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宝钗吃荔枝
虽说薛蟠是个很不成器的,毕竟是薛家如今唯一的男主子,府上中路的正房大院给他住了,薛宝钗则跟薛姨妈一起住在西路的内宅大院。此前她们住的荣国府梨香院种有几株梨树,而如今住的这套西路大院,虽未种梨树,倒是种了两株桂树,分别种在东厢房和西厢房的窗外。
六月初八的上午,薛宝钗从自己住的东厢房走出,来到窗外的桂树下。静谧之中,她抬头望着头顶的树冠,望着望着便情不自禁叹了口气:“唉!”
现在这株桂树尚未开花,但到了八月初八,它就会开花。
而她已经得知了贾芸率军征讨江南的消息。她本以为当她的窗外这株桂树丹桂飘香的时节,便是她嫁给贾芸的时候,那时她便会离开这里,以郡王王妃的身份住进武郡王府。而现在,两人的婚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而延期。
她难免有所郁闷,心中更多的是担忧。首先担忧的是贾芸的人身安危,战场既是沙场也是杀场,她怕他战死在江南。其次担忧的是这场战事不顺利,导致他因此获罪。
桂树下,伊人独立,神色中带着忧色,伊人矜持,忧色亦是矜持的。
薛姨妈不在家,被贾母召去荣国府了,而莺儿知道贾母此次召见薛姨妈应该会提到贾芸出征之事,所以习惯性地跟着薛姨妈一同去了。
这时有下人走了过来:“姑娘,香菱来了!”
薛宝钗眼睛一亮,忙道:“快请进来。”
贾芸一贯鼓励香菱跟薛姨妈、薛宝钗来往,因为如此,香菱每月都会来薛家探望薛姨妈、薛宝钗,封氏一般也会跟着一起,以至于如今就连封氏都跟薛姨妈、薛宝钗变亲了。
每当香菱来探望,薛宝钗都会心生欢喜,既在于她很喜欢香菱,也在于她可以通过香菱了解到更多贾芸的事情。
眼下听到香菱到来,薛宝钗格外欢喜,在贾芸刚出征的这种情况下,她渴望通过香菱了解到更多的相关事情,何况她知道,香菱近日做了贾芸的丫鬟,还跟着去长安服侍,昨日因为贾芸出征才将她送回神京。
花容玉貌、出水芙蓉的香菱走进了院中,虽没有插金带银,身上却穿的是华贵绫罗,身后还跟着一个粗使丫鬟。
看着这幕的薛宝钗,心里泛起涟漪,感慨于香菱如今不仅长成熟了更漂亮了,也越来越像个大户小姐了。
薛宝钗知道,这主要得益于贾芸,若当初不是贾芸要走了香菱,香菱哪有如今这般的好日子过,这也是香菱的好福气。
薛宝钗还知道,香菱的变化不仅在于她的年龄、容貌、物质生活,也在于她的精神生活以及性格。香菱跟了贾芸后,不仅可以读书识字,还跟封氏母女相聚,加上卜五娘、贾芸都喜欢她疼爱她,她的精神生活自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也影响到了性格,让她少了些忧郁多了些开朗。
这一点让薛宝钗更加觉得,当初香菱被贾芸要走,是香菱的好福气。
而香菱不过是去贾芸府上做了个丫鬟,就有了如此大的好的改变,这也让薛宝钗更加向往自己嫁给贾芸之后的生活。
眼下,香菱面带微笑走到薛宝钗跟前,习惯地行了个万福礼:“见过姑娘。”
薛宝钗忙伸出双手搀扶,嫣然笑道:“早让你别再对我行礼了,你如今是王府里的大丫头了,哪还有对我行礼的道理。”
香菱笑道:“姑娘这话可就错了,你可是要来咱们王府做王妃的,到了那时,别说这小礼了,就是磕头的大礼,也是要对姑娘行的。”
薛宝钗顿时有点羞赧:“好你個香菱,何时也学得这般牙尖嘴利了?”
