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紧随其后的李世民

  虞世南走了,带着满心的疑惑和另一种坚定。
  他打算回去好好看一下公羊传,因为他从姜云志的话中感受到了另一层境界。
  存在即合理。
  既然是存在的,那么就自有他存在的理由,比如大唐人是农耕文明,存在就是因为农耕的诞生。
  而突厥人,就是游牧的诞生。
  姜云志不知道他的一席话产生了多大的威力,大到了足以让一个当世大儒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也产生了另一种坚定。
  笃笃笃。
  看着正坐在院子里看着杯中菊花茶发呆的姜云志,李世民轻轻的敲响了院门。
  “见过陛下。”姜云志忙不迭的起身。
  “今日伯施能来,说明你已经得到了他的认可,但你要知道,有些话是不能够随意说的。”
  直接坐在了虞世南原本的位置上,宫女很有眼力见的送上来了一个新的杯子。
  “为何不能说呢?”见此,姜云志反倒是放下了原本的尊敬,而是直接坐了下来。
  就连语气也变了。
  “时代是需要进步的,思想也是如此。”
  “正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思想需要不断的变革不断的进步才能适应这个时代,不然的话就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若是时代进步了,思想不进步,且还被人们所沿用,那么它只会带着所有人走向破灭。”
  这已经是姜云志第二次用如此“不尊敬”的语气和李世民讲话了,而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半年之前。
  在那个他们刚刚见面的时候。
  “比如呢?”李世民敲了敲桌子,似是思索了一番,然后端起了面前的金银花茶一饮而尽。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了解的很不深,但李世民最起码知道了姜云志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
  在他看来,只要是姜云志敢站出来并且不退却的话题那都是有根据的,只是可能有些根据是不为人所知的。
  “比如?”姜云志微微一笑,重新将李世民面前的茶杯倒满。
  “您可能误会了,臣并不是想要改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没错的,错的只是世人。”
  “他们摒弃了一些东西,这就导致了儒家思想并不完全。”
  “而被他们摒弃的那些东西叫做强硬。”
  “他们忘了孔圣人当年并不是个弱书生,忘了孔夫子当年也是杀过人的,唯独把那些最不能服人的仁义道德挂在嘴边。”
  “臣要做的只不过是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都回忆起来罢了。”
  在这个时代,哪怕儒家思想真的就是错的也没有人敢这么说,除非他活得不耐烦了。
  姜云志也不是什么例外。
  在他看来,所谓的民族大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他本就是一个异类,一个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异类。
  就算他可以,他也不会为了这些而牺牲自己。
  反正会有历史不断的去纠正,自己操什么心呢?
  “看来,在你的家乡,人们已经摒弃了儒家,是吗?”并没有被姜云志那强行的解释所干扰,李世民若有所思。
  “不,您错了。”姜云志摇了摇头。
  他的确是看不上儒家思想,但他看不上的只是封建时代的儒家思想,是那种失去了锋芒,只知道一味地仁慈的儒家思想。
  “在我的家乡几乎已经看不到战争的身影,虽然边关依然会有不轨之人骚扰,但我们都会强硬的回击。”
  “我们从不会主动,就算是被袭扰了也会抗议,会给别人认错的机会。”
  “但若是他们不思悔改,我们也依旧不会软弱到只会仁义之说不会动手。”
  说到这里,姜云志想起了“他们不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个梗。
  “很好。”李世民点了点头,似乎很是满意,也似乎是有点儿向往。
  “那你跟朕说说朕之后的事情吧。”
  似乎是放过了姜云志,也似乎是觉得那些事情都太久远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李世民重新找了个话题。
  “您想知道什么,臣早已言过,若是没有什么引子的话怕是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
  “说一说大唐的大概,这个总没有问题吧?”
  李世民亲手泼掉了冯智彧杯中的茶,还亲手给他倒了一杯热的。
  “这样吧,臣的家乡有一本蒙学书籍名为三字经,这里面就有,不如臣背与陛下听一听吧。”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却收回了手,静静的坐着。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院子里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唐高祖,想来应该是父皇了。”
  “除隋乱,创国基,说的是父皇在晋阳是起义的事情。”
  “二十传,三百载,也就是说我大唐传了二十代,延续了三百年。”
  “是这个意思吗?”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捋清楚了这段话的意思。
  不是他在这方面不行,而是因为这是涉及到自己的事情。
  “没错。”姜云志点了点头。
  “那为何里面半点都不曾提到过朕呢?”
  李世民的一句话让姜云志差点儿没笑出来。
  合着您想了半天想的就是这个?
  “这个您就误会了,这只是一本蒙学的书籍,里面大都是这样的,比如对秦汉也只是‘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而已。”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似乎是觉得就连汉武帝都不曾被提及,自己没被提及也算不上是什么事情了。
  “那你之前跟朕说青雀之余高明,如朕之于隐太子,这话也是真的?”
  面对李世民的提问,这次姜云志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他很奇怪,李世民为什么没有问后面那句“梁灭之,国乃改”的事情,反而好像是毫不关心一般转到了现在的话题上。
  “你跟朕说说原因。”李世民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姜云志。
  ……
  这个问题,碰之即死,姜云志并不想说,但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祸从口出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其实,卫王与太子和您不太一样,您是因为战功甚高,隐太子对您有猜忌之心,但太子是因为您太过宠爱卫王,心乱了。”
  “最后太子被废为庶民,流放黔州。”
  “卫王则是降封郡王,安置于哪里臣就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