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公车百工

  “陛下,近日前来应诏殿试者越来越多,臣渐觉人手不足,担心因此而影响殿试进程。”
  崇政殿,宣室。
  公车令蔡邕正向刘宏汇报征召人才参与殿试之事。
  自从刘宏发布求贤诏并确定殿试事宜之后,殿试已成为朝野最热门的话题。
  相关准备事务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其中,太常陈球专司太学生初试事宜,蔡邕负责初审应诏而来的士人。
  “目前应诏者中可有大才?”刘宏好奇地问。
  “此为目前应诏者名录。”
  蔡邕掏出一张帛书呈递给刘宏,言语间稍显迟疑。
  “或许臣能力有限,暂未发现大才。
  目前前来应诏者皆为居住或游历于京辅之人,只是其中鱼目混杂,饱读诗书者有之,夸夸其谈者有之,胸无点墨者亦有之。
  臣以为尚需增加一轮考核筛选才好,不然仅凭臣等主观判断,万一有所遗漏,使不学无术者进入殿试名单,恐贻笑大方啊。”
  刘宏将帛书随手放在一边,觉得蔡邕所说在理。
  也是他们之前过于高估了一些人的面皮,以为只有真正有点才学的人才敢于前来应诏,那样即使有少数自命不凡之人也不妨碍大局。
  没想到无自知之明者也太多了点,或许有些人根本就是来凑热闹或者捣乱的。
  “卿可有对策?”
  刘宏没有直接说自己心中所想,而是先问蔡邕。
  显然蔡邕早就有腹案,此时不假思索地答道:
  “臣以为不若将所有应诏者先登记造册,然后与太学初试一般,也进行一次笔试考核,笔试合格者方可录入殿试名单。”
  “卿之方案甚合朕意。”刘宏颔首道。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卿可先将所有前来应诏者登记造册。
  然后摸底排查一番,确有真才实学之名士或上书治政良策者可免于笔试,直接纳入殿试名单。
  其余人等均需参与笔试,笔试与太学一并进行。”
  “谨遵陛下之意。”蔡邕道。
  “除京师外,各地郡县进展如何?”刘宏又问。
  “可能时日尚短,各地尚无应诏者到京。”蔡邕有点忐忑。
  “这样可不行。”刘宏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御案。
  “卿当知道朕对招贤之事寄予厚望,此事在各地反响如何,是否有大才应诏,朕都希望及时得到反馈。若是因为守株待兔而导致功亏一篑,最终恐会让求贤诏与朕成为天下笑柄。”
  “这——”蔡邕也是一惊,忙告罪道:“此为臣之疏忽,还请陛下恕罪。”
  刘宏摆手道:“此事不怪你,也是朕考虑不周,只京师一地就够卿忙了,哪有多余人手关注各地进展。”
  “谢陛下体谅!臣即刻安排人前往各州郡打探消息。”
  “只打探消息还不够。”刘宏缓缓道,“此事虽然已经布告于州郡,但各地方官员是何态度尚不可知,若其不配合甚至于抵触,即使有才士应诏,一时也难以前来雒阳参与殿试。
  朕想着,不如索性新设一府衙,嗯,也不算新设吧,就以卿如今所属公车司马门为骨干,组建公车署,卿为公车署长官,依然称公车令,加侍中,职责、俸禄暂时不变。
  公车署名分上依然隶属于卫尉,但不受其节制,而直接对朕负责。
  人手方面,调侍中任芝为丞,乐松为尉,协助于卿。
  其余员额,除目前卿之所属,卿可寻光禄勋及卫尉借调,凡六百石以下郎官,卿可自行随意征用,届时向朕及尚书台报备即可。
  具体人数,卿当以完成眼下招贤及殿试事宜为前提,酌情考虑。
  卿以为如何?”
