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向张三,还没开口问,张三就道:“少爷,你是不是担心仙朝现有的体制会崩盘?”
我点点头。
准确的来说我不是怕崩盘,而是怕这些人撤职之后,结果各家纷纷抵制改制,无人愿意履新。
出现那样的情况,只需一个月,仙朝就会乱成一锅粥。
张三道:“少爷,陆通早就料到公子会有此担忧,他让我转告公子,他近期就会组织第一次科考,进行新的官员选拔。”
“而且他已经在暗中联系了一批人,他们会第一时间响应。”
想我所想,忧我所忧。
只是我还是没料到他的动作会如此之大,兵部不再拥有官员任命权这一条,不知道追风如何作想。
而且新上任的将领,能跟追风等人默契配合吗?
我猜到陆通应该考虑过这些,也告知了张三,直接就问了出来。
张三道:“少爷,陆大人说了,以军平政,再以政胁军。军中改革,会放到后面!”
闻言我才松了口气,问道:“陆大人可好?”
张三叹了一声道:“丞相府门前,早已水泄不通,李四王二麻子,以及黑楼的强者,几乎都被调动守卫,防止有人铤而走险。”
我道:“委屈他了。”
“张三,黑楼留在新城的人,务必要保护好陆大人,实在不行,可以联系黄九和战玲,让他们加派人手。”
“你们不隶属仙朝,所以这是我给你们下的单独的命令,执行过程中,无需理会仙朝官员职务大小。”
“诺!”张三行了一礼,退到一旁,意思很明确,他要带着我批准的免职文书回去交差。
我也明白陆通的意思,他这是想要快刀斩乱麻,在各家还没有摸清改革细节的情况下,迅速撤换一批官员,把新的晋升制度推行下去。
如此一来,他就能得到新晋升的这一批官员的支持。
毕竟这一批人如果反对,那就等于在质疑自己的上位有问题。
任何人,都不会干出这种事来。
而这一批五百多人,他们担任的都是要害职务,能量极大。
五百多份文书,我一个人可搞不定。
我拿出小翠和我的印信,递给两个车夫道:“两位叔叔,帮个忙。”
“每一份文书都要盖上两个印信,同时留出一个空白,好让陆通盖仙朝印信。”
我说着,还先写了一份,做了一个示范。
两个车夫的帮助下,我用了一个小时才把简略到不能再少一个字的五百九十八份撤职文书写完。
张三拿到文书,一刻都不敢停留,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我急忙喊住,问道:“你徒步过来的?”
张三道:“黑楼专门调用了一艘小型客运方舟给我。速度比大型运输方舟要快。”
我放心的点头道:“那就好,路上小心。”
张三离开后,我盘膝坐在帐内的地上,从头到尾翻看陆通编撰的法典。
除了我刚才说的几大法案,陆通还在苏一媚婶婶制定的律法法条上做了扩充,让律法更加的细致和完善。
可能因为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充,所以陆通没有单独罗列出来。
但我看了税法、军改、科考制度的详细内容,感觉头一阵阵的大。
就算科考这一条,他能利用少数人形成头羊效应,迅速落实下去。
可税法这一条,给我的感觉一定会掀起一场风暴。
直白点来说,人界各门各派依附仙朝,重点就是一个“依”字,想背靠着仙朝捞取好处。
结果现在反过来了,他们不仅得不到仙朝的好处,反而还要给仙朝上贡品。
如果说军功没有改,情况还稍微好一些,因为大门大派,基本上都有人荣获大量军功,将来打下神庭,不说封王拜相,至少也能得到一个城池。
现在好了,军功成了俸禄级别的一个考核项目,等于是让他们失去了盼头。
这就跟人界凡间的一个时代极为相似,很多功高之人,靠着一腔忠诚,最终什么都没有落到。
我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地面上成堆的文件全部看了一遍。
结束的时候,身上全是冷汗。
但法典传到我这里,想来陆通已经在新城内完全推广开了。
我现在喊停,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我现在要做的是再给陆通添上一把火。
陪伴我的车夫见我一夜没有合眼,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照顾我,为首叔叔传音给我道:“公子,要不我回一趟新城,把柔柔姑娘叫来,有她在身边,也好照顾公子。”
我感谢道:“谢谢叔叔的关心,我没事!”
