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四面告急
张峦想了想确实也是可行的,答应一声传令去了。
城下的阿木尔见城门打开,仿佛新婚之夜要见新娘一般,既高兴又忐忑。
他强作镇定地指挥部众有条不紊的向城门走去,却不知早就被城楼上的明军看穿了把戏,正全神贯注等他们上钩。
阿木尔眼见还有几十步就到城门,城门突然关闭了。
他大叫一声不好,只见城上箭如雨下,火铳齐发,身后兵士猝不及防来不及变换队形纷纷倒下,自己也被从马上射了下来,幸好伤势不重,被身边士兵舍命救了回去。等逃出弓箭射程,身边军士已经伤亡几十人。
受此大辱,阿木尔怒不可遏,架起攻城云梯,拉开队形,准备强攻。
一时间,千余名蒙军从石头旁、树林中纷纷冒了出来,摆开阵势向城上攻去。
顿时杀声震天,城上城下展开对射,蒙古士兵弓强,射程远,人数也多,但却是从下往上射,一时两边势均力敌,蒙古士兵死伤更多,但也压得明军抬不起头。
不一会儿,蒙军架上五六十个简易云梯,攻上城来。
明军人少,各个竭尽全力把滚木雷石顺着梯子扔下城去,但无奈蒙军弓箭太猛,不一会儿数人中箭而亡。
张峦见状大喊道:“用火油。”那火油源自西域,见火即焚。
只见明军冒死把火油顺着梯子泼下去。那云梯都是临时砍伐树木建造而成,并没做防火处理,瞬间十余个云梯燃起熊熊大火,蒙古士兵也被烧成火人。
燃烧的尸体伴随着哀嚎声纷纷从空中落下。
有的士兵没历时便死去,身上、脸上皮肉脱落,依旧翻滚不止,橘红色的火光下,浓烟滚滚。
朱佑樘年幼,哪里见过如此场面,只觉得身上、脸上被火烤的生疼,尸体烧焦的味道参杂着火油的味道从鼻孔中直冲大脑,腹中本能得翻滚起来,直欲作呕。
张峦见他脸色煞白,依旧强忍着岿然不动,知道第一次上阵,不尿裤子的已经算是好汉,心里也默默称赞朱佑樘有太祖、太宗风范。
众人几次劝他撤回城中,他都说:“我是皇子,本应身先士卒。”
张峦不禁感叹:“若他今后登基为帝,我大明必可再现往日荣光。”
明军将士见皇子尤在城头,士气倍增,各个生龙活虎。坚守了两个多时辰,蒙军云梯已经烧毁了大半,好在此处各种军需储备充足,众人毫无忧惧之色。
明军抵抗之顽强大大出乎阿木尔的意料,此时云梯所剩无几,手下军士死亡早就过百,远远多于明军,活着的也已疲困不堪,再这样攻下去收效不大,只能收兵再想办法。
蒙古官兵被白白拖延几个时辰,攻城也极为不利,士气大挫。
此时,紫禁城内怀恩收到了何鼎书信,心里大惊,急忙去找皇帝请求派兵。
皇帝听后心急如焚,一边大骂许宁无能,竟然被蒙军摸入境内,一边差人告诉许宁,火速清剿入境蒙军。
然而,传令的太监还没出门口,却传来了古北口八百里加急奏报。
一瞧之下,皇帝和怀恩均大惊失色,奏报之中,亦思马因突然出现在古北口,所帅兵马不少于十万,今日凌晨已经发起攻势,古北口告急。
皇上知道,古北口现在驻军只有三万多人,虽然这些年许宁一直致力加固关防,但要抵御十万兵马进攻,也是极难的。
事发突然,皇帝连忙召集内阁、六部商量对策。
众大臣还没到齐,又陆续传来阿麻黑帅五万兵马急攻哈密,蒙古永谢部十万兵马急攻大同,畏兀尔部五万兵马急攻潼关的告急文书。另外,建州女真部虽然看似平静,但也有兵马在暗中集结。
前后四封八百里加急,各个都说形势紧急,就像四座大山压在皇帝心头。
朱见深觉得眼前眩晕,似乎整个乾清宫就要倾覆一般,他想伸手扶住龙案,但那龙案似乎会动。
只觉得手中一空,直挺挺的向后躺了下去,只隐隐约约听到怀恩和大臣们喊着:“皇上!皇上!”“快请御医”…
朱见深醒来,发现自己躺在龙床上。
太医刘文泰见皇上醒来,对怀恩道:“皇上这是急火攻心,千万不能再着急,调养几日也就好了。”随后就去外堂开方子去了。
朱见深撑着床沿坐了起来,只见怀恩和万安在一旁陪护,问:“大臣们都到了吗?”
怀恩道:“都到了,众位大臣见皇上龙体欠安,放心不下,都在门外跪着呢。”
万安也接过话头,抹着眼泪说:“刚才可把臣等吓坏了,这个档口上,皇上可不能倒下啊。”
朱见深道:“你们放心,朕死不了,出不了事。”又对怀恩说:“你跟众爱卿说,朕身体没事儿,让他们去乾清宫议事,朕马上就到。”
怀恩知道事情紧急,见皇上看起来已经没有大碍,去门外传旨去了。
朱见深见万安依旧跪在床下,道:“你也去乾清宫等着吧。”自己则强撑着下床,也不用万安搀扶,缓步向乾清宫走去。
众大臣正三两成群窃窃私语,见皇帝来了,各自按部就班站好。
只见皇帝侧坐在龙椅上,把那几封边报往龙案上一扔,说:“一夜之间,四封八百里加急,古北口、大同、潼关、哈密,还听说一小股蒙古骑兵正在攻打宣府马场行宫。你们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朝堂上鸦雀无声,众大臣知道这种情势之下皇上必然火气大,怕万一说错了话,丢了官位事小,身家性命事大,面面相觑,不发一言,都等着别人先说。
皇帝又急又气,急得是边关吃紧,气得是这时候没一个大臣能给自己解忧,问:“怎么了?平时不都挺能说的吗?遇到大事,各个都当了缩头乌龟了?你们的圣人之道呢?你们的忠君之心呢?”
众大臣商量好地一般,恨不能把头塞进裤裆里,依旧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