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来自北美的大订单(2)

  约瑟夫的确正埋头在实验室中样子一种新的东西,那就是他准备交给拿破仑,供他在意大利使用的新玩具——米尼弹步枪。
  在这个时代,已经有线膛步枪了。但是这些线膛枪,因为装填速度太低,除了打猎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最初的线膛枪的子弹是要稍微比枪管粗一点的,所以在上子弹的时候,持枪人必须借助锤子和推杆,才能费力的将子弹捅进枪管。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以至于往往普通滑膛枪都已经打了七八枪了,而线膛枪才能打一枪)
  但是米尼弹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种子弹是在1849年左右,由法军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和上尉亨利-古斯塔夫·德维基内共同发明的。
  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所以一举解决了旧式步枪的前装子弹时,由于子弹过大导致塞不进去枪管或堵塞枪管的尴尬情况。米尼弹弹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从而大大提高了射速。
  该弹在弹体周围车出螺纹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抹上动物油润滑。(后来英国人也学到了这一技术,并将它带到了印度。却不想因为这些子弹上面抹了猪油或是牛油,导致印度士兵拒绝使用。并以此为导火索,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子弹。由于子弹被撑大,所以在发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密闭良好不易导致火药渣残留堵塞枪管引发炸膛)。
  这种子弹,虽然是几十年后才发明的东西,但在此时,在技术上实现它其实根本就没什么难度。而它在战术上带来的优势却非常的巨大。
  首先,它使得线膛枪在装填速度上完全追上了滑膛枪,使得滑膛枪作为武器几乎只剩下价格更便宜这唯一的优点了。
  一般的滑膛步枪,有效射程不会超过一百码,但是使用米尼弹的线膛步枪,却能有效的射击五百码外的目标。这使得步兵手中的步枪的火力臂膀加长了好多倍。
  在使用这种子弹之前,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俄国人,都信奉“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都习惯于在战场上顶着对手的子弹前进到最近的距离,然后再一次齐射之后,用刺刀冲锋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他们的对手使用的是能在五百码外就进行有效射击的米尼弹,那么无论是英国军队,还是俄国军队的这种英勇,就都要变成笑话了。白刃战的地位也随之急剧下降。
  在滑膛枪年代,因为骑兵的威胁,步兵不得不排成严整的队形投入战斗(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军队的士气也是一大原因,士气不够的话,散兵什么的一散开,就真的会在战场上消失了的。),但是有了米尼弹,骑兵再向步兵发起冲锋,那就简直是在送死了。骑兵的地位也因此大幅度下降了。
  除此之外,炮兵的战术也大受影响。在滑膛枪时代,火炮在使用霰弹或者葡萄弹的时候,它的有效射程是要超过步兵手中的步枪的。所以火炮可以在野战中作为进攻武器,推在队列的最前面。
  但是米尼弹的出现,使得步兵武器的射程一下子超过了大炮的霰弹或葡萄弹的射程。而大炮用的实心炮弹虽然射程要比米尼弹远得多,但是因为精度问题,用来打队列松散的散兵,效率太差。所以如果这时候还要将大炮推在前面,用于攻击的话。那炮手就会成为对方步兵的活靶子的。于是火炮也不得不后退,并在大对数时候只作为支援性武器使用。
  就连如今已经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小甜瓜,也会因为投掷距离的问题而从目前的几乎要变成主要武器的位置上,重新回到辅助性武器的位置上去。
  但是,这种武器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的技术门槛太低,以至于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因此这种武器,一旦使用,用不了多久,相关的技术就肯定会被其他人获得。这些人可能是法国的敌人,也可能是波拿巴家族在生意上的敌人。
