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黛玉起初还没当事,直到紫鹃来请安要回大观园了,黛玉才明白自家这两个在说什么。
黛玉又和宝玉勾勾搭搭,巧姐自然不自在,可自己一个姑娘家,也没得管亲戚姑娘家感情的事啊,就和贾琏絮叨。
贾琏被烦的不行,只能劝巧姐,:“姑娘,你知道吗?你把苍蝇从屎上拿下来,苍蝇不会感激你,只会认为你是嫉妒他富足的生活。”
巧姐见贾琏说的恶心,又赌气不理贾琏了。
宝玉回到大观园,正值吃晚饭时,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又嘱他早去。宝玉回来,看晴雯吃了药。
此夕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便在熏笼上睡。一宿无话。
至次日,天未明时,晴雯便叫醒麝月道:“你也该醒了,只是睡不够!你出去叫人给他预备茶水,我叫醒他就是了。”
麝月忙披衣起来道:“咱们叫起他来,穿好衣裳,抬过这火箱去,再叫她们进来。老嬷嬷们已经说过,不叫他在这屋里,怕过了病气。如今他们见咱们挤在一处,又该唠叨了。”
晴雯道:“我也是这么说呢。”
二人才叫时,宝玉已醒了,忙起身披衣。麝月先叫进小丫头子来,收拾妥当了,才命秋纹、檀云等进来,一同伏侍宝玉梳洗毕。
麝月道:“天又阴阴的,只怕有雪,穿那一套毡的罢。”
宝玉点头,实时换了衣裳。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汤来,宝玉喝了两口。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又嘱咐了晴雯一回,便往贾母处来。
贾母早就起来了,还在屋里掂量着手中贾雨村办石呆子的案子,想着怎么才能有机会算计贾赦,这种东西,要的也不是贾赦真的垮台,要的是自己这做了尚书的儿子能俯首帖耳的听命与她。当然了,贾母就是个内宅的老太太,这时候还不知道,她所依仗的贾雨村的把柄,如今已经垮台了,案子还是贾赦办的,二就算贾母要弄贾赦,这石呆子的扇子,也在贾政哪里,和贾赦屁关系没有。
贾母知道宝玉出门,这日就是在等宝玉,王家她一个长辈老太太是没法登门的,如今贾政在外,只能指望着宝玉去沟通,在勾芡贾赦之事上一起出出力,等宝玉一来便开了房门,命宝玉进来。
宝玉见贾母身后宝琴面向里也睡着未醒。贾母见宝玉身上穿著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
贾母道:“下雪么?”
宝玉道:“天阴着,还没有下呢。”
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罢。”
鸳鸯答应了,走去果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
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
宝玉磕了一个头,便披在身上。
贾母笑道:“你先给你娘瞧瞧去再去。”
原来这贾母衣服之事,不过就是婆媳二人斗法,自宝钗离开了大观园,林黛玉家里父亲也没死,大观园没有了亲戚家产可以谋夺,自然日子一天过的不如一天,王夫人是个务实的,家里日子都快过不下去的,还讲那么多排场干嘛,她是有心用宝琴替代宝钗的,好给自家填一份家业的。
可是贾母是个倒驴不倒架的,认为自家的宝玉是个千好万好的,别说一个宝琴了,就是公主郡主也是配得起的。自然瞧不上宝琴,怕他耽误了宝玉的前程,所以用着两件衣服,告诉王夫人,宝琴就是个野丫头,宝玉却是家里的孔雀儿,两人是不配的。
这个谁高谁低,谁好谁坏,不好分说,毕竟现在的大观园也不是贫民百姓,咱们老百姓不好懂里面的道道,不过要是放在如今的百姓家,想来就是,你家穷的吃不起饭了,你妈希望你娶个有钱的从良妓,你奶奶希望你去当上门女婿,这个谁高谁低,也是不好评价的吧?
