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警卫员把饭端来,司令员示意吴尚荣一边吃,一边听他讲解。
司令员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这形势从全局来说,对我军相当有利。”
“我军可以空出更多的兵力围歼他另外的师。消灭他两三个师后,再以得胜之师围歼这三个师。这盘棋就彻底走活了。”
司令员说完后,吴尚荣开始表态:“司令员,这个任务我接了。但我需要三个助手,就是现在东线特战队的李云杰、戈玉婷、江沁兰三人。”
“另外需要一条小木船,晚上送我们去龙口山靠江的断崖边。”
“至于药品、粮食、肉食、干粮,你们算好我们所有人需要的数量,放在仓库里,把钥匙交给我就行了。”
“弹药也是如此,弹药库的钥匙给我一把,完成任务后钥匙还给你们。总之,我接受任务后,粮食和弹药就由我全权负责,但希望你别问我们如何运上去。”
“我一个人也办得到,只是攀爬两三百米高的垂直断崖,多点人可以互相照顾。”
“另外,有了他们三人,我晚上可以带着他们任意出入敌营。粮食不够可以给敌人借,弹药不够去南邻人弹药库拿。”
司令员道:“我满足你的所有条件。人马上给你空运过来,船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哪怕是扎木排,也让他们给你准备好。”
……
第二天中午,吴尚荣、李云杰、江沁兰、戈玉婷四人开了一辆吉普车来到与南邻人隔江对峙的我陆军某团团部。
该团的欧团长和伍政委热情地接待了几人,并带他们去看了团参谋长亲自带着人扎的木排。
几个人在江岸这边用望远镜仔细看了对面的断崖。
他们要选择一处半山腰有几处大树的悬崖作为攀登的地点。
这样,万一体力不支,中途可以在大树上休息……
傍晚,吴尚他们在江边上了木排,本来欧团长要派人送他们过江去的。
吴尚荣说,没有必要。反正我们过了江,木排就失去了作用,我们弃了它攀上悬崖就行了。
我们如果还需要它,我们上崖之处正好有棵树伸出来,我们把木排上的绳子栓在树上就行了。
因为要保密,团长和政委都没有送他们来江边,更没有派人送他们。
他们四个人是装着出军营散步来到江边的。
然后,吴尚荣和李云杰把藏在岸边草从中的木排抬出来丢进水中,吴尚荣让他们三人先上去,然后他拿着竹篙往水中一点,一个撑竿跳,人就稳稳地落到木排上。
然后,四人的内力从脚心透出,催动木排迅速朝断崖边驶去。
吴尚荣只是偶尔用竹篙校正方向。
江面不过百多米宽,过江只用了半分多钟的时间。
要到江边时,几个人收了内力,木排靠惯性继续往断崖上撞去。
要撞到断崖时,吴尚荣用竹篙往崖石上一点,木排就停了下来。
李云杰从木排上飞上悬崖上的那棵大树,吴尚荣将木排上的绳子拋给他,李云杰将绳子接过来栓到树枝上。
吴尚荣和两位女士先后纵身一跃,飞上枝头。
几个人开始用戴着合金钢指套的双手十指抓牢岩石,四人排成一排,往上爬去。
一开始他们的速度比较快,爬上五六十米的高度后,体力不支,速度也慢了下来。
上到八十多米时,头顶左上方出现两棵大树。
四人往大树方向攀爬过去,先后抓住树枝,坐到树上休息。
他们休息了十多分钟,喝了点水,又开始继续攀登绝壁。
此时,天色已晚,黑夜笼罩着大地,四周一片寂静。
他们四人能听到彼此之间的呼吸声。黑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几个人的目力仍然能勉强看见几十米外的景物。
又爬了大约两分钟,几个人头上又出现了救命的大树。
这一次,攀爬的高度上了一百米,几个人的体力消耗稍大些,他们在树枝上休息了二十来分钟才开始继续攀援。
就这样,他们像四只巨型的壁虎一样,顽强地向上爬去,一遇到大树就上去休息一会儿。后来,又上大树休息了两次,终于一举爬上近三百米高的断崖绝壁。
这可能是登山史上的一次奇迹,他们没有使用任何专业的登山工具,就登上了300米垂直高度的断崖绝壁。
