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屯军
“谈一谈?你觉得他们会改变态度么?”江烽淡然,双手背负在背后,看着城墙下几名士卒正在抽打着几个不太老实的流民,每天这种事情都在上演。
“彻底改变不可能,但是我觉得可以缓和,如果我们能够把盛唐、霍山之土分配之议透露一些,我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敌视情绪,也有利于推动检地之策。”崔尚叹了一口气,这里边问题很多,二郎还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一些。
“今冬不好过,纵然能再在大梁、南阳求得一些粮食,但是明年这些流民要驱往盛唐和霍山的话,也有很多问题,他们的种子和畜力哪里来?而且他们要熬到夏收才能收获,这期间口粮哪里来?还有,现在盛唐和霍山基本上被洗劫一空,烧成一片白地,起码遮风挡雨的草房要建起来,现在这些流民一无所有,如果没有这些士绅大族们的支持,这些事情光靠官府是做不好的,效果也会差很多。”
江烽默然。
他知道崔尚所说的在理,他想把流民驱使到去现在已经化为白地的盛唐和霍山去充实,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过于理想化。
这件事情单靠官府这点人手,做不下来,这需要大量熟悉且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来牵头引导,而且也还需要大量物资作保障,可以说离了这些世家大族,做不好,这一点自己太理想化了。
只是要让自己在检地上让步,又是江烽所不愿意的,现在这个僵局,谁先提出来,谁就落了下风。
当然,崔尚提出来的让陈、谭这些大族以固始、殷城这边的熟地去换盛唐、霍山那边土地,也是一个办法,当然这需要自己在条件上做一些让步。
“白陵,我知道你的意思,还得要等等,我们不能这样轻易让步,否则日后我们会更被动。”江烽眉宇中多了几分桀骜,语气也渐渐变得坚决起来。
“不能太将就他们了,我想许家和鞠家也许该来找我们了,到那时候我想陈家、谭家会着忙的,那个时候我们再来给他们这样一个台阶,他们会更好接受,某些条件上也会更合适。”
崔尚思索了一下,觉得江烽的意见更稳妥。
这关系到日后浍州设立后的主导权,崔尚当然也不愿意被陈、谭这些地方士绅夺走主导权,利用许、鞠这些外来户打压陈、谭这些本土士绅,以毒攻毒,这样可以求得平衡。
“那二郎不妨早一些把大梁和南阳的粮食问题敲定下来,这样也可以让陈谭几家底气更薄,等到许氏和鞠家的族人过来,我想他们就会愿意妥协了。”崔尚又想了一下,“另外也可以适当制造一些事端,比如士卒们酒后闹事,要求没收士绅们田土分给他们,……”
江烽笑了起来,文人就是文人,只要肯用手段,那绝对胜过寻常武人。
正待夸奖崔尚几句,却见张万山引着脸色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杨堪过来了,赶紧上前几步:“七郎,你怎么上墙来了?不是说好再休息几天么?有张越在,你还放不下心?”
“我躺在床上也不安心啊。”杨堪忍不住摇头,“睡了这么久,骨头都发痒了,再不起来,我自己都觉得快废了,二郎,你和白陵都在这里,我有一个建议。”
“哦?七郎请说。”江烽对杨堪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只是这段时间杨堪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他也就没好去打扰对方。
“我看着南北城门外流民数量日渐增多,现在估计都有五六万了,加上城内还有数千上万,光是整修护城河和城墙也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他们今年冬天在这里啥也不做我们固始也要管他们不饿死,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再组建两军?”
再组建两军?!杨堪一句话把江烽和崔尚都吓了一大跳,就现在六七千军力都已经吃不消了,再组建两军,这不是要过万人,见过就这么两县之地居然也有过万兵力,你撑得住么?
