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创作方向(第一更)
好书推荐:
大国军垦
变强从三十一岁开始
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
我不想当巨星
狐尾女提刑
刁蛮公主:驸马,跟我下山!
神级选项:成年人才不做选择题
宁少的医神萌妻
开局支付九块九,拼下天价四合院
和原始兽夫同居的日子
目前正职是北电文学系副教授,副业拍拍电影当当创投评委什么的…
人家是北电的一杆旗帜,北电文学系85级毕业,同届的名人有导演王晓帅、娄晔、路雪长、张远…
如果说是要概括风格,那《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这两部就已经够了,就是小人物在并不复杂的故事中挣扎扭曲,节奏紧凑,冲突激烈,让人联想到珂勒惠支的版画。
而且他的作品都有很浓的悬疑色彩,风格很适合《证人》。
这也是沈长林写完《我是证人》,第一时间想到请他执导的原因。
有些拍戏的人假正经,拍一些不怎么样的电影,拿情怀骗骗人,搞几个明星拉拉各个年龄层的粉丝,炒炒票房,挣他一大笔,再不济也混个脸熟。
曹导演比较实在,他更痴迷于拍戏这件事本身,所以每部电影完成度极高,从这个角度,他是好导演。
但好的导演对作品都是有要求的。
曹导演对于演员的高要求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这么说吧,原时空,他曾经因为演员达不到要求而叫停已经进入运转的严歌苓改编的电影《白麻雀》。
——“巨星尝试过…唉,我觉得有可能拍不到我想要的样子,《白麻雀》在表演方面确实非常复杂。要是两个演员的表演立不住…唉,就会很麻烦。”
哪位巨星?
好像有范八亿!
八亿诶,直接叫停,说明对演员确实有高标准!
而且《证人》还是一部女主戏…
从他的角度,看不上柳施施可以理解。
沈长林没有必要因为这个跟他过不去…
所以,打了个电话,大概解释了一下:
“曹导…这个戏我是为她准备的,因为她近视眼,眼神散光…所以,特意帮她写了这个戏!”
“她优点很多,打戏好看,而且能吃苦!”
“…对呀,她是我女朋友…”
“没事,咱们下次合作,有合适的本子,一定…”
曹宝平本还有点生气,毕竟他挺看好《我是证人》的,否则,也不会把剧本拿给周讯看!
不过,人家都说了这是为了捧女朋友…
那…算了吧!
人家是投资人、制片人还是编剧…
……
到底还是要换导演的!
导演对女主角有偏见,那这个项目还怎么往下进行?
挂断电话,沈长林冲阿谋和妮妮笑了笑,然后坐下。
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沈长林想起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导演,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阿谋很随意:“…随便问。”
沈长林道:“就是,一个导演怎么确定项目?”
“确定项目?”
“怎么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沈长林补充一下:“您看啊,我拍完《绣春刀》,其实有想法再做武侠电影的,但又找不到好的角度,所以,拍了《大人物》…”
“连续两部动作片后,我又做了《搜索》,但现在…有点找不到下一部作品的题材了,您是怎么一部接一部拍下来的?我感觉啊,除了奥运那几年,您真的是一年一部,有时候一年两部,创作激情咱就不说了,我就想知道您从哪找来这么多题材?”
阿谋好整以暇道:“其实拍电影越多,越觉得好电影难拍。每个人心目中好电影的标准不同,所以总是会用一个最高的标准,横向、竖向来进行对比,来找自己的缺点,总是希望能前进能学习。这也是我现在的心态,所以马不停蹄。我是愿意拼命工作的人,我就是喜欢拍电影。”
这点,不得不佩服他,然后,阿谋接着道:“至于你说的题材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文学,我跟一些文学杂志,例如《收获》、《十月》、《当代》什么的,都有首看权,我的文学策划会推荐一些作品给我…”
“文学策划?”
“对,”阿谋很惊讶问沈长林:“你没有文学策划?”
“…我有个助理,因为我自己也是作家,所以,有坚持看杂志的习惯,不太需要有人专门推荐我…”
“那怪不得你找不到创作方向…你得有团队!”
“我感觉自己有点固执,就是不是我写的东西,我肯定不拍!”
“你是作家嘛,有自己的判断标准,”顿了顿,阿谋接着道:“我看过《搜索》,我觉得你可以往现实主义路子上多走走…”
沈长林面露难色:“…现实主义?”
“担心不卖座?”
“嗯。”
沈长林没有隐瞒:“现在的市场情况,您应该也知道,好莱坞引进片数量扩大了一倍,这个时候,需要一些娱乐向的电影出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很多大牌演员愿意给我合作,想的也是票房…”
“那你还纠结什么?”
“…我就是想平衡一下商业还有艺术…”
“太难了,”阿谋摇头:“商业跟艺术本身就是很难平衡的…现在的导演拍摄总会受到名利的影响,纯艺术创作是对媒体的宣传言论,我觉得你才二十多岁,有的是机会试错,多尝试尝试吧。”
沈长林沉默了一下,阿谋问:“你本来的打算是什么?”
“我准备带着《搜索》转遍全世界的电影节,看看全球各地的电影…”
听到这,阿谋摆手:“没有必要,我跟你说,你就看几部电影杂志推出的年度十佳电影就行了,全世界只有美国还有欧洲这块每年有好电影产出,江闻跟我说过他不爱看新电影,他只看老电影,我觉得挺对的~”
嗯,某种意义上挺对,有一个作家说过,可以看死人的书,不要看活人的书。
电影也是这样,所谓“死人的”就是它经过时间的筛选了,是靠谱的东西,非花两个多小时看一烂片,何必呢?
但是,新电影代表了新的方向…
估计他们谁也没想到韩国电影会那么快崛起。
“如果你对电影迷茫,找不到方向,那就静下心,回忆一下自己入行的第一部电影,然后你就明白了!”
这是阿谋的最后一句话…
……
有这么一句话: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对处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这是针对作者导演!
沈长林绝对不是作者导演。
他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要做就做商业导演,主动迎合观众的口味变化。
但,这行干了几年,隐约有点想法,电影是商品,但绝对不仅仅是商品,否则也不会被称为第七艺术。
迈克尔贝的电影该有的都有,故事完整,情节紧凑,场面也很壮观,票房更是惊人。
没人当他是大导演…
只会戏称他爆炸贝!
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有没有既能取得票房佳绩,艺术上也有影响的呢?
还是有的,《亲爱的》、《我不是药神》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