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当暴君 第3章 朋党

小说:重回明朝当暴君 作者:牧童骑神牛 更新时间:2024-08-05 16:30:32 源网站:顶点小说
  真的要走了,不是去旅行,也不是去另一个城市生活,而是彻底与这个时代告别,与这个世界告别。

  现实生活中的王振明没有什么存款,银行卡里存款最高记录也只是勉强达到五位数。

  而因为老爷爷而中得的一百万元大奖,终究是飞来的横财,王振明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的就全捐了。现在又回到了穷苦的状态。

  如果弄一个服不服排行榜,估计拉上几天几夜,也不会看到王振明的名字。

  至于自己那些不用的东西若是全部丢了可惜的,虽然他的那些玩意并不值什么钱。可是王振明却认为总有人会需要的,至于银行卡里那些存款,更应该送给需要的人。

  比如:寒门学子、孤独的老人以及流浪歌手…

  而王振明也真的这样去做了,他把钱从取款机里取出来,分成了十份,他准备帮助十个人。

  虽然收入并不高,但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王振明从不吝啬,在帮助别人方面很大方,王振明曾经把自己大半个月生活费给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同学。这对家境并不算好的王振明来说,实在是不容易的。

  做好事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而这种快乐是用银子也买不到的。

  夜晚的饶州城大街,繁华而又压抑,街上虽有人来人往者,但也有孤独者。

  有人一把吉他,立在人群之中,自在弹唱,无视这匆匆。似乎其它一切与自己毫无关系。

  也有人在其面前放一二维码,等待乐善好施者能够给他扫码。

  王振明从未如此认真看过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草一木。

  而那个谈唱者依旧戴着帽子,略低着脑袋,不慌不乱弹唱。当王振明把一叠百元大钞放在这位街头艺术者面前时,他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也不再那么淡定了,甚至有些紧张。

  接下来他所弹唱的歌曲,走音又有心。

  虽然街头歌手不一定都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但大多都是如此。

  第一类人为生活所迫,所以都是比惨型的。

  王振明曾见过一个老大爷拖着一个平板车,车上是他的两个智障儿子,随着车上的音箱放的音乐,唱着“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将会是美好的人间”。

  赚足了眼泪,也带走了悲伤。

  第二类属于兴趣爱好刑,也许是学院的学生什么的,多出没于夜间。其标准装备是一把吉他,一个小音箱,吉他盒打开放在前面盒里装着别人给的钱,衣着还是挺潮流。

  虽然王振明并不觉得眼前的这个歌手会落魄到连吃饭都是一个问题,但还是被他的音乐所打动。

  王振明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无比的透亮,纯洁和富有梦想,再也没有多逗留,王振明准备寻找第二个他准备付出爱心的人。

  除了流浪的街头艺人,还有就是大量的失业者,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多白领失去了工作,流浪者开始增多,许多社区都有救济中心,并提供一天两顿的盒饭。可是就算是这样,每个社区所能领取的盒饭数量也是有限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去的晚了,盒饭都未必能领的上。

  于是王振明买了一百多份快餐,分分钟就被领完了,这也是他最大方的一次,得到了许多的点赞。

  “叮!乐善好施得点赞获得魅力值!”

  王振明耳畔再次响起那悦耳的声音,并获得了暴君系统所赠送的魅力值。这相当于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只是具体的用处并没有明确说明。

  “还有这操作?”王振明自然不明白这魅力值是什么东西,但是能感觉出来,绝对的好东西,好玩意。

  对于暴君系统王振明还不了解,完全处于懵逼状态,以至于如何操作都有很大问题。不过,既然是系统,就一定有其运行的规律。包括:如何获得所需角色,如何获得兵器,如何获得力量,如何获得合同条款里所说的任何东西。

  这让王振明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据说有一个牛逼哄哄的小人物,居然得到了一个仓库系统,在这个巨大的仓库里面拥有着数不清的好东西,几乎是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只是让王振明有些不愉快的是在合同条款里却没有找到有关和这样仓库一样牛逼的玩意。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踏破铁鞋无觅处,王振明发现了条款里有这样一条。

  “魅力值兑换”这一点有点类似于积分兑换,用所拥有的积分来兑换任何自己想要兑换的东西。并且这和普通的合同条款所罗列出来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其规格更高,有点vip的意思在里面。

  这一发现,让王振明瞪大了眼睛,原来帮助别人还能获得魅力值,这就神奇了。既能做好事,又能获得魅力值,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而弹出的魅力值界面也有所不同,所能够兑换的物品也有很大不同,因为这已经和那个牛逼哄哄的仓库不是一个级别的了,远远甩开它。

  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巨型的包罗万象的工厂,只是里面的物品大多都是半成品,需要再一次的加工和武装,技术操作这一块是大问题。

  普通的零件和小物价,只要参照着说明书就能完成所有的武装,比如小型收割机,不过电池问题如何解决又是一个问题。

  并且随便兑换一样物品都要消耗大量的魅力值,算起来也并不划算,所以想要指望用魅力值来获取所有的物品,这是有点不现实的,就算能够这样操作,成本也太高。不过…这个虚拟存在的仓库确实是有一些好东西,比如:青霉素和治疗普通疾病的西药,并且还有许多医药品,都是在工业落后的时代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

  王振明并没有着急用魅力值去兑换任何的东西,因为他觉得什么东西都需要珍惜,不可挥霍。并且按照合同的条款,回到明朝崇祯时期,在那个时期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比如:寒冷的天气所导致的粮食欠收等问题。

