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仪仗以龙辇为中心向着西城门前进,那明黄色的九龙曲盖上绣有九条金龙,饰以流云火珠纹,色泽鲜艳的黄缎垂幨在风中轻轻摇曳。
在经过西大街时,龙辇内突然暴起一声怒喝,一道樱草色的倩影从行驰的龙辇中滚了下来,狼狈地摔到了地上……
“滚!”
皇帝沙哑的呵斥声隔着帘子传来。
黎才人在地上滚了两圈,才稳住了身体,跪伏在地,原本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散了一半,满头珠钗歪斜。
她将额头抵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皇帝的銮驾过去。
直到龙辇驶到西城门口,一个小内侍从后方的一辆马车上下来了,将跪伏在地的黎才人扶了起身:“才人,您没事吧?”
黎才人抚了抚衣裙,摇了摇头,柔柔弱弱地说道:“我没事。”
她在内侍的搀扶下往后面的那辆马车走去,脚不着痕迹地往后踢了一脚,一颗拇指头大小的檀木珠子就骨碌碌地往路边滚去。
那辆路边一个头戴灰色头巾的高瘦男子一脚踩住了那颗檀木珠子,沉沉的目光看着黎才人被那内侍扶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也追着龙辇的方向去了,一盏茶后,仪仗队就都出了城门。
那高瘦男子见无人注意他,连忙蹲下身,捡起了踩在脚下的那枚珠子。
他将木珠子牢牢地捏在手心,疾步匆匆地离开了,确认没人跟着自己,这才进了街尾的一家酒楼,直上了二楼的一间雅座。
留吁鹰面沉如水地坐在窗边,目光还望着圣驾离开的方向。
随从阿屠垂手站在他身旁。
高瘦男子谨慎地合上门,将那颗木珠子在自己的腰带擦了擦,这才恭敬地双手呈给了留吁鹰。
“元帅,这是阿黎刚刚送来的。”
留吁鹰接过了那枚珠子,指腹在上面摩挲了两下,便取出小小的木塞。
那檀木珠子是中空的,留吁鹰用指尖往木珠里一戳,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纸团,珠子里还留有一张被折成指甲盖大小,封有火漆印的纸条。
留吁鹰深深地看珠子内一眼,便迫不及待地先将那手中的纸团展开。
绢纸上,以炭笔写着两行长狄的文字。
留吁鹰凝眸盯着那两行字,褐眸眯了眯,厚唇在浓密的虬髯胡中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以狄语低声自语道:“顾非池果然不在京城。”
留吁鹰的眼里掠过一抹鹰一样的利芒,将那张绢纸又揉成了一团,扔进了杯中的酒水中。
最近这一连数天,先是兰峪关失守,南征军左大将战死,大军退守到长狄乌寰山,再是谢无端率大军猛攻乌寰山,丝毫不给长狄一点喘息的机会。
他心里既恨又急,差点想不顾顾非池的威胁,冒险返回长狄,但终究被理智按下了这个念头。
留吁鹰眸光闪动,又望向了窗外,这一次却是望向了北方,目光似是穿过了那遥远的空间,若有所思道:“谢无端这是在逼着本帅向王上求援。”
阿屠脸色一沉,失声道:“莫非……”
“是。”留吁鹰艰难地点了点头,肯定他的猜测,“谢无端的目标,其实是王庭。”
最后这句话他说得无比艰涩。
兰峪关犹如中原的门户,对大景而言,至关重要;而它对长狄同样重要,固守兰峪关也等于守住了长狄,将大景的军队阻挡在兰峪山脉以南,无法踏足他长狄的领土。
先前正是因为拿下了兰峪关,优势在他长狄,他才敢亲自来京城与大景皇帝“议和”。
谢家的覆没让他看到了机遇。
大景皇帝心胸狭隘,眼界浅薄,只要挑起大景内乱,就给了他们长狄入主中原的机会。
这是一个长狄等了百年的机遇。
他带着雄心壮志而来,结果却落了个被困在京城的下场。
留吁鹰的眼底浮起浓浓的阴影,以指尖沾了些许酒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大致的地形图。
阿屠一眼就看出来了,元帅画的这是兰峪山脉。
留吁鹰的手指在代表兰峪关的位置,轻轻地叩了叩:“谢无端拿下了兰峪关,相当于困住长狄近十万的兵力。”
这十万长狄大军必须寸步不离地守着乌寰山,与兰峪关的景军形成僵持。
“待王上调兵支援乌寰山……”留吁鹰的手指屈起,又叩了叩,“‘困’在乌寰山的可就是二十万大军了。”
