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离别时,老两口和女儿挥泪散别,冯氏握住李斯年的手说:“斯年啊,是姨母对不起你,你来方家,没享到什么福,还连累了你。”
“姨母千万别这么说,侄儿一直以来,都把您二老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待。”李斯年说。
“锦娥,就拜托你了,你一定要替我照看好你表妹,算姨母求你了。”
“姨母放心,侄儿一定不负重托。”
当马车驶离方府时,方锦娥已然哭的泣不成声,李斯年从未看见过方锦娥这么伤心过,可这一别可能就是诀别,接下来他二人要何去何从,李斯年心中也没有一点底儿。看着远去的马车,想到今生可能再也见不到宝贝女儿了,方守中夫妇心中也似刀搅,心想着但愿李斯年和方锦娥福大命大,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离开帝都,已经到了午夜,今天是初一,天上没有月亮,马车只能借着火把,在夜色中前进。自从离开方府,方锦娥哭了许久,现在已然累的睡去。等马车到达驿站时,方锦娥才醒来,然后接着放声哭泣起来,这是李斯年才懂得方锦娥过去的坚强都是在父母前装出来的,现在离开的爹娘,便蜕变成了一个柔弱的女孩。
李斯年已找不到能够劝解她的词语,唯有让她依靠着自己的肩膀,任由她将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裳。五名护院则在驿站外警戒着,他们都是方家多年栽培的死士,对方家忠心耿耿。
不知何时,方锦娥终于止住了眼泪。李斯年给她端来了饭菜,毕竟方锦娥已经一天没吃东西,方锦娥只是简单地吃上几口,便又睡去了。李斯年则回到自己的房中,躺在床上,却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想着方家的事情,想着姨丈和姨母最终会落得是何下场,想着到了程家后,他兄妹两接下来又该如何。一切的疑问都无从得到答案,苦思凝想也只是徒劳伤神。
第二天,一清早起来,李斯年发现方锦娥眼神坚毅了许多,虽然气色还是很差,可再也没哭过,她一句话也不说,双眉紧锁,似乎盘算着什么事情。
马车继续赶路,忽然方锦娥开口道:“表哥,我决定了要是我爹娘有个三长两短,我一定要亲手为他们报仇。”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李斯年说。
“表哥,要是到那时,你一定要帮我。”
李斯年深思片刻,然后然后答道:“好,我答应你。”
“表哥你把手递过来。”方锦娥抓住李斯年的手,用自己的小拇指勾住李斯年的小拇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他们小时候就常常用这种方式起誓。
“这下你该心满意足了吧。”李斯年说。
方锦娥笑了。这是几天来她头一次露出笑容。
“可要报仇,那仇人是谁呢。”李斯年问。
“如果皇帝下旨降罪要杀爹娘,那仇人就是皇帝和赵慧林,那晚赵慧林说的话,你也听到了,他就是想对付我们方家,巴不得咱们方家的人都死绝。方锦娥回答。
李斯年心想这可算是天底下最难报的仇,对与他二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都相好了,要是到了程家,我就嫁给程士豪,接着程家的势力想方设法报仇。”方锦娥接着说。
“你不是最讨厌程士豪了吗?”
