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太让人生气了

  大伙齐齐停筷看向宋元康,雷氏眯起了眸子,拿着筷子的手往上移,随时准备拿筷子敲宋元康的脑袋。
  只要宋元康有狗胆,她就真的打下去。
  宋元康此时并不知他娘亲的心里是这样想他的。
  如果知道,他肯定不加思索就表态。
  此时,他没有立刻说话表态,只是因为他被大伙这样看着,就想到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心里很后悔,所以反应才慢了。
  宋元康放下筷子,抬眸看向唐婉清。
  “二嫂,在县里的那天晚上,我不仅看清了沈逸然那些人的真面目,也看清了二嫂的为人和品性。
  以前是我错了!
  二嫂是一个好女人,二嫂还是重情重义的人。
  以前是我小家子气,是我一个大男人却心眼小得像针眼。
  以后,我和家里人一条心,我和大家一样,全听二嫂的。”
  听完宋元康的话。
  雷氏的手又往下移,回到了拿筷子的标准位置。
  宋老头放在烟杆子上的手,也收了回来。
  宋元平和宋元安放下了悬起的心。
  只有几个孩子还在没心没肺的吃着面,喝着汤。
  宋瑾似乎并不是很满意,问:“四叔,你一个人在屋里说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这是什么意思?”
  “……”宋元康终于知道宋瑾为什么要秋后算账了?
  大伙又齐齐看向他。
  宋元康尴尬的笑了笑,“我绝对不是说二嫂,真的不是。”
  唐婉清点点头,“大家吃饭吧,我相信四弟。”
  唐婉清猜测宋元康说的人,不是李国珍,就是锦娘。
  雷氏看着大伙,“吃饭吧!老四,你晚上有时间,那就开始写对联,不仅咱们家的要写,还要多写几幅。
  你舅舅家,还有你阿权舅家,都说了要你给他们写对联。
  写好了,明天早上老大送过去。”
  “是,娘。”兄弟几人应道。
  一人一大盆的炸酱面,再有一大碗的萝卜汤,在吃一些萝卜,吃的饱饱的,而且特别满足。
  宋元康屋里堆满了东西,晚上在那里写对联不方便,他干脆就把东西拿到堂屋里来。
  在堂屋里裁纸写对联。
  雷氏和宋老头闲着没事,便一起来堂屋里,看宋元康写对联。
  宋老头站在桌边,看这宋元康写的字,不时的点点头,一脸骄傲的样子。
  雷氏瞧着,忍不住的说他。
  “你做目不识丁的,老四写的那些字,你能看懂?你这摇头晃脑的,搞得好像你很行一样。”
  宋老头一听说话的语气,立刻就知道她心情不太好。
  别忙顺着她的意思。
  “我看不懂!不过就是觉得好看,要不你过来瞧一瞧?”
  “我不看!”雷氏摇头,“真不知道老二在忙什么,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还不着家。”
  宋老头听后,一副果然是这样的表情。
  他赶忙的朝宋元康使眼色,让他跟雷氏说说话,然后他自己打着呵欠往外走,“我困了,先回屋休息。”
  宋元康停下来。
  “娘,我二哥有没有说去哪里?要不要找人打听打听?”
  雷氏摇头,“不知道!就说朋友家有事,找他去帮忙。没说在哪里,也没说具体去多久,就说一个月左右。
  可这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马上也就过年了,这人还不着家。
  爱!
  你们兄弟几个呀,真的是让人操心,尤其是你和你二哥。
  当年,他抱着小瑾回来,说是小瑾的娘生孩子的时候没了,也没提在外面有没有跟人家成亲?
  对方是怎样的人?
  对方娘家还有些什么人?
  他一个字都不提!
  再怎么说那也是小瑾的亲人,他多少应该提一下,起码得让我们知道是吧?
  别弄得以后在街上碰到了小瑾的亲人,我们却擦肩而过,压根不认识,这样子多失礼啊。”
  “……”宋元康干脆在雷氏旁边坐了下来,“娘,有件事情,我一直觉得奇怪。
  但是吧,我也不敢问!我在想,小瑾会不会不是二哥的孩子?
  会不会是二哥战场上的朋友的孩子,又或者是他在回来的路上捡到的孩子。
  小瑾的五官长得精致,应该是随娘,反正不像是咱们家的人。
  二哥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他在外面不可能偷偷的成亲,也不可能在没名没分的情况下,跟别的姑娘做了夫妻,还生了孩子。
  我一直不太相信这一点,但想到小瑾已经没有亲娘了,所以我一直没问。”
  雷氏听后,也觉得疑点重重。
  宋元绍解说宋瑾的娘亲生孩子时,人没了,其他的一个字都没透露过,问也不会说,而且还心情很不好的样子。
  开始大家都觉得,宋元绍伤心,大家不能往他的伤口上撒盐,所以问了一次,他不说,大家也就再也不问了。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问清楚啊。他现在已经娶妻了,如果小瑾真是他收养的,那这事得让你二嫂知道。
  当然,我们也一样会把小瑾当成自家的孩子,不可能冷落他。”
  宋元康觉得可以,但又怕因此生出什么事的,怕伤了宋瑾的心,也怕影响了宋元绍夫妻二人的感情。
  “娘,这事还得再考虑考虑。不能太着急,如果二哥二嫂之间感情没问题,那咱们就不提这事。”
  雷氏皱着眉头。
  过了许久,忍不住的嫌弃,“家里就你和老二让人操心,一个两个都是闷葫芦,倔强的要命。
  爹娘走的路比你们过的桥都长,说的话,再怎样糙,也有几分理。
  你们不能完全听进去,但多少得听一点,或者是自己多想一想。”
  宋元康连忙认错,一再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
  第二天,宋元平一大早就去雷家村送对联。
  他去丘四生家里借牛车的时候,丘四生知道他去送对联,便拿着红纸来找宋元康写对联。
  丘四生让宋元康帮忙写了两副对联,一副他自己家贴,一副给丘三生家里贴。
  拿着对联回去的路上,他乐呵呵的哼着小曲。
  村民拦着他问,这才知道他找宋元康写对联,没过多久,村民都拿着红纸,提着东西去找宋元康。
  有些村民没有红纸,就提着东西去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