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第 18 章

小说:[三国]女帝我来当 作者:恐龙花 更新时间:2024-09-17 01:28:0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至于邓广,他主要就是负责练兵军备。

  成年男丁和女丁都要负责操练,其中优秀者可以提拔到白虎营里面,然后白虎营的每日肉食再添加一倍。

  不愿意当兵,或者身体素质不够,那就负责种田,但也得有基本的武装能力。

  至少得保证有人侵犯的时候,能够拿起刀反抗。

  所以除了老人和婴儿,杨秋实行的是全民皆兵。

  当初选择这座山,主要因为里面煤矿资源多,而杨家寨这里,还有铁矿资源。

  所以这几年,杨秋一直嘱咐邓广不停铸造武器,但遗憾的是,由于吸收的三百多人之中只有一个铁匠,所以这速度它就快不了。

  哪怕铁匠按照杨秋要求收徒,并且教会一个奖励丰厚的粮食金钱,但还是受限于大环境。

  实在是人太少,所以它没法扩大生产力啊。

  而杨家寨的重心还是在每年种地养猪上,这世上其他事情都可以延后,唯独饥饿不能延后,那是会死人的。

  所以不管有多少规划建设,不管武力值有么重要,种地都是最重要的是事情。

  而养猪吃肉,那是奢侈行为。

  但由于有邓家祖传的养猪技术以及和邓家跟着一起逃亡过来的专业养猪人员,所以养猪场拓展得更好。

  至于种地,杨秋倒是在这上面栽了几个大跟头。

  最开始选择这块地的时候,杨秋按照书籍的指导烧荒开垦山地田土。

  接着,杨秋就购买了农家有机肥,各种高产种子,

  尤其是以前印象当中穿越必备的高产红薯土豆玉米,再加上这个世界本来有的麻、黍、粟、麦、菽。

  本以为粮食问题可以轻松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开荒艰难,山地烧荒太慢。

  然而实际情况给了杨秋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首先,土豆确实是高产种子,但杨秋在并州。这里大部分区域是未来的山西,所以这是北方。

  然后,东汉末年包括三国,这时候的气候极其干燥寒冷。所以北方游牧民族才不断南下,因为草原生存环境恶劣得不行。

  而土豆的种植需要湿润的土地,尤其是发芽期,需要土壤土壤含水量到达百分之四五十左右。

  而幼苗期之后,需要水分更多了。

  可是这是在干旱冰冷的北方啊,所以种植土豆计划破产。这里的土地种植的土豆不仅产量少,还直接腐烂……

  之所以北方现在大量种植粟和小麦,那就是因为粟和小麦比较抗旱。

  原本汉朝北方是种植水稻的,因为那时候北方降水量还行,有些地方还水稻高产。

  可是天气直接逼得汉朝在北方提倡种植小麦和粟了。

  至于红薯,杨秋也在这上面吃了个亏。这红薯确实是个高产抗旱耐贫瘠的农作物,然而它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

  因为重茬种植红薯,会导致红薯长势不良,生长缓慢,不结薯,结薯不多,病虫增多等问题。

  所以这也是个凑合的食物。

  不仅如此,红薯作为主粮纤维多,营养低不管饱。吃多了还反酸烧心,没有老祖宗的五谷好。

  当然,都饿得要死了的时候,倒也可以凑合。

  所以红薯不能做主粮,只能做个辅助粮食。

  幸好玉米是真的挑选出了抗旱适合山地种的类型,总算没有踩到坑。

  后来,杨秋还挑选出了抗旱的高粱米。

  不过高粱米这个食物吧,口感差,味道涩,难消化,容易便秘。

  但这东西适合酿酒,在历史上发展成为了白酒最重要的原材料。

  不过杨秋现在没机会做生意,所以凑合着当食物吃。

  毕竟外面的人都饿得快死了,现在这里的食物有再多的口感问题,那都属于富贵病,有得吃就不错了。

  当然,大家喜欢的还是五谷,不愧是祖宗亲自选定的食物,实在是其他食物追赶不上。

  至于种地过程中的虫害问题,轮种问题,杨秋虽然抄写了不同粮食的种植方法。

  然而书籍只有指导作用,现实情况是总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所以杨秋将培养农官当成了重中之重。

  这里收留的老人们,那是种了一辈子的地了。

  杨秋让老人们将不同粮食的种植经验记录下来教导人,因为大部分都不会写字,所以杨秋就派个人帮助这些老人记录。

  到目前为止,这寨子倒也算是自给自足了。

  粮食再加上猪肉,完全能满足大家日常需求,甚至还能有所存粮。

  毕竟土豆红薯虽然没带来惊喜,但是麦,粟,麻,黍,菽是真的有高产种子啊。

  再加上杨秋提供的农家有机肥,以及猪场养猪发酵之后的粪便,所以粮食产量还算是不错。

  但因为土地条件太差,所以目前已经开发到天花板了。

  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那就必须走出去,外面才是真正可以高产的农田。

  “寨主,这就是目前山寨的存粮,布匹,粗盐,兵甲,药材等,今年收成还算不错。

  但是寨主之前发掘的肥田之物,今年差不多挖完了,现在大家不知道怎么办?虽然寨主传授了许多畜禽肥料制作方法,但是大家还是有点担忧,害怕明年粮食收成减产!”