这个,可能就是那些带着攀援绳的人,也不一定会做到。
几个人上了绝壁顶端后,找了一块草坪躺在上面休息了一会儿。
然后,李云杰和戈玉婷就去寻找下山的小路。
找到了那条下山的小路后,二人就沿着小路去通知驻扎在半山的华夏部队,上山顶来搬运粮食和弹药。
至于,如果有人要问他们是如何运上去的,那就只有说是空投的。因为,没有人相信他和江沁兰身上带有贮藏物资的空间,他们是靠空间让二十多万斤重的东西随他们从绝壁上带上来的。
戈玉婷和李云杰走后,吴尚荣和江沁兰才把空间里的粮食、弹药和药品拿了大部分出来,等着龙口山的驻军上来搬运。
二十多分钟后,李云杰和戈玉婷带着驻军营的营长、教导员和副营长来到了堆放物资的草坪。他们后面,是雷兴富等人带着营部警卫排和特战队的人来运物资。
雷兴富给吴尚荣和江沁兰介绍几位营级军官的时候,士兵们就开始搬运物资。
现在吴尚荣终于知道了,坚守在龙口山高地的这个营,已经被上级授予“龙口山英雄营”的称号。
他们的营长是熊兆华少校,教导员是张元林少校,副营长是江少华少校。
熊兆华营长握着吴尚荣的手说,有了你们带来的粮食和弹药,就是要我们在这上面守个一年半载都没有关系。
吴尚荣说,我们明天可以把物资作一个详细的统计,看具体能够供我们全体人员坚持多久,然后给上级一个准信,以便于司令部有足够的时间调动部队,补充后勤物资等……
次日统计出来了,吴尚荣他们带了十万一千斤粮食上山,而他们的总人数加上特战队和伤员不到九百人,平均每个人达到了一百二十斤粮食,这还不算一万多斤干粮。
子弹,以九百人和六十天来算,平均每天达到了两百发。所以,现在熊营长和张教导员都认为坚守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吴尚荣和雷兴富等人也认为没有问题。
雷兴富认为没有问题,是对吴尚荣有信心。吴尚荣认为只要粮食没有问题,弹药他的身上还藏有近百万发子弹。
到时,实在不够,就带着江沁兰、李云杰等人去抢……
司令员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这形势从全局来说,对我军相当有利。”
“我军可以空出更多的兵力围歼他另外的师。消灭他两三个师后,再以得胜之师围歼这三个师。这盘棋就彻底走活了。”
司令员说完后,吴尚荣开始表态:“司令员,这个任务我接了。但我需要三个助手,就是现在东线特战队的李云杰、戈玉婷、江沁兰三人。”
“另外需要一条小木船,晚上送我们去龙口山靠江的断崖边。”
“至于药品、粮食、肉食、干粮,你们算好我们所有人需要的数量,放在仓库里,把钥匙交给我就行了。”
“弹药也是如此,弹药库的钥匙给我一把,完成任务后钥匙还给你们。总之,我接受任务后,粮食和弹药就由我全权负责,但希望你别问我们如何运上去。”
“我一个人也办得到,只是攀爬两三百米高的垂直断崖,多点人可以互相照顾。”
“另外,有了他们三人,我晚上可以带着他们任意出入敌营。粮食不够可以给敌人借,弹药不够去南邻人弹药库拿。”
司令员道:“我满足你的所有条件。人马上给你空运过来,船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哪怕是扎木排,也让他们给你准备好。”
……
第二天中午,吴尚荣、李云杰、江沁兰、戈玉婷四人开了一辆吉普车来到与南邻人隔江对峙的我陆军某团团部。
该团的欧团长和伍政委热情地接待了几人,并带他们去看了团参谋长亲自带着人扎的木排。
几个人在江岸这边用望远镜仔细看了对面的断崖。
他们要选择一处半山腰有几处大树的悬崖作为攀登的地点。
这样,万一体力不支,中途可以在大树上休息……
傍晚,吴尚他们在江边上了木排,本来欧团长要派人送他们过江去的。
吴尚荣说,没有必要。反正我们过了江,木排就失去了作用,我们弃了它攀上悬崖就行了。
我们如果还需要它,我们上崖之处正好有棵树伸出来,我们把木排上的绳子栓在树上就行了。
