍梯也尔妙笔生花写的好看。
亚瑟想到这儿,还忍不住向副院长推荐起了梯也尔的《法国大革命史》。
至于原因嘛……
第一,自然是由于这本书好看。
第二,这本书的英文版目前正由《英国佬》代理发行出版。
副院长虽然没有拒绝亚瑟的推荐,但是他还是将话题拉了回来:“我年轻的时候,就像是您一样,对法国的历史感兴趣,我感觉大革命就像是一团火,能把整个世界烧着了。但是啊,这上了年纪之后,我就越来越关心起俄国的历史了,您知道我最喜欢《俄罗斯国家史》的哪句话吗?”
“让我猜猜。”亚瑟琢磨了一下:“您年轻的时候喜欢大革命,那您喜欢的句子多半是出现在事关彼得大帝的那一章节里的。”
“如果我年轻个二十岁,或许是这样的。”副院长回忆道:“现在,我更喜欢伊凡雷帝在设立特辖区时说的那句话——要让恐惧成为统治的基石。您瞧,三百年过去了,莫斯科的冬天还是需要柴火取暖。”
壁炉里的木柴忽然爆出一声脆响,火星在两人之间飞溅。
俄罗斯官僚说话喜欢绕弯子,好在不列颠官僚也有这个习惯,亚瑟当然明白副院长的意思。
他那只戴着蓝宝石戒指的苍老手掌,正若无其事地压住了桌沿半开的暗格。宪兵司令部的火漆封印在阴影里若隐若现,像极了伦敦街头报童兜售的廉价恐怖封面。
对方这是在委婉劝退他呢。
但是既然已经立起了自由主义者的形象,亚瑟倒也不打算在此处退却,至少不打算立马退却,因为这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展开。
况且,如果让俄国人发现他这位英国爵爷不是自由主义者,那他们才会感觉奇怪呢。
亚瑟端起描金茶盏,任由蒸腾的热气在他的眉毛上挂起细密的水珠:“恐惧确实是高效的燃料,就像庄稼汉冬天烧马粪取暖——只是烧久了难免腌臜。”
副院长布满老年斑的脸颊抽动两下,突然爆发出爽朗大笑,他似乎很喜欢亚瑟的这个笑话。
副院长转身从书柜深处抽出瓶格鲁吉亚葡萄酒,深红液体在雕花玻璃瓶里泛着血光:“所以聪明人都会备好两种燃料,您说是吗?就像彼得堡的先生们既需要卡拉姆津的史书装点门面,也需要本肯多夫的宪兵维持体面。”
老官僚过招,点到为止就行了。
他们俩都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亚瑟端起酒杯与副院长相碰,发出叮当一声脆响:“从刚才起,我就一直有一个疑惑。”
副院长试探性的打趣道:“和马粪有关吗?”
亚瑟沉吟了一阵,看起来似乎很苦恼:“那就要看您怎么定义了。我是说,我的问题和赫尔岑先生与他的父亲有关。”
副院长仰起脖子将葡萄酒一饮而尽:“那确实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您可以先说来听听。”
“赫尔岑先生是姓赫尔岑的,对吗?”
“当然了,一匹马如果不是一匹马,它难道还能是一头驴吗?”
“看来不止是我一个人这么想的。但是,您难道忘了吗?他的父亲难道不是姓雅科夫列夫吗?”
“喔……”副院长顿了一下:“原来您是说这件事。”
亚瑟的指尖在酒杯边缘画着圈,琥珀色的瞳孔里倒映着摇曳的烛火:“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雅科夫列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按照俄国的命名传统,这就像是沙皇陛下突然在冬宫跳起爱尔兰吉格舞,您难道就不觉得滑稽吗?“
副院长往高脚杯里倒酒的动作突然变得极慢,深红酒液沿着杯壁卷起暗红色的漩涡:“您不觉得莫斯科的伏特加比伦敦的金酒更擅长保守秘密吗?”
