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高兴的江云,当下便又纳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艺伎,并大摆宴席,款待宾客。
宴会之上,酒过三巡。
江云看着宴席之间,一片的流民出身的手下,突然哈哈笑了起来。
“这天下就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当家做主,那些所谓的名士,贤良,有一个就该杀一个。”江云搂着新纳的艺伎,这般大笑着说道。
他这番话获得了一众人的一致赞同,纷纷大声附和。
江云见状,便又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笑过两声,江云脑袋一歪,看向边上面色有些不好看的几个寒门士人。
几个寒门士人见到江云看过来,尽皆是打了个寒颤。
把脑袋埋了下去,不敢与江云对视。
“不过没文化终究是不行的,人如果没文化,那跟禽兽有什么区别,从现在开始,所有长工都要参加考试,三月一考,直至考到学位为止,三次为限,三次过后还没有考到学位的,每次削掉五担工钱,削无可削,便剥去职务,直到考到学位为止。”江云说道。
正高兴的喝酒,拍马屁的一众人听到这话,欢乐的气氛戛然而止。
但是看着江云严肃的面庞,也没人敢反驳。
江云见状,哈哈一笑。
宴会过后,江云搂着艺伎去快活,而一众手下就开始议论起来了。
“这该如何是好。”
“是啊,就算是要我提着刀去杀敌,我赵大也不会皱个眉头,但是这读书。”
“我长这么大还没认过字,这能行么。”
一众人皆是唉声叹气。
这些人多是流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让他们去考试,这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但是江云的话他们又不能不听。
敢硬顶的,全都被江云杀了全家。
到现在还没看到例外的。
议论了一阵,最后一群人还是跑去教育司探听情况了。
江云命令下去,到第二天就专门开了一个监考司,专门负责学位考试的事情。
这个情况让江云的一众手下更加绝望,因为从往来的经验来看,凡是江云开了司的,都是江云很重视的事情。
是必定是要推行的政策。
现在既然开了监考司,那就说明,考试的事情不是酒后戏言了。
在一众人的哀嚎声当中,江云加班把白话文的字典给搞出来了,并让教育司拿去推广。
而做完这些事,江云便将目光开始转向这越发动荡的汉天下。
算算时间,灵帝也差不多该死了。
灵帝一死,董卓进京,那时,便是天下大乱,东汉名存实亡的时候了。
说起汉灵帝,江云倒是想起来一件有些好笑的事情。
汉灵帝接的是汉桓帝的班。
这汉桓帝因为过度沉浸女色,英年早逝,但是却没有子嗣。
由此十二岁的刘宏,也就是汉灵帝上位。
江云记得这汉桓帝宫女上万个,嫔妃,才女众多,又沉迷女色,但就是没有子嗣,啧啧。
而十二岁的汉灵帝刘宏,少帝上位,由此外戚势力干政。
当然,说起来,这在东汉后期都是常有的事情了,汉桓帝自己也是这个情况。
甚至不止汉桓帝。
当初,汉顺帝刘保死后,两岁的汉冲帝刘炳上位,继位当年,这汉冲帝就病死了,然后九岁的汉质帝刘缵继位,继位之后,这家伙骂了梁冀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随后这倒霉娃子就被梁冀毒死了,然后就是十五岁的汉桓帝刘志上位。
再后面就是十二岁的汉灵帝。
一溜串的少帝。
东汉王室,汉帝多盛年早崩或无后。
也是因此,东汉后期才会频繁出现宦官,外戚势力干扰朝政。
而也就是这宦官,士大夫,外戚,大汉三架马车忙着争权夺势,弄得朝廷乌烟瘴气。
苟了几年,终于遇到了旱灾。
旱灾一起,因为朝廷一片乌烟瘴气,监管不力,蝗灾因此起来了,旱灾,蝗灾一起,朝廷赈灾又不力,百姓开始流离失所,也因此,瘟疫也跟着起来了。
旱灾,蝗灾,流民,瘟疫。
亡国四件套。
东汉凑齐了这四件套,越演越烈,朝廷却依旧一片乌烟瘴气。
至于怎么个乌烟瘴气。
这时候,少帝在位,宦官,外戚,士人,忙着争权夺势,无暇顾及百姓。
同时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也都是喜欢搜刮钱财,忙于享乐的主,卖官鬻爵,加重赋税,搜刮钱财给自己修宫殿,园林,享乐,对于已经陷于水火当中的百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甚至于有人上表,太平道聚拢流民,数目众多,恐生变故,想要朝廷派人去疏散。
