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赈灾人选

  陡然间听闻漳怀水患一事,让晏清心里倏地一紧,下意识地追问:“众臣商议后,圣上属意谁南下赈灾?”
  最近被温哲茂要造反这件事搞得精神时时紧绷,以至于她都快忘了漳怀水患一事。
  自从她重生之后,断了晏康平继承爵位的路子之后,她就发现有很多事都与重生前发生了偏差。
  先是羌国内乱提前,再就是羌国内乱之后,本是立功心切的新帝,却无暇东伐,攻取武安西疆。
  再就是本来会稳坐江山的温哲茂失势,被逼造反,之后彻底倒台。
  这固然是因为她做了相应的布署,但其中一些关键的信息点还是没有改变。
  眼下漳怀水患,也是上辈子的一个关键点。
  因为温哲翰南下赈灾,意外死亡,皇帝大受打击之下病倒,不久便撒手人寰,留遗诏立温哲茂也新帝。
  而上辈子漳怀水患其实正撞上羌国入侵西疆,官方给出的温哲翰死亡原因之一,便是羌人南下,激起流民暴动,护卫温哲翰之人不敌,连同温哲翰一起,尽数折在了漳怀一带。
  就连温哲翰死亡的消息,都还是当地的官府历经曲折,耗时两三个月才打探清楚传回康都的。
  这一辈子变动巨大,没有羌人作乱,但南疆局势不明,若是温哲翰贸然南下,结果如何,却也未可知。
  若是温哲茂已经同南疆李定山残部汇合,温哲翰南下之后,情况恐怕会更加凶险。
  温哲翰一死,温家皇室便只剩下温哲贤和温哲茂两个后继者。
  若是温哲贤再出什么意外,便是温哲茂是反王,这温家的江山,皇帝除了交给温哲茂之外,难道还会传给外姓人吗?
  温家其他的宗亲,在先帝时期就已经死绝了,皇帝就算想过继宗室子弟,也已然是不可能的。
  局面却真到了那一步,先前她做的什么努力,都是无用功!
  只是一瞬间,晏清便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而在最坏结果之下,她该如何自处,一时之间她还没有头绪。
  但她想,若是皇帝真的将江山交给了温哲茂,她必定不会俯首称臣。
  晏清唇角抽动了一下,无端地想起司惗所说的自己的命途。
  如果局面真的走到那一步,为求自保,她可能,真的会反!
  而在晏清心思百转之时,孟舒澜也给出了晏清最不愿听到的答案:“圣上本意是想调贤王回京,留端王辅佐朝政,着贤王南下处置南疆一应事宜。”
  “但是眼下漳怀水患突发,情况已经恶化到开始波及周边城镇,甚至有向西疆和内地发展的倾向。而贤王的车驾才刚刚启程。”
  “所以众臣商议之下,圣上决定由端王南下治理水患,且一并处理灾民以及李定山残部等一系列问题。”
  听孟舒澜说罢,已做好最坏打算的晏清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虽然温哲翰南下一事没有改变,但温哲贤已然在回京的路上,按最慢的路程算,一个月内也能赶回康都了。
  只要不出意外,应该能赶在温哲翰到达漳怀之前到达京城。
  只要进了康都城,温哲茂想要再出暗招,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温哲茂若是在温哲贤路上动手,消息也能迅速传回康都,这势必会引起皇帝和端王党的警觉,从而加大对温哲翰的保护。
  如此一来,不管是哪种情况,应该都走不到最坏的局面。
  这让晏清脑中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是松弛下来。
  若是可能,她并不想成为晏家的罪人,让晏家百世清名毁于她手,而在史书上留下遗臭万年的逆臣骂名。
  向来敏锐的孟舒澜此时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之下,倒是没有觉察晏清这一细小的情绪变化。
  揉着酸胀的眉心,孟舒澜端了搁在桌上的茶碗,咕噜噜灌了一碗水,甩了甩有些不清醒的脑子,才又道:“南疆李定山残部的情况不明,又加上漳怀水患发生得突然,导致官府、百姓毫无防备,受灾面积宽泛,受灾程度严重,光是朝廷派去的人还不够。”
  “眼下刚发生过叛乱,皇城中的兵将损失重大,能够外派的兵卒并不多。考虑到李定山、温哲茂残党可能趁机鼓动流民,产生骚乱,圣上决定从与南疆接壤的东、西两疆调遣部分兵卒,协助端王一同处理南疆一应事务。”
  闻言,晏清紧锁的眉头微舒。
  倒是她考虑得狭隘了,眼下这种情况,皇帝既然要让目前最有储君潜质的温哲翰南下赈灾,自然会考虑温哲翰的安全。
  这些弯弯绕绕的阴谋、阳谋,她尚且想得明白,皇帝浸淫权术中心四五十年,又怎么可能想不到呢?
  有了西疆和东疆的兵力增援,本就被李定山抽调了大半兵力的南疆,就算是想闹出什么大乱子,也很难真的成功实施。
  再听闻孟舒澜之后所讲的安排之后,晏清便更加放下心来。
  他说:“发往东疆的文书已经加急发出去了,最多十天就会送到镇东侯手上。而为了保证端王南下的安全,羽林军会护送端王前往东疆与西疆接壤的洛桑城,等与东疆的人马汇合后,再正式南下,前往漳怀一带开展赈灾相关事宜。”
  “虽然可能于赈灾一事上不太及时,但这却也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
  对此,晏清深以为然。
  皇帝仅剩的三子中,适合做下一任皇帝,还真就只有温哲翰一人。
  若是他出了什么事,对于武安的江山社稷所产生的影响,远比晚几天开展赈灾要严重得多。
  到那时,不仅受到漳怀水患影响的灾民得不到解救,甚至还可能因温哲翰的死被迁怒,而且整个武安的朝政都会因此不稳,最终导致全境的官府机能减退。
  再算上这之后可能也避免不了的,雪原十二部的反扑……
  内忧外患之下,武安江山的倾覆,不过眨眼之间。
  想着这些,晏清的脸色有些凝重,叫孟舒澜会错了意,以为她是觉得朝廷为了温哲翰一个人的性命,而延迟赈灾太过无情。
  要知道灾情严重之时,每多拖延一天,可能就是几十上百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