“是很讨厌,但只要是能为爹娘报仇,我什么事儿都愿意做。”方锦娥用决绝的语气说道。眼神中丝毫没有动摇。李斯年看着方锦娥,百感交集,他想姨母将方锦娥托付给我,让我好好照看她,姨母心中最要紧的就是锦娥能不能过得幸福。可锦娥现在心中已被仇恨占据,这样的她都肯那自己的婚约大事做筹码,李斯年了解方锦娥的性格,她可不会说说了事。若为报仇,她此生将再无幸福可言。自己将来哪有颜面见姨丈姨母,可自己又该如何劝解呢,李斯年思索着。
大约赶了一个月的路,这天马车夫突然开口道:“少爷小姐,前面就是老爷嘱咐过的地点了。”
李斯年探头向外面看去,见马车正走一条崎岖的山道上,山道左面是片密林。而右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天色已然擦黑,不久太阳就要落山,马车府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马车,五名护卫骑着马,周绕在马车周围,观察着周边的情况。这里离濮阳成已经不远了,翻过这坐山就是益州地界了,按方守中和程华的约定,他们将在益州交界处,迎接李斯年一行人。到了那里李斯年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可突然只听见一声惨叫,一名护卫从马上摔了下了,已气绝身亡,他的咽喉处插着一支匕首,众人大惊失色,万没想到竟在荒郊野外遭人暗算,马车夫见势不好,刚想催动缰绳加速逃跑,忽然一个黑衣人从一旁树荫之中,飞身而下,一刀将他脖子斩断,头颅滚落在地,身首异处。李斯年坐在车里,只知道他们遭遇危险,可却看不见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在车上只听见外面传来兵器撞击的打斗声,方锦娥抓紧了他的手,她手心冰冷,显然也很紧张,可能是马被兵器误伤了,一下子受了惊吓,一声斯叫,便冲了出去,车中的李斯年和方锦娥,被这狂飙的马车颠簸的站立不稳,直到马车撞上一棵大树,连马带车一齐翻落在地,李斯年被甩了出了马车,落在悬崖旁,而方锦娥则头撞到车横梁上,昏了过去。虽然李斯年摔的不轻,全身上下无一处都疼痛,可总是意识清醒,他挣扎着站起身来,想看看方锦娥的情况,这在这时,一名护卫跑了过来,身上到处是伤口,鲜血已将衣服染红,他对李斯年说:“少爷我带你快跑。”可话音未落,一把匕首就扎中了他的后心,立刻双眼一番,死在当场。李斯年被吓傻了,还没来得急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男子的笑声,那笑声沙哑刺耳,像是乌鸦在叫。令有一男子说道:“老大,这几个护卫都已料理干净了,只剩下两个小娃娃了。”刚才那个发出笑声的男子答道:“上面要两个娃娃活着,你把两人绑了,如果不老实就斩断他们的手脚,上面只要活的,又没说一定要完整的。”
这两个人向李斯年走来,李斯年听到他们的谈话,见两人皆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蒙着脸面,知道这二人绝非善类,情急之下,他从刚才那名护卫的后心上拔出那柄匕首,护在胸前。
这时他看清刚才发出笑声的男子,竟然只有一只胳膊,另一只袖子里空空荡荡地,被掖在腰间,看起来十分恐怖。
“不要过来。”李斯年大喊道。可那两人完全不在乎,对李斯年讲:“娃娃赶紧把匕首扔掉,免得吃苦头。”
他们越走越近,李斯年只能向悬崖边退去,太阳已然落山,周围黑漆漆的,李斯年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到悬崖边上,突然断臂男子伸手去抓李斯年的手腕,李斯年大惊失色,赶忙向后躲避,可却一脚踩空,整个身子失去了平衡,跌落下悬崖。
