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章 小册子和新戏
荀彧笑着问道:“在你看来,伯照先生的变法,核心内容是什么?”
“经济发展啊!”荀璦不假思索的说道:“老师一直强调,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变法改革!”
“而且老师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荀璦继续说道:“钱庄、南市、商铺、盐业、酒业、矿业、农业、老师都有布局。这都是从商业发展着手的,眼下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眼下天下能够相对平稳,靠的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反哺天下带来的利好。”
荀璦顿了顿又道:“而且眼下只是司隶这边有了动作,天下这么大,等到全都完成改革,想来大汉朝恢复鼎盛时期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大汉朝将迎来最强大的时期。那将是一个真正的盛世。”
“你说的都没错。”荀彧笑眯眯的回道:“但有一点,就目前来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显然不是经济发展这个词倒是有意思。不说这个眼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应该是新学。”
说到这里,荀彧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准确地说,是思想。”
“嗯?”荀璦愣了:“这话从何说起?”
“新学推广。”荀彧笑了笑:“眼下太常博士都换成了新学或者亲近新学之人,天下各州部的官学,也加入了新学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你难道没发现吗?从一开始伯照先生还没主持变法的时候,就先把科考给弄了出来。你说他是为什么呢?”
“是为了为国抡才啊。”荀璦皱着眉头说道:“当时的情况咱们都知道,陛下一怒之下,几乎血洗了半个朝堂。”
“的确如此。”荀彧笑着道:“可是这科考说白了,考试最核心的部分,可是新学内容啊。今年这一科也是如此。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荀璦自然反应过来了。
“伯照先生主理尚书台的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的政务处理之外,其他的动作其实都是小打小闹,真正对朝廷有深远影响的,只有科考这一条这才是伯照先生最在意的地方。其他的施政,都是为了这一条打掩护的。不管是旧儒学还是世家还是你们的朝敌都盯着钱庄、盯着南市、盯着军屯等着这些地方出错。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第二次科考又开始了,还完成了蜕变,成了科举,加了武举。”
“进士科和武举两科加起来,几近一千人,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新学门人,剩下的三分之二肯定也收到了新学的影响。”
“这才是真正的手段,不声不响的就将新学的影响力拓展了出去。既能提高新学在朝堂的力量,又能让新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荀彧说到这里,一脸佩服的说道:“伯照先生的思路,可以说是让某家茅塞顿开。变法,不仅仅是变法,而在于如何让自己从少数派成为大多数。”
“这一点,那位也看出来了吧?不然也不会眼巴眼望的来洛阳,搞这么一个讲学。”荀璦忽然问道。
荀彧笑着点点头。
“哎,多事之秋啊。”荀璦摇了摇头:“不过,我倒是对老师很有信心。”
荀彧闻言笑了笑:“我倒是对新学有信心。”
“这倒是实话。”荀璦闻言大笑起来:“新学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必然会把旧儒学给淘汰。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将他们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儒学本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只不过世人都忘了。”荀彧说了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不说这些,我很看好新学,也因此才会属意参加这一次的科考。到时候你我同朝为官,还要守望相助才是。”
这话不像是荀彧能够说出来的,荀璦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道:“难得你有事求我,我自然会答应的。”
“你啊你啊。”荀彧笑着摇摇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过来,说是备好了饭菜,让两人过去。
“我等快过去吧,可不能让老师久等。”荀璦连忙起身。
荀彧闻言点点头:“自当如此!”
两人跟着下人一路走到饭厅,饭厅内摆着三个矮几,成品字形,董明安坐在中间那一个矮几后面,等着他们。
“来了?”董明笑着对他俩举了举酒杯:“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再说。”
两人落座,董明看向了荀彧:“文若,倒是好久不见了。”
荀彧闻言点点头:“荀彧见过伯照先生。”
“这些虚礼就免了,咱们就是随便聊聊。”董明笑眯眯的说道,对荀彧他还是非常看重的。不管是后世偌大的名头,还是此时世人的评价,都明晃晃的将大佬两个字刻在了荀彧脑门上。【眼力】之下,荀彧差一点就高达一百的内政能力,九十六点的谋略值也让董明啧啧称叹。这绝对是佬中佬啊!
