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河西走廊》收官!

  当林责徐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曾经繁荣的贸易。
  有的只有无边的荒凉和永不落寞的大漠。
  在踏上城墙的时候,林责徐写下了“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水彼此关雄”的诗句。
  因为西方的逼迫,清帝国被迫把这个硝烟的大英雄罢官流放。
  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林责徐踏上了出关流放的旅途。
  当到达河西走廊时,看到了这一幕。
  在流放的过程中,林责徐了解到沙俄的势力正在逐步的往南渗透。
  下一个要侵略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清帝国的西北地区。
  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在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更加显得愈发重要。
  尽管林责徐希望亲自整顿西北事务,建立防御外敌的势力。
  只可惜年过半百的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五年的流放生涯结束后,林责徐再次返回了清帝国的权利中心。
  于是辗转湘城返回福健老家。
  在途径湘城时,有许许多多慕名前来的求见者。
  林责徐只见了一个叫左宗堂的人。
  左宗堂因为即将见到自己心中的敬仰者,上船的时候不慎落水。
  在这艘小船上,两人一见如故,推心置腹。
  林责徐对于这位后辈十分的看好。
  认为他就是自己未竟事业的接班人。
  他对左宗堂说。
  “东南抵御洋夷的,或许有别人,但是西边部署的,只有你。”
  于是林责徐把自己这五年来整理的资料和对于西部的部署勘察,全部交给了左宗堂。
  左宗堂或许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与西部息息相关。
  这是林责徐和左宗堂仅有的一次会面。
  相见不到一年,林责徐病逝。
  后来左宗堂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成为了清帝国的重臣之一。
  他也没有忘记林责徐的嘱托,积极的布置的西北地区的战略部署。
  努力的加强西北地区的军师防御能力。
  后来清帝国的西北地区和沿海同时遭到了外国的入侵。
  一个国家有两个战略要地遭到攻击,这对清帝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考验。
  左宗堂和李红章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左宗堂认为西北地区是清帝国重要的防御部署。
  失去了西北等同于失去了清帝国的命脉。
  而李红章则是十分看重沿海的这条战略输出通道。
  战争要耗费巨量的钱银。
  因为当时清帝国的国库空虚。
  要同时对两处地方进行收复属实困难。
  只能在两个地方选择一个。
  后来在太后的支持下,左宗堂拿到了经费,于是派遣了自己的湘军前往西北收复失地。
  出征的时候,左宗堂是让将士们抬着自己的棺材出去的。
  正是因为因为抱着这种必死的决心。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左宗堂就收复了西北。
  虽然清帝国已经在极力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帝国。
  但是此时的清帝国的命运走向就跟河西走廊上面的丝绸之路一样。
  已经变得逐渐凋零。
  而且是不可阻挡。
  虽然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曾经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前辈痕迹。
  一直到清帝国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结束。
  河西走廊上面的故事也随之落寞。
  在这条大漠上面的道路。
  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痕迹。
  他们都对河西走廊有着相同的看法,也曾在这里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东西。
  每一个都曾对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至此河西走廊的故事正式的结束。
  也宣告着《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的正式结束。
  随着屏幕里面开始播放片尾曲。
  萧黄也把自己从这种沉浸中抽离了出来。
  此时他的眼中没有看完之后那种激动感。
  反倒是沉思了起来。
  片刻之后,萧黄拿起手机就给自己关系好的一个主管打过来电话。
  原本睡觉到一半的主管迷迷糊糊的拿起电话。
  “喂?总监,怎么了,你怎么这么晚打电话。”
  “我这里想到了一个创意。”
  “什么创意啊?”
  “我们就模仿着《河西走廊》拍一部《东南沿海》!!”
  “”
  《河西走廊》的迎来了大结局。
  它的观看峰值也迎来了一个大结局。
  虽然有《消失的小物件》的珠玉在前。
  但是徐文还是让观众知道了什么叫王者一出,谁与争锋!
  《河西走廊》前脚刚结束,后脚就登上了热搜第一位置。
  没有多余的词条。
  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热搜第一:河西走廊!
  从第一集的汉帝国建立丝绸之路开始,一直到清帝国毁灭了丝绸之路。
  一条通商路贯穿了数千年。
  在这部纪录片结束的第一时间,许多人都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评价。
  “完结撒花!”
  “追完了这部纪录片,感觉自己又学到了许多!”
  “我感觉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历史纪录片。”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比《国家宝藏》更好看!”
  “要我说,看纪录片还得是徐文!”