“而且我可能要回一趟新城!”
车夫一直陪着我,也翻看了部分法典。闻言提醒我道:“公子,你现在回去不是明智之举。”
“城内高官,多是公子旧识,而且是陪着公子一路走到今天。”
“他们几人的职位大概率不会变,若是他们找上公子,公子极力护着陆通,恐会跟他们生出隔阂,不利于后续共事。”
“所以公子还是躲在幕后,让陆通承担一切因果的好。”
我道:“叔叔言之有理,但我想回一趟新城,让仙皇大人亲自把法典的内容雕刻在一尊大鼎上,放置在新城内,助陆通一臂之力。”
车夫道:“公子,其实用不着小姐亲自刻录,公子刻录的一样有震慑作用。”
“而且各家即便反对,只要兵部稳定,他们都不敢做出过激的事。”
“陆通既然敢提出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自然有能力把他们执行下去,公子无需担心。”
“大鼎的话,老奴去帮公子寻找便可。”
我有些当局者迷,心中十分焦虑。
反而是车夫在一旁看得清楚,我问道:“叔叔,你觉得陆通真有这个能力吗?”
车夫笑道:“他手持公子印信,代表的就是公子,下面的人再反对,那也会有个度,他只要用些手段,反对的人就会陆续妥协。”
“一旦法典里的条款逐一推行,反对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少。”
“最后,公子只需把陆通推出来给各家一个交代,改革就可以不变的继续。”
我一开始的想法也是如此,现在看来,是自己过于紧张了。
车夫见我沉默,继续道:“公子,我去寻一口大鼎来?”
“嗯!”我松了口气道:“有劳叔叔了。”
“对了,叔叔顺路的话,通知黑楼一声,让他们成立一个信息小组,把新城内每天的情况报给我。”
我点点头。
准确的来说我不是怕崩盘,而是怕这些人撤职之后,结果各家纷纷抵制改制,无人愿意履新。
出现那样的情况,只需一个月,仙朝就会乱成一锅粥。
张三道:“少爷,陆通早就料到公子会有此担忧,他让我转告公子,他近期就会组织第一次科考,进行新的官员选拔。”
“而且他已经在暗中联系了一批人,他们会第一时间响应。”
想我所想,忧我所忧。
只是我还是没料到他的动作会如此之大,兵部不再拥有官员任命权这一条,不知道追风如何作想。
而且新上任的将领,能跟追风等人默契配合吗?
我猜到陆通应该考虑过这些,也告知了张三,直接就问了出来。
张三道:“少爷,陆大人说了,以军平政,再以政胁军。军中改革,会放到后面!”
闻言我才松了口气,问道:“陆大人可好?”
张三叹了一声道:“丞相府门前,早已水泄不通,李四王二麻子,以及黑楼的强者,几乎都被调动守卫,防止有人铤而走险。”
我道:“委屈他了。”
“张三,黑楼留在新城的人,务必要保护好陆大人,实在不行,可以联系黄九和战玲,让他们加派人手。”
“你们不隶属仙朝,所以这是我给你们下的单独的命令,执行过程中,无需理会仙朝官员职务大小。”
“诺!”张三行了一礼,退到一旁,意思很明确,他要带着我批准的免职文书回去交差。
我也明白陆通的意思,他这是想要快刀斩乱麻,在各家还没有摸清改革细节的情况下,迅速撤换一批官员,把新的晋升制度推行下去。
如此一来,他就能得到新晋升的这一批官员的支持。
毕竟这一批人如果反对,那就等于在质疑自己的上位有问题。
任何人,都不会干出这种事来。
而这一批五百多人,他们担任的都是要害职务,能量极大。
五百多份文书,我一个人可搞不定。
我拿出小翠和我的印信,递给两个车夫道:“两位叔叔,帮个忙。”
“每一份文书都要盖上两个印信,同时留出一个空白,好让陆通盖仙朝印信。”
我说着,还先写了一份,做了一个示范。
两个车夫的帮助下,我用了一个小时才把简略到不能再少一个字的五百九十八份撤职文书写完。
张三拿到文书,一刻都不敢停留,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我急忙喊住,问道:“你徒步过来的?”