“但您今天选了格鲁吉亚葡萄酒。”亚瑟突然用靴尖碰了碰桌腿下的暗格,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第比利斯的葡萄藤,可是听着波斯商队和奥斯曼骑兵的故事长大的。”
“好吧,如果您执意要听的话。”副院长事先警告道:“您得先保证您不会把接下来的话告诉雅科夫列夫,他一直很忌讳对外人谈起这件事,因为从法律上来说,他至今未婚,而且也不曾有过儿子。”
“啊……”亚瑟恍然大悟道:“我想我大概明白了,在英国法律上,也常常出现这种事。在不列颠,以前这类事情只发生在大贵族家庭里,现在甚至就连中等阶层也开始有模有样的学起来了。”
“看来俄国没有不列颠那么先进,我们这里更传统一些。”副院长笑道:“就像您说的一样,类似的事情,我们这里依然只发生在贵族家庭。不过呢,这不妨碍雅科夫列夫是个怪人。因为他不娶那个德意志女人过户,却也没有在外面保留什么情人,以致于大伙儿都不知道他这么干究竟是图什么。”
副院长为亚瑟斟满酒杯:“您想啊,一个老头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却始终不肯给他和他的母亲合法身份,不肯把雅科夫列夫的姓氏冠在头上。要知道,如果他这个儿子是姓雅科夫列夫,而不是姓赫尔岑,那很多事情就不用搞得那么麻烦了。您不是莫斯科人,所以您不知道,雅科夫列夫家族在莫斯科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他们家族的历史比罗曼诺夫王朝还要悠久,在俄国还叫做莫斯科大公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坐拥豪华庄园的大贵族了。”
亚瑟同样不能理解赫尔岑父亲的举动:“如果像您这么说的话,那他真是走了一步昏招。如果赫尔岑是用的雅科夫列夫这个姓氏,去念莫斯科大学也用不着去找尤苏波夫公爵走路子了。我记得像是这样的世袭贵族子弟,进入莫斯科大学读书好像是很容易的吧?”
“您原来也知道这件事吗?”副院长眨了眨眼:“这么和您说吧,没了姓氏,去莫斯科大学读书可不光是要走尤苏波夫公爵的路子。您知道那小伙子念大学用的身份也是假的吗?他上大学的时候用的是‘伊万诺夫’这个姓氏,那文件是我帮忙签署的。”
亚瑟本以为他在德鲁伊斯克干的事情已经是挺了不得的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办假证这个业务原来在俄国这么普遍。
这就难怪了……
怪不得当初舒宾斯基给他开假旅行证和假身份信息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有害怕的意思。
副院长说到这儿,还唠唠叨叨的嘀咕着:“要我说啊,雅科夫列夫当初就应该听几个老朋友的话。我还记得大概是在前几年的时候,几个老战友来看望他,里面有奥伦堡省的sheng长彼得·基里洛维奇·埃森和比萨拉比亚总督的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巴赫梅捷夫将军。
当时埃森好心地劝他说:‘你把这事交给我,我安排这小子在乌拉尔哥萨克中入伍,栽培他当一名军官——这是首要的,以后他就可以像我们大家一样逐步高升了。’
但是雅科夫列夫不以为然,说所有的军职他都不中意,他希望儿子以后能在一个气候温和的地方当外交官,他也可以在那儿安度晚年。
巴赫梅捷夫将军平时很少插话,可听到这话,哪怕只剩一条腿了,也急的拄着拐棍儿站起来开口了。
‘我认为彼得·基里洛维奇的劝告,值得您郑重考虑。您不肯让他去奥伦堡,那就在这儿入伍吧。我跟您是老朋友了,我不妨对您直说:当文官,念大学,对您这位少爷既一无好处,对社会也不利。不必讳言,他的处境有些尴尬,只有军职可以一举为他打开仕途的大门,让他走上正常的道路。到他升任连长之前,一切危险思想都会烟消云散。军队的纪律是所大学校,此后的一切全凭他的努力了。您说他有才华,难道只有蠢货才当军官不成!我跟您,还有我们这些人,不全是这么过来的吗?您只有一点可以反对,这就是他要取得军官官衔,必须花更多时间。但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帮助您。’”
副院长说到这儿,还忍不住啧啧叹息道:“现在回头看,巴赫梅捷夫将军的话是非常有见地的。让这小伙子读了莫斯科大学,不止对他没好处,现在还染上了一身坏习气。”
