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闻香之旅

  很多人的记忆,都曾被另一个他乡滋养。
  它带来见识、快乐,并为成就了这个人,给予点石成金的力量。
  江北的他乡不仅是京城,而旅行也一样,旅行之于阅历。
  就如同写作之于莎士比亚,以至于我们今天说起还记得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
  在景洪停留了一天,夜间还经历了他到云南后最大的一场雨。
  第二天一早,雨还未停,但江北仍然驾驶汽车疾速离开西双版纳景洪,驶向几十公里外的橄榄坝。
  风大雨大,汽车疾驰,今天他要去的地方是个傣族村落。
  哪里既是电影的拍摄场地,还是一处傣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冯大刚派来的副导演是个满嘴京片子的小个子,名叫岳洋。
  这小子长的贼眉鼠眼,但却绝对是个人情场上的老手。
  见到江北时,点头哈腰,一口一个江老师。
  听得江北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看面相也知道对方过肯定比自己大了不少。
  岳洋知道江北开了车,自己便没有把剧组的车开出来,而是打车来的。
  为了让江北轻松轻松,岳洋主动承担起司机的工作。
  “江老师,冯导说了,剧组那边还没完全筹备好,主要演员进组的事宜也没完全完成,让我先带着你在附近转转,等他晚上抽出空了,安排好地方再给您接风。”
  岳洋开车很稳当,说话语速也十分平缓,听着让人舒心。
  江北笑道:“行,听冯导安排。”
  在电影行当,或许冯大刚的风评呈两极化,有褒有贬。
  但从人家的地位来说,能对江北这么客气和重视,的确很难得。
  所以江北也没有非要去剧组看,而是任由这个副导演带着他转。
  来到建于隋朝曼春满佛寺时,天公作美,雨滴渐小。
  一座古朴充满傣式风格的寺庙呈现在江北眼前。
  1400多年来,佛寺经过多次修复、重建,经历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曼春满佛寺是附近村寨的中心佛地,凡重大的佛教活动日,信徒和各个佛寺的和尚都要前往朝拜。
  傣族群众信奉佛教,佛寺里的建筑修复都是靠群众和虔诚的信徒们捐钱、捐物来完成。
  寺庙和民居融为一体,佛教和傣家的生活也紧密相连。
  傣族人能歌善舞,村子里大到泼水节、关门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小到家里上新房、赕佛、结婚、庆丰收,都会请章哈唱歌助兴。
  章哈是汉语里歌手的意思。
  一个出色的章哈不仅要有娓娓动听的歌喉和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才思,能即兴做歌,从古代神话史诗、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到训世箴言、文学唱本、天文地理、不辞祷文等,涉及到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各个层面。
  听着岳洋滔滔不绝的讲解,江北好奇的问道:“岳大哥之前是干导游的?”
  “哈哈,江老师能这么问,说明我的功课没白做!”岳洋笑着继续道:“不过,我还真不是导游,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剧组扑腾,从一开始冯导就跟我说了,能不能和您处好,决定着我能不能向前踏出一步,把这个副字摘掉。”
  江北赧颜的摆了摆手:“冯导把我捧得太高了,承受不起……”
  “江老师,虽然我岳洋是个滑头的性格,但是也不是跟谁都起腻,您的作品我看了,真tm牛逼,不服不行,最关键的是,您竟然不是靠这碗饭生活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岳洋说着说着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很羡慕江北这种有天赋的人。
  千穿万穿,马匹不穿。
  江北虽然脸皮薄,但听着别人赞美自己,心里也着实十分受用。
  “走吧,江老师,前面就是傣族村。”
  傣族村,是个由五个傣族千年古寨集合的村落群,充满了神秘的味道。
  寨子里的老师慢条斯理的讲述着贝叶经的历史,如果没有贝叶经,傣族的文化、历史、佛经、传说,就无法流传到现在。
  它类似于欧洲的牛皮书,或汉族古代的竹简,是文明的载体,也是因地取材和智慧的结晶。
  这里除了民族文化,美食也是重要的一环。
  云南米线闻名全国,可是制作米线的传统工艺,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解。
  把新谷子用木舂去皮后,在水中浸泡一天,再用木舂舂成米粉,放进锅里熬成糕,凉了之后用手搓细搓糯,然后用芭蕉叶包好捂上两至三天,直至米糕发酵即可放到“干好弄”的圆洞加工成米线。
  木舂笨重,80年代后很少有人使用也很少再见到。
  在傣族村里,江北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舂米工具,岳洋告诉他,如果想去一展身手也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江北没那份好奇,拒绝了岳洋。
  傣族人热情好客,虽然不及哈尼族、苗族那样热情似火,但他们总会用那种不快不慢的、温文尔雅的待客之道招待你。
  在傣族园,傣族大哥跟小朋友“切磋切磋”傣拳,或是哨哆哩(女孩子)拿出一把油纸伞,聊聊她们平时的生活。
  江北曾看过一个美国女作家阿格尼丝·凯斯的《风下之乡》(LandBelowTheWind)。
  这位女作家在沙巴住过一段时间,她在中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成为沙巴最著名的广告。
  而在西双版纳,感受到的风比沙巴更加写意也更加写实。
  江北的相机将这一切记录了下来,如果他身边的岳洋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江老师还是国际风光摄影大赛史无前例的里程碑式的冠军,估计会更捶胸顿足。
  他们来的很是时候,赶上了傣族的一场小型泼水节。
  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谁,都要通通换上傣族服装,来感受水带来的清凉和幸运。
