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港盐场。

  孙甸点燃了艾草堆,看向围拢起来的灶丁灶户,目光中满是悲色。

  “爹爹。”

  小悠跑了过来。

  孙甸拉着女儿的手,俯身道:“这次是盐场议事,让你在家陪着你娘与弟弟,怎么跑来了。”

  小悠侧头:“娘亲也来了。”

  孙甸抬头看去,见秋娘牵着儿子孙安走了过来,眉头更皱巴了。

  秋娘知道孙甸要责怪,解释道:“这次不是灶丁议事,是灶户议事,许多老人、妇人都来了。那,黄老人也赶来了,我们也想听听,看看盐场打算怎么做,咱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孙甸看了看,果然黄大竹也来了,里面不少妇孺孩子。

  没有火光,只有星光漫天。

  提举刘有信、副提举苏波迈步而至。

  一群人围了上去,一个个眼神里眼巴巴地盼着。

  刘有信踩着凳子,站在了一块盘铁之上,看着周围一千六百余灶户,沉声道:“我已多方打探,甚至还询问过附近县衙的官员,拿盐引支盐的商人说的很可能是事实,镇国公遇袭——落入江水失踪,军民找寻多日依旧无果!”

  此言一出,一些性子的妇人已开始垂泪。

  黄大竹手中的拐杖摇晃了下,满脸的皱纹更显苍老。

  赵瓜不甘心地喊道:“失踪,失踪不一定就是出事了,说不定只是没找到,说不定被人救走了,朝廷不知情,我说的对不对。刘提举,你回我的话啊!”

  刘有信心头沉甸甸的。

  孙甸低下了头。

  虽然大家没见过长江,可也知道江水滔滔。

  不说长江了,就是小河、池塘、湖泊,哪一年不淹死一些人?

  失踪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人愿意相信罢了。

  刘有信咬了咬牙,喊道:“一个个都别沮丧着脸,我告诉你们,朝廷还没发话,咬定了是失踪,那就是失踪!只要朝廷一日没说镇国公走了,那咱们就相信,镇国公还在,他一定还在!”

  这种话,没让一个人打起精神,相反,不少人伤心得更是厉害了。

  黄大竹看了看周围悲痛的灶户,仰头看了看夜空。

  五年前,就在这里,当时还是定远侯的顾正臣将提举郭临川挫骨扬灰,他拯救了这里的灶户,将所有人从绝望的深渊里一点点拉回人间!

  离别时,自己对镇国公说活不了几年了,可镇国公一句话,让自己撑到了现在!

  他耳语,他告诉自己,要坚持活下去,活到他拿到亩产十五石的农作物,坚持到看到好日子来……

  这是自己与镇国公之间的秘密。

  怀疑过,也坚定过。

  穿过秋冬再看春夏,终于也听到了那震惊天下的高产农作物!

  他没有骗自己这个老头子!

  好日子就要来了,他却突然——

  黄大竹拿起手中的拐杖,敲打着盘铁的边缘,喊道:“刘提举说的对,镇国公只是失踪,朝廷没发话,咱们谁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只是刘提举,我们听说金陵给镇国公造了许多祠堂,咱们盐场是不是也该建一个,建个生祠总还是没问题吧?”

  “对,建个生祠,咱们也能为镇国公祈福。”

  孙甸支持。

  赵瓜、王海等人嚷嚷着赞同。

  刘有信为难地看着黄大竹等人,言道:“搁在十几年前,建生祠没那么麻烦,可这些年朝廷管得严了,咱们这里,怕是不合适给镇国公建生祠。”

  “有何不可?”

  黄大竹敲盘铁。

  刘有信郁闷。

  秦汉建生祠谁也不用报告,直接开整就行,可唐宋需要上报朝廷,比如“州为申省,省司勘覆定”,之后还需要上奏朝廷批准之后才能建立生祠。

  元代时期,生祠这玩意,只要想建,没什么人拦你,就当拉动地方消费了,但若是生祠建了,百姓不鸟你,觉得你不配,或是新上任的官看着不爽,给你砸了都有可能。

  没多少申报流程,也准你建,但建造之后留不留,毁不毁,那是另外一回事。

  到了大明,各类礼制逐渐完善,尤其是祭祀礼制,对生祠自然也进行了规范,不仅要申报官府得到许可,还写到了《大明律》里面,要建生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有功于民。

  第二,去任之后民不能忘。

  也就是说,“有功”、“去任”是底线。

  顾正臣有功于民,这一点没人会否认,可问题是,顾正臣没当过青州府的官,也没管过高家港盐场。

  不存在上任,如何谈去任?

  刘有信将这个道理讲了出来:“不是我不想给镇国公立生祠,而是咱们这里不符合建造生祠的礼制,即便是提出来,礼官议礼时也会驳回。”

  “金陵人为何可以?”

  “我们也要建!”

  “对!”

  灶户嚷嚷起来,声音直灌刘有信耳朵。

  刘有信叹了口气:“那我试试,明日去求见下青州知府……”

  这事知县做不了主,知府可以。

  虽说自己是个小提举,可毕竟知府来过“定远侯烧灰处”,一起吃过饭,应该能见一见。

  直至众人散去,刘有信才疲惫地坐在盘梯上,对苏波道:“镇国公对我们有恩,可我们连报恩的机会都没有,甚至连多道一声感谢的机会也没有。你说,像他这种大人物,怎么就会——”

  苏波躺了下来,看着星空,轻声道:“刘提举,会有机会的吧。若是镇国公当真遭难,朝廷不会连丧都不治,朝廷没有什么不可以承受的沉重。之所以一直没动静,很可能,另有隐情。”

  刘有信惊讶地回头看向苏波:“何意,总不能镇国公还活得好好的,却躲起来吧?这不合理。镇国公有威名,他在,宵小之辈不敢放肆。”

  苏波枕着双臂,翘起一条腿晃动着:“不知道,可你想,长江再宽再阔,江水再急再湍,能找不到一个沉江之人吗?我总觉得这背后有蹊跷,不过,兴许朝廷有其他考虑,不是我们可以揣测的……”

  星辰忽明忽暗,是乌云在放肆。

  伸出手抓去——

  垂落时,沉重地砸下。

  朱棡叹了口气,对一旁走来走去的李景隆道:“我才不会去上那女人的课。这都入夜了,你留在我府里晃悠,是何居心?”

  李景隆搓着手:“外语好啊,多学一门外语,有好处,技多不压身。再说了,先生留下来的西洋计划里有你,你不学,对不起先生。”

  “曹,你不提先生能死吗?”

  朱棡恼怒,跳起来指着李景隆的鼻子大骂:“先生的事就是一把刀子在我胸口,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李九江,若不是看在你也喊一句先生的份上,我早踹你出去了!”

  李景隆从怀中取出一份图纸,喊道:“这是先生的西洋计划!”

  朱棡一把抓过李景隆,推到了一棵梅树上,撞得梅树摇晃,有胳膊肘压住李景隆,夺过图纸一下一下地撕碎,喊道:“先生的安排,先生的安排还能执行下去吗?”

  “是你谋划还是我谋划,是你执行——还是我执行!西洋计划结束了,没了,没了!你懂不懂?”

  李景隆看着散落一地的纸屑,心头一疼,脱口而出:“先生谋划,我们执行。”

  “先生已经——”

  “李九江,你是何意?”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给我说清楚了!不准回去,卢关中,关门!”

  朱棡疯了,看李景隆这张欠抽的脸很不自在。

  李景隆被两只手钳住摇摇晃晃,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答应过先生的不能说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