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少年亲军
由于李岌亲自挂名书院“山长”,这消息传出去,晋阳城内顿时有不少的勋贵豪门就托关系找门路,意欲把自家的子弟塞进书院。开玩笑,这皇帝兼任山长,以后这从晋阳书院出去的学生,最少头上顶着个“天子门生”的光环,这仕途前景可是要光明不少。
这个年头,消息灵通和有些见识的也就是豪门勋贵。
若说天子身怀“点石成金”的仙术许多人是不会信的,但是李家的工坊里展现出来的炼器术和机关术却是十分赚钱的法门,入得晋阳书院门下,自然就能够学习到这些炼器、炼物和制作机关的法门。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不是那种一门心思钻研所谓“儒家经典”的腐儒,实际上读书人的好奇心远比普通人强烈得多,只不过是到了明清八股科举制度,没有那么多选择而已。有许多官员都会收罗一些奇书来做为消遣,甚至是有关房中术的银书,都有人会当作宝贝。
只不过有一类书是不能碰的,就是星象、谶书和谤书,这些灾难预言、天象预言和语谤天下来蛊惑人心的书籍是统治者绝对禁绝的,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因为好奇心会偷偷地收藏这一类的书籍。
现在李岌并没有想这么早就传播什么天文知识,大地是球形的浑天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来过,只不过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相信,而大部分人则是不相信而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故家国兴亡,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晋阳宫东苑的小别院里,一株巨大的桂花树下,卢弼读着李岌刚写的文章,有些疑惑地看着正在乘凉的李岌。
“陛下的意思……”
“朕欲以书院学子为少年亲军,告诉那些走门路的,若是害怕上战场的,就莫要动心思了。另外,太原周边驻屯军营及皇庄,朕也准备招收适龄少年入书院,编成少年亲军。”李岌不紧不慢地说道。
“可是陛下,那些军户子弟,大多贫贱……”
“有教无类,朕常思自中唐以来武夫乱政,与军中全是目不识丁的莽夫之故。目光短浅,不知忠义为何物,整日里只知道糊里糊涂当兵拿钱粮混日子,时叛时服。虽有身死族灭之前车之鉴,仍然前赴后继,皆因不明白做事后果的原因。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非胸有谋略,运筹帷幄着不能成事。然而现在,武夫当政,有枪便是草头王,便是祸乱的根源所在。所谓不谋万世者何以谋一时,朕以学子而成少年军,便是要彻底改变这种武夫敌政的习气!”
卢弼面露喜色:“陛下可有这以文驭武之意?”
李岌摇了摇头:“何谓以文驭武?这行军作战也是一门学问,这各行各业便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战争之事,便是要由兵家上阵。这行军布阵、军伍器械。日常训练及严明军法,都是学问。不懂得这些,如何能打造出一支强军出来?”
自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始,在春秋、战国时代结出硕果的华夏文明就开始走向衰退。儒家只是一种政治权谋之术,最大的问题是轻视实践和生产技术。隋唐的强盛是因他们融合了许多草原文明的结果,汉文明并不代表整个华夏,整正的华夏文明的辉煌是在先秦时期,在那个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才是华夏文明真正领先于整个世界的时代。
李岌所要做的,便是要恢复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
李岌欲把晋阳书院的学子全部编成少年亲军的传言还是劝退了一些一心求学的士族少年,不过,晋阳的勋贵大多是武夫出身,他们的子弟来作天子亲军侍卫,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天子的亲军大将元任一身盔甲,站在学院的操场上对已经遴选出的的一千二百名学员沉声说道:“晋阳书院是培养天子亲军的地方,并不是普通的书院,虽为学子,可是也为军卒。各位可要想清楚,从军不是玩笑,一旦名字录入军籍,想要退出难如登天。尤其是这天子少年亲军,军纪尤为严格,现在给你们盏茶的时间考虑清楚。”
一千二百名少年在书院的操场上列队,那些普通军户或庄户家的孩子大都长得要比勋贵子弟瘦弱许多,但却很健康,他们要比这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要幸运一些,最少在进了屯垦军营或是皇家庄园后能让他们天天吃上饱饭。
这些在操场上列队只十四、五岁的少年之前已经经过了筛选,在听后异口同声答到:“愿为天子效命!”
元任大吼一声道:“好!从现在起,各位就算正式加入军籍,半日学习,半日训练。读书习字由书院的先生安排,至于训练,则由某家负责!现在,各队在教官带领下,排队去领取服装、被褥等日用之物,今后在书院营中,只准穿军服,违令者笞二十!”
李岌把训练这些少年学员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将元任等人。
元任是个高手,不仅弓马娴熟,而且身手不凡,至少李岌是这么认为的。
至少自己的亲军在他的训练下,已经变得很强了。
只不过元任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从列队走操开始,直到李岌解释说是为了培养士卒们服从口令的习惯,这才恍然大悟,准备在禁卫亲军中首先推而广之。
在元任的威慑下,一众少年大都显得战战兢兢的,因为那些凶神恶煞般的教官们在手里拎着根短木棍就站在他们队伍面前。在听到命令后,这些少年以五十人为一队,在教官的带领下,前往书院的库房,领取被服鞋帽等日用之物。
等待他们的,不光是日常的学习,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