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与和
路上,刘闲接到了报告,突袭淆函的军队已经成功占领了淆函,如此一来,整个河南地区就只差一个汴梁了。只要收复了汴梁,就能达成占据大河以南依托大河以抵挡蒙兀大军的战略意图,使得镇北军在防御上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态势。
身着黑色窄腰长裙、面罩黑纱的天后,率领着一众金乌神教的高手骑着马跟随在刘闲他们的后边。
突然看见刘闲身边的众将都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不由的大感讶异。
这时,影蝶策马从前面回到天后的身边,欣喜无限地道:“师尊,刚刚接到消息,突袭淆函的镇北军得手了,已经成功占领了淆函!”
天后的眼眸看着前方刘闲的背影,微微一笑,有些感慨地道:“镇北大将军,真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啊!当初建州国内若是能出一个这样的将才,我建州帝国又何至于此!”
影蝶却道:“我认为师尊说的不对!建州皇帝宠幸佞臣,昏庸无道,就算出了一个大哥这样的人物,也绝不可能取得如今这样的战绩!”
天后一呆,用一种颇为意外的神情看着影蝶,笑道;“没想到蝶儿你竟然有这样的见识!”
影蝶笑道:“而且我认为大哥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屈服于任何皇帝,也没有任何皇帝能够驾驭大哥这样的人物!皇帝手下如果真有大哥这样一个人物,还真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天后微微一笑,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刘闲在前线取得的战绩,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引发朝野巨大震撼。
皇帝为此连夜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郑世杰出列道:“陛下,刘闲此举分明就是违抗圣旨目无君上!陛下明明下旨撤退,他却公然违抗对蒙兀人发动进攻!如此行为不仅是违抗圣旨的罪过,更有可能为我们赵宋引来难以估量的灾难!我们与蒙兀的谈判,本来已经取得进展,却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先前成果付诸流水不说,将来兵连祸结,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平息下去呢!刘闲可谓罪大恶极,罪不容诛,该当立刻下旨拿捕刘闲回京治罪!”
原首辅一系的大臣、皇后一系的大臣纷纷附和,一副群情激奋的模样。
皇帝心里确实有些恼火,但也有些别的心思,看向首辅史嵩之,问道:“史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史嵩之抱拳道:“陛下,微臣只是觉得郑大人所言有些牵强赴会了!据目前接到的报告,刘大将军在接到圣旨之后便立刻帅军从洛阳撤退,何来违抗圣旨的情节。之所以发生后面的事情,那完全是因为蒙兀人违背承诺突然出兵袭击刘大将军撤退的队伍的缘故,刘大将军只是不得不奋起反击罢了!要说到破坏谈判,可轮不到我们,分明就是他们蒙兀人自毁承诺擅自起衅!刘大将军在遭到袭击之后奋起反击,难道有错吗?照郑大人的意思,难道要叫刘大将军束手待毙任由蒙兀人杀戮不成?郑大人究竟是何居心啊?”
史嵩之以及丹贵妃一系的大臣将领纷纷附和起来。
皇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史爱卿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刘爱卿所作所为倒也无可厚非!……”
郑世杰见皇帝态度转变,不由的心头大急,但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到反驳的理由。
史嵩之趁热打铁道:“蒙兀人遭遇惨败,根本就是咎由自取!微臣从这件事情中还看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兀人根本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刘大将军先遭袭击而发动反击,于逆境之中一举反败为胜,全歼了对手二十余万主力!如今形势已经转而对我们大为有利了!微臣以为,不如趁此时机下令大军全面反攻,也好收复整个大河以南的地区!将来依托大河对抗蒙兀,则我方便处于有利的地位了!”
郑世杰立刻道:“不可!陛下,我们切不可被一时的侥幸胜利而冲昏了头脑!想当初建州帝国何其强盛,我军与其争锋却屡战屡败,而蒙兀横空出世数年之内变攻灭了建州!其兵威之强可见一斑!而先前北伐,原本也十分顺利,可蒙兀本部精锐一到,我军便兵败如山倒,差点酿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因此如今的胜利,不过是因为蒙兀精锐还未南下的缘故,可是蒙兀本部很快就会来到!到了那时,只怕又要重蹈之前惨败的覆辙了!”
皇帝被郑世杰说得心慌意乱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郑世杰继续道:“如此行为只能引来无穷的祸患,陛下乃是明君,定不会为之!微臣以为,为今之计,该当立刻令刘大将军收手南撤,再派人去向蒙兀说明此事情由!此事理亏在蒙兀,相信不至于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
皇帝不由地点了点头,道:“郑爱卿所言极是啊!”看向史嵩之,道:“史爱卿立刻以朕的名义传令刘爱卿,叫他即刻停止进攻退回唐州!”
史嵩之见皇帝已经决定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抱拳应诺。
刘闲帅军进抵汴梁城下,只见汴梁城门紧闭,敌军严阵以待,便没有立刻发动进攻,在城外扎下营垒。
大帐中,小明向刘闲报告道:“刘哥,根据斥候的报告,不久前忽必烈已经把进占归德府的兵马撤回了汴梁。现在汴梁城中的守军大概有四万人马。我用无人机侦察过了,敌军在做坚守的工作,没有要逃跑的迹象。”
箫言惊声道:“敌军做坚守的工作,难道蒙兀本部精锐就要到了吗?”
小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刘闲摸着下巴思忖道:“从蒙兀结束内乱的时间来算,他们应该已经在调兵南下了。蒙兀骑兵来去如风,估计最多还有个五六天时间,他们的前锋应该就会来到。”
箫言忍不住道:“看来是不可能收复汴梁了,兄弟,还是赶紧下令撤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