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八千万?
尤其是周长舟的赞誉,更是令人心痒痒。
在他随后的评价中,声称东岳泰山绝对要高其它四岳一个层次,不愧为五岳独尊,必将千古流传。
并且,《泰山图》将要参加世界艺术殿堂评比的消息,也一起被他放了出去。
反正在他看来,这是迟早要宣传的事情。
先给画坛,给那帮人打个预防。
对此,有人不服,有人嗤之以鼻。
也有人想要一观。
因为无论如何,泰山图也是五岳系列中最后一幅,是整个系列的重中之重。
再想想,太白居士不到两年,完成五幅拥有魂的画,何等恐怖?
以他的年龄,未来又会达到什么高度?
荣桂昌最近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不时在海城当地圈子里,举办赏画活动,让他着实收获了不少羡慕。
而他所用的画,正是当初花了3900万,从一位老友手里买来的,太白居士的早期作品。
交易刚刚完成的时候,对方可是语重心长的跟他说,好好保重。
那会,荣桂昌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但最终,他还是咬着牙认了。
因为在他看来,就算今后太白居士声名狼藉,导致他的画在市场上遇冷,也无非是多留在手里些年。
反正他也是真的喜欢太白居士的画。
就算亏,也顶多亏个一半。
以他的身家,还能承受得起。
只是谁也没想到,网上的反转会来的那么快,那么让人措手不及,那么的令人震撼。
在看完海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后,荣桂昌便知道,自己这次赚大了。
事实也正如他预料的那般。
随后几天,太白居士轰动全国,不说人尽皆知,可大部分也都知道这个名字。
自然,市场上属于他的作品,也就水涨船高。
毕竟同样一个档次的画,如果画的作者,卑鄙无耻,哪怕他再有才华,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死了的另说。
可如果画的作者,是一位品格高贵,被国慈善聘为慈善大使,形象正面,那么他的作品,也会比同层次的作品,贵上好几成。
尤其是,能买得起太白居士画的人,没有傻子。
哪怕没有任何沟通,也会不约而同的去炒作,去抬高价格。
对于这些人而言,唯一的遗憾就是,太白居士估计会比他们活的更久。
除非有朝一日,他能够封神。
不然就算再怎么炒,也会有极限。
“师父,郑老板又来了。”
就在荣桂昌得意的时候,侯世杰急匆匆的进来。
“那家伙。”
提起这个郑老板,荣桂昌就开始头疼。
因为对方不是别人,就是先前卖他画的好友。
只不过,如今两人的关系,早已渐行渐远。
“就说……”
荣桂昌刚刚想找理由,就看到一个身影面无表情的进来。
“我说老郑,怎么来前不打个电话。”
“打电话?让你提前躲出去?”郑长风冷笑。
“我为何要躲?”荣桂昌苦笑。
他相信,对方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但,有些事情一旦涉及到利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荣,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之前我儿子出事,遇到困难,才不得不把太白居士那幅画抵押在你这边。
现在那边的问题已经解决,我手头也宽裕了,所以我想拿回我的画。
当然,朋友一场,我也不会让你吃亏。
当初三千九百万卖给你,现在我出四千五百万买回来。
够意思了吧?”郑长风说道。
而一想到三千九百万,就把太白居士早期作品给卖掉,他就心疼的手脚发麻。
那个价,在当时已经差不多最低了。
至于现在,他也打听过。
他那幅画,五千万有人抢,上拍的话,六千万打底。
这等于说,他至少损失了两千万!!!
哪怕他也小有身家,可两千万对他而言,也不是个小数目。
只不过,先前他试探了荣桂昌几次,对方顾左言他,就是不给他个准信。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可就在今天,他听到了一个消息。
太白居士的《泰山图》出世,并打算参加世界艺术殿堂评比。
一旦他在国际上打出自己的名头,真正享誉国际。
那么他的画,无疑将更值钱。
到时候别说六千万,即便八千万,也不是问题。
所以,他今天来的目的只有一个。
购回那幅画。
“抵押?”
荣桂昌表情一沉。
“我说老郑,你这么说就有些不地道了,当初卖画的时候,可是白纸黑字,圈子里有几个不知道的?现在你又说抵押,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我找人来评评理?”
郑长风知道的消息,他能不知道?
要不然他刚刚干嘛那么开心?
价值八千万的画,想要四千五百万买回去,当他傻子吗?
“老荣,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当初要不是我儿子出了事,急用钱,我能卖画?而且我也没让你吃亏吧?这才几天的功夫,你就赚六百万,还不知足?”
郑长风有些急眼了。
跟几千万的利益相比,几十年的友谊算个屁。
“老郑,你儿子到底有没有出事,你比我更清楚,有些事情我也不是没打听过,真要说开了,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你要是真心想把画买回去,我也认了,八千万!”
“八千万?”
郑长风眼睛怒睁,死死盯着荣桂昌。
真要这个价买回去,他还赚什么钱?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压在手里。
“对,就是八千万。”
荣桂昌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也是他的底线。
“不可能。”
郑长风自然也毫不犹豫的拒绝。
只是想到就因为听信了那位赵老板,赵公子一句话,自己就损失了四千万。
他的心,便充满了怨恨。
要说唯一欣慰的,或许就是那位赵老板比他还倒霉,这会估计已经火烧眉毛了。
没有什么比自己倒霉的时候,看到另一个比自己还要倒霉的家伙,来的更欣慰了。
或许,这就叫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