香菱笑道:“我只是实说罢了。”
薛宝钗一边跟香菱聊着,一边牵着香菱的手走进东厢房,当她让香菱坐下时,香菱道:“姑娘,这回是府上的太太打发我来的,宫里赏了不少鲜荔枝,太太特特的让我和我娘送些来给姑娘家,也送些给荣府。我娘已去荣府了,姑娘这里的我带来了。”
说着,香菱从粗使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篮子,篮子用一条毛巾盖着,掀开毛巾后,里面放着一些鲜荔枝。
薛宝钗心生欢喜,她是很喜欢吃鲜荔枝的,而且,这次的鲜荔枝是卜五娘特意让香菱送来,虽说卜五娘并非贾芸的生母,但薛宝钗心里还是把这当成一种未来婆婆对自己的关怀。
在香菱面前,薛宝钗不会刻意矜持,欣赏了一下篮中荔枝后,便拿起一颗剥开吃了起来,风味佳,味甘滋,很好吃。一颗吃完,岂能过瘾?她又拿起了一颗,一边剥着一边关心香菱:“你也吃吧。”
香菱笑道:“来前我都吃了十多颗了,眼下可不能再吃了,何况这些是给奶奶和姑娘的,等我回府,若还想吃,府上自然有我吃的。”
薛宝钗微微一笑,心里感慨这个丫头真真是好福气。
这可是鲜荔枝啊!由于运输很难,哪怕神京城里富贵者多,但能吃上鲜荔枝的人是不多的,因为只有宫里能通过进贡获得。而即便是荣国府,如今也没资格被宫里赏赐鲜荔枝,除非有贵人相送,不然也吃不上。
看着已经在吃第三颗鲜荔枝的薛宝钗,香菱忍不住自豪道:“头里我府上还不能被宫里赏鲜荔枝,去年王爷让我给姑娘送的鲜荔枝还是别人送的。今年我府上便被宫里赏了,还赏了不少呢。来前不仅我吃了十多颗,连我娘都被奶奶赏了些。”
去年贾芸就让袭人给贾母送了鲜荔枝,也让封氏、香菱给薛家送了,而当时他的鲜荔枝是北静郡王水溶送的。而如今,水溶正跟着水桢在造反,还建立了清朝,贾芸则成了庆朝的皇子郡王,还成了长安节度使,率领长安营出征东平郡王和梅逵去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啊!
薛宝钗淡淡一笑,这次没开口回应,只是在心里悄悄想着:那是自然,毕竟他已是皇子郡王,岂会不能被宫里赏赐鲜荔枝?
香菱突然伤感起来:“可惜王爷他今儿不在家,率军出征了,他若在家就好了,他可是很喜欢吃鲜荔枝的。”
薛宝钗眼睛一亮,情不自禁问道:“他……王爷很喜欢吃鲜荔枝吗?”
香菱“嗯”了一声。
薛宝钗心里欢喜,此事她还是头一回听说。她很喜欢吃鲜荔枝,他也很喜欢吃鲜荔枝,这样一个小小的共同点,让她心里生出了不小的甜蜜。而正在吃着的第四颗鲜荔枝,也仿佛比前面吃下去的三颗更甜蜜了。
第四颗鲜荔枝吃完,薛宝钗顾不得继续吃了,擦了擦手后屏退屋里的丫鬟,包括香菱带来的粗使丫鬟,随即对香菱问:“近日你在那长安城里过得可好?”
“好着呢,王爷素来厚待于我,从没刻薄过我,还开恩让我娘陪我一起去长安城,岂能不好?”香菱微笑回应,话锋一转,感叹起来:“只是没想到,我才在长安城住了十来天,王爷就突然出征去了,就派人把我送回来了。”
薛宝钗顾不得矜持,又问起了贾芸在长安城住在何处,每日何时出府何时回府,每日回府后是否疲惫,香菱都如实回答了。
了解到这些贾芸的事情,薛宝钗有种满足感,还有一个问题,她在犹豫过后还是忍不住问了:“夜间王爷房里的茶水、起坐呼唤等事,你会服侍吗?”
