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解约

  集英殿宴席一闭,各自散去,徐湛并未走远,他原是受了符昭愿的媒,闻他进京,尚未得见,只好在廊桥处住步等着,远瞧着符昭愿符昭寿二人与同僚说完话,方迎上前去,施礼道“世伯万安。”
  符昭愿住了步,回身看看符昭寿,摆手道“修平免礼吧!”
  徐湛虽说站稳了身子,但仍拘着礼,惴惴不安般道“湛有负世伯美意,望世伯恕罪。”
  符昭愿虽说心中有气,但又知道此事原是柴熙云主意,两家又是世交,不好迁怒于他,只摆手道“姻缘之事由天不由人,这原是你们无分,岂有怪罪之理。”
  “是湛无福。”徐湛轻声应下,符昭愿探手将他扶起,“好在本侯并未将此事挑明了说,总不算丢人,你也不必太挂了心上,你父亲那儿自有本侯打点,修平放心就是。”
  “多谢世伯周全”徐湛又抬臂一礼,眉头轻锁,似是有话要说,符昭愿看出他踌躇之意,开口道“修平似乎有话要说,但讲无妨。”
  徐湛纠结了片刻,仍说道“世伯乃是明理之人,郡主同杨六公子是天生一对,望世伯替他周全。”
  “呵呵”符昭愿弟兄俩忍俊不禁,符昭寿只上前拍着他肩膀笑道“你也是个傻孩子,自己的事还没弄利索,倒替别人说合起来了。”
  徐湛亦笑笑,回应道“郡主是个罕见的人物,湛没有运数,迟来一步,难得其青眼,幸得杨家六公子是个善文韬武略,玉树临风的潇洒人,湛比之不及,自也替郡主欢心。”
  符昭愿见他举止言谈妥当,颇有昔年徐公风范,一来心里欢心徐家出此后人,二来又有些惋惜他与柴熙云就此错过,思量了片刻,方说道“你倒是个心性宽的人,此事不劳你忧心,但你的事嘛!倒是很棘手,那平宁公主因着她母妃,在宫中如履薄冰,是不得官家欢心的。”
  “湛明白,且自有主意,世伯放心。”徐湛笑着接过话,却见后边已来内监传了皇帝的旨意,召符氏兄弟觐见,徐湛做了辞,转身正瞧见六郎换值而来,疾步迎上前,二人欢喜的见了礼,符昭愿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倒是瞧见杨延昭同徐湛攀手拉臂地往宫门走着,只觉好笑,暗自摇了摇头道“他俩倒是好得很。”
  赵光义早年未得第时,便同符昭愿十分亲近,二人秉性相似,又都好文墨,后来结了亲,便愈发亲厚了些,赵光义倒也不将他做臣下,只做故友,每次进京都要拉着谈上半天,今日三人同席用了晚膳,文德殿燃亮灯烛,宫人们净手焚香,将两幅山水画挂在墙壁,赵光义亲捧烛凑近前,细观了半晌,不禁朗声道“哈哈哈,好画,好字,好诗。”
  “官家可知这字是谁提的。”符昭寿凑上前去,赵光义又细瞧瞧那诗句,虽然填补的用心,但确实墨色有所不同,定是近年方填的,回身再看符昭寿那暗有所指的模样,猜也猜了八九分,连忙笑道“定是三舅兄所作。”
  “正是呢!”符昭寿笑应着。
  赵光义转而攀上符昭愿的肩头,笑道“果然致恭(符昭愿字)厉害,也有这般闲情逸致。”
  “臣得此画时便觉留白处空落,本是保存不当,墨迹淡化之由,因而便起了心,寻了南边的好砚台,补缀了月余方得今日之状,拿来供官家赏玩。”符昭愿随着赵光义转至明处落座,赵光义遂也招呼符昭寿坐下,继而说道“朕得好好收着这画,莫让恒儿和云儿瞧了去,他们一知道,今日求明日劝的,非把这些好东西全哄了自己手里去。”
  “官家也由着他们的性儿。”符昭愿笑了句,继而道“说起来,那位公主若真瞧上了恒儿,官家可有主意。”
  “嫁谁都行。”赵光义轻舒口气,“不过是个侧妃,她若欢喜恒儿,倒也可行。”
  符昭愿打量了片刻,踌躇着说道“修平和云儿的婚事,恐怕要搁置了。”
  对于此事,赵光义自然早有预感,一见符昭愿开了口,他倒也笑了声,反问道“准是她缠着你说了什么,否则你亲自的大媒,还能说悔就悔了。”
  “不是悔,本来就是没成的事儿。”符昭愿遮掩着说着,赵光义忍俊不禁,复说道“订好了云儿的婚事由你做主,朕自不多言,国舅斟酌着办就是。”
  “多谢官家恩典”符昭愿弟兄俩皆躬躬身子。“臣还有件事要同官家求。”
  “说便是。”赵光义摆着手。
  “如今三州皆安,臣倒是想念汴京繁华,想在京里待上些时日,不知官家…”话未结,赵光义便笑道“这是个什么事,御史台的职朕给你空着呢!你要乐意明儿就上任,依朕之意,如期(符昭寿字)也留京才是。”
  “臣受不得京里拘束,下月元薇成礼结束,臣便告辞了。”符昭寿笑着推辞,赵光义笑两声,遂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惋惜道“如今这天下,也只有国舅肯安静地坐着和朕说几句话了。”
  “官家是念旧情的人,臣自然感恩戴德。”
  赵光义又笑两声,听见外头起了风,便探过身说道“这天儿也晚了,咱们去后院比试一番,朕就放你们睡去。”
  符昭愿闻言忙推辞道“官家千金之躯,如何能做打斗之事,还是臣陪官家杀两盘棋吧!”
