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怎么没怀上?

  宋元绍有点郁闷,难道是他不够努力?可最近挺勤快的呀,怎么这种子播下去,一点反应都没有?
  现在不是春天吗?
  唐婉清压根没看到他的眼神,直接转身去厨房,“我去帮大嫂做饭,顺便看一下给三弟妹炖的鸡汤。”
  “……”宋元绍站在原地,直勾勾的望着她的背影。
  这么快他就没吸引力了吗,最近怎么感觉自己好多余!
  王氏见唐婉清来厨房,立刻就问了李氏母子二人的情况,听说母子平安,大胖小子特别精神,王氏就放心了。
  李氏生孩子,屋里面人已经够多了,她就没再进去。
  一直在厨房里忙着,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帮忙。
  “这下好了,三弟妹终于如愿了,以后也不用一直有压力,以前啊,她压力大,心事重,总觉得她还没有生下儿子。”
  “对对对!”唐婉清点头附和。
  王氏突然停下来,盯着唐婉清的腹部看,“二弟妹,你跟大嫂说说,你跟二弟两个人真的有那啥啥吧?
  不会一直没有吧?
  以前爹娘老担心了,后来听起来,你和二弟应该有成啊。”
  突然谈到这种酱酱酿酿的问题,唐婉清的脸都红了。
  王氏瞧着她的反应,确定了唐婉清跟宋元绍已经那啥了。
  可肚子没反应,这就有点不对了。
  不过,王氏很聪明的没问。
  这种事不能问,万一两个人之间,谁有问题,这问题会让人难受。于是,王氏又很有眼力劲的找了个新话题。
  唐婉清不习惯了聊这种话题,所以王氏岔开话题了,她也十分乐意。
  正忙着,外面就已经有村民送竹笋过来。
  唐婉清赶紧出去,帮着一起收竹笋,交代妥当的事情后,她又去厨房帮王氏做饭。
  竹笋和田螺一样,当面过程,当面结账。
  而且数量记在册子上,领了钱之后按个指印,这样一清二楚,也不会引起什么纠纷。
  这种事情,宋老头父子几人已经熟悉了,所以用不上唐婉清。
  竹笋也开始收了,李氏也如愿的生了儿子,大家都特别高兴,晚上留了帮忙的村民吃饭。
  吃完饭,他们一家人就坐在院子里剥竹笋壳。
  唐婉清准备趁着新鲜把酸笋做了。
  一家人一边忙一边聊天,气氛和乐融融的。建新房的事情,再次被提了出来。
  以前想着李氏怀着孩子,家中不宜大兴土木。
  现在孩子平安生下来了,而且宋元康这边还要去李家提亲,那房子自然就得建起来。
  不管他们以后住哪里,该有的都得有,这是给李国珍的体面。
  房屋的图纸早就画好了,他们只要开始买材料,找人手动工就行。
  宋老头夫妇越说越高兴,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
  村里大多数劳动力都去挖矿了,他们要建房子,那得到外面去找人。
  宋元绍把这事揽了下来。
  新建新房的工人,买建新房的材料,他一人包揽。
  剥完竹笋,时候就不早了,唐婉清让大家回屋休息,她和宋元绍去后院做酸笋,直到全部都封了坛,他们才回屋。
  两人分头梳洗。
  宋元绍很快就回来了。
  唐婉清在屋里洗,他就去家里设在杂物间的净房沐浴。
  宋元绍山上门,今晚略显有些猴急。
  他直接到梳妆台前,结果唐婉清手中的梳子,帮她把头发梳顺了,然后抱着人回床上。
  放了一把火,把唐婉清燃烧了几回,看到人精疲力尽了,这才没忍心继续。
  事后,他去也端了一盆热水,免得帕子帮她擦了身体后,然后才躺回床上。
  滚烫的掌心轻轻地抚摸着唐婉清的腹部。
  唐婉清总觉得他今晚有点怪。
  “你这是怎么了?”
  宋元绍扭头看她,把他拉入怀里,“没事!”本来是想问一下的,可想着还是不问了,不能让唐婉清有什么压力。
  唐婉清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到他今晚的努力,在想到李氏今天生了儿子,突然就有些明白了。
  她伸手环抱着他的腰。
  “这身体自小被喂了毒,虽然体内的毒已经被清除了,身体也养好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怀孩子,对孩子可能会有影响。
  我吃了避子药,并不是你有什么问题,我也没什么问题,别想太多。
  起码得再有一年,才能考虑孩子的事。再说了,咱们现在有崽,我并不着急。
  难道是你着急了?”
  唐婉清推开他一些,抬头看着他。
  宋元绍伸手盖住她的眼睛,这时候有点不太敢看她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
  感觉自己不够她磊落。
  “不着急!你的身体重要。”
  “嗯,那就睡觉吧。累了一天了,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起来。”唐婉清一下子就来了困意,打了个哈欠,往他怀里蹭了蹭。
  宋元绍帮她把被子掖好,搂着她,很快两个人就一起坠入梦想,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宋瑾去上学之前,宋元绍把他叫到了院子外面,父子二人聊了一会天。
  吃完早饭后,宋元绍又去了雷氏屋里,跟宋老头夫妇聊了一会。
  唐婉清问他出什么事了?
  他就摇头,说没事!
  他就是叮嘱宋瑾好好学习,跟他爹娘商量建房子的事。
  唐婉清不知道,他只是去叮嘱他们三人,不要提孩子的事,顺便也跟他们说了唐婉清的情况。
  一来不想让他们一直想着抱孙子,二来也不想他们给唐婉清压力。
  一个月后。
  山上挖矿的人下山了,官府给他们放了十天的假,他们要回来春耕。
  宋家这边也掐着日子,等着山上的人都回来了,这才摆满月酒。
  家里热热闹闹的,宴请了全村的人,摆了六十多桌,家里太小了,摆不下这么多桌子。
  他们干脆就去村食堂门口摆,提前在那里垒了几个临时的大灶。
  李氏娘家的人,也是这一次才全部露面。李氏生下孩子后,她娘过来照顾了几天,然后就回去了。
  现在满月了,一家老小十几个人一起来了。
  雷氏觉得让他们一家人自在一点,就在家里摆了几桌,除了李氏的娘家人,还有雷氏的娘家人。
  由雷氏和李氏陪着他们。
  宋老头他们在村祠堂那边招待客人。
  李氏有两个嫂子,到了宋家后,看了孩子,跟李氏说了一会儿话,她们就自来熟的四处转。
  她们要到了后院,准备去看一下传说中的那个大厨房,刚要推门,宋大妮就在后面喊住了。
  “大舅母,二舅母,我阿奶找你们过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