对方是香菱,屋里又只有她和香菱,否则她可不会问出这种问题。
香菱依然如实回答:“我没有,晴雯每夜都会在王爷房里服侍。”
薛宝钗点了点头,推测到晴雯估计是要成为贾芸的房里人了!她知道,当初晴雯是贾芸特意找赖嬷嬷要去的,而最近晴雯每夜都会在贾芸房里服侍,再联想到袭人、紫鹃,薛宝钗便能推测到这点。她甚至推测到,香菱应该也要成为贾芸的房里人了。
对此她算不上吃醋,她觉得这种事再正常不过,反正只是妾室,妾室可以有多个,而王妃只会是她一个。
香菱则突然尴尬起来,她知道前日晚上晴雯被贾芸开了脸,还得了二百两金子的赏赐,昨日晴雯还拿着这事儿在她面前炫耀来着。只是,她虽温顺、天真,却也知道这种事不便跟薛宝钗这位未来的贾芸夫人说。
犹豫了一下后,香菱决定不说,心想:姑娘又没问我这事,我不说怪不得我,何况这事即便我不说,姑娘以后也会知道的。
香菱转移了话题,主动说起了前日晚上贾芸带晴雯和她去楼顶看长安城之事,还说了贾芸让她学诗作诗,说要给她找个师父,说贾芸念了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就在当时突然来了命贾芸率军出征的圣旨……
香菱随即眼巴巴道:“姑娘读书读得好,擅长诗词,是否知道王爷念的这首词?若知道,可否写下来给我?”
薛宝钗觉得有趣,虽说她认为女子作诗不是正经事,丫鬟作诗更不是正经事了,但她可不会觉得贾芸让香菱学诗作诗是不正经的事。
因为如此,面对香菱的这个请求,薛宝钗略微犹豫了一下便决定满足。她的记忆力是好的,记着不少诗词,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她虽读过也记住了一些句子,却不能完整默写。
她带香菱走进卧房,从箱中找出一本宋词,翻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随即坐在案边执笔将这首词抄了一遍递给香菱。
“谢谢姑娘!”香菱开心不已,像是得了件宝贝,当即便情不自禁对着薛宝钗的手稿念起了这首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薛宝钗听到这最后两句,情不自禁又惦记起了她心爱的那个哥儿。想着他正在出征隔着万水千山的江南,即将参与一场平叛大战,她悄悄祈祷着他可以平安,可以获胜归来。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她会跟他千里共婵娟,而她期待着他归来后跟她的洞房花烛夜。
……
……
庆朝开国时封的异姓四王,功劳最大的是北静郡王,其次是南安郡王,然后是东平郡王、西宁郡王。
东平,南安,西宁,北静,合在一起便是“平安宁静”。
北静郡王姓水,南安郡王姓霍,东平郡王姓穆,西宁郡王姓金。
北方在五行中属水,南方在五行中属火,“霍”便是“火”,东方在五行中属木,“穆”便是“木”,西方在五行中属金。
这是曹公在原著里的隐秘设定,也是贾芸眼下所处这个红楼世界的现实。
时至今日,穆家已传承了三代王爵,也传承了三代的杭州节度使。
荣国府的荣禧堂中有一副对联,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写的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还有一行小字,写的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平郡王穆莳拜手书。
穆莳是二代东平郡王,这副对联是他写给二代荣国公和长安节度使贾代善的。他说自己是贾代善的同乡,甚至说自己是受了荣国府教诲的兄弟。由此可见,贾代善当时有多牛,荣国府当时有多牛!
如今贾代善死去多年,穆莳也早死了,如今的的东平郡王是第三代,名叫穆治,穆治也是第三代杭州节度使。
然而,穆治的嫡长子,如果不能立下不小的军功也不能中进士,就不能继承王爵也不能继承杭州节度使了,而穆治的嫡长子穆烜是个很不成器的。而天治帝对四王怀有深深的敌意,最近又灭了跟穆家勾结的云家……
于是,继北静水桢反了后,东平穆治也反了,不仅率领自己旗下的杭州营反了,还让梅逵率领镇江营跟着反了。
根据穆治的计划,梅逵率领镇江营反了后,没有攻打距离近且很富庶的扬州,两地虽近却隔着长江,攻打不便。镇江营由北向南,杭州营由南向北,一起攻打起了苏州。苏州也很富庶,而且,一旦攻占苏州,镇江、苏州、杭州三地就会构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是太湖,攻守都具地理优势,这个三角形内外,也是庆朝最富庶的区域!
七月上旬,经过一个月辛辛苦苦的赶路,四万长安营大军,在贾芸的率领下,宛如滔滔江水,从长安涌到了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