跟荀彧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说不定以后就能拉到新学阵营中来。这样一来,过个十来年,新学一派就能组成超豪华天团。
诸葛亮、周瑜、郭嘉、法正、徐庶、荀彧、荀攸等等,这些人加在一起,绝对是超梦幻组合。用一句玄学的话来说,这些人可以说是东汉燃烧了国运应运而生不是天才。全都加入他董明的新学阵营,一来是壮大了新学的力量,二来也能满足董明的收集癖。
荀彧和荀璦并没有在董明家里待多久,吃完饭之后,又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毕竟荀璦还有公务,荀彧也不便久留。
等两人离开之后,董明给诸葛亮等人上了一会儿课,便回到了书房里。到了书房,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了一个木匣子里,用蜡封住,然后招呼了一个下人。
“把盒子送到科学司,让他们将里面的东西印出来,至少印出来一万份。”董明吩咐道。
那下人点点头,接了木匣子,转身便离开了。
木匣子里是董明写的宣传小册子,内容倒不是什么太复杂的大道理,而是则小故事。有新学门人帮助百姓的;有变法给百姓带来福祉的;还有旧儒学黑暗的总之怎么离奇怎么来,怎么让人感兴趣怎么来。
这东西写起来不复杂,只需要将一些后世听到的故事修修改改就能拿过来用了,都不用考虑什么逻辑问题,只要没有太明显的逻辑硬伤就行。
除此之外,董明还有另外的准备。这事儿,得落在白玉京的戏班子上。他依着后世智取威虎山的路子,写了一个戏曲本子。在系统的帮助下做了修正,整出戏在董明看来,可以说是兼具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
这出戏讲的是张角起事期间,一名新学门人为了为了剿灭黄巾贼寇,不惜深入虎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使得官军不费吹灰之力赢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性,保证百姓们看完之后,对这位新学门人心生敬仰之情,同时也会对新学的认同感更加的强一些。
本子已经写好了,明儿送给白玉京,让他们紧赶慢赶的派出来,等到讲经的时候,让他们上去演一场,暖暖场子。
宣传嘛,前期就是要走故事、传奇、戏曲、话本的路子。等有了群众基础,再去搞理论宣传,吸收志同道合之辈到最后,就可以做到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翌日,科学司内,印刷房。
“这几个故事倒是有些意思,你们看这个啊县令明断鬼魂索命案!一开始某都觉得这是鬼魂索命了,不成想这县令竟然如此厉害,竟然能够拆穿那人的把戏。”
一个印刷房的小吏一脸惊讶的说道:“真是没想到啊,这御剑术、使人浮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做到。”
“要我说,还是这一个故事更精彩!”另外一个小吏指着册子说道:“一个走投无路的好人,做了那多的好事儿,结果呢?家道中落,自己也即将去世。本以为好人不长命,结果呢?!竟然赶上了好政策,一下子就风生水起了!从这故事,某家倒是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在历史大潮之下的无奈。”
“兄弟你悟了啊!就你这最后一句话,说不定就能被大人收入到新学门墙,日后摇身一变就能新学门人了。”
“嗨,可不是嘛。哥们的俸禄有一半都用来买新学书籍了!咱们在科学司当差,最重要的就是要懂新学!再说了新学门人多好啊!有能力,有智慧。你们看看这几个故事,写得多好啊。”
印刷房门外,高尚斜靠在门框上,低头看着原稿件,从字迹上他就能分辨出来这都是老师所做。说实话,刚刚看的时候高尚还是有些意外的。
一来这字迹还是一如既往的拿不出手,二来这稿件上的文笔、文风都不像往常那样,充满了世俗俚语,显得有些粗俗且轻佻了。
往常董明写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花团锦簇的文章,但有一点,摆事实列证据,以理服人。真要说起来,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大巧不工。
但这一次,就有些奇怪了,只是几个尚不得台面小故事。
可是现在,听到里面那些小吏的议论之后,高尚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这种东西,就不是写给他们这些读书人看的,而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
不对,是写给他们听的!毕竟,普通百姓可甚少有人识字的。
“老师好像从一开始就对普通百姓很是上心呢。”高尚默默地说了一句,感觉自己好像把握住了什么关键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