阿屠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也以手指沾了些许酒水,手指微颤,很快定了定神,在桌上画出了代表王庭的城池,接口道:“十万大军支援乌寰山,便意味着,长狄势必会面临后方空虚的危机。”
“王庭危矣。”
阿屠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脖颈上的汗毛根根倒竖,有种铡刀逼近的寒意。
留吁鹰闭了闭眼睛,语速缓慢地接着道:“如果本帅是谢无端,也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大景来说,智计百出的谢无端是一把最锋利的剑,而谢家的覆灭等于是淬炼谢无端的一把火,让他有了杀性,像是那种出鞘必见血的凶刃。
留吁鹰的口腔中满是苦味,直蔓延至心口,道:“谢无端此人,心思缜密,雷厉风行,但凡对手有一点破绽,他就会立刻趁虚而入。”
北境只有谢无端一人时,留吁鹰并不担心谢无端会放下兰峪关,兵行险招。
可现在,顾非池也去了北境。
留吁鹰垂眸又朝那酒杯看去,那团绢纸已经彻底沉在了酒水中,炭笔写就的字在酒液中一点点地融化开来……
他双眸怔怔,喃喃自语着:“我不明白,为什么顾非池愿意做到这个地步。”
率大军从后方绕道王庭,这若是胜了,对顾非池来说,确实是一桩为人称颂的功绩,可是,顾非池已经是大景的太子,他都快继位了,一国之君何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亲自带兵去往敌国?!
战场如炼狱,一支不知道从哪儿飞出的流箭就有可能要了将帅的命,这一点身经百战的顾非池不可能不知道。
顾非池到底图什么!?
他想不明白。
但是,顾非池会在这时悄悄离京,也只有这一个可能,这唯一的一个可能性。
阿屠谨慎地提议道:“元帅,要不要向王上那边去信,让王上赶紧把援兵撤回王庭?”
留吁鹰的指节又在桌面上叩动了两下:“不妥。”
如今的谢无端,进可攻,退可守。
又有顾非池倾举国之力相助。
自己远在京城,南征大军连连挫败,士气不足,若是再无援军,以谢无端的能耐,乌寰山也危。
援军必不可少。
乌寰山有了援军,钦志犇他们至少可以牵制住北境的谢无端。
届时,顾非池身陷于长狄境内,谢无端在北境又无暇他顾,自己才更快地控制住大景京城。
“顾非池此去长狄,十有八九从勃托达山脉以东绕道而行,再抵王庭,就算大军再轻装简行,也得有辎重随行,行军至少要一月有余。”
“这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们拿下大景!”
现在后方空虚的可不仅仅是长狄,他们大景现在同样是少了顾非池坐镇。
长狄王庭有英明的王上和英勇善战的九部亲王。
而大景京城有的只是些老弱病残。
“砰”的一声巨响,突然自雅座外头响起,似乎连他们所在的这间雅座的地板都随之震了一震。
留吁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看,那高瘦男子察言观色,连忙开门走出了雅座,往二楼的厅堂看了一眼,很快就回来禀道:“元帅,外头是宁王。”
留吁鹰摸了把络腮胡,微微一笑,立即站了起来,从雅座出去了。
一眼就看到了厅堂一角醉醺醺的宁王正歇斯底里地指着一人,破口叫骂着:“贱人!”
“都是贱人!!”
他一边怒吼,一边抬起右脚,狠狠地朝一个十三四岁瘦巴巴的小丫头踹去。
“囡囡!”旁边另一个三十来岁的青衣妇人惊呼着扑了过来,义无反顾地挡在小丫头的跟前,宁王的那一脚就重重地踹在了妇人的背上。
青衣妇人痛呼一声,狼狈地抱着女儿一起摔在了地上。
“娘,您怎么样?疼不疼?”那小丫头两眼雾蒙蒙地看着娘亲,泫然欲泣,身子缩了缩,畏惧地看着面目狰狞的宁王。
那青衣妇人死死地抱住女儿,将她护在自己怀中,背对着宁王。
旁边还有一些酒客围观,全都避得远远地,又有几名酒客从二楼的其它雅座里出来了,好奇地找人打听:“咦?这是怎么了?”
“那卖唱的小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客人。”一个中年酒客摇头又叹气地说道,脸上带着几分同情。
任何人都能从宁王的穿着看出来,此人非富即贵,轻易得罪不得,因此大部分的酒客都在一旁静观其变。
楼下的小二也听到了二楼的动静,“蹬蹬蹬”地踩着楼梯上来了。
小二也有些为难,有些紧张,正要相劝,却听一个洪亮的男音以略显古怪的腔调高喊道:“这不是唐公子吗?”