帝都,方守中夫妇全然不知李斯年和方锦娥的遭遇,就在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御史中丞梅思安上书弹劾方守中,例数七大罪状。一时间朝野震动,皇帝命赵慧林查查此事。方家人都被软禁在方府中,不得私自离府。方守中心感大势已去,这一切都是他们安排好的,现在自己毫无反击余地,生死且由他们掌握。果然不久后,圣旨下达,方守中和方得生被革职下狱,等待刑部审问。方得生在狱中被言行逼供,可他宁死不屈服,竟一头撞死在牢房的墙上,方守中得知自己儿子惨死,悲愤欲绝,整个人开始疯疯癫癫的,像是得了失心疯。半年后,皇帝下诏书,向天下公布方守中的罪行,并对其处以极刑,方府被官兵抄家,冯氏含恨上吊自尽,方府其余之人皆被流放边关,永世不得再回中原。原本烈火烹油般的名门望族,转瞬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真叫世人唏嘘不已,应了那句眼见起高楼,眼见宴宾客,眼见楼塌了。
(本章完)
离别时,老两口和女儿挥泪散别,冯氏握住李斯年的手说:“斯年啊,是姨母对不起你,你来方家,没享到什么福,还连累了你。”
“姨母千万别这么说,侄儿一直以来,都把您二老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待。”李斯年说。
“锦娥,就拜托你了,你一定要替我照看好你表妹,算姨母求你了。”
“姨母放心,侄儿一定不负重托。”
当马车驶离方府时,方锦娥已然哭的泣不成声,李斯年从未看见过方锦娥这么伤心过,可这一别可能就是诀别,接下来他二人要何去何从,李斯年心中也没有一点底儿。看着远去的马车,想到今生可能再也见不到宝贝女儿了,方守中夫妇心中也似刀搅,心想着但愿李斯年和方锦娥福大命大,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离开帝都,已经到了午夜,今天是初一,天上没有月亮,马车只能借着火把,在夜色中前进。自从离开方府,方锦娥哭了许久,现在已然累的睡去。等马车到达驿站时,方锦娥才醒来,然后接着放声哭泣起来,这是李斯年才懂得方锦娥过去的坚强都是在父母前装出来的,现在离开的爹娘,便蜕变成了一个柔弱的女孩。
李斯年已找不到能够劝解她的词语,唯有让她依靠着自己的肩膀,任由她将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裳。五名护院则在驿站外警戒着,他们都是方家多年栽培的死士,对方家忠心耿耿。
不知何时,方锦娥终于止住了眼泪。李斯年给她端来了饭菜,毕竟方锦娥已经一天没吃东西,方锦娥只是简单地吃上几口,便又睡去了。李斯年则回到自己的房中,躺在床上,却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想着方家的事情,想着姨丈和姨母最终会落得是何下场,想着到了程家后,他兄妹两接下来又该如何。一切的疑问都无从得到答案,苦思凝想也只是徒劳伤神。
第二天,一清早起来,李斯年发现方锦娥眼神坚毅了许多,虽然气色还是很差,可再也没哭过,她一句话也不说,双眉紧锁,似乎盘算着什么事情。
马车继续赶路,忽然方锦娥开口道:“表哥,我决定了要是我爹娘有个三长两短,我一定要亲手为他们报仇。”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李斯年说。
“表哥,要是到那时,你一定要帮我。”
李斯年深思片刻,然后然后答道:“好,我答应你。”
“表哥你把手递过来。”方锦娥抓住李斯年的手,用自己的小拇指勾住李斯年的小拇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他们小时候就常常用这种方式起誓。
“这下你该心满意足了吧。”李斯年说。
方锦娥笑了。这是几天来她头一次露出笑容。
“可要报仇,那仇人是谁呢。”李斯年问。
“如果皇帝下旨降罪要杀爹娘,那仇人就是皇帝和赵慧林,那晚赵慧林说的话,你也听到了,他就是想对付我们方家,巴不得咱们方家的人都死绝。方锦娥回答。
李斯年心想这可算是天底下最难报的仇,对与他二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都相好了,要是到了程家,我就嫁给程士豪,接着程家的势力想方设法报仇。”方锦娥接着说。
“你不是最讨厌程士豪了吗?”
