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暂别家乡

  陈扬的浙东贸易公司,目前共经销三十五种商品。
  其中的二十八种,都集中在泽谷工业区里,包括鞋子和皮箱。
  另外七种商品产于路桥街的郊区,已有五六年的合作关系,陈扬一点都不担心。
  泽谷工业区这边,反倒需要捋顺关系,巩固关系。
  陈扬在海鲜楼摆了四桌,把全部供应商请到,包括他的二弟陈兵。
  二十八种商品,却有三十七个供应商,因为有的商品不只一个供应商。
  像鞋子和皮箱,除了陈兵,还有陈三炮、蔡福满、童小龙、蔡晓晖和蔡朝阳。
  后面几位,本来已经取消合作关系,但因为生意好,所以一直没有断。
  大家不知道陈扬为什么请客,连他的二弟陈兵都蒙在鼓里。
  陈扬展现他豪爽的一面,四桌酒席,三十七人,他敬酒不可能人人敬到,但他每桌都敬了三杯白酒。
  这种酒杯,每杯约有二两,四桌十二杯,足足有两斤四两。
  陈扬依然谈笑风生,八风不动。
  单凭这份酒量,就能把众人镇住。
  接着,陈扬开始演讲。
  “各位老板,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关于我的消息。不久以后,我要搬到上海去住,而且至少要住两到三年。”
  餐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陈扬原来打算是一到两年,现在临时改动,增加了一年。
  “今天把大家请来,除了感谢大家过去的支持和合作,主要是告诉大家,我希望与大家的合作能够继续,并且合作得更好。”
  “以后呢,我会每个月回来一次。回来的目的,就是继续与大家合作。只是合作的某些细节,需要做一点调整。比方说结帐,我希望能延长到一个月一次。”
  “当然,如果某位资金紧张,可以联系我,我随时可以把货款汇给你。我在镇工商银行开设了帐户,专门用于与大家的结帐和转帐。为了方便,也请大家去镇工商银行开设帐户。”
  “大家放心,我会在去上海之前,与工商银行签订一个担保协议,就是由银行为我做担保。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与我做生意。大家要还是不放心,我可以与大家分别签订合同。”
  “有人问了,你为什么不让你二弟做担保。我告诉你们,他做担保没有用,因为他也是我的供应商。再说了,他有个很厉害的老丈人,我要是赖债,你们敢去向他要帐吗?”
  大家都笑了,二弟陈兵也笑了。
  “我最后说两点。七月底之前的货款,在我走之前,我会给大家全部结清。还有,我在上海的联系方式,我现在就告诉大家。”
  联系方式无非是电话号码、传真机号码和寻呼机号码,叶菁已经安排落实。
  陈扬没有名片,他把联系方式写在笔记本上,连着写了五张。
  陈扬全部撕下来,递给大家,大家赶紧拿笔拿本记下。
  在上海的住址,陈扬是不会告诉大家的,包括二弟陈兵在内。
  至少在温林县和路桥区的商界,陈扬不仅名气大,信誉也很好。
  即使没有这顿饭,大家也愿意与他继续做生意。
  酒足饭饱,大家陆续离开。
  陈扬站在海鲜楼门口,把大家送走后,再回头结帐买单。
  等陈扬出来走到马路上,看到了二弟陈兵的身影。
  兄弟二人肩并肩,边走边聊。
  “大哥,真的要搬走啊?”
  “嗯。不过你放心,爷爷他们,我已经安排好了。他们搬回陈家村住,我会继续雇用九婶照顾他们。陈家村那边,还有我老丈人,还有东南叔,童老贵也搬回去,所以你大可放心。”
  “二叔公呢?”
  “二叔公么,咱们管不了。但据二叔公说,爷爷搬回去的话,他和二叔婆也搬回去。”
  陈兵低声道:“大哥,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你要离开,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陈扬笑了,“呵呵,你少抒发感情,这一套你玩不了。”
  “真的,大哥,我心里不是滋味。”
  陈扬道:“记住了,咱爷爷奶奶和咱妈搬回陈家村后,你要常去看看他们。一个月至少一次,最好两次。”
  “知道了。”
  “我人在上海,心在家里。以后有什么事,假如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明白,大哥。”
  来到工业大道转弯处,陈扬继续向前,“你回去吧,我也回去睡觉了。”
  不等陈兵说话,陈扬摆着手走了。
  搬家之前,陈扬要先处理爷爷精心打造的大棚蔬菜园。
  开饭店的蔡赧梅,和开小卖店的陈耀平,两个人都愿意接手。
  最后,是二人联合接手,专门雇一个人管理。
  至于接手的费用,陈扬不参与,让蔡赧梅和陈耀平自己找爷爷谈去。
  陈扬又打电话给老丈人陈冬生,让他找几个人,把他家和二叔公家打扫一遍。
  临搬家前,陈扬还需拜访四人。
  工业区的胡刚,泽谷镇的老张,开发公司的姚兴平,以及泽谷宾馆的老板肖月河。
  陈扬也给刘老师放假一个星期,让她处理她该处理的事情。
  以前从陈家村搬到泽谷镇住,爷爷特讲究,认真的挑了个日子。
  这次往回搬家,爷爷不管了,他让陈扬自己决定。
  陈扬倒也简单,农历的“三六九”,都是好日子,他选了其中一个,直接乘船回家。
  八月的一天,两条机动船,载着爷爷、二叔公和童老贵三家人,顺利的完成了搬家。
  这个暑假,三妹三弟没有回来,二妹回了家,还要帮着送大哥去上海。
  对搬回陈家村居住,二叔婆本来是犹豫的。但陈扬跑了一趟县卫生局,帮她拿到一纸批文,她与陈扬老丈人陈冬生合作,在陈家村开一个诊所。
  都是给人看病,二叔婆同意搬回陈家村。
  不少村里人都来帮忙,一个白天,搬家完成。
  村里人大多不明白,泽谷是全县第二大镇,仅次于县城,好不容易进城了,为什么会回到乡下。
  陈扬不解释。
  八月二十三日,陈扬携二妹和刘老师及两个孩子,乘租来的机动船去天州市海门码头。
  乘船去上海,是二妹的主意,她还没坐过海船。
  行李也太多,乘船比乘车方便。
  可没想到,这一路差点让陈扬累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