  网友们的好评,也让《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在斗瓣上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斗瓣9.9分!
  有史以来斗瓣最高评分的纪录片就在《河西走廊》播完的时候诞生了。
  斗瓣也是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庆祝海报。
  “热烈祝贺《河西走廊》拿到9.9分!位居斗瓣纪录片的第一名!”
  这条海报一经发布再一次登上了热搜。
  拿到了热搜第二的位置。
  今夜注定是一个被《河西走廊》承包的晚上。
  众多的网友们也是被这样的高评分给惊到了。
  “我去!9.9分啊!”
  “嘻嘻嘻,我给这9.9分贡献了自己的分数!”
  “今夜见证历史了不是!”
  “我记得之前最高评分是《舌尖》吧?”
  “徐导说:我自己的纪录我自己来破!”
  网友们惊讶之余,也给这部纪录片再一次的带来了许多的热度。
  当天晚上,就有人开始第二刷了。
  芒果台也是高兴的不行。
  当初千辛万苦求来一部纪录片。
  没想到直接成了斗瓣打分榜第一。
  这对陈显荣来说,都是可以写进简历里面的一笔啊。
  为此他开始不加思考的给徐文打电话庆祝。
  却忘了等到他打电话的时候,徐文的手机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同时打电话。
  他的电话根本打不进去。
  而这边芒果台刚播完大结局。
  那边中心台紧急开始宣传安排《河西走廊》的重播。
  同时有不少的历史老师和专家学者都表示《河西走廊》对于孩子们学习历史,十分具有学习的意义。
  就连教育部门都特地的为《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转发了围脖。
  这让不少的机构老师,纷纷在猜测今年的高考会不会有相关的考试试题?
  然而还没有等到机构老师们反应。
  首都的朝阳妈妈们就已经自发的开始组织自己的孩子收看这档节目了。
  可谓家长们的典范。
  这件事情一传出来,网友们再一次的为朝阳妈妈的速度感到恐怖。
  简直不是人!
  到了第二天。
  新入职公司小明在手机上看到了《河西走廊》拿到了芒果台收视排行榜第一以及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消息时。
  激动的跑进了公司。
  大声的宣布。
  “好消息啊!我们的纪录片拿到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啦!!”
  但是出乎他预料的是,办公室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为所动。
  几乎没有什么人为此而激动。
  依旧是在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小明的兴奋没有得到回应。
  不甘心的小明又喊了一句。
  “哎哎,你们没有听到吗?我们的纪录片《河西走廊》拿到收视第一的成绩啦!!”
  “哦,然后呢?”
  同事的一句话让小明一愣。
  其他的同事笑着说道。
  “第一这种东西我们又不是没有拿到过,有什么好惊讶的。”
  “就是,我们都不知道拿到多少次的第一了。”
  “小明啊,你是刚来不知道我们对第一这个消息已经免疫了。”
  “你还是要多学学啊,一个第一就这么激动。”
  “真正能够让我们激动的是第二、第三,甚至是倒数。”
  “没错,这样反而能够激发出我的潜力。”
  看着前辈们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
  小明第一次感觉。
  我是不是走进了一个假公司。
  而同行跟他一起刚入职的小美看着这样的氛围。
  不由的在心中点头。
  嗯!这才是大公司啊!
  自从到了徐文的公司,员工们看见了太多的第一。
  早已经对第一形成了免疫。
  这样的氛围从上到下的影响了所有人。
  所以当《河西走廊》的成绩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兴奋。
  张敏象征着的在群里发了200块红包就算是庆祝了。
  但是群里500个人看着这200块钱红包有些无语。
  更别说还有一群、二群、三群。
  就发这么一点红包也太抠了。
  更气愤的是,张敏发完红包之后,自己还是第一个抢的。
  一下子抢走了30块钱。
  简直是令人发指。
  不过张敏自己倒没怎么注意到这些人的情绪。
  还在悠哉悠哉的准备这自己即将开拍的《水果传》的资料。
  这时电脑里面一则弹窗新闻,吸引了张敏的注意力。
  看到弹窗广告里面显示的“朝阳影视”四个字。
  张敏心生反感。
  顺手就点开了新闻。
  当看到新闻的那一刻,张敏的火气就不受控制的冒了出来。
  下一秒,张敏直接冲出了自己的办公室,来到了徐文的办公室。
  直接把手机截屏的消息,摆在了徐文的面前。
  一脸严肃的说道。
  “你得要看看这个!”