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疯狂
“我在这里。”
少女蓦地睁大眼睛,像是感觉到什么。
她断断续续,喉咙自发地喊出时隔千年的那个名字——
“巫尊……巫尊……”
这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随着姜羲的靠近,枷锁崩溃,血脉如潮水沸腾。
少女惊恐的神色逐渐化开。
像是受尽伤害的孩子终于寻到母亲,委屈、安心、希望……齐齐涌现在那张脸上,最后凝聚成一抹向往的笑。
“原来真的是……巫尊啊……”
叹息慢慢变弱,最后归于宁静。
少女安详地闭上眼睛。
她死了。
姜羲连用巫力给她续命都来不及,便眼睁睁地看着少女的生命气息完全消失。
她怔怔地回望血池,竟然不知,那血池究竟埋葬了多少姜族人的性命。
姜族乃神脉,血液中流淌着天地之力,便是所谓的巫力。
巫力常人用不来、学不去,只有承担着姜族之血的姜族人能够使用。
这对姜族人来说,既是赏赐,也是惩罚。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当凡人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总会有那么些人心怀不轨,妄想通过研究姜族之血来勘破攥住力量的法道。
姜羲很久以前,就看过一位巫主的秘密手札——
手札记录在某个时代,有疯狂炼气士觊觎姜族血脉,便偷偷掳走弱小的姜族人,用残忍手法剖开身体,研究姜族人的身体与凡人有什么不同。
那个疯狂炼气士仅是一人,却以这种残忍手段杀害十来名姜族人。最后被当时的巫主知晓,震怒异常,下令灭杀炼气士满门不说,更是放话若有再敢犯着必举族追杀至天涯海角。
当时也有炼气士不信邪,悄悄效仿当初的疯狂炼气士,最后姜族倾巢而出,以雷霆手段击杀此人,彻底震慑天下,才让此事消停。
但当时那位巫主却一直心有余悸,还把此事记录在仅在巫主之间流传的秘密手札上,警告后来的巫主一定要保护好族人。
——这本手札,是姜羲在另外那个世界见过的,在这个世界却早就失落不见,又或者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这也让姜羲把此事遗忘在记忆角落,在翻查名册发现常年有姜族人失踪时,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联想到这件事情上面!
谁能想到,长生教所用的手段,远比手札上的疯狂炼气士血腥极端不止百倍?
死于疯狂炼气士之手的有十来名姜族人,那这么多年来死在长生教手上,又有多少人?
记录在名册上的,就已经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没被记录下来的,又有多少?
就在这时。
计星无声靠近她:“巫尊,这里的人都处理干净了。”
姜羲从沉痛中抬眼,看见潜伏在这座地宫里的长生教之人已经尽数被杀。
而螭龙卫完成任务后,没有停留在原地,而是按照计星吩咐的,去敲开铁笼的锁链,试图把里面关押的姜族人放出来。
姜羲的目光漠然地从尸体上扫过,只关心关押起来的人。
她眉心微蹙,往前走了几步。
有螭龙卫听到动静回头:“怎么办巫尊,他们躲得更厉害了,根本不肯出来。”
大概是常年的囚禁生涯,就像熬鹰一般彻底磨掉这些幸存者的心智,对于他们来说,打开铁笼走出去反而是比关在铁笼更加恐怖的事情。
“这里全部清点过了?”
“嗯。”
“有多少人?”
“仅有十二人。”
姜羲叹道:“十二人呐。”
不知那铁笼里关过多少姜族人,如今幸存下来的也就只有十二人了。
“先把人打晕,出去之后再想办法。”
极致的怒火之后,也是极致的冷静。
姜羲不会放人自己沉溺在愤怒的情绪里,而失去理智忘记真正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把这些幸存者带出去,让他们重新看一看头顶的烈阳。
螭龙卫们沉声应是。
那些被关多年的姜族人,根本无力反抗,螭龙卫们轻而易举便将人敲晕背在身上。他们也来了十几人,带走这十二名幸存者不是问题。
姜羲没急着走,而是闭目感受着这长生殿里的其他意思。
突然,她咦了声。
然后二话不说回到血池旁,低头不知道在看什么。
计星跟着她,也从血池里感受到了异样的气息。
他索性俯身蹲下,观察半晌后,出手迅疾如雷,指尖不沾鲜血,却从池中提起一个血糊糊的小孩。
是个姜族的孩子,年龄不过五六岁,像是个女孩儿,瘦得只剩皮包骨,唯有一双眼睛大大的,充盈着倔强跟狠劲儿。
孩子很是不满计星拎着她,小腿使劲扑腾,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语不成句,大概是还没学说话,但眼里翻腾的情绪显然不会是什么好话。
但是,姜羲却从这个孩子眼中看到了,这地宫里任何人都没有的——希望。
她应该是想找机会逃出去,结果遇上姜羲等人的到来,警惕地不愿意冒头,反而聪明地选择躲进血池里。也不知道憋了多久,硬是没发出半点动静。
姜羲俯身靠近孩子:“你想逃出去吗?”
孩子听懂她的话,愣住了。
姜羲浅浅弯了唇。
从迈入地宫里便被阴霾乌云笼罩的心情,稍稍转晴。
她没在意孩子头上的血污,伸手揉了揉,将孩子抱在怀里。
孩子瘦小,抱在怀里轻若无物。
本来在计星手下奋力挣扎的孩子,到了姜羲怀里却乖巧得不行。
大概是在她身上感受到亲近的气息,便忍不住往里靠了靠。
姜羲又摸摸她的头。
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把她也带上。”姜羲回望向高台已经死去的少女,“总不能让她留在这肮脏污秽之地,把她带回不周山安葬。”
计星应下,转身。
“走。”
一路沿着甬道出来,没有遇到守卫,外面寂静到连鸟兽声音也无。
走出假山的姜羲,顿下脚步,抬头看向某个地方。
“久闻巫尊大名,今日得以一见,当真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