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暴君?明君!

  第41章仗义每多屠狗辈,暴君?明君!
  等到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
  从林夏这边听说了“马皇后暖饼”故事的观众们,皆是感慨起了明太祖与马皇后两人之间的爱情
  “啧啧!”
  “难怪会说什么子凭母贵!要这么说,老朱这事儿办的没毛病啊!”
  “嘛是爱情?!嘞个就是爱情!!!”
  “呜!呜!呜!”
  “这也太感人了吧!林夏又来骗大家眼泪了!”
  “谁说不是呢!”
  “妈的!老子要是能娶到这么一个媳妇儿,就是给她当牛做马也值了!!!”
  “害!”
  “兄弟,你可醒醒吧,马皇后那样的女人?放在现在简直就是科幻人物!根本不存在的!”
  “没毛病!”
  “我算是看明白了!”
  “要么人家老朱能从一个小乞丐混成皇帝呢?!有这么一个贤内助,干啥不行啊?!唉!老子家里那祖宗说起来都是泪啊!”
  “兄弟不哭!站起来撸!大家都一样!我家那个,别说送饭了!让她给我倒杯水都够呛!”
  得嘞!
  从林夏口中说出来的“马皇后暖饼”这么一个故事。
  顿时让直播间里的不少男同胞都破防了!
  当然了。
  破防归破防。
  对于明太祖跟马皇后两人之间的爱情。
  众人绝对是打心底里的羡慕!
  所以。
  在无数羡慕的声音中,林夏坦言道
  “马皇后与明太祖有恩在先,明太祖涌泉相报在后。”
  “故”
  “仗义每多屠狗辈”
  “明太祖当得起大丈夫这三个字!”
  说完。
  林夏便转身朝着“冻结”状态中的明太祖深深作了一揖。
  然而
  要说林夏之前提出的独特见解还说的过去。
  可
  “仗义每多屠狗辈”
  这评价
  好像跟明太祖根本都沾不上边儿啊!
  别说那些没什么历史文化底蕴的路人观众了,连直播间里之前力挺林夏的诸多大佬都纷纷发表起了反对意见
  “明太祖朱元璋”
  “仗义?!”
  “亏你说得出口!林夏!你是不是想要笑死我们啊!”
  “不是吧”
  “这么多年以来,关于明太祖的评价虽然也褒贬不一,可从来都没听谁说过朱元璋仗义啊?!”
  “别闹!”
  “朱元璋还仗义啊?!大明稳定以来,跟着他一块儿混的老兄弟们基本都快被杀绝了!”
  “这还仗义?!”
  “林夏!你说吧!你是不是对仗义有啥误解?!”
  “你要说别的我还真不跟你打别!可你要说朱元璋仗义?!那林夏我可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了!”
  “龙国上下五千年。”
  “王超更新迭代无数,前前后后加起来,能有八十多个!帝王更是上百人之多!”
  “而在这百名帝王中。”
  “朱元璋妥妥的杀人王啊!”
  “远了都不说了!”
  “光是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郭桓案;跟朱元璋一块儿打天下的功臣们都快杀完个球了!”
  “得!”
  “我知道你肯定得说什么要巩固统治之类的借口,但那也没必要把所有开国元勋全部都灭了吧?!”
  “啧啧”
  “别人我不知道!”
  “反正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我得把朱元璋祖宗十八辈都给问候进去!”
  “我不管!”
  “要是非给老朱洗白的话,那这一期节目我必须给个差评!”
  不错!
  正如直播间里的这位大佬所说的那样。
  明太祖为了巩固老朱家对皇权的统治,通过刚才列举出来的“洪武四大案”,那些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开国功臣们,几乎全都被他杀了个精光!
  这样心狠手辣的帝王
  恐怕跟仗义俩字完全都搭不上边啊!
  一时间里。
  直播间里的风评顿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拨人以为。
  林夏会这么说,那肯定有他这么说的道理,不管怎么样,还是先看看再说。
  至于另一拨人。
  大多都是一些熟知大明历史的知识分子。
  没辙!
  要是孤陋寡闻之辈,听林夏评价明太祖仗义,恐怕还真不会有这么激动地反应。
  而对于直播间里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
  林夏虽然无暇去观看弹幕和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互动。
  但
  在安排节目流程的时候。
  作为一名资深主持人,外加对历史人物事件的透彻了解。
  林夏怎么会料不到这些。
  这不!
  直播间里还因为林夏脱口而出的“仗义”俩字吵得不可开交呢。
  林夏压根就没把这些预料之中的场面当回事儿。
  抿嘴一笑。
  又开始为明太祖正起名来了!
  “不错!”
  “我相信,很多熟知历史的人听到我对明太祖的评价之后,会感到十分的匪夷所思。”
  “但”
  “众人只知道明太祖屠尽开国功臣,却可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深思过其中的原因?!”
  林夏这句话。
  一下子就把直播间里那些持相反意见的知识分子们给镇住了!
  没错
  从明面上来看的话。
  朱元璋清缴“开国大臣”的举动实在是有些不太厚道!
  如果真正去细想一下这么做的原因
  恐怕。
  明太祖做的那些事情也并非全是“忘恩负义”。
  就拿最为显著的“洪武四大案”来举例说明。
  其中。
  发生在洪武九年的空印案。
  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明太祖治国名举之一!
  空印:意指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按明朝规定。
  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
  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界时。
  地处偏远地区的一些官员,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干脆直接把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如果出了问题,这样也省去了路上来回奔波的麻烦。
  出发点虽然也可以理解。
  可落在明太祖眼里。
  如此所为,与“欺君之罪”又有何差别?!
  哪怕是抛开这些不谈。
  空印是可以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官员省去奔波之苦。
  但。
  提高效率的同时,岂不是又给官员贪污行径大开了方便之门?!
  大明建立之初。
  根基不稳。
  明太祖怎会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