  “这——”蔡邕呆愣着,呐呐无言。
  “卿有何疑虑?”刘宏眉头微皱。
  “没有。”蔡邕回过神来,迅速答道,“臣担心能力不足,辜负陛下厚望。”
  新建一个府衙,蔡邕当然清楚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虽然他依然是公车令,目前职责与俸禄不变,但就只受天子节制这一条,就不能不引人遐想。
  就像尚书台一般,虽然其主官尚书令在名义上属于少府,秩仅千石,实际却总揽事权,其职权甚至比其上司——中二千石的少府卿都大。
  刘宏多少也能猜到蔡邕心中所想,他组建这个公车署自然有他的目的,只是目前还不好与蔡邕详说。
  “卿不必多想,卿之能力朕很清楚,只要忠于职事,公车署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朕此举亦是为了方便卿完成招贤之事。
  话说回来,卿要尽快将公车署人手补充到位,然后派遣人员前往各州郡,一是探查各地应诏进展,二要宣传朕求才重才之心,三要督促相关郡县官吏配合行事。”
  “遵旨!”蔡邕肃然道,“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臣先告退。”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蔡邕自便。
  蔡邕躬身刚退两步,刘宏又想起一事,“对了,先前朕让卿与太常一同收集纸张用于太学初试及殿试之事,可否备齐?”
  蔡邕停下脚步,答道:“臣等收集的蔡侯纸,能用于正常书写的比例太小。目前看,想完全供应策试所用恐有难度。臣等已联络考工室,加紧赶制。”
  蔡邕说着,隐隐抬眼看了看刘宏,然后继续道:“即使能备齐,其成本恐怕亦会远远超出直接使用帛书。”
  刘宏沉吟片刻,问道:“不合格纸张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墨汁在纸张之上太容易渗透。”
  “目前合格的纸张已有多少?可够殿试所用?”
  “合格纸张有一千出头,供给殿试绰绰有余。”蔡邕答道。
  “既如此,纸张可暂停收集,朕再想想,卿先去忙吧。”
  “臣告退。”蔡邕不再多言,告退而去。
  刘宏拿起手边的一张纸,看了看上面的字迹,摇了摇头。
  这张蔡侯纸还是宫中再三挑选才呈到他这里来的,质量都难以令人满意,可想而知一般的纸是什么状况。
  纸在刘宏的诸多战略规划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纸不仅仅只是书写工具,在这个知识匮乏的时代,纸几乎就等同于知识。
  而掌控了知识,就相当于掌控了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舆论和知识话语权,这可是士族及世家盘踞朝野的生存之本。
  要将纸变成知识的主要载体,就需要改进造纸技术,提升纸的质量和产量,恰恰对于刘宏这个穿越者来说,着实不是一件难事。
  当前所用的造纸术是蔡伦所改进发明的,而这种技术和流程其实已经很完备了。
  前世时,刘宏就听说,直到全面使用机械化造纸前,手工造纸所使用的技术流程依然与蔡伦的造纸术大同小异,那时已经是将近两千年之后了。
  现在的纸张质量与后世相差太大的原因其实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材料罢了,而恰巧刘宏知道哪些材料更适合用来造纸。
  之所以先前刘宏没有直接派人造纸,而是让蔡邕去收集现有的纸张,一是因为当时还顾不上这事,二是因为造纸的整个流程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赶不上这次殿试。
  不过现在是到了安排人着手造纸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刘宏喊来殿门口侍卫的史阿,问道:“今日轮值中常侍是谁?”
  “王甫,程璜。”史阿答道。
  “传他们进来。”
  “唯!”史阿答着,转身去外面传唤。
  自单独召见段颎及问政九臣之后,宦官殿外候旨就成了常例。
  刘宏在批阅奏疏之时,不再要中常侍贴身陪同,而让所有轮值内侍都在殿外候着,无事禀报或无传唤不得入内,殿门口由史阿等虎贲卫守着。
  不一会儿,王甫和程璜联袂而进,趋步到刘宏跟前拜道:
  “臣王甫(程璜)恭问陛下安。”
  “平身吧。”刘宏淡淡道,然后径直问:“宫内谁对制作蔡侯纸较为精通?”
