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夜话
主谈这件事的不是王碾也不是刘蕊,而是杨睿。
因为比起王碾和刘蕊来说,杨睿对这种大方向的策略研判更在行,而且同时具备对大方向中各种细节的敏锐观察能力。再加上王碾和刘蕊的协助,着实让李焱为首的大鸿天的人感到头痛。
以前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难缠的商贸谈判对手。但每一次谈不拢的时候都可以利用外部的压力迫使对方做出让步。最后只需要保留一些对方的底线就可以了。毕竟大鸿天要的是细水长流而不是杀鸡取卵,不会把某一个归附的世界往死里逼的。
如今在荒天域这边暂时没办法去施压逼迫,光是台面上的言语交锋一下反倒是把李焱这些鲜有这么费力过的仙人弄得焦头烂额。
李焱去找过方世文几次,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却被直接挡在了门外,说是“没空”。
没.没空?!
李焱都傻了眼。询问大鸿天这边安排给方世文的随从弟子才知道方世文从两日前带回来一套书籍之后就闭门不出一直到现在。
什么书会让方世文这样的地仙强者迷醉其中不问世事?或者说让其连门派大事都可以抛之脑后?
心里有多么不解,但却不敢有任何不满。同时也不信方世文会真对门派大事不管不顾。
一来出于信任。二来出于地位的差距。虽然都是昊雪门长老,可李焱与方世文之间的地位差距极大。甚至仔细算的话她还差着方世文好几个辈分。
屋里的方世文不是不知道李焱来了他屋外几次,也不是真放下公事不做忙私事,在此时的方世文眼里,他自己正在做的就是公事,是比冒头出来找由头给断崖山施压更重要的事情。
一部《西游》近百万言,加上那些衍生的杂记,饶是方世文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但仔细反复的研究下来还是花了数日的时间。
一开始方世文是将这部书当作是窥看洪荒大世界的过往历史在看的。认为里面虽然难免会有一些文字上的浮夸,但大体的脉络却是应该可信的。
至于说《西游》只是闲来无事编撰的故事,这一说法方世文完全嗤之以鼻。因为里面太多的东西都是可以放在现实里找到对应的。不论是手段还是势力划分,都是如此。
就比如《西游》里最大的两个势力,天庭和西天。
以方世文的见识,他是从以前的只言片语里早早的听到过关于西天和天庭的讯息的。虽然在之前方世文所知的很片面,但印证《西游》上的一些说法却一下就鲜活起来。
并且方世文敢笃定的说,这部书看似是在扬“西天之佛光”,实则是在暗讽“佛之伪善”,同时也在嘲讽“天庭之羸弱”。
最后所得的《西游》惟有一个主旨:揭露真相。
这是方世文前前后后仔细琢磨多遍得出来的结论。他甚至觉得以此可以看出张砚手里的洪荒大世界的传承应该是从何而来。
首先排除西天势力,毕竟从开篇到最后全是对西天的暗讽,从未间断过。然后排除妖修体系,因为妖修与断崖山展露出来的情况大相径庭。最后便是以天庭为主的势力。
虽然《西游》里也对天庭多有嘲讽,但相比起来“恨铁不成钢”的味道重一些。加之从手段上各个趋近于断崖山的传承。所以方世文觉得张砚手里的洪荒大世界的传承就来自于天庭。
其实光看《西游》的话,对于天庭的描述并不算多,而且非常潦草。但提到的一些东西却又让天庭看起来绝不是言语里描述的那么简单。
比如数十万的天兵。再比如掌握着“蟠桃园”这样的天地至宝。还有掌握中三界仲裁的权柄。这些东西哪一样简单得了,真要是如书里说的那样羸弱的话早被掀翻了。
后来方世文结合这《西游》的那些衍生的杂记一起观看才发现更多的端倪。也透露出暗藏在《西游》里极其隐晦的一场对世界掌控权的争夺。
“呼”
方世文放下手里最后的一本杂记,然后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出来。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最后许久才将候在门外的随从弟子叫进来。
“你去找张门主,就说我有些事情想现在跟他聊聊。”
随行弟子应是,连忙小跑着去找对接他们这些域外来客的刘蕊,将方世文的要求说了。然后刘蕊再去登云殿禀明。
一炷香之后,虽然已经入夜,但方世文还是在登云殿的后面露台上见到了张砚。并且周围并无旁人,就他们俩。面前是一方小桌,桌上放着两壶酒和三碟下酒小菜。
“山里一些野味粗菜,方长老切莫嫌弃。”
“张门主客气了。深夜还来搅扰实在不该,但心中疑惑太甚,所以只能明知不该还是多有冒昧了。”说着方世文端起桌上酒杯敬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张砚也陪着喝了一杯,又给对方斟满,才笑着问道:“方长老有何疑惑,大可直言,张砚也尽力解答。”
“近日想必张门主也知道,我在拜读贵宗的《西游》以及相关的杂记。感触颇深。也被其中宏大的故事背景所震撼。所以想知道张门主对这些嗯,故事的评价是什么?”
“评价?西游?”
“对。”
看到方世文严肃的表情,张砚心里莫名觉得有种荒谬。他当然知道方世文最近的一举一动。可关于《西游》张砚所知那是有作者根脚的。虽然里面的东西几乎都是来自于地球传说时代的一些东西打底,可故事的梗概有多少真实还有待商榷。至少张砚目前是不敢将《西游》当纯故事来看,也不敢当纯史实来看。
可眼前这位大鸿天的地仙强者,似乎是完全当真了?!
斟酌了一下言语之后,张砚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道:“方长老,《西游》本就书写于文字,看到文字,百人有百个理解。所以我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它的人自己能从中得到些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