背对着留吁鹰的宁王一愣,转过了身,对上留吁鹰粗犷的脸庞,面露惊讶之色,醉醺醺地拱了拱手:“是你啊。”
留吁鹰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着,一把揽住了宁王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相逢不如偶遇,唐公子,与我喝一杯如何?”
留吁鹰强势地推着宁王进了他的那间雅座中。
见状,后方的小二松了口气。
京城多达官贵人,他们酒楼也怕得罪人,幸好有人把这位客人给劝住了。
小二连忙去问候那对卖唱的母女,就听雅座的房门“吱呀”一声又关上了。
雅座的门一关,宁王就挥开了留吁鹰的手,整个人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
那双之前还醉醺醺的眸子此刻一片清明,毫无醉意,与方才发酒疯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径直走到窗边的桌子前,也不用人请,就自己撩袍坐了下来,淡淡问道:“留吁元帅,东西呢?”
他说话的声音略显尖细。
留吁鹰也走到了窗边,将之前黎才人送出的那枚檀木珠子推了过去。
宁王拿过珠子,很快从里头拿出了一张被折成小小一块,外头还封着火漆印的绢纸。
确信火漆印完好,宁王这才拆开,仔细地将那绢纸摊开了,瞳孔微微翕动,认出了皇帝的笔迹。
这是皇帝亲笔所书的密旨。
宁王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这封密旨,取出一个火折子,转瞬就把那张绢纸给烧了,又看向了留吁鹰:“元帅打算如何?”
留吁鹰却是不答反问:“宁王现在可以调动多少兵力?”
“一万。”宁王与他四目对视,手一挥,绢纸烧成的灰烬飞舞在半空中,很快就被风吹散了。
留吁鹰眉梢微动,眉宇舒展,心里有些意外:这一万人马就是皇帝留的后手吗?
皇帝的后手居然不是他的同胞弟弟怡亲王,而是这个不甚起眼的宁王。
可见大景皇帝果然多疑,对他的胞弟看似信重,其实心里也是防了一手的。
留吁鹰勾唇笑了,露出森森白牙,亲自执壶倒了杯酒,推给了宁王。
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对着宁王做举杯状,仰首豪爽地一饮而尽,敬了对方一杯酒。
那动作似在说,合作愉快。
然而,宁王没去沾身前的那杯酒,而是从袖袋中掏出一张预先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推给了留吁鹰,但见纸上分别以景语和狄语写了两段话。
这是一份协议,大景与长狄的协议。
“北境六磐城以北以后归属长狄,”宁王吐字清晰地徐徐道,一手在协议上按了按,这是写在协议上的条款。
此外……
宁王顿了顿,又提了一个协议外的要求:“还有,元帅要把北安伯明芮给交给本王。”
“要活的。”
最后三个字阴恻恻的,像是毒蛇吐信般。
明芮既然嫁给了他,这一辈子就是他唐修尧的女人。
既然她不稀罕当宁王妃,那她就当一个卑贱的奴好了。
留吁鹰将那份协议看了看,当机立断地拍板道:“好。”
他取出他的那枚元帅印,在那份协议上盖下赤红的印记,印记上的鹰首线条简洁,弯喙尖锐如钩。
宁王收起了那份协议,白皙光洁的俊面上这才有了些许笑容,执起身前的那杯酒也是一口喝完,将杯口朝下,表示滴酒不剩。
“希望元帅不要让皇上失望。”
留吁鹰微微地笑,再次给宁王斟了酒。
“不是说皇上病重,怎么突然就移驾行宫了呢?”酒楼外头的街道上,一个响亮的男音透过半敞的窗户传了上来。
雅座中的二人只需垂眸便可见路边一些看热闹的百姓流连不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
“难不成是皇上要禅位了?”
“那我可得赶紧进些烟花爆竹、大红灯笼什么的,到时候肯定好卖!”
“说得是,这新帝登基肯定大赦天下!”
