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南宫权的三道圣旨

  第593章南宫权的三道圣旨
  南宫权坐了下来,直接把宋瑾抱到自己腿上坐着,并且朝太监总管李福子示了个眼色。
  李福子立刻取出圣旨,当众宣旨。
  一共三道圣旨。
  第一道,宋瑾的身世;
  第二道,后位空置,如果凌清不愿嫁他为后,那就一直空着;
  第三道,南宫烁拥兵谋反,还绑架了太子南宫瑾,并且试图杀害太子,以断君王之后,便他以无后逼君王退位。
  除了第三道,第一道和第二道真的让人震惊。
  就连宋瑾都很意外。
  他没想到南宫权这么直白的道出了他的身世,就连他的生母,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公之以众。
  朝堂上,炸开了锅。
  百官们一个个不敢说话,全都用眼神交流。
  南宫权根本就不将他们的窃窃私语放在眼中,又继续暴雷。
  “朕与凌清的亲事,乃太皇太后与凌老太夫人口头许下的,此事,如各爱卿有疑惑,可去求见太皇太后。
  正是因为有这一桩口头婚约在,朕才多年不立后。
  凌清失踪多年,朕一直派人在暗中寻找她。
  没想到寻到今天,竟寻到了朕和她的孩儿。
  也因此才知道她就是当年一直在泉城,一直跟在凌老将军身边,一直在守护着我们西启的国土和百姓。
  正是当年一战,导致她早产,这才让我和她失联多年。
  众爱卿,此女是将门之后,有将领之才,又与朕有婚约,还与朕育有一子,文武双全,贤良淑德。
  当年一战,凌家军有多重要,全西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凌清守护了西启,也留住了我南宫家的子嗣。
  我南宫权重她敬她也爱慕她。
  如果这样的女子尚不能成为一国之后,那朕不知什么女子才有资格?
  今日之事,朕昨晚已连夜禀告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也感慨凌清的伟大和不易。”
  南宫权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坦承他对凌清的感情,以及他们之间的婚约。
  当然,这个口头婚约是他跟太皇太后商量后才有的说辞。
  他和太皇太后都说是,凌老太夫人又已故,这事还有谁敢说不是?
  不相信的,大可去找太皇太后求证。
  但谁去求证,谁就倒霉。
  这得罪的人不仅是皇帝,还有新立的太子,将来的皇后,现在的凌家军。
  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他们得罪得起的。
  许丞相率先下跪道贺:“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恭迎太子回宫。”
  一声下,百声应。
  百官们全部下跪。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恭迎太子回宫。”
  南宫权满意的笑了。
  ……
  宋瑾认祖归宗进行得特别顺利。
  京城这边发生的事,也以最快迅速的传回上丘村宋家。
  唐婉清终于放下心中大石。
  全家人都暗松了一口气。
  大家都担心宋瑾在京城不易,或是会遇到危险,受到闲言碎语的打击。
  毕竟他是南宫权和凌清的未婚子。
  大家都没有想到南宫权这么有担当,把宋瑾的出身圆得那么好,不仅不会有人质疑宋瑾,更让所有人都对凌清敬重。
  一个已经准备要嫁给皇帝,入宫为后的女子。
  她为了国家安宁,她以女儿身上战场,带领着边关将士坚守到了最后一刻的反败为胜。
  为此,她不仅早产,还身体受损昏迷了五年。
  可以说,西启这六年的安宁是她的守护结果。
  如果还有人说闲话,那就是良心被狗吃了。
  为了让人相信一切说辞,太皇太后还取出一道做旧的谕旨。
  那是她下旨让皇帝和凌清择期完婚。
  时间点正好是当年大战前半个月。
  南宫权还授意宫人把他和凌清的爱情往外传,就说当时二人都知完婚谕旨的事,可凌清决定要上战场,她又怕自己上战场后回不来了,所以与皇帝在宫外拜了天地,行了夫妻礼。
  这样了无遗憾的上战场。
  宋瑾也是在那晚有了的。
  这样的传言一经外传,立刻火速的传遍西启国。
  不少人都被皇帝和凌清的爱情感动到落泪。
  民间对凌清和宋瑾的风评就更好了。
  就连将军府,也声望更高。
  大家都称赞将军府又多了一个女将军。
  元箫绘声绘色的说过京城的事,宋家人都忍不住的笑了。
  雷氏抹了抹眼泪,“算皇上有良心,还费了心思给小瑾和他娘一个清白,也给他们正名了。”
  此时,她才真正的放心,也真正觉得让宋瑾跟着皇帝回宫,不是坏事。
  其他人都点头附合。
  元箫撇撇嘴,“这难道不是他应该做的吗?
  他欠下凌清和小瑾的,又怎么是这样就可以还完的?
  他呀,这辈子都还不清。”
  宋老头很中肯的道:“男女之间感情的事,从来都不是谁欠谁,你情我愿,说不上欠。
  我相信,尽管这么坎坷,但他们二人都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安老太爷点头。
  “嗯,是这个道理。”
  元箫摸摸脑门,他看向宋元绍和唐婉清。
  宋元绍挑挑眉,无声的问:“你看什么呢?”
  元箫嫌弃的不看他,问唐婉清:“小嫂子,还有几天就满月了,是不是该操办起来?”
  提及这事。
  雷氏最有发言权,她立刻道:“那是当年,就定在六天后,你可一定要抽空下山,最好能提前两天下来。
  家里忙,你得帮忙啊。”
  雷氏完全把元箫当自家人。
  元箫点头应好。
  于是,话题一下子就转到了满月宴上。
  雷氏他们热烈的讨论起来。
  唐婉清满面笑容的坐在一旁听着。
  完全插不上嘴。
  满月宴这天,宋家摆了三十多桌。
  双胞胎正式的抱出房门。
  立刻就引来了村里人的围观,大伙看着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漂亮奶娃娃,稀罕得不得了。
  “村长,哪一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
  “村长,他们长得真漂亮,像村长。”
  “村长,他们叫什么名字啊。”
  唐婉清笑应:“眉心有一颗痣的是妹妹,哥哥的大名叫宋慎,小名叫二崽,妹妹大名是宋唐,小名是三崽。”
  “原来是二崽,三崽。
  这名字真好记。”
  “是啊,以前听村长叫小瑾崽崽,那他应该是大崽,这一听就是兄妹三人,啊……谁掐我啊?”
  说话的妇人根本不知自己的提到宋瑾,这会让宋家人难受。
  被人掐了一下,她还咋咋呼呼的喊了出来。
  众人面露尴尬。
  唐婉清笑着摆摆手,“你们不用刻意的规避小瑾,小瑾永远都是我唐婉清的大儿子。
  我就当他外出求学去了。
  他生父母也承诺了,不会让他断了与宋家的来往,宋家永远是他的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