因为要保密,团长和政委都没有送他们来江边,更没有派人送他们。
他们四个人是装着出军营散步来到江边的。
然后,吴尚荣和李云杰把藏在岸边草从中的木排抬出来丢进水中,吴尚荣让他们三人先上去,然后他拿着竹篙往水中一点,一个撑竿跳,人就稳稳地落到木排上。
然后,四人的内力从脚心透出,催动木排迅速朝断崖边驶去。
吴尚荣只是偶尔用竹篙校正方向。
江面不过百多米宽,过江只用了半分多钟的时间。
要到江边时,几个人收了内力,木排靠惯性继续往断崖上撞去。
要撞到断崖时,吴尚荣用竹篙往崖石上一点,木排就停了下来。
李云杰从木排上飞上悬崖上的那棵大树,吴尚荣将木排上的绳子拋给他,李云杰将绳子接过来栓到树枝上。
吴尚荣和两位女士先后纵身一跃,飞上枝头。
几个人开始用戴着合金钢指套的双手十指抓牢岩石,四人排成一排,往上爬去。
一开始他们的速度比较快,爬上五六十米的高度后,体力不支,速度也慢了下来。
上到八十多米时,头顶左上方出现两棵大树。
四人往大树方向攀爬过去,先后抓住树枝,坐到树上休息。
他们休息了十多分钟,喝了点水,又开始继续攀登绝壁。
此时,天色已晚,黑夜笼罩着大地,四周一片寂静。
他们四人能听到彼此之间的呼吸声。黑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便,几个人的目力仍然能勉强看见几十米外的景物。
又爬了大约两分钟,几个人头上又出现了救命的大树。
这一次,攀爬的高度上了一百米,几个人的体力消耗稍大些,他们在树枝上休息了二十来分钟才开始继续攀援。
就这样,他们像四只巨型的壁虎一样,顽强地向上爬去,一遇到大树就上去休息一会儿。后来,又上大树休息了两次,终于一举爬上近三百米高的断崖绝壁。
这可能是登山史上的一次奇迹,他们没有使用任何专业的登山工具,就登上了300米垂直高度的断崖绝壁。
这个,可能就是那些带着攀援绳的人,也不一定会做到。
几个人上了绝壁顶端后,找了一块草坪躺在上面休息了一会儿。
然后,李云杰和戈玉婷就去寻找下山的小路。
找到了那条下山的小路后,二人就沿着小路去通知驻扎在半山的华夏部队,上山顶来搬运粮食和弹药。
至于,如果有人要问他们是如何运上去的,那就只有说是空投的。因为,没有人相信他和江沁兰身上带有贮藏物资的空间,他们是靠空间让二十多万斤重的东西随他们从绝壁上带上来的。
戈玉婷和李云杰走后,吴尚荣和江沁兰才把空间里的粮食、弹药和药品拿了大部分出来,等着龙口山的驻军上来搬运。
二十多分钟后,李云杰和戈玉婷带着驻军营的营长、教导员和副营长来到了堆放物资的草坪。他们后面,是雷兴富等人带着营部警卫排和特战队的人来运物资。
雷兴富给吴尚荣和江沁兰介绍几位营级军官的时候,士兵们就开始搬运物资。
现在吴尚荣终于知道了,坚守在龙口山高地的这个营,已经被上级授予“龙口山英雄营”的称号。
他们的营长是熊兆华少校,教导员是张元林少校,副营长是江少华少校。
熊兆华营长握着吴尚荣的手说,有了你们带来的粮食和弹药,就是要我们在这上面守个一年半载都没有关系。
吴尚荣说,我们明天可以把物资作一个详细的统计,看具体能够供我们全体人员坚持多久,然后给上级一个准信,以便于司令部有足够的时间调动部队,补充后勤物资等……
次日统计出来了,吴尚荣他们带了十万一千斤粮食上山,而他们的总人数加上特战队和伤员不到九百人,平均每个人达到了一百二十斤粮食,这还不算一万多斤干粮。
子弹,以九百人和六十天来算,平均每天达到了两百发。所以,现在熊营长和张教导员都认为坚守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吴尚荣和雷兴富等人也认为没有问题。
雷兴富认为没有问题,是对吴尚荣有信心。吴尚荣认为只要粮食没有问题,弹药他的身上还藏有近百万发子弹。
到时,实在不够,就带着江沁兰、李云杰等人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