下面的百姓越说越亢奋,越说越激动。
这种热闹的气氛似乎会传染般,急速地在整个京城扩散,连续数日,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人人都在盼望着来年新帝登基。
虽说还没有公文明示,但是朝廷也没有阻止民间的这些议论,甚至于乐见其成。
以礼亲王的意思,最好让民间渐渐谈论开来,等到时候传位诏书一下,也能更加的“顺应民意”,要不是卫国公阻止,他还想催着顾非池尽快从北境回来。
他终究还是被卫国公劝住了,继位是国之大事,开疆辟土同样也是。
礼亲王忍了下来,每天闲来无事,一面盯着礼部拟禅位仪式的章程,一面盯着北境的战况。
留吁鹰同样也盯着北境的动静。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北境那边风平浪静,继谢无端打下兰峪关后,就没有任何军报传来。
没有消息,有时候,便是好消息。
留吁鹰亲笔写了“坚守”两个字,交给了阿屠。
他不确定那只白鹰还在不在京,这些日子以来的飞鸽传书也几乎断了,阿屠特意让人到了翼州后再放飞鸽子。
然而,一连几天,留吁鹰都是噩梦连连。
在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后,他从榻上起来,推开了窗。
十月的夜风带着凉意,吹得他打了一个激灵。
留吁鹰神情难安地看着北方,似要穿过那无边的黑暗。
鸽子应该快到了……除了鸽子,他还另派了人回去,应该很快就会消息递来。
乌寰山易守难攻的地势,再加上长狄十万南征大军,面对谢无端,不能说固若金汤,以钦志犇与拓跋豹之能,再守上乌寰山大半个月,等来王上的援军总是可以的吧?
留吁鹰这么想着。
然而,千里之外的乌寰山,此时并非固若金汤。
而是城门大敞。
地面上、城墙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具具尸体,尸横遍野,一地狼藉,地上血流成河。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方歇的血腥味,浓郁呛鼻。
一只鸽子扑楞着翅膀飞了过来,似乎也闻到了血腥味,身子微微颤颤,飞行的动作略有几分木讷,下一刻,就被城墙上的一个少年轻而易举地抓住了。
他清亮的目光落在鸽脚上的信筒上。
“公子。”风吟抓着信鸽,快步跑下混乱不堪的墙楼,动作敏捷地避开了这一地的尸体与兵械,在周围天府军的将士中间穿行,跑向了骑在了一匹白马上的谢无端。
谢无端那银白的铠甲上,也沾了血,却半点不显狼狈,依然是一派月白风清的样子,唇畔噙着温润的浅笑,仿佛他所在的地方不是战场,而是什么星台仙阁的雅地。
五六步外,钦志犇与拓跋豹两人双手被麻绳束缚在后,被几名天府军将士押着跪在地上,他们的铠甲上、身上都是血。
尤其是拓跋豹,他的左耳被削去了一半,到现在耳朵还在滴答滴答地滴着血,血染红了他的下巴与肩头,形容既狼狈又狰狞。
“公子,是信鸽。”
风吟取下了信鸽脚上那支细细的信筒,抬起手呈给了马背上的谢无端。
谢无端慢条斯理地拧开了火漆封好的信筒,取出了一张绢纸,展开后,赫然见上面以长狄文字写了两个字——
坚守。
谢无端看完了那张绢纸,随手一扔,绢纸就从半空中轻飘飘地落下,像一片羽毛般缓缓地落在了钦志犇与拓跋豹面前。
“坚守”这两个字赫然映入二人眼帘。
原本就耷拉着脑袋的钦志犇像是被刺痛了眼睛般,闭了闭眼,哪怕跪在地上也比常人高出了一截的身躯这一刻如垂暮老者般伛偻起来。
坚守?!
那也要他们守得住啊!
谢无端在使诡计拿下了兰峪关后,经过几天休整,就对乌寰山发起了猛攻。
十天前,大军更是直接兵临城下。
本以为凭着乌寰山的天险地势,谢无端想要在短时间内强势硬攻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拉长战线,一点点地耗光他们的兵力。
乌寰山的山势险峻,背靠北狄,东南是几面峭壁,西临沙漠,易守难攻,是天神赐予他们长狄的瑰宝。
只要等来后方王上派遣的援兵抵达,那就该是他们反攻的时候。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谢无端率大军兵临城下的第三天,他们被前后包抄了。
至今回想起来,钦志犇犹觉得仿佛置身一个无止尽的噩梦中。
“得得得……”
前方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伴着马匹轻快的恢恢声。
“表哥。”
红马的马蹄进入钦志犇与拓跋豹的视野。
两人下意识地抬头去看。
一袭红袍如火的青年骑在矫健的红马上,俊美如画的面庞上,那双深邃的狐狸眼闪着灼灼锋芒,令人不敢直视。
青年就像一头伸着懒腰的豹子,慵懒而高傲,傲慢又矜贵,蓄势待发。
是顾非池。
钦志犇与拓跋豹二人用一种近乎敬畏的目光看着他。
他们原以为只要全力应对攻城的谢无端,却不想,顾非池却在他们以为是绝对安全的后方,给了他们最致命的一击!
