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萧十一郎》之前[1]

  写剧本和写,在基本上的原则是相同的,但在技巧上却不一样,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剧本的表达却只能限于言语、动作和画面,一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剧本,也应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所以萧伯纳、易卜生、莎士比亚甚至徐吁……这些名家的剧本,不但是“名剧”,也是“名著”。
  但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先有“”,然后再有“剧本”,由而改编成的电影很多——由《飘》而有《乱世佳人》,是一个最成功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简·爱》《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愚人船》,以及《云泥》《铁手无情》《窗外》等。
  《萧十一郎》却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萧十一郎》是先有剧本,在电影开拍之前,才有的,但《萧十一郎》却又明明是由“”而改编成的剧本,因为这故事在我心里已酝酿了很久,我要写的本来是“”,并不是“剧本”,和剧本并不完全相同,但意念却是相同的。
  写武侠最大的通病就是:废话太多、枝节太多、人物太多、情节也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将武侠改编成电影剧本就变成是一种很吃力不讨好的事,谁都无法将《绝代双骄》改编成“一部”电影,谁也无法将《独臂刀王》写成“一部”很成功的。
  就因为先有了剧本,所以在写《萧十一郎》这部的时候,多多少少总难免要受些影响,所以这本我相信不会有太多的枝节、太多的废话,但是否因此会减少了“武侠”的趣味呢?我不敢否定,也不敢预测。
  我只愿做一个尝试。
  我不敢盼望这尝试能成功,但无论如何,“成功”总是因“尝试”而产生的。
  [1]刊载于1970年6月12日香港《武侠春秋》第28期,原名《写在〈萧十一郎〉之后》。同年7月更名为本篇的标题,并刊载在春秋本《萧十一郎》第一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