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你将如闪电般归来(1)

  最近法国的军工生产也开始进入高峰,只是没有合成氨,而拿破仑又死活不肯调整硝石在农业和军事上的分配比例,所以虽然法国投入了不少钱来增加智利硝石的产量,但是火药和炸药的产量还是增长有限,相比如今战争的消耗,缺口反而越来越大了。
  缺口的加大当然会刺激到硝石的价格。国际市场上,硝石基本上已经是有市无价了。你就算拿着钱,也买不到硝石了。
  硝石既然这样珍稀,那硝石的深度加工品,比如法国人的各种炮弹和手榴弹,自然也就跟着涨价了。这让局面对俄国人开始变得困难了起来。因为土耳其人那里有自产的硝石,而且他们还可以从临近的印度人那里购买硝石。(虽然英国人下令禁止出售硝石。但是硝石的价格的上涨,使得这条禁令几乎成了笑话。一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家伙们到处捉拿走私硝石的走私分子,然后将缴获的走私硝石中的一小部分登记入库,一大部分卖给土耳其人,然后将得到的钱塞进自己的口袋。接着他们的装硝石矿的仓库,总是因为诸如火龙烧仓呀,间谍破坏呀,印度人乱操作呀这样的各种原因,不断地发生火灾,然后作为易燃品的硝石自然就被烧光了。当然,每一次有这样的仓库火灾之后,土耳其人总能买到一批硝石。)
  土耳其人将这些硝石运到法国,然后付出一笔高昂的加工费,然后就可以拿着这些硝石生产出来的弹药回去。虽然在这种“来料加工”中,运送硝石的土耳其船只总会照例漂没一部分,然后呢,法国人在加工的时候,也会很自然的损耗一部分,然后在获得产品,再装船运回去的时候,照例又要漂没一部分,最后,一半以上的硝石都在这当中损失掉。但是至少土耳其人的弹药还是能够有所补给的。
  但是,俄国人的情况就糟糕多了,俄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这硝石,嗯嗯,还真的不多。硝石这东西大多出产在干旱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俄罗斯虽大,这沙漠却真的不多。硝石这东西,俄国人要采购的话,就只能向远东采购了,但是那时候也没有西伯利亚铁路,交通不便,要将从那边采购的硝石运回来,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连续地向着土耳其人的防御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耗费了大量的弹药和生命之后,俄军的进攻陷入了停顿。在这一系列的进攻作战中,俄军伤亡了四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吓死人的数字。而土耳其呢,虽然有防守加成,再加上法国人训练的军队,按道理损失应该很小。但是因为他们内部的各种问题,什么关键的时候,突然因为某些原因,记录上应该有一万人守着的阵地,上面却只有一千人多一点呀;什么某处仓库突然发生火灾呀,(仓库管理人员接到命令,明天就要把多达某某吨的某某物资送往某处,然后这个仓库就突然因为雷击、陨石、亚美尼亚基督徒破坏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就突然起火了。)
  结果,这样弄下来,土耳其人虽然是依托着约瑟夫式防御来防守的一方,按道理死的人应该少不少,但是结果了,伤亡居然比俄国人还要高,整整伤亡了六万人,除去一些炮灰部队,土耳其最为精锐的,全法式装备,法式训练的军队也损失了三万多。
  但是不要紧,反正在土耳其,人是最不值钱的,土耳其有的就是人。这样对着死人,俄国人拼不过的。再说,让那些忠于苏丹的精锐多死一点,对有些人来说,也不是坏事。
  总之,你看现在,既挡住了俄国人,又消耗了土耳其苏丹的直属力量,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你说多好!