在经过西大街时,龙辇内突然暴起一声怒喝,一道樱草色的倩影从行驰的龙辇中滚了下来,狼狈地摔到了地上……
“滚!”
皇帝沙哑的呵斥声隔着帘子传来。
黎才人在地上滚了两圈,才稳住了身体,跪伏在地,原本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散了一半,满头珠钗歪斜。
她将额头抵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皇帝的銮驾过去。
直到龙辇驶到西城门口,一个小内侍从后方的一辆马车上下来了,将跪伏在地的黎才人扶了起身:“才人,您没事吧?”
黎才人抚了抚衣裙,摇了摇头,柔柔弱弱地说道:“我没事。”
她在内侍的搀扶下往后面的那辆马车走去,脚不着痕迹地往后踢了一脚,一颗拇指头大小的檀木珠子就骨碌碌地往路边滚去。
那辆路边一个头戴灰色头巾的高瘦男子一脚踩住了那颗檀木珠子,沉沉的目光看着黎才人被那内侍扶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也追着龙辇的方向去了,一盏茶后,仪仗队就都出了城门。
那高瘦男子见无人注意他,连忙蹲下身,捡起了踩在脚下的那枚珠子。
他将木珠子牢牢地捏在手心,疾步匆匆地离开了,确认没人跟着自己,这才进了街尾的一家酒楼,直上了二楼的一间雅座。
留吁鹰面沉如水地坐在窗边,目光还望着圣驾离开的方向。
随从阿屠垂手站在他身旁。
高瘦男子谨慎地合上门,将那颗木珠子在自己的腰带擦了擦,这才恭敬地双手呈给了留吁鹰。
“元帅,这是阿黎刚刚送来的。”
留吁鹰接过了那枚珠子,指腹在上面摩挲了两下,便取出小小的木塞。
那檀木珠子是中空的,留吁鹰用指尖往木珠里一戳,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纸团,珠子里还留有一张被折成指甲盖大小,封有火漆印的纸条。
留吁鹰深深地看珠子内一眼,便迫不及待地先将那手中的纸团展开。
绢纸上,以炭笔写着两行长狄的文字。
留吁鹰凝眸盯着那两行字,褐眸眯了眯,厚唇在浓密的虬髯胡中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以狄语低声自语道:“顾非池果然不在京城。”
留吁鹰的眼里掠过一抹鹰一样的利芒,将那张绢纸又揉成了一团,扔进了杯中的酒水中。
最近这一连数天,先是兰峪关失守,南征军左大将战死,大军退守到长狄乌寰山,再是谢无端率大军猛攻乌寰山,丝毫不给长狄一点喘息的机会。
他心里既恨又急,差点想不顾顾非池的威胁,冒险返回长狄,但终究被理智按下了这个念头。
留吁鹰眸光闪动,又望向了窗外,这一次却是望向了北方,目光似是穿过了那遥远的空间,若有所思道:“谢无端这是在逼着本帅向王上求援。”
阿屠脸色一沉,失声道:“莫非……”
“是。”留吁鹰艰难地点了点头,肯定他的猜测,“谢无端的目标,其实是王庭。”
最后这句话他说得无比艰涩。
兰峪关犹如中原的门户,对大景而言,至关重要;而它对长狄同样重要,固守兰峪关也等于守住了长狄,将大景的军队阻挡在兰峪山脉以南,无法踏足他长狄的领土。
先前正是因为拿下了兰峪关,优势在他长狄,他才敢亲自来京城与大景皇帝“议和”。
谢家的覆没让他看到了机遇。
大景皇帝心胸狭隘,眼界浅薄,只要挑起大景内乱,就给了他们长狄入主中原的机会。
这是一个长狄等了百年的机遇。
他带着雄心壮志而来,结果却落了个被困在京城的下场。
留吁鹰的眼底浮起浓浓的阴影,以指尖沾了些许酒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大致的地形图。
阿屠一眼就看出来了,元帅画的这是兰峪山脉。
留吁鹰的手指在代表兰峪关的位置,轻轻地叩了叩:“谢无端拿下了兰峪关,相当于困住长狄近十万的兵力。”
这十万长狄大军必须寸步不离地守着乌寰山,与兰峪关的景军形成僵持。
“待王上调兵支援乌寰山……”留吁鹰的手指屈起,又叩了叩,“‘困’在乌寰山的可就是二十万大军了。”
阿屠倒抽了一口冷气。
他也以手指沾了些许酒水,手指微颤,很快定了定神,在桌上画出了代表王庭的城池,接口道:“十万大军支援乌寰山,便意味着,长狄势必会面临后方空虚的危机。”
