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整个国家正被一场罕见的天灾死死扼住咽喉。连续数月,天空仿若被一层无形的屏障封锁,不见一丝雨云,烈日高悬,如同一座巨大的熔炉,疯狂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可怖的口子,像一张张绝望呼喊的嘴。原本翠绿葱郁的庄稼,如今变得枯黄萎靡,毫无生机地耷拉着脑袋,在滚烫的风中瑟瑟发抖。河流干涸,河床裸露,鱼虾绝迹,只剩一片死寂。百姓们望着荒芜的农田,眼中满是绝望,生存的危机如乌云般压顶,让人喘不过气。

  三皇子温辰带着古风踏入皇宫,一路上,古风亲眼目睹了这场天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衣衫褴褛的百姓在街头乞讨,骨瘦如柴的孩子在母亲怀里奄奄一息,老人们满脸悲戚,对着天空喃喃祈祷。古风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基,若不能解决农业问题,百姓将陷入更深的绝境,国家也将陷入动荡的深渊。而皇子同样神色凝重,他在心底默默认定,古风或许就是那个能拯救国家农业危局的关键人物,对他寄予了全部的希望。

  当他们来到金碧辉煌的大殿前,殿内香烟袅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却都面带愁容,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皇子整了整衣冠,恭敬地带着古风步入大殿。皇子走到皇帝面前,大礼参拜后,高声说道:“父皇,儿臣此次外出,幸得这位公子相助,才得以平安归来。这位公子名叫古风,虽出身平凡,却有着非凡的见识与才华。如今国家遭此大难,儿臣相信古风公子或许能有良策解困。”

  皇帝微微抬起头,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古风,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又夹杂着些许期待。古风连忙跪地叩拜,说道:“草民古风,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开口问道:“听闻你救了吾儿,又听闻你有过人之处,如今国家受灾,农业艰难,你可有什么办法?不妨说来听听。”

  古风镇定自若,缓缓起身说道:“陛下,草民自幼喜爱钻研,对天下诸事皆有涉猎。此次机缘巧合救了殿下,也是出于本心。这些日子,草民亲眼看到天灾肆虐,百姓受苦,心中实在不忍。草民略通古今农事,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如今倒也有一些想法,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听后,微微皱眉,说道:“农耕之事,祖宗之法已行之多年,如今天灾当前,你有何新见解,不妨详细道来。”古风心中早有准备,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陛下,如今传统农具在天灾下更显不足,效率低下。草民在游历中发现,可通过改进水车和耕犁,大大提高农耕效率,同时结合一些应对天灾的方法,或许能缓解当前农业困境。就拿水车来说,其原理基于基础力学中的杠杆原理与圆周运动原理。传统水车的叶轮较为简单,在水流冲击时无法充分利用水流能量。而草民设计的水车,叶轮采用特殊弧度,当水流冲击叶轮时,会产生一个与叶轮半径垂直的作用力,这个力会使叶轮围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就如同我们用一根棍子撬动重物,合适的支点和力臂能让我们用较小的力撬动更重的物体,这里的水流就是动力,叶轮则是杠杆,通过巧妙设计,就能将水流的动能高效转化为水车的转动机械能。

  如此一来,水车的作用就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干旱地区,水源稀缺且水位较低,普通水车难以将水提至高处灌溉农田。而改良后的水车,凭借更高效的动力转化,能把水提得更高更远。这不仅可以满足地势较高农田的灌溉需求,还能扩大灌溉面积,原本因缺水而荒废的农田也能重新得到滋润。而且,水车转动速度加快,意味着单位时间内能够提更多的水,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能让更多的庄稼得到及时浇灌,从而增加农作物的存活率。

  对于耕犁,可根据耕牛发力特点,改良其结构,让破土更加轻松,减少耕牛负担,这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耕种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抗旱的种植方法,选择耐旱的作物品种,合理规划灌溉时间和水量,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吃惊与疑惑。一位平日以学识渊博著称的礼部尚书,原本微微上扬的下巴此刻都快惊掉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古风,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异次元的怪物,大声说道:“荒谬!这等歪理邪说,竟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简直是对祖宗传承的大不敬!”

  户部侍郎也站出来,手中的朝笏愤怒地指着古风,说道:“我朝农耕沿用祖法多年,从未出过差错,你一个毛头小子,仅凭几句不知所谓的理论,就妄图改变祖宗之法,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一位年迈的老臣,手中的朝笏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小声地和身旁的同僚嘀咕着:“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呀?什么圆周运动,什么垂直作用力,老夫听都没听过。”还有的大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声音虽小,但话语里满是震惊:“这年轻人莫不是在胡言乱语,这些新奇的说法,实在是闻所未闻。”

  皇帝原本威严的脸上,此刻也浮现出一丝惊讶,他微微前倾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古风,试图从古风的神情中判断这些言论的真实性。皇帝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子说的这些理论,虽然怪异,但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只是祖宗传承下来的农耕之法,从未听过这般解释,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皇子则满脸骄傲地看着古风,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在心里默默想着:“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古风不仅有勇,还如此有谋,这些新奇的知识,说不定真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古风面对大臣们的刁难,不卑不亢,拱手说道:“各位大人,草民所言皆是基于对农事的研究与思考,并无半分对祖宗的不敬。如今天灾当前,百姓受苦,若不尝试新的方法,又如何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这时,工部尚书冷哼一声,说道:“空口无凭,你说这些方法可行,若到时毫无成效,岂不是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耽误救灾大事?”

