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奇迹(求追读、求推荐)
这些杏鲍菇温棚的所有者,都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流民和百姓,而不是富商豪绅或勋贵百官的家人。
挑选第一波种植杏鲍菇的人时,李医直接剔除了那些家伙,只选择生活在长安最底层的流民和百姓。
他可不想给那些富商豪绅或勋贵百官锦上添花,而是打算给流民和百姓雪中送炭!
这些新建起来的温棚,每一座都由几家共同经营和照料。
将来还无息贷款时,自然也是几家一起还。
为确保温棚种植杏鲍菇的技术不外泄,这些流民和百姓都被要求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种植技术,更不能将菌种带出温棚。
这些淳朴的百姓和流民,自然不会有任何异议。
自从被选中,他们就把全副身心都放在了这些温棚上、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杏鲍菇上,恨不能全天都守在温棚里。
幸好李医再三警告过,温棚里不能住人,他们才没有这么做。
否则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意外!
即便如此,这些百姓和流民还是自发组成护卫队,整天守在温棚周围,不让任何人靠近。
就连协助守卫的衙役,也只能待在外面,不能进入温棚里面。
只有李医和指导种植技术的几个人,还有民部尚书等有限几人,才能进入那些温棚。
搞定杏鲍菇温棚的事情后,李医又去忙他的大唐公司了。
那些被他选中的掌柜和管事,在经过一番培训后,很快就收拾行李奔赴各地,去接管那些刚买下的煤矿了。
就这几天的功夫,探矿队伍又有好消息传来。
他们又发现了两处露天煤矿,而且储量非常丰富。
跟之前的处理办法一样。
收到消息后,李医立刻派人将那两座露天煤矿所在的荒地买了下来!
不同的是,这次李治并没跳出来捣乱。
或许是因为李治知道,捣乱也没任何用处,反而有可能血亏。
此外,负责推广火炉的队伍,足迹已遍及长江以北几乎每一座重要城市。
他们所到之处,都会跟当地铁行达成协议,打造火炉进行出售。
在他们的努力下,火炉已在长江以北迅速风靡开来。
与之相应,煤炭的需求也开始激增。
而这,才是李医最想看到的结果。
除了这些,薛延陀那边也有好消息传来。
送给真珠可汗的那两件致命礼物,已被突利设安排人送回了薛延陀。
至于使用效果如何,暂时还不得而知!
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大的好消息传来。
当然,这个好消息只有李医知道,他也不敢跟任何人分享。
否则的话,长安会有很多人都睡不好觉!
转眼间,几天就已过去。
上午,李医再次来到平康坊别业。
他刚一走进大门,柳非烟就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一段时间过去,这小丫头已完全不怕他了,而是把他当做了一个同龄玩伴。
而且这小丫头很懂事,李医如果有正事,她绝不会上来打扰。
看到李医今天没带帕帕,她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失望。
紧接着,她就兴奋不已地说道:
“公子,您种的那些辣椒开花了,开的都是白色小花,很好看!”
李医愣了一下,脸上随即浮现出一片惊喜之色。
转瞬之间,他就想到了无数美食,比如水煮鱼、麻辣火锅等等,差点就流下口水来。
“哎呀!这宝贝终于开花了,咱们看看去”
说着,李医就快步向种植辣椒的温室走去,脚步异常轻快。
柳非烟连忙跟了上来,还在轻声嘀咕。
“这么高兴,难道又是跟杏鲍菇一样的宝贝?”
片刻之后,李医就已进入种辣椒的温室。
此时,梁伯和一位民部官员、还有两位流民,正在这个温室里。
正如柳非烟所说,种在这个温室里的辣椒,一夜之间就开出了很多白色小花。
非但如此,同样种在这里的西红柿,也开出了一些黄色小花。
站在温室门口向里望去,满眼尽是绿色。
其间点缀着很多白色小花,间或有几朵黄色小花,非常美丽,就像走进了春天一般。
看到李医,梁伯他们立刻迎了上来,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见过公子,这些辣椒和西红柿都开花了”
梁伯激动地说道。
“我看到了,这一幕真是太美了,这是一个奇迹”
“过不了多久,大唐就会多两种新式农作物,这里有大家的功劳”
“而且我听说这两种作物都很好吃,非常令人期待!”
李医微笑着点头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都激动不已,甚至已热泪盈眶。
这可是两种从未在大唐出现过的新式农作物,它们之所以能够开花,也有自己一份功劳,。
可以肯定地说,这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而且事关国计民生!
能亲身参与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大家能不为之欣喜若狂吗?
李医话音刚落,那位民部官员就长揖到地。
“感谢公子为大唐带来这些新作物,为万民造福”
“陈侍郎不必感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医微笑着点头说道。
客套几句后,他就走上前去,开始查看那些美丽的花朵。
同时也没忘叮嘱那两位流民,教他们如何照料这些开花的辣椒和西红柿。
“从现在开始,你们拿毛笔每天都在这些花朵上轻轻刷一遍,帮它们完成授粉”
“记住一点,辣椒花和西红柿花不要搞混了”
听到这话,大家都愣住了。
紧接着,陈侍郎就不解地问道:
“公子,您为何让人用毛笔刷这些花朵,不是应该精心呵护吗?”
“还有一件事,什么是授粉?”
李医笑了笑,这就准备解释一下。
就在此时,温室房门突然被人推开。
民部尚书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满脸兴奋之色。
“听说辣椒和西红柿开花了,老夫……”
话刚说到这里,民部尚书就已愣在原地。
……
黔州,会客厅里。
李承乾瞠目结舌地看着手里的信纸,一言不发。
这样的状态,他已保持很久。
片刻之后,他才清醒过来。
紧接着,会客厅就传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大的气魄,这首《将进酒》真乃千古绝唱”
“有这样一个流芳百世的儿子,被贬为庶人又如何,夫复何求!”
李承乾虽然在放声大笑,却瞬间热泪滚滚。
站在一旁的苏夫人,以及两位侧室,同样泪雨连连,却都是喜悦的眼泪。
同在会客厅的李象和李厥,都激动的面孔通红,满眼狂热与崇拜。
此时,外面乌云密布,空气阴冷潮湿。
但在这家人眼中,这却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