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小事、大事
初中历史课本上有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推行,也使得大明的税收提升了一大截。总的来说就是确立了赋税及徭役制度,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
当时似乎是明朝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不过这样的政策,确确实实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至于这样的政策自然也不是完美的,还是有着不小消极的地方。
好在朱雄英不是‘完美主义者’,他也知道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政策。现在找不到,以后也不会有。不管是哪一种税制,实际上都是有着积极的地方,也少不了消极的地方。
有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能不能做好一些计划当中的事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关于税收的事情,朱雄英现在也不是特别需要担心,毕竟大明才刚刚开国的时间不算太久,现在的他不需要担心土地兼并等等问题,这一般也都是一个王朝的中后期才会暴露出来的问题。
现阶段还是继续让苏州这样的地区吃点亏吧,因为朱雄英需要考虑的是全国。其他的地方还在开发、恢复民生,包括荆楚这些地方,现在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产粮区,这可不是清朝的两湖地区成为了主要的产粮区。
税收的事情该考虑,只是这也不是朱雄英觉得最迫在眉睫的事情,他还可以稍微的等一等,还可以先处理其他的一些事情。
徐妙清的心情不错,主要是这段时间她也越发的品尝到了如今全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的身份带来的滋味。
“夫君,这几日多有命妇向臣妾授意。”给朱雄英脱下披风,徐妙清立刻说道,“迁都之事,勋贵人家多半还是听令的。”
捏了捏徐妙清的脸,朱雄英笑着问道,“哦?那你倒是和本宫说说,这些人是如何表态的?”
徐妙清俏脸一红,不过还是很享受朱雄英的亲昵,“殿下到底是皇明储君,许多事情那些勋贵人家也不好多说。这些时日,那些命妇多是托人向臣妾打听北平地价,或是向皇姑、郡主打听皇庄位置。”
这就算的上是聪明的做法,这也是最简单不过的表明自己态度的一个事情了,其实大家都能够看出来这里面的一些门道。
皇庄的位置,或者是北平的土地价格,这都是很轻松就能够打听到了。不要说勋贵人家了,稍微有点脑子的普通人,多问问也就可以知道这些事情了。
但是这些勋贵人家跑来问,显然也就是因为这些人想要通过一些渠道,向朱雄英这个皇太孙表明态度,证明自己是跟随着皇太孙的脚步同进退。
朱雄英微微点头,有些事情大老爷们确实不好说,多少还是需要要点面子的,还是要稍微有点体面。
但是如果是女眷的话,自然也就可以打着一些个诸如家常、产业的理由,在闲聊当中稍微的表露一下自己家里的态度,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操作方式。
现在看起来就不错,朱雄英也比较满意这么几个勋贵人家的表态,他需要的就是这些人能够多开窍,他需要的就是勋贵集团更多的去支持迁都,那些人也该成为表率。
毕竟勋贵集团,基本上都是‘与国同休’,这些人和老朱家算得上是一条战船上的战友,当然需要同进退了。
朱雄英仔细的问了一下,徐妙清也确实记下来了不少勋贵集团成员的名单。
这是一个贤内助,虽然朱雄英在看到了名单后也觉得有那么一些人不能算作是他的班底。那些人现在主动向徐妙清示好,自然也是在想着去向的策略,想着的是通过徐妙清来靠近朱雄英,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尤其是在迁都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这些人更是急切的在表达着自己的态度,这是他们看起来能够主动靠近朱雄英的一个关键时刻,一个在他们看起来相当不错的机会。
这些人示好,朱雄英未必就是要接纳,他现在自然是有着足够的资格去挑选自己的班底。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和徐妙清也在聊着这么一些,聊着这些勋贵集团的一些事情。勋贵集团总的来说也都是有着那么一些底细,大家都很清楚这些人除了军功之外,也是比较亲近的关系,这些人确确实实就是朱雄英知道的。