  当然,江北既然跟着岳洋来到了傣族村,体验一下倒也没什么。
  大家一通乱泼,而是根据主持人的指引,摆出不同的造型。
  如果只是游客在这里泼水,肯定少了很多地道的感觉。
  一百多名傣族村民一起参与到这场狂欢,他们用傣家的方式一起快乐才让这次活动格外有趣。
  喜欢泼谁就泼谁,泼得越多祝福就越多。
  因为穿的衣服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大家都可以肆意泼水,肆意玩耍。
  反正泼湿了换回自己的衣服就好,可以继续干爽的去用餐,或者体验别的风景。
  江北很久没有这么放肆的玩闹过,只觉的30分钟的泼水时间太短。
  参加完泼水,江北和岳洋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回到曼乍寨。
  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又名厨师寨。
  因为有一手好厨艺,这个寨子推出了傣家乐,来这里可以学做傣菜,品尝傣味。
  岳洋提前预约了制作傣族烧烤的体验,这算是此处比较安静的一项活动。
  可以亲手体验制作菠萝饭、烤五花肉、烤鱼。
  菠萝饭制作的时候要将菠萝肉挖空,用手将菠萝肉和糯米充分的粘合,将糯米放入菠萝之中,再去蒸熟。
  而烤五花肉和烤鱼的重点,都不在烤,而在前面的腌制。
  对一盘好吃的烤五花肉来说,腌制它的酱料非常重要,为了让酱料和肉充分的接触,要用自己的双手给肉做一次按摩。
  而烤鱼要切开放平,给它的肚子里放入香料和香芒草,这样烤出来就是清香的味道。
  学会了傣味烤肉,江北还品尝了傣味菜。
  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鱼类为主。
  大多是用野生栽培的植物做香料,比如香茅草。
  几乎每一道菜都对应配有独特的酱料,大多以酸、苦、辣味为特点,和东北以咸香为主的饮食风格可谓大大不同。
  当厨师将一大盘孔雀宴摆在桌上,才发现这一大盘其实包含了几十种荤素搭配的菜肴,放在洗干净的芭蕉叶上。
  最中间是水果,外围依次是糯米饭、紫米饭和炒米饭。
  据说很多食材都来自于当地。
  各种花、草、菌都有可能变成一道菜品呈现在眼前,食材非常健康,烹饪的过程也极少使用盐、味精等调味料,大多用自然香料所替代。
  岳洋告诉江北,傣味菜结合了泰北菜和云南菜的特点,比起泰国菜更容易被国内人接受。
  香茅草烤鱼是岳洋这个京城人最喜欢的一道菜,也是傣味必不可少的美食。
  烤制之后吗,鱼变得十分鲜香,再配上特有的柠檬酱、喃眯,味道极好。
  当然,吃傣味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喝酒。
  身着盛装的哨哆哩(姑娘)端起酒杯,悠扬的歌声娓娓道来,这是傣族人的性格,不温不火,不失礼仪,热情好客通过歌声和杯中酒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因为晚上还有冯大刚准备的接风宴,江北和岳洋都没有多饮多吃,简单对付了一口之后,便离开了傣族村。
  时间还很充裕,江北便在岳洋的带领下赶赴下一个景点,热带植物园。
  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的一切都是奇怪的。
  尤其是热带雨林,就像南方人对雪原或草原一样,都在电视上见过,但真正深入其中的机会很少。
  尤其是,坐直升飞机俯瞰的机会,更少……
  这也是江北为什么放弃了午睡,放弃了美食美酒,也要跟着岳阳跑来热带植物园的重要原因。
  据服务人员介绍,热带植物园当初建园只是为了满足对热带植物科研的需求。
  后来经过不断的改扩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最多的植物园。
  如此大的面积,所有土地都被植物所覆盖,从空中看,公路成了穿梭于雨林的涓涓细流。
  这是江北第一次乘坐直升飞机,本以为会是非常非常奇特的体验,没想到也就那么回事。
  甚至比起民航,还少了起飞降落时那种压力……
  在天上往下看的景色和置身其中的感觉全然不同,视野的开阔让江北整个心胸都变得辽阔起来。
  仿佛自己就是那只飞在蓝天上的隼,无拘无束。
  开飞机的小哥告诉江北和岳洋,在被两条河流包围的土地上,中科院的专家用了60年的时间,终于建起了这座超级植物王国。
  一万三千多种植物在这里蓬勃生长,和发达地区的钢筋丛林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飞机俯瞰的时间只有三十分钟,等结束后,江北依然对植物园起了无比浓厚的兴趣。
  这要得益于那个开飞机的小哥,不仅飞机开得好,推销能力也不俗。
  来到热带植物园之内,江北发现只凭自己眼睛看是不够的。
  13000多种植物,你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的来历,不知道她是否珍贵!
  这次岳洋也只能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在傣族村能侃侃而谈,是因为之前就去过,再加上特意准备,如今到了这里,只能是再请专业老师。
  植物园方面对游客的这类需求显然早就料到了,园内准备了十几个专门为游客讲解植物的老师。
  江北和岳洋选择了一个名叫“无忧果”的老师当向导。
  所有的植物在他们眼里只是花花草草,而在她的眼里,植物也是有生命、有不同的习性和故事的。
  比如马兜铃,江北在西游记里就看到过,但是见到真的还是头一次。
  可是马兜铃应该生活在热带,而西游记中却把它写到了西域,看来六小……吴承恩老师也有疏漏。
  在“无忧果”老师的带领下,江北一边了解植物知识,一边收集花花草草的叶子。
  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或大或小,或圆或扁,或长或短……各不相同。
  江北手里的背包很快就装下了大堆的植物叶子,他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爱好,但苦于“无忧果”老师强制要求他们两个大男人收集,也只好入乡随俗。
  一直等到江北和岳洋两个人收集的差不多了,“无忧草”老师才神秘兮兮的告诉他。
  前面有一个“闻香之旅”在等着他们。
  江北尴尬笑了笑,闻香之旅,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好像……不太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