  “朕已许久没有交斗过了,致恭就莫扫朕的幸了,咱们不说,没人知道的。”赵光义握着二人的手,语气中不乏期待之意,符昭愿弟兄俩见赵光义坚持,便也应了下来。
  耶律隆绪三人回了驿馆,传了晚膳,耶律南音本有些困倦,辞了兄长便要回屋歇息,刚开门,便遇到一众仆妇捧来陈王元僖送她的金银绸缎,甚是耀目,耶律隆绪道了谢,写了一份回礼单子,便也好生替耶律南音收了下来,韩昌遂也喊住了耶律南音,说道“献酒韩王,妹妹可是选定了。”
  “选不选的,定不定的,有什么所谓,我喜欢他也好,不喜欢也好,我选一个皇子即可,又没说一定是谁。”耶律南音淡淡应着,也回身寻了一处坐下。
  韩昌递一盏茶,耐心劝道“要选谁自然是妹妹的主意,只是本帅和太子不得不为妹妹的前程打算,选的好了,妹妹以后享的是皇妃的福分,选得不好,一辈子也只是王府的侧妃,多计算几分总是好的。”
  “姐夫的话有理,你再仔细想想。”耶律隆绪在旁帮腔劝着。
  耶律南音没有答话,韩昌既又道“卫王元佐有天子之相,他为人爽直,乃是个良人,陈王元僖行事果决,模样俊俏,又如此示好,你却也不改主意?再说这韩王元侃是皇子之中最平常的一个,只喜风花雪月,不知妹妹怎么偏就瞧上了他。”
  “正因他平常,我才要选他。”耶律南音浅笑着应道“如今人人皆知那卫王元佐是赵官家心爱的皇子,是要承继东宫的人,自然树大招风,陈王元僖野心勃勃,又岂肯屈居人后,不说别的,只瞧今日殿上他的母妃、妹妹那般不甘示弱的样子,便知此人不善,东宫之位尚是悬念,卫王陈王之争在所难免,他们二人,我嫁谁都要承担一半的风险,但是韩王却不是如此,他无争无夺,实是高明,无论他日太子之争有多惨烈,韩王一门都可独善其身,若是他们两败俱伤,岂非也能坐收渔利,妹妹要求的,不过是个安稳,与其嫁给卫、陈两王担惊受怕,倒不如选了韩王,乐得清闲,日后若有大福,或也是呼奴唤婢。”
  耶律南音坐在床沿上,语气平静如水,侃侃而谈。
  韩昌听她这一番计谋,倒是颇为感慨,自思往日竟是小瞧了这位银镜公主,不禁大笑出声,称赞道“这才是我大辽的公主殿下该有的气魄,该有的智计,好,妹妹说的有理,便依你所言,太子以为如何。”
  耶律隆绪垂目思量了片刻,方答道“御妹心思缜密,愿你算无遗策,日后富贵无极。”
  耶律南音起身浅笑着,“倒也不求富贵无极,只求这异国他乡,尚能得个可托付之人,平稳度日即可。”
  韩昌瞧她神色虽平静,但却带了几分坚定,便应承道“寻个机会,我去与赵官家求下此事,对了,太子殿下,可有了求亲人选。”
  “本王不计较。”耶律隆绪摆摆手,“联姻嘛!喜不喜欢最不重要,美也好丑也好,贤也好恶也好,嫁了我辽国去,本王好生养着就是,又不求举案齐眉。”
  韩昌冷笑,“既然太子无主意,本帅倒有个人选。”
  “但讲无妨”耶律隆绪伸手示意韩昌说下去,韩昌未及思索,说道“殿下说的那个蓝衣裳的,虽说模样挺好,但瞧着冷冷的,我细打听了,那是先太祖的女儿,封号为平宁,说是因母妃与先帝和当今皇帝有旧怨,故不得宠,不是王妃之选,倒是今日作舞之人,还有几分可爱之处,又是陈王的同母妹妹,若以后真是陈王得第,那我们还有份深姻亲在内,太子以为如何。”
  “如此也好,就这位同昌公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