宝玉不清楚长辈的打算,就算清楚,他也不在意,谁还不是个及时行乐的小天才了,应了贾母,就往外走,走到屋外见鸳鸯站在地下揉眼睛。
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不嫁贾政之后,她总不和宝玉说话。
宝玉正自日夜不安,此时见她又要回避,宝玉便上来笑道:“好姐姐,你瞧瞧,我穿著这个好不好?”鸳鸯一摔手,便进贾母房中去了。
宝玉只得来到了王夫人房中,与王夫人看了,王夫人家宝玉的穿着鲜亮,脸上是又青又白,好在婆婆也是为了宝玉着想,王夫人也不好发作,只能夸赞宝玉一番,就打发了。
宝玉与母亲话了一会话后又回至园中,穿着衣服又与晴雯麝月显摆了一番,真不知道宝玉这个大家公子,是真没见识,还是怎么滴,穿个新衣服也如此快乐。
宝玉得到了晴雯麝月的夸赞后,又去了贾母房中回话:“太太看了,只说可惜了的,叫我仔细穿,别遭塌了他。”
贾母道:“就剩下了这一件,你遭塌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到了舅爷家,记得与舅爷说说齿与腾,何如?再把这镂空的雕花的八宝风铃做寿礼与你舅舅”说着又嘱咐他:“不许多吃酒,早些回来。”
这话就是问王子腾,我和你年纪谁大,来标榜自己年纪大,见识广。送镂空的圆球,就是告诉王子腾,贾赦的事情可以发动了,但是这事要办的外松内紧。
宝玉也不关系他们之间的事情,应了几个“是”。就出去了。
贾母的老嬷嬷跟至厅上,只见宝玉的常随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等六个人,带着伴鹤,扫红等四个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笼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早已伺候多时了。
老嬷嬷又吩咐了他六人些话,六个人忙答应了几个“是”,忙捧鞭坠镫。
宝玉慢慢的上了马,王荣笼着嚼环,钱启在前引导,张若锦、赵亦华在两边紧贴宝玉身后。
宝玉在马上笑道:“哥哥们,咱们打这角门走罢,省得到了老爷的书房门口又下来。”贾政虽然不在家,可宝玉在贾政书房路过心里都不自在。因为路过这贾政书房不论在不在,宝玉都是要下马以示尊重的。
王荣侧身笑道:“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的,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做下属的,自然不会教领导学好的,只是会依照领导的喜好做事。
宝玉笑道:“虽锁着,也要下来的。”
钱启等都笑道:“爷说的是。便托懒不下来,倘或遇见大管家、林二爷,虽不好说爷,也劝两句。有的不是,都派在我们身上,又说我们不教爷礼了。”钱启便一直出角门来。
正说话时,顶头果见林之校进来。宝玉忙笼住马,意欲下来。林二忙上来抱住腿。宝玉便在镫上站起来,笑携他的手,说了几句话。接着又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簸箕的人进来,见了宝玉,都顺墙垂手立住,独那为首的小厮打千儿,请了个安。宝玉不识名姓,只微笑点了点头。马已过去,那人方带人去了。于是出了角门,门外又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早预备下十来匹马专候。一出角门,都各上了马,前引傍围的一阵烟去了,不在话下。
自那日宝玉有惊无险的被掠去了,如今出门再也不敢一个人了,虽然也知道上次之事,不过是家里人得罪人了,可是真要再有一次可没那么幸运了,如今再出门,自然是前呼后拥的,安全第一了。
这里晴雯吃了药,仍不见病退,急的乱骂大夫,说:“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
麝月笑劝她道:“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哪这样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好了。你越急越着手。”
话虽是这个话,可是得过病的人最清楚,哪药管不管用自己的身子最清楚。可见这王太医的药真的是吃不死人,也治不好人的。
晴雯心中窝火无处发,只能骂小丫头子们:“哪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
唬得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
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
晴雯想起了宝玉所言之事,这坠儿偷了荣国府的镯子,让怡红楼好一顿没脸,见这坠儿儿进来了,就要发作她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她,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是老虎,吃了你!”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她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得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说的是他偷懒耍滑,其实不过是气她偷到荣国府去了,让自家人家没脸。
坠儿疼得乱哭乱喊。麝月忙拉开坠儿,按晴雯睡下,笑道:“才出了汗,又作死!等你好了,要打多少打不得?这会子闹什么!”
晴雯斜着眼睛看麝月,这麝月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为何发作,在这卖什么好,可也无心与麝月较劲,既然都做了坏人了,就一做到底吧,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她,她背后骂她。今儿务必打发她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
宋嬷嬷听了,心下便知镯子事发,因笑道:“虽如此说,也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她。”宋嬷嬷是个不知道轻重的要等袭人来再打发她呢,因为袭人如果回来了,坠儿未必会被撵出去,要么会再给坠儿一次机会,要么也会悄悄地打发坠儿,而不让坠儿特别没有脸面的离开
晴雯却知道,这事如今不打发的大张旗鼓的就不算个完事,荣国府的那些老爷小姐犯不着和一个丫鬟较劲,可是收拾自家的爷来可不管脾气的。
她也恨这宋嬷嬷,家丑不可外扬,人家丢东西的人还没找上门来,自家人连个主子的话都不回,就做主与失主私通了,这还好只是个丫鬟偷了东西,这要是大事,不全都的坏在下人手里啊,也想给宋嬷嬷一个没脸,就道:“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她家的人来领她出去!”
麝月知道这事拦不住,也只当晴雯是在与袭人较劲,她自与袭人是竞争关系,也乐的晴雯针对袭人,于是就要把这事坐实道:“这也罢了,早也去,晚也去,带了去,早清静一日。”
宋嬷嬷听了,只得出去,唤了她母亲来,打点了她的东西,又来见晴雯等,坠儿母亲也不知坠儿偷东西的事,理直气壮的说道:“姑娘们怎么了,你侄女儿不好,你们教导她,怎么撵出去?也到底给我们留个脸儿。”坠儿家也是家生子,在大观园也是有根基的,就算晴雯是主子钟意的大丫鬟,也万没有给自己没脸的道理的。
晴雯道:“你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晴雯也瞧不上这等人家,只想快快打发他走,却不知,这仇人结多了,早晚遇坎坷。
所以这世道就是如此啊,谁都想做好人,可是好人做多了发现好人没好报,自然大家就都做不好的人了。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
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
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
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本想写写16年南海的事的,可是大建军节的,就不给大家添堵了。总之做百姓哪,应该是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的。可是现在,怎么大家一副没事去惹事,有事又怕事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