看出了江烽和崔尚的担心,杨堪摇头:“我的意思是在固始和殷城各组建一个屯军,就地兵屯,左右你也是打算要检地收回一批土地给军中将士,不如就以此法,让这些屯军先把这些土地种着,顺带也让屯军在农闲时先把基本训练搞起来,等到成立新军的条件一成熟,立马就可以充实入进去,也比到军中再来学习适应强得多,一旦打起仗来,损失也会轻许多。”
杨堪的这个建议让江烽和崔尚都是眼睛一亮。
这个建议非常有实用意义和价值。
这种有点类似于三国曹魏时期的屯田方式,当然在规模上就要小许多,而且是以屯垦熟田的方式,在劳动强度上没有那么大,可以有更多精力专注于训练,同时又能兼顾守护本该分给将士们的田土。
这样也可以激发这些新屯兵们的训练激情,因为这些土地是属于将士们的,日后只要他们表现得好,一样可以获得此种待遇。
江烽和崔尚相顾而笑,显然都心动了,只不过和陈、谭这些大族的交涉却要加快了,耽搁不得了。
“七郎这个建议我看可行,建两个屯军,五千人而已,他们在这城外呆着也要消耗粮食,还不如弄去屯田训练,殷城那个军正好可以充实防守,而且那边南部生地也相对较多,亦可垦荒。”崔尚意动,支持道。
这数万流民放在这固始城外已经给固始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压力,若是能从这流民中招募一个屯军,加上其家人亲属,估计也应该在万人上下了,迁往殷城,可以极大的减轻固始这边压力,同时充实殷城南部地区用于垦荒。
殷城县相对人少,南部紧邻大别山区,虽说生地多,山地多,但是总的来说治安良好,而且南部也是黄州的大别山三关,安全无虞,只要能保证他们这个过冬到明年夏收间的粮食、种子、畜力已经必要的开销,这帮人就可以在殷城南部立足,也算是充实固始这边的基本盘了。
江烽也为之意动,随着来自东面和北面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多,固始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不仅仅是粮食,各种问题都冒了出来。
尤其是来自颍州和寿州各县的流民为了争抢粥饭而发生的斗殴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巡检这边管也管不过来,若是能迁走一批,也能减轻压力。
只是要组建两个屯军,必要的冬衣、皮甲、武器等物资却不能少,又是一笔大开销,固始现在这点儿家当如果不尽早出去化缘,很快就要坐吃山空了。
江烽略加思索,便拍板:“我看可行,既如此,便要尽快启动,只是屯军也是军,一方面要衣甲武器,另一方面也还要抽调部分军官来组织才行,这还要好好商议一下,七郎你既然提了这个建议,第一军里也得拿几个人出来,再充实一批老卒来带一带。”
杨堪倒没有推辞,“二郎,李桐已经带人回了大梁,我估计最多两个月之内他就能带一帮人回来,这个时候第一军可以抽一部分人军官来组建这两个屯军,但是李桐带的那些人回来之后,要优先补充第一军。”
在确定了组建两个步军和牙军、骑军之后,江烽就把专门没有安排职务的李桐带人安排回大梁,再度进行大规模的招募。
招募的主攻方向仍然是原广胜军和龙虎军裁撤军官老卒,盖因这两军都是涉及到大梁王位之争的牺牲品,广胜军是参与到了大梁目前夺嫡之争,而龙虎军则是牵扯到现任梁王朱允当时的夺位之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属于被打倒不再可能翻身的一批人,能够未追究已经很不错了,到固始却算是踏入另一个天地,尤其是在现在固始军击退了蔡州军之后,声誉鹊起,原本看不上固始军的这些人如果再得知可能设立浍州的消息,相信可以吸引到不少人才来固始。
这也是常昆给他的建议,既可以为大梁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也能避免被大梁干涉,毕竟这些人到固始去卖命,也算是脱离了大梁,至于固始军现在的情形,也还不值得大梁担心什么。
李桐是李谠一族族人,李谠、李思安、李唐宾、李罕之是大梁军中赫赫有名的“四李”,虽然这“四李”皆非同一家族,但是“四李”在大梁军中都各有势力,其中李谠一族势力最大,而李桐则是李谠一族的庶出子弟。
庶出子弟也是李氏一族子弟,其家族影响力巨大,加之李桐自小敏而好学,颇有武学天赋,自小就加入了广胜军,只不过运气不佳遇上广胜军卷入夺嫡之事中,才被投闲置散,现在得江烽委以重任回去招募,自是欢喜不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