  二人对视一样,王甫答道:“掖庭令毕岚。”
  “毕岚?”
  刘宏念着这个名字,感觉有点熟悉,却一时没什么印象。
  王甫提醒道:“毕岚一向喜欢捣鼓些小玩意儿,去岁时,他曾制作铜人铜钟和天禄虾蟆,当时陛下还厚赏了他来着。”
  “噢。”刘宏装作记起来的样子,“汝等可知毕岚现在在捣鼓些什么?”
  “听说想做一个汲水洒水用的水车。”这次程璜抢先答道。
  “这奴才不错!”刘宏点头赞了一句。
  王甫二人都知道毕岚平时捣鼓这些奇淫巧技,不仅仅是因为兴趣,最主要的是为了拍天子马屁,没想到他这马屁还真拍对了。
  二人都想着,该找个机会拉拢一下毕岚。
  “黄门令,你找个人去传毕岚前来见朕。”刘宏吩咐道。
  王甫应了,走到殿门口,交代了一声,马上又转身回来。
  刚转回身子,就不由顿了一顿,因为他看到程璜这会竟站在天子身后给天子按摩肩膀。
  “这老阴货!”王甫心里骂了一句,却也不动声色地走回到刘宏身前。
  “你可知宫内有多少工匠?”刘宏一边闭着眼享受着按摩,一边问道。
  “估摸着有数千人吧。”程璜答道。
  工匠并不属于程璜的职权范围,他平时也很少关注这方面,所以他并不是太清楚。
  王甫听着,心中暗笑的同时,赶忙接话道:“这事臣知道,工匠大多在考工室、掖庭、钩盾处,尚方也有一些,总数一万有余。”
  “噢,有如此多么?”刘宏也着实惊诧了一回。
  “朕整日困在宫中,实在无趣,由此打算筹建一个百工院,招聚各行工匠,平日为朕制作一些小玩意儿解解闷,也可顺便赚点钱充实内库,汝等有何好建议?”
  王甫二人交换了个眼神,各自看出了对方的惊异,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倒是一个讨好天子的好机会。
  王甫抢先道:“敢问陛下是想以哪方面的工匠为主?需要多少人?”
  刘宏稍作思虑,然后道:
  “朕最近有不少想法,比如制作纸张、铸造钱币、种植花卉、采石冶金等等,由此最好各类工匠都要一些,必须技艺精湛者。
  数量嘛,各工种几人或数十人皆可,甚至更多也行,先搭个架子,将来总归有用处。”
  见刘宏如此说,王甫以为刘宏真是一时玩闹的心态,于是并未多想,很快答道:
  “如此,臣以为只需在宫内各司匠人中挑选即可。”
  “诸百工匠人宫内皆有么?”刘宏疑道。
  “几无缺失。”
  王甫话音刚落,程璜却插话道:“陛下,臣听闻民间亦有不少技艺高超之匠人,何不令阳球搜罗一些,阳球本就在四处搜罗医工,多份差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王甫狠狠瞪了程璜一眼,心说你这老阴货为了提拔女婿倒是不遗余力,连这种功劳也要抢。
  程璜无视王甫的眼神杀,只是期待地等着刘宏回应。
  刘宏依然闭着眼,静默片刻之后,才悠悠道:“此事就不用劳烦阳球了,让他快点将手头差事办完回京,朕另有任用。”
  “唯!”程璜恭谨答道。
  “百工院之事就按黄门令所说,先遣人在宫中及朝廷诸部门挑选工匠,将百工院的架子先搭起来,此事就交由黄门令了。
  至于在民间搜罗工匠,倒也可行,就留待百工院成立后再说吧。”
  “唯!”王甫欣然领命。
  这时,殿外有小黄门来报,说毕岚到了。
  “传。”刘宏当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