  此时此刻,邓容已经将山寨今年的发展介绍了一遍。

  杨秋看着清晰的账本记录,她满意地点点头。

  前几年刚刚安排邓容掌管这些事情做账本的时候,杨秋年底看到那流水钱的账本,她就眼前一黑。

  那时候她就立即培养了邓容复式记账法,当然没有现代那么先进,而是根据明朝的四脚账格式来记录。

  这在目前属于大家能接受的格式,并且记录清晰省事儿。

  为此,杨秋强烈要求邓容多培养几个记账徒弟,这在未来可是一个要用到方方面面的本领。

  而今听到邓容的担忧,杨秋想到明年的黄巾起义,她觉得这事必须提前安排了。

  “让大家不用担心肥料问题,我知道这座山哪里还有。等解决了虎口寨的事情,我就带大家去深山里挖掘那个贮藏肥料的地方。”

  当初杨秋选择这个地方做山寨之后,她就在脑海里购买了大量的农家有机肥。

  但杨秋不打算在众人面前空手变出肥料。

  所以她直接让购买的肥料贮藏在了深山地底下,然后再伪装自己可以找到肥田之物,让大家像挖矿一样在土里挖肥料。

  当然,之所以搞得这么麻烦,那是因为杨秋不想这些人误会她有什么仙法本领。

  虽然金手指很神奇,但杨秋不打算把自己造神。

  毕竟人一旦依赖于奇迹,他们就会自己产生惰性,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自己什么本领都掌握不了。

  这座土地伟大的祖先们们早就告诉了众人一个道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团结在一起改造自然,这才是祖先教会众人的本领!

  所以杨秋绝对不会让世人以为求仙拜佛可以找到出路。

  而她所有的异常本领都是因为有太白居士教导,这世上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

  所以众人目前只觉得杨秋有隐士传承,认为杨秋师傅是大贤。

  而杨秋也着重培养山寨里面的人自己制作农家土肥,自己观察驯化出高产种子。

  她祈祷的未来是,有一天大家不再依赖金手指,而是自己培养出高产种子,然后发展出专业系统的农学知识,而不只是经验传承。

  毕竟脑海里的经验书籍可以购买,但那些专业农学知识写下来了这些人也看不懂。

  还是得让他们自己走向正确的路钻研。

  但目前人手太少,所以这还只是一个畅想。

  眼下,邓容提到了另一件正事。

  “寨主,白虎营的人应该很快就能到齐了,寨主这次打算怎么对付那个虎口寨?有我可以效力的地方吗?”

  “怎么 ,想建功立业了?”

  这打趣的话一说出来,邓容露出了些许窘迫的神情。

  “我也跟着那些人每天操练了许久,可是我还是比不上他们的气力。我这样的身体,上战场甚至可能给大家拖后腿。寨主,我是不是很没用?”

  邓容以前做邓家女儿的时候,她学的是贞静柔顺。

  所以她没有怨言的做了孙显的妾侍,并且认真伺候讨好对方,哪怕对方凶狠残暴。

  可是恭敬柔顺没有换来邓家的安然,反而父母惨死而亡,邓家差一点全族覆灭。

  从那以后,邓容就觉得书上写的道理好多都是假的,尤其是对女子竖立的条条框框。

  可是那时候邓容还是不知道怎么改变自己?直到她和弟弟还有邓家其他人被寨主拯救。

  直到看到寨主一个女人可以徒手打死老虎,可以建立一个山寨,可以引领他们这些人开荒种地练兵,邓容才隐隐约约触摸到了真相。

  一直以来,她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就是因为她没有实力反抗这个世界,而实力可以带来权利。

  所以邓容一直参加练兵,想要把自己操练得更加强大。

  可无奈的是,她身体素质上限就在那里,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白虎营的身体素质。

  这让邓容尤其沮丧,难道她这辈子注定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

  是的,在此刻邓容的世界里面,武力代表着实力。

  “为何一定要比得上他们,难道你管理后方,教人识字不是优点?在我眼里面,你可是杨家寨的二号当家。

  要是你翻脸了,那些人都吃不上饭,拿不到武器,邓容,你还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吗?”

  此言一出,邓容好像理解了,又好像还是有些困惑,杨秋笑了。

  “当年汉高祖建立天下,你知道对高祖来说,最大功劳的人是谁吗?”

  邓容摇头。

  “自然是萧何,你也看过史书,难道不知道萧何负责的就是高祖的后方吗?要不是有他,高祖何以安心在战场上征战四方,因为他有一个稳定信任的人在后方源源不绝的提供粮草兵甲。”

  此言一出,邓容眼神瞬间亮得像是一盏灯,杨秋就知道对方听懂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邓广敲门进来告诉大家,白虎营的人到齐了。

  于是杨秋笑着站起身朝外走。

  是该讨论一下明天怎么进攻张大虎了。

  她会让张大虎拥有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女帝我来当,[三国]女帝我来当最新章节,[三国]女帝我来当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