忽然,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书记员慌张地推开门:“宪兵司令部来人了!说是要提审昨天归档的案卷……”
沉重的军靴声淹没了他的话音。
四名灰大衣宪兵鱼贯而入,领头的上尉瞥见亚瑟时瞳孔骤然收缩。
亚瑟注意到他右手食指有长期扣动扳机形成的茧子,这是沙皇近卫军的标志。
“奉沃尔科夫将军命令。”上尉的佩刀鞘磕在大理石地面:“调取尼古拉·奥加辽夫案全部司法记录。”
副院长枯瘦的手指按住卷宗:“根据1832年司法改革法案……”
“法案第八修正案补充条款!”上尉抽出佩刀拍在桌上,刀柄的青铜鹰徽震得墨水瓶微微摇晃:“涉及皇室安全的案件,宪兵司令部有权调用任何部门的文书。需要我背诵全文吗,阁下?每年涅瓦河开春解冻的时候,彼得堡大半的桥梁都会被冲毁,在这种问题上,您不要没事给自己找麻烦。”
“这是彼得堡高等刑事法庭的特别授权令。”副院长从抽屉取出盖着双头鹰火漆的文件:“根据《预防性羁押条例》第47款,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司法审查权由宪兵司令部代行。”
亚瑟的食指在雕花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当年在苏格兰场审讯室养成的习惯。壁炉火光将副院长花白的鬓角染成暗红色,让他想起了当年伦敦老贝利法院经常打交道的那位老法官。
“也就是说……”亚瑟的俄语带着优雅又古怪的顿挫:“即便宪兵超期羁押,法院也无权过问?”
副院长毕恭毕敬地微微点头,旋即又将目光抛向了亚瑟身边的赫尔岑:“这位是?”
亚瑟轻轻摆手道:“一位为了蒙冤入狱的朋友四处奔走的年轻人,热心的年轻人。”
副院长的蓝眼镜片后闪过微光,手指摩挲着卷宗边缘发脆的纸张:“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
赫尔岑没想到副院长会直接道破他的名字,他愣愣的点了点头:“正是。”
副院长吩咐办事员给两人沏了一壶茶,他似乎并不急于聊奥加辽夫的案子,他先是礼貌的冲着亚瑟微笑了一下,旋即与赫尔岑拉起了家常:“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雅科夫列夫是你的父亲吧?”
镶铜包角的橡木门突然被推开,寒风裹着雪粒卷入房间。
六个披着熊皮大氅的仆从剑鱼般分立两侧,从仆从之中钻出个表情阴沉的老贵族,金线刺绣的袖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是唯有担任过御前侍从官的沙皇亲信才有的标志。
伊万·雅科夫列夫的手杖叩击着大理石地面,杖头镶嵌的琥珀里封着一片双头鹰纹章。他的貂皮领子上还沾着克里姆林宫墙头的积雪,显然是直接从莫斯科总督戈利岑公爵的办公地赶来的。
“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老贵族的声音像冻硬的伏尔加河:“犬子给您添麻烦了。”
赫尔岑的膝盖开始发抖,就连牙齿也禁不住的打颤。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副院长起身热情的与他拥抱,一不小心就连蓝眼镜都滑到了鼻尖:“我们正说到令郎的善举呢……”
“善举?”老贵族用银柄手杖挑起赫尔岑的外套下摆,露出国土衙门制服的铜纽扣:“穿着国家发的衣裳掺和政治犯的案子,这就是你在枢密院档案室学的规矩?”
亚瑟的指尖在袖口轻叩三下——这是他在苏格兰场审讯时提醒同僚注意肢体语言的暗号。
他注意到副院长办公桌下方有个暗格,方才取授权令时老人曾用膝盖顶住那里,那暗格现在因为站起而半开着,露出了半截印着宪兵徽记的信封。
“跟我回家!”雅科夫列夫甩出张盖着双头鹰火漆的通行证,用手杖敲在赫尔岑的肩膀上:“拿上!你的调职令,明天起去梁赞省核查农奴税册。”
说到这里,老人突然又改用德语,听起来就像是司令官在发号施令:“以后再敢和这些波兰渣滓搅在一起,我就把你母亲葬进路德宗的墓地!”
雅科夫列夫的眼睛就像是鹰,他紧紧盯着赫尔岑,直到看见儿子垂下脑袋向他表达顺从,并按照他的要求走出副院长办公室后,眼中的怒气才稍稍平息。
他将目光转向亚瑟,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不少:“亚瑟·黑斯廷斯爵士?”