“王庭危矣。”
阿屠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脖颈上的汗毛根根倒竖,有种铡刀逼近的寒意。
留吁鹰闭了闭眼睛,语速缓慢地接着道:“如果本帅是谢无端,也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大景来说,智计百出的谢无端是一把最锋利的剑,而谢家的覆灭等于是淬炼谢无端的一把火,让他有了杀性,像是那种出鞘必见血的凶刃。
留吁鹰的口腔中满是苦味,直蔓延至心口,道:“谢无端此人,心思缜密,雷厉风行,但凡对手有一点破绽,他就会立刻趁虚而入。”
北境只有谢无端一人时,留吁鹰并不担心谢无端会放下兰峪关,兵行险招。
可现在,顾非池也去了北境。
留吁鹰垂眸又朝那酒杯看去,那团绢纸已经彻底沉在了酒水中,炭笔写就的字在酒液中一点点地融化开来……
他双眸怔怔,喃喃自语着:“我不明白,为什么顾非池愿意做到这个地步。”
率大军从后方绕道王庭,这若是胜了,对顾非池来说,确实是一桩为人称颂的功绩,可是,顾非池已经是大景的太子,他都快继位了,一国之君何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亲自带兵去往敌国?!
战场如炼狱,一支不知道从哪儿飞出的流箭就有可能要了将帅的命,这一点身经百战的顾非池不可能不知道。
顾非池到底图什么!?
他想不明白。
但是,顾非池会在这时悄悄离京,也只有这一个可能,这唯一的一个可能性。
阿屠谨慎地提议道:“元帅,要不要向王上那边去信,让王上赶紧把援兵撤回王庭?”
留吁鹰的指节又在桌面上叩动了两下:“不妥。”
如今的谢无端,进可攻,退可守。
又有顾非池倾举国之力相助。
自己远在京城,南征大军连连挫败,士气不足,若是再无援军,以谢无端的能耐,乌寰山也危。
援军必不可少。
乌寰山有了援军,钦志犇他们至少可以牵制住北境的谢无端。
届时,顾非池身陷于长狄境内,谢无端在北境又无暇他顾,自己才更快地控制住大景京城。
“顾非池此去长狄,十有八九从勃托达山脉以东绕道而行,再抵王庭,就算大军再轻装简行,也得有辎重随行,行军至少要一月有余。”
“这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们拿下大景!”
现在后方空虚的可不仅仅是长狄,他们大景现在同样是少了顾非池坐镇。
长狄王庭有英明的王上和英勇善战的九部亲王。
而大景京城有的只是些老弱病残。
“砰”的一声巨响,突然自雅座外头响起,似乎连他们所在的这间雅座的地板都随之震了一震。
留吁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看,那高瘦男子察言观色,连忙开门走出了雅座,往二楼的厅堂看了一眼,很快就回来禀道:“元帅,外头是宁王。”
留吁鹰摸了把络腮胡,微微一笑,立即站了起来,从雅座出去了。
一眼就看到了厅堂一角醉醺醺的宁王正歇斯底里地指着一人,破口叫骂着:“贱人!”
“都是贱人!!”
他一边怒吼,一边抬起右脚,狠狠地朝一个十三四岁瘦巴巴的小丫头踹去。
“囡囡!”旁边另一个三十来岁的青衣妇人惊呼着扑了过来,义无反顾地挡在小丫头的跟前,宁王的那一脚就重重地踹在了妇人的背上。
青衣妇人痛呼一声,狼狈地抱着女儿一起摔在了地上。
“娘,您怎么样?疼不疼?”那小丫头两眼雾蒙蒙地看着娘亲,泫然欲泣,身子缩了缩,畏惧地看着面目狰狞的宁王。
那青衣妇人死死地抱住女儿,将她护在自己怀中,背对着宁王。
旁边还有一些酒客围观,全都避得远远地,又有几名酒客从二楼的其它雅座里出来了,好奇地找人打听:“咦?这是怎么了?”
“那卖唱的小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客人。”一个中年酒客摇头又叹气地说道,脸上带着几分同情。
任何人都能从宁王的穿着看出来,此人非富即贵,轻易得罪不得,因此大部分的酒客都在一旁静观其变。
楼下的小二也听到了二楼的动静,“蹬蹬蹬”地踩着楼梯上来了。
小二也有些为难,有些紧张,正要相劝,却听一个洪亮的男音以略显古怪的腔调高喊道:“这不是唐公子吗?”
