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开心内阁
经济上受到来自本国封建官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联合盘剥。阿里政府衰败后,英国人的垄断行为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化上渗透,教会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起就一直充当着西方文化渗透的急先锋。
阿里政府在战败后被迫接受《伦敦协议》及其附加条款,更是助长了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的嚣张气焰。
本来他们只是搜集情报顺便发展信徒,在见识到领事裁判权带来的巨大好处面前,他们连虚伪的面具都不愿意带了,直接强占土地,拐卖人口,扭曲事实,肆意干涉地方事务。
政治上想要寻找可以代替阿里的傀儡,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埃及人民苦不堪言,就连上流社会人士也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妻女。一股强烈的排外情绪正在酝酿,终于在有心人的诱导下彻底爆发。
英国传教士被直接活活烧死在教堂里,商人们的工厂被袭击,侨民被从家里拖到大街上活活打死,充当保护伞的领事则被挂在树上吊死。
要说为啥死的基本都是英国人?英国人搞垄断,想直接把埃及变成殖民地啊。
奥地利限于自身国力,目前还不具备殖民埃及的能力自然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法国倒是有那个实力也有那份心,只不过英国人千般提防,万般排挤,更有甚者刻意用军舰撞沉法国轮船制造海难。
基佐也正是因为地中海海难中,偏袒英国人被法国人骂成卖国贼。
基佐比起政客,更像是一个奉行合理主义的商人。他认为当下的法国发展经济恢复国力才是最重要的,奥地利人的气他可以忍,英国人的气他也可以忍,就算是撒丁那样的小国跳脸他也一样可以忍。
这里顺带提一句站队之王阿尔贝托(撒丁国王),不但拒绝了法国人的提议还扬言要对法国宣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又是谁给了阿尔贝托这样的勇气呢?且听下文分解。
其他的欧洲小国在埃及活动的人也不多,而且一出事就被阿里派兵保护起来了。阿里可不想得罪整个欧洲,他只想看英国人吃瘪。
在阿里的默许下,军队也扮成起义者的样子到处袭击英国人掠夺财物。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5000名在埃及的欧洲人被杀,其中五分之四是英国人。英国人的工厂和商铺更是被抢劫一空,保守估计损失在200万英镑以上。
消息传回英国,帕麦斯顿兴奋的大喊大叫“快出兵!埃及是我们的了!”
约翰·罗素,确切地说是英国前内务大臣约翰·罗素勋爵。为何成了前内务大臣呢?因为约翰·罗素既反对帕麦斯顿的对外扩张的外交策略,又反对罗伯特·皮尔干预市场的自由主义,所以他索性直接辞职了。
“白痴,埃及就是下一个阿富汗。你们这群只会花钱和打仗的蠢货!英国的绅士风度都被你们丢到泰晤士河里了吗?”约翰勋爵带着自己的物品,咒骂着离开了内阁。
罗伯特·皮尔则显得淡定得多,但还是忍不住笑意。
“那个阿尔巴尼亚小子又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我都在考虑要不要给他申请一枚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
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又称圣乔治勋章,是此时英国最高级的荣誉勋章。阿里是阿尔巴尼亚人,同时他的嫡系也是阿尔巴尼亚军团,故又称“阿尔巴尼亚小子”。
内阁内的其他人也是一脸的轻松,毕竟英国和埃及的实力相差悬殊,现在又有这么好的理由,此时的埃及似乎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且看下一章,第二次伦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