亚瑟脱下手套,向他伸出了手:“初次见面,雅科夫列夫先生。”
雅科夫列夫并没有握住亚瑟的手,他只是认真的打量着这个差点把他儿子拖入险境的英国爵士,旋即握着手杖用力地杵了杵地板,边摇头边说:“您不该和年轻人一起胡闹的,至少您这样稳重的年轻人不该这么做。虽然年轻人是喜欢玩闹,但是,这次明显越界了。”
语罢,雅科夫列夫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办公室,走廊上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他低声咒骂赫尔岑的声音。
那是一种夹杂了俄语、法语和德语的古怪腔调,或许只有亲近的朋友和家人才能听懂老头子在骂什么。
但不幸的是,亚瑟也听明白了。
“你以为那个英国佬是救世主?他袖扣里藏的砒霜足够毒死整个唱诗班!”
亚瑟的指尖在雕花椅扶手上顿住,他无奈的笑了一声,随后从容起身,黑呢大衣下摆扫过炉边铜栏,似乎是想活动两下,又似乎是想要避免尴尬。
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做件好事,结果却立马被别人当成了鼓动他儿子犯上作乱的怪人。
虽然从俄国的现实来看,人家这么说确实也没错就是了。
副院长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擦拭镜片。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分钟,直到他看见赫尔岑的家庭戏剧谢幕,这才慢悠悠的恭维道:“您的声名这段时间传遍了莫斯科,大伙儿都说您是个了不起的学者,而且还是学者中最了解俄国的那一个。德米特里·戈利岑公爵逢人就要夸您,说您简直可以把卡拉姆津的《俄罗斯国家史》倒背如流。”
亚瑟笑着摇了摇头,少了赫尔岑,他也没了替奥加辽夫翻案的动力。不过今天时间还早,与这位莫斯科司法界排的上号的人物聊聊天,拓展拓展关系总归是好的。
“我确实读过那本书,不过说我可以倒背如流,那实在是过誉了。”
“您最喜欢其中的哪句话呢?”
“名言嘛?我喜欢的其实有很多,但如果硬要挑,大概是那句吧——它在北方的深处,在亚洲和欧洲诸国之间,抬起了头,它的民间形象体现出两个世界的特质:混合着东方诸族、前往欧洲的斯拉夫人。”
亚瑟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顿了一下。
因为实际上,他从来不会偏爱这种定论式的总结。
比起这些枯燥无味的总结,诸如‘莫斯科公国之强盛应当归因于蒙古的金帐汗国。假若没有蒙古人的介入,就不会有后来强大的俄罗斯帝国’‘蒙古统治对俄罗斯政治转型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拔都的入侵彻底颠覆了俄罗斯的统治,此后在破坏中找到了善因,显现出整体的优势,进一步促使了俄罗斯专制制度的形成’这些看起来既有道理又能同时让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跳脚的言论看起来更有乐子一点。
总体上来说,亚瑟对卡拉姆津这类历史学家的兴趣,显然没有对梯也尔这类历史学家的兴趣大。
虽然梯也尔关于拿破仑战争的著述屡屡被战争亲历者威灵顿公爵批评为不严谨和异想天开,但是这并不妨碍梯也尔妙笔生花写的好看。
亚瑟想到这儿,还忍不住向副院长推荐起了梯也尔的《法国大革命史》。
至于原因嘛……
第一,自然是由于这本书好看。
第二,这本书的英文版目前正由《英国佬》代理发行出版。
副院长虽然没有拒绝亚瑟的推荐,但是他还是将话题拉了回来:“我年轻的时候,就像是您一样,对法国的历史感兴趣,我感觉大革命就像是一团火,能把整个世界烧着了。但是啊,这上了年纪之后,我就越来越关心起俄国的历史了,您知道我最喜欢《俄罗斯国家史》的哪句话吗?”