背对着留吁鹰的宁王一愣,转过了身,对上留吁鹰粗犷的脸庞,面露惊讶之色,醉醺醺地拱了拱手:“是你啊。”
留吁鹰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着,一把揽住了宁王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相逢不如偶遇,唐公子,与我喝一杯如何?”
留吁鹰强势地推着宁王进了他的那间雅座中。
见状,后方的小二松了口气。
京城多达官贵人,他们酒楼也怕得罪人,幸好有人把这位客人给劝住了。
小二连忙去问候那对卖唱的母女,就听雅座的房门“吱呀”一声又关上了。
雅座的门一关,宁王就挥开了留吁鹰的手,整个人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
那双之前还醉醺醺的眸子此刻一片清明,毫无醉意,与方才发酒疯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径直走到窗边的桌子前,也不用人请,就自己撩袍坐了下来,淡淡问道:“留吁元帅,东西呢?”
他说话的声音略显尖细。
留吁鹰也走到了窗边,将之前黎才人送出的那枚檀木珠子推了过去。
宁王拿过珠子,很快从里头拿出了一张被折成小小一块,外头还封着火漆印的绢纸。
确信火漆印完好,宁王这才拆开,仔细地将那绢纸摊开了,瞳孔微微翕动,认出了皇帝的笔迹。
这是皇帝亲笔所书的密旨。
宁王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这封密旨,取出一个火折子,转瞬就把那张绢纸给烧了,又看向了留吁鹰:“元帅打算如何?”
留吁鹰却是不答反问:“宁王现在可以调动多少兵力?”
“一万。”宁王与他四目对视,手一挥,绢纸烧成的灰烬飞舞在半空中,很快就被风吹散了。
留吁鹰眉梢微动,眉宇舒展,心里有些意外:这一万人马就是皇帝留的后手吗?
皇帝的后手居然不是他的同胞弟弟怡亲王,而是这个不甚起眼的宁王。
可见大景皇帝果然多疑,对他的胞弟看似信重,其实心里也是防了一手的。
留吁鹰勾唇笑了,露出森森白牙,亲自执壶倒了杯酒,推给了宁王。
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对着宁王做举杯状,仰首豪爽地一饮而尽,敬了对方一杯酒。
那动作似在说,合作愉快。
然而,宁王没去沾身前的那杯酒,而是从袖袋中掏出一张预先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推给了留吁鹰,但见纸上分别以景语和狄语写了两段话。
这是一份协议,大景与长狄的协议。
“北境六磐城以北以后归属长狄,”宁王吐字清晰地徐徐道,一手在协议上按了按,这是写在协议上的条款。
此外……
宁王顿了顿,又提了一个协议外的要求:“还有,元帅要把北安伯明芮给交给本王。”
“要活的。”
最后三个字阴恻恻的,像是毒蛇吐信般。
明芮既然嫁给了他,这一辈子就是他唐修尧的女人。
既然她不稀罕当宁王妃,那她就当一个卑贱的奴好了。
留吁鹰将那份协议看了看,当机立断地拍板道:“好。”
他取出他的那枚元帅印,在那份协议上盖下赤红的印记,印记上的鹰首线条简洁,弯喙尖锐如钩。
宁王收起了那份协议,白皙光洁的俊面上这才有了些许笑容,执起身前的那杯酒也是一口喝完,将杯口朝下,表示滴酒不剩。
“希望元帅不要让皇上失望。”
留吁鹰微微地笑,再次给宁王斟了酒。
“不是说皇上病重,怎么突然就移驾行宫了呢?”酒楼外头的街道上,一个响亮的男音透过半敞的窗户传了上来。
雅座中的二人只需垂眸便可见路边一些看热闹的百姓流连不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
“难不成是皇上要禅位了?”
“那我可得赶紧进些烟花爆竹、大红灯笼什么的,到时候肯定好卖!”
“说得是,这新帝登基肯定大赦天下!”