“是很讨厌,但只要是能为爹娘报仇,我什么事儿都愿意做。”方锦娥用决绝的语气说道。眼神中丝毫没有动摇。李斯年看着方锦娥,百感交集,他想姨母将方锦娥托付给我,让我好好照看她,姨母心中最要紧的就是锦娥能不能过得幸福。可锦娥现在心中已被仇恨占据,这样的她都肯那自己的婚约大事做筹码,李斯年了解方锦娥的性格,她可不会说说了事。若为报仇,她此生将再无幸福可言。自己将来哪有颜面见姨丈姨母,可自己又该如何劝解呢,李斯年思索着。
大约赶了一个月的路,这天马车夫突然开口道:“少爷小姐,前面就是老爷嘱咐过的地点了。”
李斯年探头向外面看去,见马车正走一条崎岖的山道上,山道左面是片密林。而右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天色已然擦黑,不久太阳就要落山,马车府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马车,五名护卫骑着马,周绕在马车周围,观察着周边的情况。这里离濮阳成已经不远了,翻过这坐山就是益州地界了,按方守中和程华的约定,他们将在益州交界处,迎接李斯年一行人。到了那里李斯年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可突然只听见一声惨叫,一名护卫从马上摔了下了,已气绝身亡,他的咽喉处插着一支匕首,众人大惊失色,万没想到竟在荒郊野外遭人暗算,马车夫见势不好,刚想催动缰绳加速逃跑,忽然一个黑衣人从一旁树荫之中,飞身而下,一刀将他脖子斩断,头颅滚落在地,身首异处。李斯年坐在车里,只知道他们遭遇危险,可却看不见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在车上只听见外面传来兵器撞击的打斗声,方锦娥抓紧了他的手,她手心冰冷,显然也很紧张,可能是马被兵器误伤了,一下子受了惊吓,一声斯叫,便冲了出去,车中的李斯年和方锦娥,被这狂飙的马车颠簸的站立不稳,直到马车撞上一棵大树,连马带车一齐翻落在地,李斯年被甩了出了马车,落在悬崖旁,而方锦娥则头撞到车横梁上,昏了过去。虽然李斯年摔的不轻,全身上下无一处都疼痛,可总是意识清醒,他挣扎着站起身来,想看看方锦娥的情况,这在这时,一名护卫跑了过来,身上到处是伤口,鲜血已将衣服染红,他对李斯年说:“少爷我带你快跑。”可话音未落,一把匕首就扎中了他的后心,立刻双眼一番,死在当场。李斯年被吓傻了,还没来得急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男子的笑声,那笑声沙哑刺耳,像是乌鸦在叫。令有一男子说道:“老大,这几个护卫都已料理干净了,只剩下两个小娃娃了。”刚才那个发出笑声的男子答道:“上面要两个娃娃活着,你把两人绑了,如果不老实就斩断他们的手脚,上面只要活的,又没说一定要完整的。”
这两个人向李斯年走来,李斯年听到他们的谈话,见两人皆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蒙着脸面,知道这二人绝非善类,情急之下,他从刚才那名护卫的后心上拔出那柄匕首,护在胸前。
这时他看清刚才发出笑声的男子,竟然只有一只胳膊,另一只袖子里空空荡荡地,被掖在腰间,看起来十分恐怖。
“不要过来。”李斯年大喊道。可那两人完全不在乎,对李斯年讲:“娃娃赶紧把匕首扔掉,免得吃苦头。”
他们越走越近,李斯年只能向悬崖边退去,太阳已然落山,周围黑漆漆的,李斯年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到悬崖边上,突然断臂男子伸手去抓李斯年的手腕,李斯年大惊失色,赶忙向后躲避,可却一脚踩空,整个身子失去了平衡,跌落下悬崖。
帝都,方守中夫妇全然不知李斯年和方锦娥的遭遇,就在他们离开的第二天,御史中丞梅思安上书弹劾方守中,例数七大罪状。一时间朝野震动,皇帝命赵慧林查查此事。方家人都被软禁在方府中,不得私自离府。方守中心感大势已去,这一切都是他们安排好的,现在自己毫无反击余地,生死且由他们掌握。果然不久后,圣旨下达,方守中和方得生被革职下狱,等待刑部审问。方得生在狱中被言行逼供,可他宁死不屈服,竟一头撞死在牢房的墙上,方守中得知自己儿子惨死,悲愤欲绝,整个人开始疯疯癫癫的,像是得了失心疯。半年后,皇帝下诏书,向天下公布方守中的罪行,并对其处以极刑,方府被官兵抄家,冯氏含恨上吊自尽,方府其余之人皆被流放边关,永世不得再回中原。原本烈火烹油般的名门望族,转瞬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真叫世人唏嘘不已,应了那句眼见起高楼,眼见宴宾客,眼见楼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