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章 多了一个刘岱
翌日,董明特意换上了官服,去了皇宫,他要面见刘辩。小皇帝最近的变化明眼人都看在眼里,想要抢班夺权。可是这事儿谁也不能说他不对,毕竟人家是皇帝。
董明对此倒也能理解。只要刘辩不乱来,那就由着他去。爱培养心腹培养心腹,爱搞小动作就搞小动作。
两人既是君臣,就是师徒,这感情还是亲厚的。虽然眼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了,但好在目标还是一致的。
能有共同目标,那就有求同存异的可能。哪怕最后闹掰了,也能一起共事。董明也不求日后大富大贵,能把变法推行下去,等到天下天平,变法也深入人心了,他就退下来,专心教书。
毕竟当老师,才是他的本行,出来做官,更多的是无奈。
低着头在宫里行走,前面带路的是老熟人张全。不过眼下张全可没有多余的废话,看来是被刘辩敲打过了。
还是勤政殿,刘辩正在御桌前认真的看着奏章。董明不用看也知道,都是尚书台送来的,上面的每一件事儿,他都门儿清。不管是不是他负责处理的,他都会看一眼。借着【过目不忘】的光,他都能记住。
不管是事情,还是给的解决方案,他都能倒背如流。
“老师来了?”刘辩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许久不见老师了,今日既然来了,不如在宫里多待一会儿,中午的时候陪朕吃顿饭吧?”
董明笑着点点头:“陛下厚爱,臣就斗胆了。”
“嗨,说这些干嘛啊?”刘辩随意的说道:“先帝在的时候,我还跟您那学习呢。真要说起来,那可是朕这些年最高兴地一段时光了。”
董明安静的听着。
“对了,师兄弟们可还好?我那师姐呢?听说她要嫁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子竟然这么幸运。”刘辩忽然提起了董琬:“您看这样成不?我给师姐一个公主的名号,让她风风光光的嫁人。”
董明笑了笑:“这倒是不用了,琬儿她现在其实挺好的。倒是陛下,今日微臣过来,是有件事想要跟您请示一下。”
请示两个字董明说的很随意,但是刘辩却听得清清楚楚的。他脸上的笑容更甚:“老师说笑了,有什么事情您说就是了。”
“是关于尚书台的。”董明脸色平静,不卑不亢:“微臣想在尚书台新设两个衙门,一个是矿业司,一个是货币司。具体的方案,明日就会呈上来,今天微臣过来,就是想问一下陛下的意见。”
刘辩脸上仍然挂着笑容,笑着问道:“不知道这矿业司和货币司都是做什么的呢?还请老师解释一二。”
董明自然不会反对,结合着昨天跟田丰商量的内容,还加上了自己一夜的思考,详细的跟刘辩解释了一番。
“老师的意思是,这矿业司负责监督全国上下的矿业,包括勘探、开采、支出;货币司除了要铸造新货币之外,还要配合商业司对商业发展进行那什么宏观调控是这个词吧?”
“正是如此。”董明觉得有些无奈,有时候话一说快了,这些后世的专业名词就会蹦出来。跟新学的门人在一起还好,大家毕竟都知道。
跟外人的时候,说话就很费劲,还要回过头去解释。
“这宏观调控的意思是?”刘辩在这一点上很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端着。
董明解释道:“就是加强朝廷会商业发展的干预。微臣给陛下举一个例子吧,咱们以粮食为例。假如今年洛阳需要粮食两百万石,而今年收上来的粮食有四百万石,那么结果为怎么样呢?”
“大家都吃饱了呗。”刘辩笑着回道。
董明闻言有些尴尬:“假如陛下是个大粮商呢?”
刘辩闻言一愣,仔细思考了一下之后,恍然大悟:“老师的意思是,粮食的价格会下跌?”
“没错,而且是大跌。那么来年,您还会购买这么多粮食来洛阳转卖吗?”董明又问了一句。
刘辩挠了挠头:“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光从今年这一点来看,朕肯定不会再买这么多粮食来了。”
“您一个人这么想,对洛阳的百姓来说没什么。毕竟您一个人能提供的粮食有限,可是您想过没有,会有无数个跟您一样想法的人,他们全都不打算今年多购买粮食来洛阳转卖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董明觉得自己跟上课似的。
刘辩自然不会傻子,很快就想到了结果:“结果洛阳会缺粮?”
“正是如此。”董明点点头:“当然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这只是一种经济学模型。精简的来说,那就是某一个商品的生产者,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去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
“但!商品生产者自发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的行为,是建立在信息滞后上的。也就是说,生产规模的调整,永远是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这就会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产能不足,一个是产能过剩。”董明快速说道:“陛下暂且不要关系什么叫产能,什么叫市场需求。”
“微臣说这些是想告诉陛下,只要朝廷在关键领域,关键时间有限度的干预商业的发展,那就能够使得国家越来越富强。”
说完之后,董明顿了顿:“陛下,这件事对变法,对朝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刘辩被董明连珠带炮的一顿哔哔给整懵圈了,虽然没怎么听懂,但是感觉很厉害。
董明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尤其是关于产能那一块。就大汉朝的生产力,开足了马力都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何谈什么产能过剩?
不过,刘辩肯定也听不明白,倒也无所谓了。
“朕,这是莫名其妙被上了一节课吗?”刘辩心里直犯嘀咕:“话说,这超纲了吧。”
“陛下,针对这两个新的部门,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吗?”董明见刘辩有些神游物外的模样,又追问了一句。
“哦,这事儿老师看着办就行,明个儿尚书台给个折子朕看看就好了。至于建议”刘辩顿了顿道:“看老师说的这么重要,朕寻思这两个衙门的人手肯定得充足一些,不如这样吧,朕记得侍中刘岱颇有些才能,不若让他也去尚书台行走,老师您说呢?”
这是明目张胆的塞人了。
董明倒是一脸的笑容:“那就多谢陛下了。”
对于刘辩塞人的行为,他其实没什么好不高兴的。再怎么说,尚书台都是刘辩的近侍幕僚团,他往里面放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再一个,刘辩也没有胡乱指派,这刘岱也是宗室里数得着的人物。后世一本三国演义,刘岱不过是龙套,但真正接触了之后,董明对其倒也有了几分了解。
孝悌仁义,屈己待士八个字,放在刘岱身上恰如其分。只不过这位的眼光不行,不如刘备,看人一看一个准。
刘岱虽然也养了一批人,但是能力上都有些堪忧。他本人的能力倒也还不错,四维都在七十多,在宗室当中,除了刘表、刘焉、刘虞等大佬之外,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来之能用就成了,哪怕刘辩拿刘岱眼线董明也无所谓。让刘辩插个真眼在尚书台,想来他也就不会那么多的猜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