下面的百姓越说越亢奋,越说越激动。
这种热闹的气氛似乎会传染般,急速地在整个京城扩散,连续数日,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人人都在盼望着来年新帝登基。
虽说还没有公文明示,但是朝廷也没有阻止民间的这些议论,甚至于乐见其成。
以礼亲王的意思,最好让民间渐渐谈论开来,等到时候传位诏书一下,也能更加的“顺应民意”,要不是卫国公阻止,他还想催着顾非池尽快从北境回来。
他终究还是被卫国公劝住了,继位是国之大事,开疆辟土同样也是。
礼亲王忍了下来,每天闲来无事,一面盯着礼部拟禅位仪式的章程,一面盯着北境的战况。
留吁鹰同样也盯着北境的动静。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北境那边风平浪静,继谢无端打下兰峪关后,就没有任何军报传来。
没有消息,有时候,便是好消息。
留吁鹰亲笔写了“坚守”两个字,交给了阿屠。
他不确定那只白鹰还在不在京,这些日子以来的飞鸽传书也几乎断了,阿屠特意让人到了翼州后再放飞鸽子。
然而,一连几天,留吁鹰都是噩梦连连。
在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后,他从榻上起来,推开了窗。
十月的夜风带着凉意,吹得他打了一个激灵。
留吁鹰神情难安地看着北方,似要穿过那无边的黑暗。
鸽子应该快到了……除了鸽子,他还另派了人回去,应该很快就会消息递来。
乌寰山易守难攻的地势,再加上长狄十万南征大军,面对谢无端,不能说固若金汤,以钦志犇与拓跋豹之能,再守上乌寰山大半个月,等来王上的援军总是可以的吧?
留吁鹰这么想着。
然而,千里之外的乌寰山,此时并非固若金汤。
而是城门大敞。
地面上、城墙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具具尸体,尸横遍野,一地狼藉,地上血流成河。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方歇的血腥味,浓郁呛鼻。
一只鸽子扑楞着翅膀飞了过来,似乎也闻到了血腥味,身子微微颤颤,飞行的动作略有几分木讷,下一刻,就被城墙上的一个少年轻而易举地抓住了。
他清亮的目光落在鸽脚上的信筒上。
“公子。”风吟抓着信鸽,快步跑下混乱不堪的墙楼,动作敏捷地避开了这一地的尸体与兵械,在周围天府军的将士中间穿行,跑向了骑在了一匹白马上的谢无端。
谢无端那银白的铠甲上,也沾了血,却半点不显狼狈,依然是一派月白风清的样子,唇畔噙着温润的浅笑,仿佛他所在的地方不是战场,而是什么星台仙阁的雅地。
五六步外,钦志犇与拓跋豹两人双手被麻绳束缚在后,被几名天府军将士押着跪在地上,他们的铠甲上、身上都是血。
尤其是拓跋豹,他的左耳被削去了一半,到现在耳朵还在滴答滴答地滴着血,血染红了他的下巴与肩头,形容既狼狈又狰狞。
“公子,是信鸽。”
风吟取下了信鸽脚上那支细细的信筒,抬起手呈给了马背上的谢无端。
谢无端慢条斯理地拧开了火漆封好的信筒,取出了一张绢纸,展开后,赫然见上面以长狄文字写了两个字——
坚守。
谢无端看完了那张绢纸,随手一扔,绢纸就从半空中轻飘飘地落下,像一片羽毛般缓缓地落在了钦志犇与拓跋豹面前。
“坚守”这两个字赫然映入二人眼帘。
原本就耷拉着脑袋的钦志犇像是被刺痛了眼睛般,闭了闭眼,哪怕跪在地上也比常人高出了一截的身躯这一刻如垂暮老者般伛偻起来。
坚守?!
那也要他们守得住啊!
谢无端在使诡计拿下了兰峪关后,经过几天休整,就对乌寰山发起了猛攻。
十天前,大军更是直接兵临城下。
本以为凭着乌寰山的天险地势,谢无端想要在短时间内强势硬攻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拉长战线,一点点地耗光他们的兵力。
乌寰山的山势险峻,背靠北狄,东南是几面峭壁,西临沙漠,易守难攻,是天神赐予他们长狄的瑰宝。
只要等来后方王上派遣的援兵抵达,那就该是他们反攻的时候。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谢无端率大军兵临城下的第三天,他们被前后包抄了。
至今回想起来,钦志犇犹觉得仿佛置身一个无止尽的噩梦中。
“得得得……”
前方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伴着马匹轻快的恢恢声。
“表哥。”
红马的马蹄进入钦志犇与拓跋豹的视野。
两人下意识地抬头去看。
一袭红袍如火的青年骑在矫健的红马上,俊美如画的面庞上,那双深邃的狐狸眼闪着灼灼锋芒,令人不敢直视。
青年就像一头伸着懒腰的豹子,慵懒而高傲,傲慢又矜贵,蓄势待发。
是顾非池。
钦志犇与拓跋豹二人用一种近乎敬畏的目光看着他。
他们原以为只要全力应对攻城的谢无端,却不想,顾非池却在他们以为是绝对安全的后方,给了他们最致命的一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最新章节,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最新章节,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