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追求,不再简单
早些时候他手中的权柄还要与汪广洋对半分。
但自从去年汪广洋恶了朱元璋招致贬斥后,他胡惟庸自此大权独揽,真正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想想今年大朝拜之后,各地官员前往府上的摆放络绎不绝,以及朝中那些武勋们与自己的亲善,胡惟庸便深深感受到至高的权利自然地散发着的诱人香气。
“除了宫中那位,似乎这天下,再也没有人尊贵过自己了。”
胡惟庸心中如是想着。
一声高亢的禀报却将他美好的幻梦骤然打破:“户部尚书颜希哲,工部尚书赵翥两位大人有要事求见。”
不悦的神色倏忽出现,又瞬间被掩饰,胡惟庸的脸上挂满严肃,清冷的声音转眼传出中书省:“让他们进来。”
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慢吞吞走进来,更显年轻的胡惟庸却半点没有起身恭迎的意思。随手指着案几前不远处几张铺着苏绣棉垫的花梨木太师椅,示意两人坐下说话。
赵翥与颜希哲早已见怪不怪。
自从去年胡惟庸当上这个宰相之后,这位往日人前尽显谦卑的淮西文人便瞬间换了一张名为趾高气昂的皮。
如今除了他的恩师李善长与皇帝能够让他有些忌惮和尊敬之外,只怕天下再无第三人能够让他真的发自内心地表露些微卑下。
哪怕是皇帝的结义兄弟,统领天下大部分兵马的徐达都不行。
待二人落座,胡惟庸眼睛依旧盯着案上的奏疏,口中却扯足了官腔悠然问道:
“不知二公联袂而来,有何要事?”
虽然胡惟庸这样故作姿态的询问让二人心里满是怨愤,但颜希哲与赵翥却不想就此发作。强忍着心中的不快,赵翥率先拱手:
“前日陛下召见,言及江西行省发现了新的银矿与铜矿,可岁入精铜二十万斤,银四万两。出宫后我与颜大人商议,决定由户部与工部各遣一主事前往操持。”
“兹事体大,朝议之前,我二人前来与右相招呼一声。”
名为招呼,实际就是不愿将事情瞒着胡惟庸这位隐隐要把持朝政的宰相。
此时胡惟庸佯装盯着奏疏的目光早已从案几上移开,见赵翥说完,连忙追问朱元璋召见的细节。
须知如今的朝堂,宰相便是群臣与皇帝联系的枢纽。
这等重要的权柄他一直以为把持在自己手中,却不想朱元璋忽然来这么一下子,瞬间将他此前的志得意满尽数打碎。
江西行省发现新的铜银矿这么重要的事情,江西行省的参政居然不提前通知他,甚至直接越过他向皇帝禀告。
胡惟庸心里给这位暗暗记了一笔。
不过比起地方官员轻视他,胡惟庸更担心的是朱元璋居然得知消息之后,越过他直接找上了六部主官。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屁股下刚刚坐暖的位置,不久之后可能就要拱手让人?
中书省署理公务的地方同样被炭火的温暖包围着,但此时胡惟庸的后背当真有些汗涔涔地。在赵翥和颜希哲看不到的地方,他的双手甚至都在轻微地颤抖着。
前些时日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刘基回来,甚至还直接被朱元璋委任为浙江参政,他与李善长当时就怀疑朱元璋已经对他们这些淮西文人有了警惕。
现在看来,那绝对不应该只是怀疑。
当年朱元璋还会推出一个杨宪来冲锋陷阵当替罪羊,现在看来,这位天下至尊莫不是要亲自下场?
只是,朱元璋真的要这样做吗?他难道就不顾忌事情一旦无法收场,这朝堂甚至整个天下即将面临的动荡吗?
胡惟庸大脑不停地思索着,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最终,只能按下狐疑,将面前两人打发走之后,准备晚些时候找自己的恩师李善长从长计议。
浑然不知前些时候简简单单报恩的几句话,会让朝堂上最高层的大臣们产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朱极此时依旧坐在坟地旁的田埂上,看着集庆门的方向出神。
两天时间的冷静,他已经接受了亲生爹娘就在眼前的事实。
只是哪怕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相认这件事情终究还是少了一个适应的过程。
朱极现在见到朱元璋,还是习惯性想要喊他一声老马,而不是毕恭毕敬地躬身叫爹。
只是,爹娘,终究还是要认。
而且,跟“老马”关系越是亲近,虽然感情上还有些淡漠,但朱极真的不想让“老马”在淮西勋贵这个漩涡中卷得越来越深。要死人的,朱极现在真的很想掏心掏肺让朱元璋相信这四个字。
只是,那天在院子里,朱极连亲生爹娘的名讳都不曾听,便直接走出了院子。
如何将这样的亲情裂痕弥补起来,以至于让他们对自己怀有十分的信任,朱极感觉,这真的好难。
想着想着,朱极忽然想起那个甘愿为自己洗脚,还温言细语允许自己多考虑的女人。
那应该是他见过对自己态度最好的女人了。甚至比身旁的垒土中掩埋的养母还要温柔。朱极相信,那真的是一位与孩子失散多年的母亲发自内心的歉疚和迁就。
所以,也许,她,自己血缘意义上的亲娘,或许不失为一条达成目的的途径。
对此朱极并不觉得羞耻。
救命的勾当,再怎么下作,那也散发着伟大的光辉。
救亲爹娘的事情,哪怕走走后院枕边风的路子,只要有用,那也是绝佳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极顿时高兴地跳起来,狠狠拍打了两下屁股上沾染的泥土,在斜阳下一片烟尘中,追着太阳的光影向集庆门狂奔而去。
养父母的孝,他要守着。
但亲爹娘的命,他也要保。
朱极没有发现,如今的他,心中的追求早已不是当初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