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看着天幕上关于自己的内容,眼神不禁泛起了亮光。

  他眼神亮亮的,满心喜悦。

  他是没想到自己死后的谥号居然是“武”这一个的。

  刚强执理曰武,威强敌德约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武这一个谥号好啊,古有周武王、秦武王,现有他汉武帝。

  猪猪感觉自己快要飘起来了,飘飘欲仙,悠悠然然,心中别提多舒坦了。

  看到后面自己在位五十多年,那更是叫一个激动啊。

  五十多年,岂不是说他能活到六七十岁去了。

  古来帝王,哪个不想活的长久,又有几个能活到七十岁以上的?

  虽然仔细数一数,好像不少,但实际上却也不多。

  猪猪飘飘然畅想着自己在位五十多年间做的那些功绩。

  尽管他现在还没做,但也不妨碍他先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啊。

  然后看到阎应元那一段评论的时候,那更是叫一个拍桌叫好。

  像这种人才,他都有点想去抢过来了。

  “也不知那个崇祯皇帝手下有这样的人才,到底是——哦哦,有天灾啊,嗯,那没事了。”猪猪刚想在心中吐槽一下,然后就反应了过来。

  想到对方的天灾,他也就没那么的羡慕了。

  起码他活得长,经历的天灾相较于在位时间来说,也不算太夸张。

  真正能风调雨顺的年头,其实并没多少。

  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两次的,他五十多年只经历了四十多次,这已经算是少的了。

  看看后面的唐太宗,那才是真惨,他这都算幸运的了。

  其实现代每年也有很多天灾来着,只是现代科技发达了,平常的天灾根本不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才不怎么出名而已。

  “不过这清朝是啥,为啥要颁布剃发令?”刘彻又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有些疑惑的眨了眨眼。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者,乃为大不孝。

  他汉朝以仁孝治天下,对于这种剃发的行为,是十分的不能接受的。

  没看到他大汉每个皇帝的谥号之前,都有一个孝字嘛,这就叫以身作则。

  “等等,为啥这大明朝的人被称作汉人啊?”刘彻又忽然发现了这个盲点。

  秦朝称秦人,汉朝称汉人,明朝不应该称明人吗?

  刘彻一时间没有想清楚其中关节,觉得肯定是里面有什么隐情是他不知道的。

  不过这也不重要。

  称汉人好啊,代表他大汉声入人心,受到了后世各朝的认可,都以汉人自居。

  刘彻想到这,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高兴得不要不要的,都快飘起来了。

  唐朝。

  李世民也是对阎应元的气节拍手叫好。

  “此人若置于我唐,定也可为一元大将。”他赞道。

  二凤口中的大将是能领兵作战的那种。

  旁边一些臣子或赞同,或沉默。

  赞同的基本是一些闲官。

  沉默的则是一些文臣将领之辈。

  前者沉默,不愿得罪后者。

  后者沉默,则是有些不爽自家上司对别人的夸赞,但又对这位阎应元确实有些敬意,所以只得以沉默视之。

  “不过此大清是何人所建,为何要颁发那剃发令?”李世民颇为疑惑。

  “观其行径,许是外夷。”一个大臣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中原之人多无这般习俗,倒是番蛮那边俚俗班杂不堪,或许有类似的习惯。”另外一个大臣赞同道。

  李世民再看了看天幕上的内容,又听了一下其他大臣的猜测。

  觉得,这大清,确实有极大的可能是外夷。

  中原地区基本不会剃头的,都是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仁孝之道。

  哪怕是统治者想用其他方式达到更好统治百姓的地步,也不大可能。

  仁孝之道深入人心,与其撼动这不可能被撼动的,还不如拿一些相近的仁义理智信来呢。

  想要撼动仁孝,其实也不是完全无可能,只是真做了,估计国就得亡了。

  所以能干出剃发令这种事的,最大的可能是外夷。

  也只有那些外蛮才不会在乎这些,随意把脑袋剃成各种奇奇怪怪的样式。

  前有五胡入中原,开创南北朝珠玉在先,后边再来一个大清朝入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毕业即失业,愤而刷视频被古人看,毕业即失业,愤而刷视频被古人看最新章节,毕业即失业,愤而刷视频被古人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