  古风挺直腰杆,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说道:“陛下,草民愿立下军令状!若改良后的农具和抗旱之法不能在半年期限内缓解农业困境,草民愿以死谢罪!”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内回荡,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一震。

  皇帝听了古风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若真能如你所说,缓解农业困境,朕定有重赏;若不然,即使你救了辰儿,也休怪朕不讲情面。”

  得到皇帝的应允,古风心中欣喜,他知道,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施展抱负、拯救百姓的开始。随后,古风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农业改革工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诸多困难接踵而至。

  在打造新型水车时,尽管古风精心设计了图纸,但实际制作过程却困难重重。由于古代的工艺水平有限,要精确做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叶轮弧度和轴心部件并非易事。工匠们在加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尺寸偏差,导致叶轮转动时无法达到预期的平衡和动力效果。而且,当尝试增加水车的提水高度时,水车的框架结构难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时常出现散架的危险。在改良耕犁时,如何让犁铧既坚固耐用又能灵活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也成为一大难题。试用时,犁铧在坚硬的土地上容易变形,而在松软的土地里又会出现入土过深、难以拉动的情况。

  开展农业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购买优质的制作材料,到组织培训、推广演示,每一项都离不开钱财。然而,朝廷的财政在天灾的影响下本就捉襟见肘,拨给古风的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改革计划。为了节省开支,古风不得不四处寻找价格低廉但质量尚可的材料,与工匠们反复商讨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实用的农具。在推广过程中,因资金有限,无法为每个郡县都配备足够的演示农具和宣传资料,导致推广进度缓慢。

  尽管古风努力向农民宣传新的农具和种植方法,但长期的传统观念使得许多农民对新事物充满抵触。有些农民认为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不愿意冒险尝试新的农具和种植技术。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民们甚至对古风组织的培训和演示会不闻不问。而在工匠群体中,也有部分人对这些新奇的设计感到困惑和不满,认为操作难度大,工作强度增加。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消极怠工,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进度。

  朝堂上一些反对古风改革的大臣,虽然表面上不再公开反对,但在暗中却使绊子。他们在物资调配、人员安排等方面设置障碍,导致古风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处处碰壁。在申请运输新农具到各地的车辆时,负责调配的官员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使得农具无法及时送达农民手中。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政绩和权威,不愿意配合古风的改革工作,对当地农民参与改革活动进行限制。

  面对这些困难,古风并没有退缩。他卷起袖子,亲自参与到制作环节,和工匠们一起反复试验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在解决水车框架散架问题时,他巧妙地借鉴了榫卯结构的原理,重新设计框架连接方式,经过数十次的失败,终于让水车变得稳固可靠。为了筹集资金,他不仅向皇子求助,还亲自到富商聚集地,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对改革前景的描绘,打动了几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他们纷纷慷慨解囊。

  古风背着行囊,深入最偏远的山村,一家一户地拜访。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粮食分给村民,在村民们吃饱喝足后,才开始耐心讲解新的种植技术和农具的好处。他亲自示范操作,让农民们亲眼看到新方法带来的便利和成效。对于消极怠工的工匠,他提高薪酬待遇,还设立了奖励机制,谁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就能得到额外的赏赐。

  对于官僚的阻碍,古风在朝堂上直接揭露他们的行为,拿出证据摆在众人面前。在皇帝的震怒下,那些暗中使绊的官员受到了严厉的斥责,不得不乖乖配合。

  随着半年期限逐渐临近,古风日夜奔波在各个受灾地区,监督新农具的使用和抗旱种植方法的落实情况。终于,在期限的最后几天,成效显著呈现。原本干裂荒芜的农田,如今已有大片嫩绿的新苗茁壮成长,农作物的存活率大幅提高,甚至超出了预期。改良后的水车和耕犁在各地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民们熟练操作着新农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皇帝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前往视察。当他踏入农田,看到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禁大为震撼。整齐排列的新型水车不停转动,将珍贵的水源引入田间,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耕牛拉着改良后的耕犁,轻松地翻耕着土壤,耕作效率比以往大大提高。农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对皇帝诉说着古风带来的改变,言语中满是感激。

  回到皇宫后,皇帝立即在大殿上召见古风。此时的大殿,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曾经刁难古风的大臣们,此刻都露出敬佩之色。皇帝满脸笑容,眼中满是赏识,说道:“古风,你果然不负朕望!在短短半年内,不仅缓解了农业困境,还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你之功绩,朕铭记于心。”随后,皇帝大手一挥,宣布赏赐古风黄金百两,还破格赐予他大学士,正五品,让他能够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之古风王爷传,穿越之古风王爷传最新章节,穿越之古风王爷传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