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第三条路
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
而且听说饿死可比挨一刀来的痛苦多了。
许青看了看部落里的青壮年以及中年男子差不多能有一百五十人。
作为一个可以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这一百五十人那就是一百五十个有底子的骑手,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
只可惜现在他们没有马可以骑,展现不出往日风采,可是不要紧,现在楚国的大营之中早就备好了马,就等着他们过去。
萧叶看着许青如此迅速的招兵都傻了眼了。
真的这么快他们楚国就增加了一百五十个骑兵?
从进入部落到现在他们才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啊!
照这个速度下去,简直太可怕了!
虽然说这些人就算经过训练之后,其精锐程度也没办法跟完颜部相提并论,但是若是指挥得当的话,足以对完颜部造成重创!
许青看着一个个要加入征讨完颜部的人继续开口道:“当然了,虽然只有打倒完颜部才能在这片草原上安心放牧但是也不能以卵击石,我们必须壮大自身。”
朝鲁问道:“该怎么壮大啊?”
许青说道:“我是楚国人,楚国听闻完颜部麻不不仁,暴虐百姓,发讨逆檄文,入草原征讨完颜部,楚国已经将十多个部落里完颜部的走狗统统斩首示众并且给予庇护,如今部落必须迁移到楚国军队的庇护之内才得长久,而且楚国会分给诸位战马兵刃,与诸位一起共同打倒完颜部!”
“当然了,完颜部如今不敢与我楚国大军硬碰硬,选择了暂时撤退,而我楚国的骑兵不足数,火器又推进太慢,所以才团结诸位,加入我们一同打倒完颜部,因为打倒完颜部并不只是楚国的事情,更是整个草原所有被压迫牧民的使命,我们厌恶战争,但我们也唯有如此才能去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许青的话顿时掀起了围在空地上所有牧民的响应。
有不少牧民都听说了,楚国虽然到了草原上也杀人,但是杀得都是曾经欺压他们的权贵,对于一心放牧的牧民楚国都会保护的很好,而且还会提供售卖细盐等物。
最重要的是,税收十分的合理,跟横征暴虐的完颜部完全不同!
楚国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处理完了整个小部落的事情之后,众人散去各自准备迁营,回到首领大帐的许青终于再也忍不住,扶着门将今天的午饭都吐了出来。
萧叶连忙拍了拍许青的后背,惊慌道:“许兄,你怎么了?受伤了?”
许青摆了摆手道:“没事没事,第一次近距离看砍头,有点不习惯,正常反应,以后多来几次就没事了。”
可不是嘛,萧叶解释一刀下去就把阿拉单的脑袋整个削掉了,颈动脉的血柱喷得老高。
许青哪里见过这般场面?
以前就算是杀几个强盗,那也是要么用火铳,要么就是直接捅心窝子,整个脑袋被砍掉,尸首分离的近距离情景,许青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习惯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下来许青又如法炮制的去了一个个小部落,说服一个又一个小部落。这些被说服的小部落又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宣传材料,宣扬楚国的仁义,怒斥完颜部的无道。
而经过了这么多小部落的历练,现在许青终于习惯了……
其实游说这些小部落并不难,首领一杀你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踩着上一代的尸体往上爬嘛。
要让许青和萧叶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这些部落跟部落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半个时辰拿下一个小部落倒是不成问题,但是路上就要走好久。
白白的花时间。
许青花了数天的时间游说了十多个小部落。
而在这十天的时间里许青也明白了,原来生搬硬套现成的真的是不合适。
每个地方的国情不同就有不同的用法。
就比如草原,这地方无险可守,你拉拢完了人家然后把人家青年壮年带走了,留一堆妇孺儿童在原地合适吗?
完全不合适!
于是许青便将他们迁到楚国的控制区域。
也幸好现在是夏季,将要临近草原的雨季,雨水足,草叶盛,这些小部落的牛羊就算尽数迁到楚国所控制的区域也完全有足够的地方养。
而这些招募来的青壮年以及气势更足的中年男子也是一同派往了楚国所控制的草原区域。
他们也要接受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骑兵。
许青原本也是想要学习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套,起码来个小部落包围大部落,逐步蚕食。
但是发展到现在许青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没有适合当下国情的创新,一味地照抄照搬必然会失败,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他们可不像是当初一穷二白的先烈们,什么都没有,基本等于从零开始奋斗。
如今他们拥有中原最强大的国家作后盾,他们的军队已经占领了一大片广袤的土地。
短时间内不缺钱,也不缺武器,更不缺战马。
楚国需要的不是什么小部落包围大部落,更不是柿子要捡软的捏。
楚国只是需要与完颜部进行一场决战!
只要给楚国招募到足数的骑兵,征募到足够的民心就行。
草原上的部落又没有城墙隘口可守,整个摊在草原上的一大片,他们包围个锤子啊?
完全没有必要!
只需要记住一点核心,那就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至于怎么发动,发动之后如何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方法
有的发动工人,中心城市暴动。
有的发动农民,农村包围城市。
而许青现在觉得自己已经创造出来了第三种方法。
既不是中心城市暴动,也不是农村包围城市。
可为这第三种方法命名是个问题
而许青做做文抄公还行,其实本身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样,也不会去总结这第三种方法该叫什么。
他决定改天让一位大儒替他想一想这第三种方法起个什么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