“让我猜猜。”亚瑟琢磨了一下:“您年轻的时候喜欢大革命,那您喜欢的句子多半是出现在事关彼得大帝的那一章节里的。”
“如果我年轻个二十岁,或许是这样的。”副院长回忆道:“现在,我更喜欢伊凡雷帝在设立特辖区时说的那句话——要让恐惧成为统治的基石。您瞧,三百年过去了,莫斯科的冬天还是需要柴火取暖。”
壁炉里的木柴忽然爆出一声脆响,火星在两人之间飞溅。
俄罗斯官僚说话喜欢绕弯子,好在不列颠官僚也有这个习惯,亚瑟当然明白副院长的意思。
他那只戴着蓝宝石戒指的苍老手掌,正若无其事地压住了桌沿半开的暗格。宪兵司令部的火漆封印在阴影里若隐若现,像极了伦敦街头报童兜售的廉价恐怖封面。
对方这是在委婉劝退他呢。
但是既然已经立起了自由主义者的形象,亚瑟倒也不打算在此处退却,至少不打算立马退却,因为这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展开。
况且,如果让俄国人发现他这位英国爵爷不是自由主义者,那他们才会感觉奇怪呢。
亚瑟端起描金茶盏,任由蒸腾的热气在他的眉毛上挂起细密的水珠:“恐惧确实是高效的燃料,就像庄稼汉冬天烧马粪取暖——只是烧久了难免腌臜。”
副院长布满老年斑的脸颊抽动两下,突然爆发出爽朗大笑,他似乎很喜欢亚瑟的这个笑话。
副院长转身从书柜深处抽出瓶格鲁吉亚葡萄酒,深红液体在雕花玻璃瓶里泛着血光:“所以聪明人都会备好两种燃料,您说是吗?就像彼得堡的先生们既需要卡拉姆津的史书装点门面,也需要本肯多夫的宪兵维持体面。”
老官僚过招,点到为止就行了。
他们俩都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亚瑟端起酒杯与副院长相碰,发出叮当一声脆响:“从刚才起,我就一直有一个疑惑。”
副院长试探性的打趣道:“和马粪有关吗?”
亚瑟沉吟了一阵,看起来似乎很苦恼:“那就要看您怎么定义了。我是说,我的问题和赫尔岑先生与他的父亲有关。”
副院长仰起脖子将葡萄酒一饮而尽:“那确实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您可以先说来听听。”
“赫尔岑先生是姓赫尔岑的,对吗?”
“当然了,一匹马如果不是一匹马,它难道还能是一头驴吗?”
“看来不止是我一个人这么想的。但是,您难道忘了吗?他的父亲难道不是姓雅科夫列夫吗?”
“喔……”副院长顿了一下:“原来您是说这件事。”
亚瑟的指尖在酒杯边缘画着圈,琥珀色的瞳孔里倒映着摇曳的烛火:“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雅科夫列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按照俄国的命名传统,这就像是沙皇陛下突然在冬宫跳起爱尔兰吉格舞,您难道就不觉得滑稽吗?“
副院长往高脚杯里倒酒的动作突然变得极慢,深红酒液沿着杯壁卷起暗红色的漩涡:“您不觉得莫斯科的伏特加比伦敦的金酒更擅长保守秘密吗?”
“但您今天选了格鲁吉亚葡萄酒。”亚瑟突然用靴尖碰了碰桌腿下的暗格,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第比利斯的葡萄藤,可是听着波斯商队和奥斯曼骑兵的故事长大的。”
“好吧,如果您执意要听的话。”副院长事先警告道:“您得先保证您不会把接下来的话告诉雅科夫列夫,他一直很忌讳对外人谈起这件事,因为从法律上来说,他至今未婚,而且也不曾有过儿子。”
“啊……”亚瑟恍然大悟道:“我想我大概明白了,在英国法律上,也常常出现这种事。在不列颠,以前这类事情只发生在大贵族家庭里,现在甚至就连中等阶层也开始有模有样的学起来了。”
“看来俄国没有不列颠那么先进,我们这里更传统一些。”副院长笑道:“就像您说的一样,类似的事情,我们这里依然只发生在贵族家庭。不过呢,这不妨碍雅科夫列夫是个怪人。因为他不娶那个德意志女人过户,却也没有在外面保留什么情人,以致于大伙儿都不知道他这么干究竟是图什么。”
副院长为亚瑟斟满酒杯:“您想啊,一个老头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却始终不肯给他和他的母亲合法身份,不肯把雅科夫列夫的姓氏冠在头上。要知道,如果他这个儿子是姓雅科夫列夫,而不是姓赫尔岑,那很多事情就不用搞得那么麻烦了。您不是莫斯科人,所以您不知道,雅科夫列夫家族在莫斯科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他们家族的历史比罗曼诺夫王朝还要悠久,在俄国还叫做莫斯科大公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坐拥豪华庄园的大贵族了。”
亚瑟同样不能理解赫尔岑父亲的举动:“如果像您这么说的话,那他真是走了一步昏招。如果赫尔岑是用的雅科夫列夫这个姓氏,去念莫斯科大学也用不着去找尤苏波夫公爵走路子了。我记得像是这样的世袭贵族子弟,进入莫斯科大学读书好像是很容易的吧?”