但是表文上去石沉大海。
倒是灵帝,他搜刮钱财,侵占国库,重用宦官。
昏庸无道。
后来黄巾起义,国库的钱都被灵帝拿去修建宫殿,园林了,国库没钱。
由是,下面有人上表,让他把用来修建宫殿,享乐的钱财拿出来募集士兵,讨伐黄巾,灵帝同意了,由此后世还有人据此认为这家伙卖官鬻爵是为了筹措军费,认为这家伙还是很强的。
当然,这些都是错觉。
桓,灵二帝都是昏君,这是不用怀疑的事情。
昏君在上,宦官当权,外戚乱政,掌握话语权的士人被迫害,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由此,社会秩序开始崩溃。
因此,虽然汉朝国力还没到要亡的程度,但也到了要亡的时候了。
所以东汉亡了。
要说东汉灭亡的原因,其实东汉亡就亡在主少国疑,外戚,宦官干政上。
就拿董卓来说事。
董卓是导致东汉灭亡最直接的原因。
而董卓这个人,就是因为东汉后期这种频繁的外戚,宦官干政的国情,所以董卓才生出了我上我也行的错觉,然后想着灵帝应该快死了,就故意不去并州上任,而是在路上拖着,等着灵帝一死,他就带兵挺进京都,做出废立幼帝的事情来。
不过他不是梁冀,玩蹦了。
本来就已经处在分奔离析边缘的东汉,被董卓这么一弄,直接就名存实亡。
当然,就算没有董卓,这东汉也没救了。
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灵帝一死,后面又是两个未成年的小屁孩少帝,权利旁落已经是定局,董卓不来,让其他人来,结果也差不太多,这东汉还是得完。
时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江云自然也不能继续窝在这乡野之间,稳固根基了。
如今他麾下,人心可用,粮草充足。
略加思索,江云就开始放缓屯田进度,转而开始大肆推行民兵制度。
他规定麾下四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村民,无论男女都需要每周参加一次军事训练,并且开始大肆制造木矛,铁器,装备给麾下的民众。
同时,他开始减少麾下将士的屯田任务,增加军事操练的任务。
给船舶司施加压力,让他们加紧改良蒸汽轮船性能,出海捕捞,增加粮食产出。
又让文化司编撰能激发民众向武意气的故事,戏曲,并增多这些类别戏曲故事的演出。
随后,江云开始频繁前往海西县城,和海西县城当中的名士,豪族,豪侠交游。
宴会之上,酒过三巡。
江云看着宴席之间,一片的流民出身的手下,突然哈哈笑了起来。
“这天下就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当家做主,那些所谓的名士,贤良,有一个就该杀一个。”江云搂着新纳的艺伎,这般大笑着说道。
他这番话获得了一众人的一致赞同,纷纷大声附和。
江云见状,便又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笑过两声,江云脑袋一歪,看向边上面色有些不好看的几个寒门士人。
几个寒门士人见到江云看过来,尽皆是打了个寒颤。
把脑袋埋了下去,不敢与江云对视。
“不过没文化终究是不行的,人如果没文化,那跟禽兽有什么区别,从现在开始,所有长工都要参加考试,三月一考,直至考到学位为止,三次为限,三次过后还没有考到学位的,每次削掉五担工钱,削无可削,便剥去职务,直到考到学位为止。”江云说道。
正高兴的喝酒,拍马屁的一众人听到这话,欢乐的气氛戛然而止。
但是看着江云严肃的面庞,也没人敢反驳。
江云见状,哈哈一笑。
宴会过后,江云搂着艺伎去快活,而一众手下就开始议论起来了。
“这该如何是好。”
“是啊,就算是要我提着刀去杀敌,我赵大也不会皱个眉头,但是这读书。”
“我长这么大还没认过字,这能行么。”
一众人皆是唉声叹气。
这些人多是流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让他们去考试,这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但是江云的话他们又不能不听。
敢硬顶的,全都被江云杀了全家。
到现在还没看到例外的。
议论了一阵,最后一群人还是跑去教育司探听情况了。
江云命令下去,到第二天就专门开了一个监考司,专门负责学位考试的事情。
这个情况让江云的一众手下更加绝望,因为从往来的经验来看,凡是江云开了司的,都是江云很重视的事情。
是必定是要推行的政策。
现在既然开了监考司,那就说明,考试的事情不是酒后戏言了。
在一众人的哀嚎声当中,江云加班把白话文的字典给搞出来了,并让教育司拿去推广。