  一点魅力值相当于一两银子的价值,而每在现实生活中付出一元钱就能获得十倍的奖励,相对应的魅力值为十点。

  一点魅力值所能兑换的物品差不多相当于十元钱的物品,而帮助一个饥饿的乞丐填饱肚子能获得十点魅力值。

  根据合同条款的相关精神,王振明很快搞清楚了关于东林党来历的经过。

  合同要求,王振明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清楚“东林党”,且是必须完成任务。

  虽然东林党不过是三个字,但现在他们不再只是三个字,而是一股力量,非常牛掰的力量,甚至可以称为文官体系的代表。

  东林党是一个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是“朋党”的典型代表。

  朋党,不是朋友之间有个叫党的人,多被称之为洪水猛兽,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一个组织。

  也就是说在古代,想要给一个人扣一顶帽子,最狠毒的方法便是说他和谁谁是朋党,被说是朋党的人,跳到长江也洗不白。

  古代官场,士大夫结党是常事,发生朋党之争也是常事。

  谁还能没有一个朋友,有了朋友以后,就有了圈,古代不叫朋友圈,叫朋党,不过都是指当官的。

  比如说东汉的党锢之祸、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祐党案,然而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明朝的“东林党”才是其中最最有名的。

  党派门户之争向来就有,但也不能是完全无清浊是非之分,只是喜欢互相攻伐而已,如果一旦发生争论,敌对的双方都难免意气用事,就会冲动,冲动就会置国家社会利益于不顾,使政局变得日益混乱,政治变得益发腐败。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的“朋党”问题都暴露了封建专制的阴暗。

  于是最高统治者对于此类情况,有时会采取严厉措施以铲除朋党。

  比如唐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的悲惨故事。

  由于历代王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难以摆脱播下龙种生出跳蚤的怪圈,以至于继任者驾驭政治的能力就越来越差,也就是所谓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好汉啊儿好汉,瞬间孙子变成王八蛋。

  因而,朝政不仅难以因打击朋党而得到扭转,反而因为打压朋党而造成更加严重的结果,

  而且,一个事实证明一个王朝的寿命越长,朋党问题就越是盘根错节,就越可能在这种扰攘不息的政争中走向尽头。回顾历史,汉、唐、宋、明,概莫能外。

  宋仁宗庆历四年,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新政甫行。

  以吕夷简、夏竦为首的保守派官员极力反对改革,反对新政,但他们并不没有直接攻击新政,而是攻击主持新政的范仲淹,使出的杀手锏就是诬蔑范仲淹和欧阳修、尹洙、余靖等人结为“朋党”。

  一般而言,任你如何清白,只要被戴上“朋党”的帽子,就万事休矣,因而气得大文豪欧阳修牙根痒痒,立马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朋党论》予以回击。

  通过查阅资料,王振明发现东林党的形成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要了解东林党,首先必须了解东林党大佬顾宪成。

  要说顾宪成这个人,好歹也是一个进士,又做过京官,也做过户部主事,算是明白人。

  可却偏偏固执,做事非常的拧。

  万历十五年,顾宪成上疏申辩,无意间触怒了当权者,于是顾宪成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得罪人的事不要干!

  可顾宪成却胆子大,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得罪一般人也就罢了,可是皇帝也不喜欢他,于是便下旨责罚他,后来又贬了他的官。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顾宪成又被宋神宗诏回,并且还进入了内阁。

  入阁后的顾宪成总想干出点事情,或许是因为这个人人缘不好的缘故,顾宪成所提名的人都被明神宗所厌恶,于是又惹怒了神宗,于是只能回家。

  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心灰意冷,于是顾宪成同弟弟顾允成倡议一起维修东林书院。

  兄弟俩找了一些人共同在此讲学,有了这样一个地方,顾宪成终于又有机会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了。

  万历三十二年农历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这还没完,还制定了《东林会约》并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两次,每月小会至少一次。

  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之余,经常讽议朝政,于是乎这些失意的人都觉得找到了可以互相理解和同情的人,于是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

  仅仅在被罢官四年之后,顾宪成又成为了一个焦点人物,由于许多东林党派官员上疏推荐重新起用顾宪成,于是朝廷封顾宪成为南京光禄寺少卿。

  但是这个时候顾宪成没有接受任命,想让我顾宪成回去?没那么容易,我还是做我的幕后大哥吧!于是顾宪成继续留在家乡从事讲学议政。

  这个时候,顾宪成早就进入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哪里还愿意回去做官。

  因为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所以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许多失意的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人生方向。

  许多人不顾道路远近,纷来沓至,因为人数太多,使得东林书院的学舍都住不下。

  还有一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东林书院成了一个“舆论中心”和“发泄口”,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反对他们的人称他们为“东林党”。

  东林党人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活动,经历了神宗万历、熹宗、天启和思宗崇祯三朝,期间长达半个世纪。

  当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的时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渐形成按籍贯划分的几个“党”。

  你东林党能有自己的主张,我们也不是白吃饭不干活的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主张。

  除东林党以外,其中还以浙江人的浙党声势最大。

  浙党首领是沈一贯、方从哲。这两位都曾先后出任过内阁首辅。他们在当权期间,依附皇室、勋戚,交结宦官,不断排斥官员。

  而齐、楚、浙、宣、昆等党的重要人物都官居要职。

  他们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权位,以攻击东林党为首务,以打击东林党为主业,而东林党人则一再抓住对方的弊端加以弹劾。

  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又陷入了午休无止的党争。

  东林党与对立各派之争,曾围绕着是否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条主线,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中激烈争斗,其间,双方都利用京察制度作为打击对方的手段。

  于是乎各种争斗层出不穷…

  “完成了解东林党任务获得魅力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明朝当暴君,重回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重回明朝当暴君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