“您原来也知道这件事吗?”副院长眨了眨眼:“这么和您说吧,没了姓氏,去莫斯科大学读书可不光是要走尤苏波夫公爵的路子。您知道那小伙子念大学用的身份也是假的吗?他上大学的时候用的是‘伊万诺夫’这个姓氏,那文件是我帮忙签署的。”
亚瑟本以为他在德鲁伊斯克干的事情已经是挺了不得的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办假证这个业务原来在俄国这么普遍。
这就难怪了……
怪不得当初舒宾斯基给他开假旅行证和假身份信息的时候,一点儿都没有害怕的意思。
副院长说到这儿,还唠唠叨叨的嘀咕着:“要我说啊,雅科夫列夫当初就应该听几个老朋友的话。我还记得大概是在前几年的时候,几个老战友来看望他,里面有奥伦堡省的sheng长彼得·基里洛维奇·埃森和比萨拉比亚总督的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巴赫梅捷夫将军。
当时埃森好心地劝他说:‘你把这事交给我,我安排这小子在乌拉尔哥萨克中入伍,栽培他当一名军官——这是首要的,以后他就可以像我们大家一样逐步高升了。’
但是雅科夫列夫不以为然,说所有的军职他都不中意,他希望儿子以后能在一个气候温和的地方当外交官,他也可以在那儿安度晚年。
巴赫梅捷夫将军平时很少插话,可听到这话,哪怕只剩一条腿了,也急的拄着拐棍儿站起来开口了。
‘我认为彼得·基里洛维奇的劝告,值得您郑重考虑。您不肯让他去奥伦堡,那就在这儿入伍吧。我跟您是老朋友了,我不妨对您直说:当文官,念大学,对您这位少爷既一无好处,对社会也不利。不必讳言,他的处境有些尴尬,只有军职可以一举为他打开仕途的大门,让他走上正常的道路。到他升任连长之前,一切危险思想都会烟消云散。军队的纪律是所大学校,此后的一切全凭他的努力了。您说他有才华,难道只有蠢货才当军官不成!我跟您,还有我们这些人,不全是这么过来的吗?您只有一点可以反对,这就是他要取得军官官衔,必须花更多时间。但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帮助您。’”
副院长说到这儿,还忍不住啧啧叹息道:“现在回头看,巴赫梅捷夫将军的话是非常有见地的。让这小伙子读了莫斯科大学,不止对他没好处,现在还染上了一身坏习气。”
忽然,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书记员慌张地推开门:“宪兵司令部来人了!说是要提审昨天归档的案卷……”
沉重的军靴声淹没了他的话音。
四名灰大衣宪兵鱼贯而入,领头的上尉瞥见亚瑟时瞳孔骤然收缩。
亚瑟注意到他右手食指有长期扣动扳机形成的茧子,这是沙皇近卫军的标志。
“奉沃尔科夫将军命令。”上尉的佩刀鞘磕在大理石地面:“调取尼古拉·奥加辽夫案全部司法记录。”
副院长枯瘦的手指按住卷宗:“根据1832年司法改革法案……”
“法案第八修正案补充条款!”上尉抽出佩刀拍在桌上,刀柄的青铜鹰徽震得墨水瓶微微摇晃:“涉及皇室安全的案件,宪兵司令部有权调用任何部门的文书。需要我背诵全文吗,阁下?每年涅瓦河开春解冻的时候,彼得堡大半的桥梁都会被冲毁,在这种问题上,您不要没事给自己找麻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不列颠之影,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大不列颠之影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不列颠之影,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大不列颠之影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