只是这些勋贵集团,也确实存在着那么有着一些良莠不齐的,这是大家心里有数的。
第一代的勋贵集团,基本上都是随着老朱起家的,那么一些人也确确实实是淮西勋贵集团,很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很多人也确确实实是暴发户气质十足。在老朱坐稳了天下之后,这些人也确确实实有那么一些不会遵纪守法的。
慢慢看吧,朱雄英不希望自己的心腹班底当中少那么一些渣滓,要不然肯定会很头疼。
大明的迁都已经正式展开了,或者说这个时候的大明也确确实实开始了第一批的迁都工作,这一批朝廷中枢部门的人员名单已经确定。
只不过朱雄英也清楚,这样的事情有着很多的前期筹备,这些事情显然不是可以立刻成行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准备的更加充分才行,这些事情当然也需要朱雄英注意好。
担心倒也没必要太过担心,主要就是这些文武官员也都不是在白拿俸禄的,一个个的其实也都是有着自己的能力。朱雄英对于自己的位置、定位,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他是皇太孙,他是这个伟大帝国的储君,勤政这样的事情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一个优秀的品质。
但是要说事必躬亲这样的事情,朱雄英觉得还是有些没必要的。确定好大方向,这对于朱雄英来说也确确实实就足够了。
迁都的事情朱雄英基本上确定了,税收的事情也是在稳步的推进,其他的一些政务也都是比较常见的政务,基本上这些也都是一个统治者每天都是在做的事情。
在朱雄英看来,很多的事情也都是比较有重复性的,很多的事情也确确实实就是有着固定的流程,政务方面的事情现在看起来也确实是相对来说得心应手了一些。
“我得想办法,弄出来内阁这样的也挺重要的。”朱雄英自言自语,揉着手腕说道,“内阁虽然可能和皇权有些冲突,但是他们确实可以给我帮忙,很多一些比较重复性的工作他们也可以处理好。”
朱雄英也越发觉得自己现在是有那么点想要偷懒了,有些事情他只需要把关就好,反正绝对是没打算学习他的皇爷爷,大事小事都是一把抓。
该偷懒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偷懒的,对于这一点朱雄英也算得上是心里有数的,这些事情做起来也绝对算得上是心安理得。
老朱将朱雄英叫过去了,看起来这是有着突发情况了,看到朱雄英过来,朱雄英说道,“咱凤阳老家乱糟糟的,迁民在冒充咱老乡了。”
朱雄英一下子明白了,外地的迁民到了凤阳后,肯定是各种不习惯。抱团的迁民们,也希望能够和土著对抗,或者是留在帝乡冒充土著,欺负其他的一些迁民。
“那就去清理吧,州府可以管好这些事情。”朱雄英不在意,对老朱说道,“那些迁民被迁到了凤阳,多少也是不习惯的。若是没有大过错,也就小惩大诫。有大罪,自然严惩不贷。”
对于朱雄英的态度,老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他知道他的孙儿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心慈手软的人,他的孙儿杀起人来也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
老朱对于这些事情也算是不太在意,只是对朱雄英说道,“这是咱想的,朝堂上乱糟糟的,早朝大家都在吵也不好。以后奏事,要按照班次来。凡奏事首为都督府,次十二卫、通政使司,次刑部、都察院,次监察御史、断事官,然后是吏户礼兵工部,再次就是应天府、兵马指挥司,最次钦天监。”
这样也好,朱雄英并不反对,列出来一个奏事的顺序,接下来可以省不少事情。有着一个顺序的话,在早朝的时候可以有序展开,不用一窝蜂了。
在朱雄英点头后,老朱说道,“开平的四屯卫已经好了,咱想着也该让人去北边走走了。”
开平四卫的意义不同,朱雄英自然十分在意。而现在又立开平四屯卫,从而加强了边塞的防御能力。更何况年初的时候,有一些胡人的迹象出现在边境。
这是要在迁都前打一仗了,小打一番敲打一下那些不安分的游牧民族,不让那些人有任何喘息的机会,要让那些人持续的感受到高压。
朱雄英不反对这些,笑着说道,“好呀,这事孙儿来安排!”
老朱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咱来办,咱得找个借口,咱得老了。朝堂的事情,你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