而做完这些事,江云便将目光开始转向这越发动荡的汉天下。
算算时间,灵帝也差不多该死了。
灵帝一死,董卓进京,那时,便是天下大乱,东汉名存实亡的时候了。
说起汉灵帝,江云倒是想起来一件有些好笑的事情。
汉灵帝接的是汉桓帝的班。
这汉桓帝因为过度沉浸女色,英年早逝,但是却没有子嗣。
由此十二岁的刘宏,也就是汉灵帝上位。
江云记得这汉桓帝宫女上万个,嫔妃,才女众多,又沉迷女色,但就是没有子嗣,啧啧。
而十二岁的汉灵帝刘宏,少帝上位,由此外戚势力干政。
当然,说起来,这在东汉后期都是常有的事情了,汉桓帝自己也是这个情况。
甚至不止汉桓帝。
当初,汉顺帝刘保死后,两岁的汉冲帝刘炳上位,继位当年,这汉冲帝就病死了,然后九岁的汉质帝刘缵继位,继位之后,这家伙骂了梁冀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随后这倒霉娃子就被梁冀毒死了,然后就是十五岁的汉桓帝刘志上位。
再后面就是十二岁的汉灵帝。
一溜串的少帝。
东汉王室,汉帝多盛年早崩或无后。
也是因此,东汉后期才会频繁出现宦官,外戚势力干扰朝政。
而也就是这宦官,士大夫,外戚,大汉三架马车忙着争权夺势,弄得朝廷乌烟瘴气。
苟了几年,终于遇到了旱灾。
旱灾一起,因为朝廷一片乌烟瘴气,监管不力,蝗灾因此起来了,旱灾,蝗灾一起,朝廷赈灾又不力,百姓开始流离失所,也因此,瘟疫也跟着起来了。
旱灾,蝗灾,流民,瘟疫。
亡国四件套。
东汉凑齐了这四件套,越演越烈,朝廷却依旧一片乌烟瘴气。
至于怎么个乌烟瘴气。
这时候,少帝在位,宦官,外戚,士人,忙着争权夺势,无暇顾及百姓。
同时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也都是喜欢搜刮钱财,忙于享乐的主,卖官鬻爵,加重赋税,搜刮钱财给自己修宫殿,园林,享乐,对于已经陷于水火当中的百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甚至于有人上表,太平道聚拢流民,数目众多,恐生变故,想要朝廷派人去疏散。
但是表文上去石沉大海。
倒是灵帝,他搜刮钱财,侵占国库,重用宦官。
昏庸无道。
后来黄巾起义,国库的钱都被灵帝拿去修建宫殿,园林了,国库没钱。
由是,下面有人上表,让他把用来修建宫殿,享乐的钱财拿出来募集士兵,讨伐黄巾,灵帝同意了,由此后世还有人据此认为这家伙卖官鬻爵是为了筹措军费,认为这家伙还是很强的。
当然,这些都是错觉。
桓,灵二帝都是昏君,这是不用怀疑的事情。
昏君在上,宦官当权,外戚乱政,掌握话语权的士人被迫害,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由此,社会秩序开始崩溃。
因此,虽然汉朝国力还没到要亡的程度,但也到了要亡的时候了。
所以东汉亡了。
要说东汉灭亡的原因,其实东汉亡就亡在主少国疑,外戚,宦官干政上。
就拿董卓来说事。
董卓是导致东汉灭亡最直接的原因。
而董卓这个人,就是因为东汉后期这种频繁的外戚,宦官干政的国情,所以董卓才生出了我上我也行的错觉,然后想着灵帝应该快死了,就故意不去并州上任,而是在路上拖着,等着灵帝一死,他就带兵挺进京都,做出废立幼帝的事情来。
不过他不是梁冀,玩蹦了。
本来就已经处在分奔离析边缘的东汉,被董卓这么一弄,直接就名存实亡。
当然,就算没有董卓,这东汉也没救了。
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灵帝一死,后面又是两个未成年的小屁孩少帝,权利旁落已经是定局,董卓不来,让其他人来,结果也差不太多,这东汉还是得完。
时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江云自然也不能继续窝在这乡野之间,稳固根基了。
如今他麾下,人心可用,粮草充足。
略加思索,江云就开始放缓屯田进度,转而开始大肆推行民兵制度。
他规定麾下四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村民,无论男女都需要每周参加一次军事训练,并且开始大肆制造木矛,铁器,装备给麾下的民众。
同时,他开始减少麾下将士的屯田任务,增加军事操练的任务。
给船舶司施加压力,让他们加紧改良蒸汽轮船性能,出海捕捞,增加粮食产出。
又让文化司编撰能激发民众向武意气的故事,戏曲,并增多这些类别戏曲故事的演出。
随后,江云开始频繁前往海西县城,和海西县城当中的名士,豪族,豪侠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