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御门前听政

  清晨,皇极门前。
  一阵穿堂风在这座面阔九间的外朝正门吹过,冻地门前的李云棠缩了缩脖子,恨不得将自己整个脑袋都钻入衣领。
  这个举动,也引得一旁坐在髹金雕龙木椅上的小皇帝,捂着嘴笑了起来;而后她敛住笑容,清了清嗓子道:
  “朕可是特意跟你说了,让你多穿点衣服,你嘴上应地倒是勤快,可心里却全然没当回事,现在便是——
  活该冻着!”
  “阿嚏!”
  李云棠冻地打了个喷嚏,接着望了望龙椅后面,那里站着两个手持黄罗伞盖的太监——他们身上裹的也相当严实。
  只有自己像个憨憨,穿得一层薄薄的单衣。
  现在的李云棠,只想把后世那些拍清宫剧的导演抓来,全部推到不远处的午门外,给咔嚓了。
  要不是他们电视剧的误导,自己怎么会认为例行的早朝是在皇极殿(太和殿)内举行呢。
  不然自己也不会因为怕皇极殿里闷热,才穿了这点衣服!
  但他嘴上却还得悉心受教:“皇爷说的是,是奴婢不知好歹……”
  “朕话还没说完呢!”
  小皇帝直接打断了李云棠的告罪,抓住了在其面前为数不多的说教机会,做起了科普:
  “无论刮风下雨,霜寒日曝,这早朝都要在这皇极门前举行;朕顺承天意,治理万民,听政之时需让上天知晓,所以才在这苍穹之下,以示坦荡!”
  “谢皇爷教诲。”李云棠毕恭毕敬地回了一句,可小皇帝却像话匣子被打开了一样,又开口了:
  “还有,这建虏在关内的最后一任酋首,便是在这里被明正典刑的,叫什么玄、玄……”
  “玄烨?”李云棠试探着提醒了一声,心中则暗道:麻子哥,这次就算给你五百年,你也不中用了啊!
  “对,玄烨!”
  小皇帝轻拍了下身前临时搭设的御案,以表赞同,接着兴致冲冲地说了下去:
  “当时他想要从神武门(即玄武门)逃出,被夔国公李来亨给抓个正着,而后太祖便命夔国公将其带到当时还未改名的太和门前。用他的性命,祭奠甲申国难以来,丧命于建虏屠刀下的汉家毅魄。
  数日后,太祖又在此接受朱由榔禅位,登基为帝。是故民间有云:
  ‘御门金台上戮酋地,即为皇汉天子践祚之处!’”
  李来亨……
  这个名字又牵动了李云棠前世的回忆,
  这位有些小闯王之称的民族英雄,在郑成功败走金陵、李定国病死勐腊,神州陆沉之际,扛起了抗清的大旗。于茅麓山一隅,奋战至康熙三年;最终兵败被围,举家自焚。
  是为天下皆降闯未降!
  而如今在这里,则是他擒获了康麻子,这一切冥冥之中,像是自有因果。
  又是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来,将李云棠从沉思中拉了出来,他向一侧手持伞盖的太监身边靠了靠,希望这太监身后的屏风能给他挡住些冷风;而后望着尚处在蒙蒙亮的天空,向皇帝泼了盆冷水:
  “皇爷,今日百官都未到,皇爷已经先到了,以君候臣,这有些于礼不合罢。”
  被这么一问,小皇帝正在敲打着龙椅扶手的两指突然顿住,她没好气地瞥了李云棠一眼:
  “昨日懿安太后不是说了要来听政么,她若是头一次上朝,便来得比朕早,朝臣们恐怕会认为朕懒政,为了抢在太后之前到,朕便早来了一个时辰。”
  李云棠无话可说,不知道自己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要在差不多凌晨四点多的时候,站在露天场所喝西北风。
  ……
  嗡、嗡、嗡~
  黄钟大吕般的钟声自午门钟鼓楼上传来,提醒着卯时已到!
  午门随之洞开,门外侯着的文武百官各应次序,分从两侧的门洞进入紫禁城内。
  站在皇极门前的李云棠,则从容不迫地远眺,目视浅灰色天幕下鱼贯而入的朝臣。
  此时,上至位极人臣的三殿三阁大学士,下至七品的都察院御史,都得从金水河两侧的石桥上毕恭毕敬地走过。
  在象征着天家威仪的玉阶之前,他们亦是微不足道。
  而小皇帝则端坐在髹金龙椅上,气定神闲地看着皇极门广场上越聚越多的朝臣,颇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一旁的李云棠不禁心中暗叹一声:
  大丈夫当如是也!
  呼地一声,身后的寒风陡然增大,吹地李云棠打了个哆嗦;而后他回头一看,见皇极门已经打开,懿安太后乘着八人所抬的敞轿,自门内而出。
  小皇帝御座的左侧,早早地摆上了懿安太后的座椅,座前也挂上了一副细绢帘布,可这太后却没有急着落位,而是使唤了个小太监前来传话:
  “启禀皇爷,太后请皇爷移驾身后,商讨典礼纪察司相关事宜;太后还嘱咐,若是皇爷坚持,此事可以做出让步。”
  小皇帝以为那旨意未加盖制宝玺,太后有服软之心,又见百官尚未列位,便想要着前去商议。余光却瞧见李云棠手上打出坐下的暗示,略作思量后她止住了身形,并直接开口让那太监回去。
  而后李彧神情严峻地望向李云棠,意思非常明确,要其给个解释。
  李云棠则向右微靠了一步,低声禀明:
  “皇爷,这是太后计谋!”
  “什么计谋?”小皇帝眉头一皱,也嗅出了这事恐怕另有玄机。
  “回皇爷的话,前汉周勃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之时,也曾于百官面前请刘恒借一步讲话,结果被文帝身边的宋昌以‘公事公言,王者无私’的理由拒绝。
  因为这对君臣知道,若是真的凑上去与周勃私言,便会显得新帝没有主见且易受人摆布。
  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
  而如今百官虽然尚未站定,但已经能清楚地看见门檐下太后的邀见,若是皇爷真的应邀而去,那必然在百官心中留下君威不振的印象,于亲政之事有百害而无一利!”
  听完来龙去脉的小皇帝连连颔首,暗道嫡母心机深沉,接着正了正身形,把目光投向广场上逐渐各列其次的群臣。
  懿安太后听得回报,知道是一个小太监坏了她的计策;在乘着肩舆落座后,狠狠地剜了李云棠一眼,小指上新戴的鎏金镶玉护甲套,更是用力地划过座椅扶手,在上面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划痕。
  对这溢于言表的敌视,李云棠却丝毫不担心——同治年间,慈安太后威势远甚于慈禧,杀慈禧的亲信太监安德海,尚要借助外臣丁宝桢的力量。
  而小皇帝之于懿安太后、相较慈禧之于慈安,又强势了一些,所以只要有皇帝照拂,自己绝对没有性命之忧。
  因此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当皇帝的爪牙,将懿安太后得罪地越狠,则皇帝越倚重他!
  此时台下的百官已经列定,口中正山呼万岁,身体却站的笔直,未行一跪三叩之礼。
  其中缘由,则是因先帝新政废除了早朝跪拜,这帮朝臣倒是不傻,把这项对他们有益的政策,给保留了下来。
  万岁声渐渐散去,皇极门前重归肃静,李云棠清了清嗓子,吼了一声:
  “今朝听政,皇帝若曰:众卿,可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