  所以只有等拿破仑杀入意大利之前,才能将这种东西投入使用。波拿巴家族依靠这种武器带来的胜利和支持,登上政治上的高位,并利用这种地位,压制,打垮他们在生意上的敌人。
  当然,作为穿越者的约瑟夫自然知道,这种武器,最后还是要比后装的栓动步枪替代的。他倒不是有意要挤牙膏。只是后装栓动步枪的一些前置技术,在如今还难以实现。比如栓动步枪必须使用钢材,而不是熟铁,但如今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术还是坩埚炼钢。它的产量和效率根本就无法满足要求。
  子弹的实验其实很早就获得了成功,只是步枪的设计上反而拖了点后腿。米尼弹需要火药气体来撑大子弹,这就意味着它需要使用燃烧速度更快的火药。仅仅是燃烧速度更快倒不难实现,但是更快的燃烧速度,却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膛压上升太快,一个是膛压下降太快。前者导致膛压的峰值很高,很容易发生炸膛,后者导致膛压的平均值不够高,子弹的速度不够快。
  为了避免炸膛,就必须将枪管加厚,而这会让步枪变得太重,而且也会消耗太多的金属,增加了成本。为此,约瑟夫将枪管设计为后面厚前面薄的圆台形,但是厚的地方该有多厚,薄的地方可以多薄,却只能靠实验来慢慢解决。所以,这些在原理上一点难度都没有的东西,反而占据了约瑟夫不少的时间。以至于他给范妮写的信,字数都有所减少了。
  不过,再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至少,脑力劳动者必须如此。所以约瑟夫规定,研究人员,每旬都有一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2小时。至于他自己和拉瓦锡这样的高级研究人员,那更是每旬休息两天,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六个小时。至于体力劳动者,满大街都是,除非技术特别精湛,以至于难以替代的,约瑟夫才没时间关怀他们呢。
  今天并不是休息时间,但是约瑟夫却接到了吕西安的信件,说是有一位百万富翁,要和自己谈一笔大买卖。于是约瑟夫便将研究所的事情交给拉瓦锡,赶回了马赛。并在马赛的庄园里会见了史蒂芬·吉拉德。
  约瑟夫对历史只知道个大概,上辈子连圣茹斯特是谁都不知道他,自然不会知道,眼前的这个一口波尔多味道的法语的秃子,却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这位在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靠着给大陆军走私军火起家的史蒂芬·吉拉德是北美的航运大王,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个人资产超过一千万美元的大富翁。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正是他的霸业刚刚起飞的时候。
  史蒂芬·吉拉德是水手出身,对各种船只都格外有兴趣。当他在纽约的港口第一次看到“黑珍珠”的时候,就对它充满了兴趣。再稍微了解了一下“黑珍珠”的性能之后,他就立刻计算出了,如果这种船的载重量能够达到五百吨,那它在效率上就要远远的超出一般的帆船的结论。于是,这位有着灵敏的嗅觉的法裔美国人便跟着“黑珍珠”再次回到了法国。
  接下来的两天里,约瑟夫和史蒂芬·吉拉德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双方对着哭穷,对着给对方灌鸡汤,对着表示“谈判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最后终于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依照双方最后签订的协议,史蒂芬·吉拉德将向波拿巴研究所附属造船厂一次性订购七条载重五百吨的飞剪船,并预付其中的五条船的全部购船款。其余款项,在船只交割的时候付清。
  波拿巴附属造船厂则需要将建造这种飞剪船的相关技术全面转让史蒂芬·吉拉德,并保证在史蒂芬·吉拉德提供不低于法国同行业人员工资的1.5倍工资的情况下,向史蒂芬·吉拉德在纽约的造船厂派出技术指导人员,并保证,纽约吉拉德造船厂能在两年内掌握飞剪船的制造技术。
  史蒂芬·吉拉德保证,在今后的十五年内,吉拉德船厂每生产一条飞剪船,都将以每吨载重量一美元的价格,向波拿巴研究所交付技术使用费。
  波拿巴研究所则保证,在此期限内,不向其他厂家出售这一技术。在向北美其他企业出售飞剪船的时候,每吨载重,都需要补偿给史蒂芬·吉拉德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