张三道:“黑楼专门调用了一艘小型客运方舟给我。速度比大型运输方舟要快。”
我放心的点头道:“那就好,路上小心。”
张三离开后,我盘膝坐在帐内的地上,从头到尾翻看陆通编撰的法典。
除了我刚才说的几大法案,陆通还在苏一媚婶婶制定的律法法条上做了扩充,让律法更加的细致和完善。
可能因为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充,所以陆通没有单独罗列出来。
但我看了税法、军改、科考制度的详细内容,感觉头一阵阵的大。
就算科考这一条,他能利用少数人形成头羊效应,迅速落实下去。
可税法这一条,给我的感觉一定会掀起一场风暴。
直白点来说,人界各门各派依附仙朝,重点就是一个“依”字,想背靠着仙朝捞取好处。
结果现在反过来了,他们不仅得不到仙朝的好处,反而还要给仙朝上贡品。
如果说军功没有改,情况还稍微好一些,因为大门大派,基本上都有人荣获大量军功,将来打下神庭,不说封王拜相,至少也能得到一个城池。
现在好了,军功成了俸禄级别的一个考核项目,等于是让他们失去了盼头。
这就跟人界凡间的一个时代极为相似,很多功高之人,靠着一腔忠诚,最终什么都没有落到。
我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地面上成堆的文件全部看了一遍。
结束的时候,身上全是冷汗。
但法典传到我这里,想来陆通已经在新城内完全推广开了。
我现在喊停,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我现在要做的是再给陆通添上一把火。
陪伴我的车夫见我一夜没有合眼,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照顾我,为首叔叔传音给我道:“公子,要不我回一趟新城,把柔柔姑娘叫来,有她在身边,也好照顾公子。”
我感谢道:“谢谢叔叔的关心,我没事!”
“而且我可能要回一趟新城!”
车夫一直陪着我,也翻看了部分法典。闻言提醒我道:“公子,你现在回去不是明智之举。”
“城内高官,多是公子旧识,而且是陪着公子一路走到今天。”
“他们几人的职位大概率不会变,若是他们找上公子,公子极力护着陆通,恐会跟他们生出隔阂,不利于后续共事。”
“所以公子还是躲在幕后,让陆通承担一切因果的好。”
我道:“叔叔言之有理,但我想回一趟新城,让仙皇大人亲自把法典的内容雕刻在一尊大鼎上,放置在新城内,助陆通一臂之力。”
车夫道:“公子,其实用不着小姐亲自刻录,公子刻录的一样有震慑作用。”
“而且各家即便反对,只要兵部稳定,他们都不敢做出过激的事。”
“陆通既然敢提出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自然有能力把他们执行下去,公子无需担心。”
“大鼎的话,老奴去帮公子寻找便可。”
我有些当局者迷,心中十分焦虑。
反而是车夫在一旁看得清楚,我问道:“叔叔,你觉得陆通真有这个能力吗?”
车夫笑道:“他手持公子印信,代表的就是公子,下面的人再反对,那也会有个度,他只要用些手段,反对的人就会陆续妥协。”
“一旦法典里的条款逐一推行,反对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少。”
“最后,公子只需把陆通推出来给各家一个交代,改革就可以不变的继续。”
我一开始的想法也是如此,现在看来,是自己过于紧张了。
车夫见我沉默,继续道:“公子,我去寻一口大鼎来?”
“嗯!”我松了口气道:“有劳叔叔了。”
“对了,叔叔顺路的话,通知黑楼一声,让他们成立一个信息小组,把新城内每天的情况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