  总之,俄国人在付出了这样大的消耗和伤亡之后,进展却相当的有限,于是不得不准备撤退了。即使是坚韧的库图佐夫,悍勇的巴格拉季昂,都不得不承认,俄军现在,拿那些土耳其人的防御阵地没太多办法。
  “如果给我们的炮弹和‘小甜瓜’能够再多三分之一,我就肯定能撕碎土耳其人的防御。”据说巴格拉季昂将军说了这样的话。
  然而,这些东西都多不了三分之一,甚至还少了很多。所以俄军现在只能考虑后撤了。
  在敌前后撤可是一件麻烦事,弄得不好,被人家趁势打一个反击,说不定就要吃个大亏。尤其是在现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一无所得的情况下,师老兵疲,士气低落,便更是如此。
  而在另一边塞利姆三世苏丹陛下,对于战场上的局面也正充满了期待。他的改革收获了不错的结果,他的军队在战场上重创了俄国军队。当然,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真正忠于他的军队同样伤亡惨重。所以这一战如果就这样一平局告终,因为军队和财富上的双重的损失,他就未必还能像以前那样压制住那些反对他的改革的保守派了。
  所以,他需要一次真正的,无可置疑的,辉煌的胜利。
  因此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大维齐尔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很快便得到了塞利姆三世苏丹陛下的指令——追击可能撤退的俄国军队,粉碎他们,夺回在上次战争中的失地。
  大维齐尔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知道自己的军队有困难,但是也知道胜利对于如今的土耳其人,尤其是对于苏丹的重大意义,因此便也做出了追击俄军的决定。
  在库图佐夫的俄军开始缓缓后撤之后,大维齐尔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率领着手下最精锐的四万法式军队,再加上三万多其他军队,开始了对俄军的追击。
  库图佐夫的撤退组织得相当不错,他且战且退,一直保持着军队的组织。虽然在撤退中,因为士气和补给的问题,吃了一点亏,但都不算大。不过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也并不着急,库图佐夫要撤退到真正安全的位置,还要撤很远,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库图佐夫露出一个破绽,那他此前的一切努力就到白费了。
  库图佐夫退往多瑙河南岸,做出一副要渡河北归的架势,土耳其人便追了过来,却不想另一支一直隐蔽在旁边的俄军,在巴格拉季昂将军的统帅下,从侧翼杀了出来,切断了土耳其军队的补给线和退路。
  切断土耳其军队补给线的俄军,在人数上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且又没有时间去构筑真正的坚不可摧的防线。土耳其军队有七万多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也有四万。单看这个,土耳其军队突破这一万多人的拦截,应该不难。但是战场上却不能单看哪一个,要知道库图佐夫带着的三万军队还在那里呢?如果他们掉头去攻击巴格拉季昂,那库图佐夫肯定不会只在一边打酱油,肯定会给土耳其人来一个前后夹击。所以在掉过头去,打通补给线之前,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必须先做好对库图佐夫这边的防御准备。
  这个防御准备,当然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等土耳其人做好了这边的防御准备,巴格拉季昂将军同样也做好防御准备。
  “我在法国的时候,有一次有机会去拜访法兰西第一执政波拿巴陛下。正好遇到波拿巴执政和波拿巴院长都在,而且两个人还在对着一个沙盘研究军事问题。你们都知道,波拿巴兄弟两个都是大军事家,一个擅长进攻,一个擅长防守。所以能看到他们的图上作业,对我来说,真的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只不过那次拜访的时间有限,我没能看到他们的整个作业,以及最后的结果。不过我却从波拿巴执政那里听到了一个理念:最好的进攻手段,是通过对各种局面的营造,从而迫使敌军来攻击我方的防御阵地,战略上的进攻姿态,和战术上的防御姿态并不矛盾,甚至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们对土耳其的上一场战争中的那一战,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实践……”这是后来,巴格拉季昂将军在彼得堡军官学校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说的。就向他说的那样,这一战,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的作战。
  后面的战局就完全进入了俄国人的节奏。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的军队先是向着巴格拉季昂的阵地发起猛攻,但是俄国人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很不错。依托工事,他们挡住了土耳其人的前几轮进攻,并给了他们不小的杀伤。
  而在后面,库图佐夫的牵制性的进攻也牢牢地拖住了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手中最为精锐的一部分部队,使得这些军队无法都被投入到对巴格拉季昂的阵地的攻击当中。
  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自然知道,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打通补给通道,大军失去了补给撑不了多久就会全军崩溃的。在第一天的突围行动中,用于突围的,除了一部分的精锐之外,更多的还是那些勉强有一点战斗力的“其他部队”。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知道,就像自己得不到补给一样,穿插过来的巴格拉季昂同样也得不到补给,所以他的算盘就是先用炮灰去消耗一下巴格拉季昂的物资,然后再在第二天用真正的精锐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